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概述
铁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交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铁路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各国铁路轨距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致使国与国之间的交通联系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目前世界各国铁路轨距现状出发,来论述轨距与铁路规划之间的关系。
2不同轨距轨道的类型及分布
2.1轨距类型
轨距是指铁路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为1000mm的为米轨铁路,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为1435mm的为准轨铁路,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为1435mm以上的为宽轨铁路。
自19世纪铁路开始出现,即有争论何种轨距最佳。从现代角度看,宽轨或窄轨在性能上没有十分明显的优点:
选择宽轨或窄轨不一定比选择标准轨节省金钱;但却失去了与标准轨之间的兼容性。
只有轨距低于3呎的窄轨铁路的建造成本才会稍低于标准轨。但这类轨距的运载能力有限,通常只会在运载量有限的登山铁路使用。
2.2各国轨距
2.2.1亚洲
中国
中国早期的铁路由英国及比利时工程师承建,因此其轨距沿用英国标准,为标准轨。
中东铁路曾经使用过1520毫米的宽轨。山西的同蒲铁路和正太铁路曾用过1000毫米(已经改造),云南的昆河铁路仍为1000毫米(米轨)。
中国现在使用的是标准轨,轨距为1435mm。
日本
日本的铁路轨距主要为1067毫米(3呎6 吋)。但也有部份铁道使用762毫米、1372毫米(京王电铁、东急世田谷线、函馆市电、都电及都营新宿线)和1435毫米。早期在桦太军用轻便铁道也使用600毫米轨距。在建造高速铁路(新干线)时则统一选用1435毫米为标准轨,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但这样使高速铁路列车不能以原有的路轨行驶,所以现在正在开发轨距可变的铁路车辆。
印尼
印尼轨距主要是1067毫米。
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及马来西亚以米轨(1000毫米)铁路为主。有指越南河内至接壤中国边境之同登之间铺设了标准及米轨双轨距铁路。计划中连接新加坡及中国的亚太铁路会是标准轨,或标准及米轨双轨距。
南亚国家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斯里兰卡的铁路轨距不一,但多数为1676毫米。印度现有计划将所有窄轨改成1676毫米 。
阿富汗
2.2.2美洲
美国及加拿大
美国及加拿大最初亦使用不同的轨宽,后来加拿大追随英国采取标准轨。美国北部的铁路因为最初多是从英国入口器材,故亦多为标准轨。美国南部铁路曾以宽轨为主。南北内战之后,南部的铁路亦逐渐改成标准轨距。
阿根廷及智利
阿根廷及智利的铁路轨距为1676mm。
2.2.3欧洲
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使用标准轨(1435mm)。
爱尔兰
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毫米。
英国
北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毫米。
伦敦地铁的轨距是1432毫米。
西班牙及葡萄牙
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轨距为5呎5吋半。西班牙的正式标准是1674毫米,葡萄牙则为1665毫米,因此西班牙开发了变距列车。西班牙正进行改轨工程,将路轨改成标准轨距。
芬兰
芬兰在19世纪是俄国辖下的大公国,使用5英尺(1524毫米)轨距。
前苏联国家
19世纪的俄罗斯选用1524毫米的(5呎)宽轨,一般认为是出于军事考虑,避免入侵的军队可以使用它的铁路运输系统。俄罗斯和属于前苏联的国家,以及蒙古、芬兰都是采用俄国的1520毫米轨距。這比1524毫米窄4毫米,有时两者的车辆可以互换,而南萨哈林州(库页岛)则是采用当时日本占领南库页岛时期的1067毫米(3呎6吋)轨距。
2.2.4大洋洲
新西兰
新西兰的铁路为了跨越中部山区地形,采用1067公厘的轨距。为了克服这个地形,需要复杂的工程,例如著名的Raurimu螺旋。在不到4,000公里的轨道就有1787座桥梁和150个隧道。这条轨道大约有500公里是电气化的。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本来采用标准轨,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而在维多利亚省及南澳州出现了5呎3吋(1600毫米)的轨距。部分地方亦有3呎6吋(1067毫米)的路轨。昆士兰铁路在建立之初,便使用1067毫米(3'6")的窄轨,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窄轨系统。
2.2.5非洲
南非及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加纳等国多数使用1067毫米轨距。
3轨距标准不一造成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铁路建设均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国与国之间的铁路联系却较少,纠其原因,是因为轨道轨距的不同而造成的。现以泛亚铁路为例来进行说明。
3.1背景
计划始于1960年代,目标是提供一条长14000公里的完整铁路连接新加坡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计划延伸至欧洲及非洲。在航运、航空业尚未发达的年代,此计划在减轻运输时间和成本方面确实有吸引力。但碍于此后的政治和经济障碍,直到冷战结束、东西方关系正常化,计划才重现前景。
泛亚铁路被视为配合欧亚国家日益增长的贸易,加强各国之间货物流动的手段,并对老挝、阿富汗、蒙古及中亚各国等内陆国家的经济与对外交通起促进作用。
3.2困难
目前尚有部份重要路段未动工,其中各地轨距不一亦带来了困难。目前在欧亚大陆有四种轨距:
欧洲大部份国家、土耳其、伊朗、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
芬兰、俄罗斯,以及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采用1520毫米阔轨;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多数用1676毫米阔轨;
东南亚则多用1000毫米窄轨。
4轨距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各国开始寻求扩充、统合各地的铁路网络,轨距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标准化。
所有的高速铁路,包括在使用窄轨的日本、台湾、西班牙、葡萄牙等地者,都是采用标准轨兴建的。(唯一的例外是俄罗斯和芬兰采用的 5 英尺阔轨高速铁路)。这种标准使一些国家开始为当地原有的非标准轨铁路进行轨距转换,使列车能在高速铁路网络与现行铁路网络之间行走。
肯尼亚、乌干达和苏丹在2004年10月提出了一项使用标准轨建造电气化高速铁路的计划。虽然肯、乌两国及苏丹的铁路网络分别采用 1000 毫米阔及 1067 毫米阔的窄轨,但它们由于建成年代早,弯位多且负载力低,需要进行改建,加上北方的埃及是使用标准轨的,因此统一使用标准轨距建造新铁路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5结语
综上所述,各国轨道轨距存在的差异对与别国之间实现铁路连接造成了技术上的障碍,使客、货交流的效率大大降低。标准轨是未来铁路发展的大趋势,是增强各国之间铁路联系的重要技术条件,其运输组织、日常维护、施工工艺等均已相当成熟,因此,新建铁路应优先考虑采用标准轨。
铁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交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铁路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各国铁路轨距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致使国与国之间的交通联系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目前世界各国铁路轨距现状出发,来论述轨距与铁路规划之间的关系。
2不同轨距轨道的类型及分布
2.1轨距类型
轨距是指铁路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为1000mm的为米轨铁路,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为1435mm的为准轨铁路,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为1435mm以上的为宽轨铁路。
自19世纪铁路开始出现,即有争论何种轨距最佳。从现代角度看,宽轨或窄轨在性能上没有十分明显的优点:
选择宽轨或窄轨不一定比选择标准轨节省金钱;但却失去了与标准轨之间的兼容性。
只有轨距低于3呎的窄轨铁路的建造成本才会稍低于标准轨。但这类轨距的运载能力有限,通常只会在运载量有限的登山铁路使用。
2.2各国轨距
2.2.1亚洲
中国
中国早期的铁路由英国及比利时工程师承建,因此其轨距沿用英国标准,为标准轨。
中东铁路曾经使用过1520毫米的宽轨。山西的同蒲铁路和正太铁路曾用过1000毫米(已经改造),云南的昆河铁路仍为1000毫米(米轨)。
中国现在使用的是标准轨,轨距为1435mm。
日本
日本的铁路轨距主要为1067毫米(3呎6 吋)。但也有部份铁道使用762毫米、1372毫米(京王电铁、东急世田谷线、函馆市电、都电及都营新宿线)和1435毫米。早期在桦太军用轻便铁道也使用600毫米轨距。在建造高速铁路(新干线)时则统一选用1435毫米为标准轨,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但这样使高速铁路列车不能以原有的路轨行驶,所以现在正在开发轨距可变的铁路车辆。
印尼
印尼轨距主要是1067毫米。
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及马来西亚以米轨(1000毫米)铁路为主。有指越南河内至接壤中国边境之同登之间铺设了标准及米轨双轨距铁路。计划中连接新加坡及中国的亚太铁路会是标准轨,或标准及米轨双轨距。
南亚国家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斯里兰卡的铁路轨距不一,但多数为1676毫米。印度现有计划将所有窄轨改成1676毫米 。
阿富汗
2.2.2美洲
美国及加拿大
美国及加拿大最初亦使用不同的轨宽,后来加拿大追随英国采取标准轨。美国北部的铁路因为最初多是从英国入口器材,故亦多为标准轨。美国南部铁路曾以宽轨为主。南北内战之后,南部的铁路亦逐渐改成标准轨距。
阿根廷及智利
阿根廷及智利的铁路轨距为1676mm。
2.2.3欧洲
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使用标准轨(1435mm)。
爱尔兰
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毫米。
英国
北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毫米。
伦敦地铁的轨距是1432毫米。
西班牙及葡萄牙
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轨距为5呎5吋半。西班牙的正式标准是1674毫米,葡萄牙则为1665毫米,因此西班牙开发了变距列车。西班牙正进行改轨工程,将路轨改成标准轨距。
芬兰
芬兰在19世纪是俄国辖下的大公国,使用5英尺(1524毫米)轨距。
前苏联国家
19世纪的俄罗斯选用1524毫米的(5呎)宽轨,一般认为是出于军事考虑,避免入侵的军队可以使用它的铁路运输系统。俄罗斯和属于前苏联的国家,以及蒙古、芬兰都是采用俄国的1520毫米轨距。這比1524毫米窄4毫米,有时两者的车辆可以互换,而南萨哈林州(库页岛)则是采用当时日本占领南库页岛时期的1067毫米(3呎6吋)轨距。
2.2.4大洋洲
新西兰
新西兰的铁路为了跨越中部山区地形,采用1067公厘的轨距。为了克服这个地形,需要复杂的工程,例如著名的Raurimu螺旋。在不到4,000公里的轨道就有1787座桥梁和150个隧道。这条轨道大约有500公里是电气化的。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本来采用标准轨,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而在维多利亚省及南澳州出现了5呎3吋(1600毫米)的轨距。部分地方亦有3呎6吋(1067毫米)的路轨。昆士兰铁路在建立之初,便使用1067毫米(3'6")的窄轨,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窄轨系统。
2.2.5非洲
南非及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加纳等国多数使用1067毫米轨距。
3轨距标准不一造成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铁路建设均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国与国之间的铁路联系却较少,纠其原因,是因为轨道轨距的不同而造成的。现以泛亚铁路为例来进行说明。
3.1背景
计划始于1960年代,目标是提供一条长14000公里的完整铁路连接新加坡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计划延伸至欧洲及非洲。在航运、航空业尚未发达的年代,此计划在减轻运输时间和成本方面确实有吸引力。但碍于此后的政治和经济障碍,直到冷战结束、东西方关系正常化,计划才重现前景。
泛亚铁路被视为配合欧亚国家日益增长的贸易,加强各国之间货物流动的手段,并对老挝、阿富汗、蒙古及中亚各国等内陆国家的经济与对外交通起促进作用。
3.2困难
目前尚有部份重要路段未动工,其中各地轨距不一亦带来了困难。目前在欧亚大陆有四种轨距:
欧洲大部份国家、土耳其、伊朗、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
芬兰、俄罗斯,以及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采用1520毫米阔轨;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多数用1676毫米阔轨;
东南亚则多用1000毫米窄轨。
4轨距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各国开始寻求扩充、统合各地的铁路网络,轨距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标准化。
所有的高速铁路,包括在使用窄轨的日本、台湾、西班牙、葡萄牙等地者,都是采用标准轨兴建的。(唯一的例外是俄罗斯和芬兰采用的 5 英尺阔轨高速铁路)。这种标准使一些国家开始为当地原有的非标准轨铁路进行轨距转换,使列车能在高速铁路网络与现行铁路网络之间行走。
肯尼亚、乌干达和苏丹在2004年10月提出了一项使用标准轨建造电气化高速铁路的计划。虽然肯、乌两国及苏丹的铁路网络分别采用 1000 毫米阔及 1067 毫米阔的窄轨,但它们由于建成年代早,弯位多且负载力低,需要进行改建,加上北方的埃及是使用标准轨的,因此统一使用标准轨距建造新铁路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5结语
综上所述,各国轨道轨距存在的差异对与别国之间实现铁路连接造成了技术上的障碍,使客、货交流的效率大大降低。标准轨是未来铁路发展的大趋势,是增强各国之间铁路联系的重要技术条件,其运输组织、日常维护、施工工艺等均已相当成熟,因此,新建铁路应优先考虑采用标准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