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简介
书名:《我的教育理想》
作者:朱永新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育理论著作,全书的核心内容是对学校、教师、校长、学生以及父母的期许和希望;另有部分文章研究的是教育现代化、教育创新、民族凝聚力、科教兴市等具有一定宏观意义的政策性问题;在著作的最后部分,作者还表达了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
推荐人语
在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我第一次读到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那是我教学生涯中热情大减、困惑陡增的日子,工作上大有“七年之痒”的味道。
我曾经那么幸福地沉浸在那种只有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算分、评比的紧张生活中,根本不管外面的世界潮涌潮落、云卷云舒。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推崇备至的那种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做,除了教书什么都不问的校园作风是那么地让我忧心和自责。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天哪,我一天到晚都做了些什么呀!在学生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的这段人生最美妙的年华里,我们让他们一天十二三个小时地待在学校里,待在教室里,从黎明到深夜,从周一到周末,从初一到初三,听课,做题,考试,然后,以各种理由训斥他们、指责他们,甚至辱骂他们……在这种成绩不好学生就无地自容、教师就无地自容的地方,你简直找不到更多的更有意义的生活味道。在这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领导只需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让教师把成绩教出来;教师也只需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让学生把成绩考出来;学生自然也只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好好学习,把成绩拿出来。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了,但我始终不敢张口问他们那个我早已酝酿了一千遍一万遍的问题:你们在这儿的三年学习生活到底咋样?因为我怕他们说:老师,这几年我们就像缺损了的书页,找不到一行可读的记录。不是吗?就我自己而言,除了萎缩的年龄,深而又密的皱纹,急躁而又褊狭了的心,还有什么呢?
在厌倦了这种为考试而活的日子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的书架上抽出了这样一本由一位身居高位而又著作等身的学者所写的书。不看则已,一看惊心!我没有想到,教育情境原来还可以这样描述!教育活动原来还可以这样进行!书中那美好的蓝图、唯美的想法令我欢欣鼓舞,读来欲罢不能,至今不忘。
那么,朱永新教授在书中都给我们讲了些什么呢?
朱教授说,教育应当让学校成为孩子们自主探索知识的地方。学生最可贵的就是探索精神和良好的习惯。当一个学生对世界失去了好奇心,不会主动发问、探求,那将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悲哀。
朱教授说,孩子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应当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对未来理想的憧憬和对人生信念的追求。
朱教授说,校长应当是一个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人。如果校长没有独特的风格,学校就不会有独特的风格,这是教育极大的悲哀。
朱教授说,教师应当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只有教师具备了社会责任感,他才能帮助自己的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如果教师整天只关心名次、分数,那么,孩子们的心胸又怎能开阔?
朱教授说,学生应当有一双理想的翅膀,为了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会乐在其中。学生应当读书,读书多的孩子,其视野必然开阔,精神必然充实,志向必然高远,追求必然执着。
朱教授说,父母应当特别注重对子女持之以恒的意志力的培养。因为,有所成就的人和普通人的最大的区别,不仅在于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
当然,理想总是和现实有所区别,它可能是对现实的反叛,可能是对现实的展望,也可能是对现实的超越。所有的理想都不可能瞬间实现,但所有的理想都值得我们心向往之,并为之奋斗不息。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
在线试读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快,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劣质的学校则是孩子们的“地狱”,他们在这里常悲哀,常恐惧,被动地接受,人格在萎缩。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某些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不发展(即平庸)。教育上真正切实可行、能做到的就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基本素质+特长”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
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们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了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了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书名:《我的教育理想》
作者:朱永新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育理论著作,全书的核心内容是对学校、教师、校长、学生以及父母的期许和希望;另有部分文章研究的是教育现代化、教育创新、民族凝聚力、科教兴市等具有一定宏观意义的政策性问题;在著作的最后部分,作者还表达了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
推荐人语
在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我第一次读到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那是我教学生涯中热情大减、困惑陡增的日子,工作上大有“七年之痒”的味道。
我曾经那么幸福地沉浸在那种只有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算分、评比的紧张生活中,根本不管外面的世界潮涌潮落、云卷云舒。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推崇备至的那种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做,除了教书什么都不问的校园作风是那么地让我忧心和自责。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天哪,我一天到晚都做了些什么呀!在学生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的这段人生最美妙的年华里,我们让他们一天十二三个小时地待在学校里,待在教室里,从黎明到深夜,从周一到周末,从初一到初三,听课,做题,考试,然后,以各种理由训斥他们、指责他们,甚至辱骂他们……在这种成绩不好学生就无地自容、教师就无地自容的地方,你简直找不到更多的更有意义的生活味道。在这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领导只需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让教师把成绩教出来;教师也只需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让学生把成绩考出来;学生自然也只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好好学习,把成绩拿出来。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了,但我始终不敢张口问他们那个我早已酝酿了一千遍一万遍的问题:你们在这儿的三年学习生活到底咋样?因为我怕他们说:老师,这几年我们就像缺损了的书页,找不到一行可读的记录。不是吗?就我自己而言,除了萎缩的年龄,深而又密的皱纹,急躁而又褊狭了的心,还有什么呢?
在厌倦了这种为考试而活的日子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的书架上抽出了这样一本由一位身居高位而又著作等身的学者所写的书。不看则已,一看惊心!我没有想到,教育情境原来还可以这样描述!教育活动原来还可以这样进行!书中那美好的蓝图、唯美的想法令我欢欣鼓舞,读来欲罢不能,至今不忘。
那么,朱永新教授在书中都给我们讲了些什么呢?
朱教授说,教育应当让学校成为孩子们自主探索知识的地方。学生最可贵的就是探索精神和良好的习惯。当一个学生对世界失去了好奇心,不会主动发问、探求,那将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悲哀。
朱教授说,孩子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应当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对未来理想的憧憬和对人生信念的追求。
朱教授说,校长应当是一个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人。如果校长没有独特的风格,学校就不会有独特的风格,这是教育极大的悲哀。
朱教授说,教师应当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只有教师具备了社会责任感,他才能帮助自己的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如果教师整天只关心名次、分数,那么,孩子们的心胸又怎能开阔?
朱教授说,学生应当有一双理想的翅膀,为了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会乐在其中。学生应当读书,读书多的孩子,其视野必然开阔,精神必然充实,志向必然高远,追求必然执着。
朱教授说,父母应当特别注重对子女持之以恒的意志力的培养。因为,有所成就的人和普通人的最大的区别,不仅在于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
当然,理想总是和现实有所区别,它可能是对现实的反叛,可能是对现实的展望,也可能是对现实的超越。所有的理想都不可能瞬间实现,但所有的理想都值得我们心向往之,并为之奋斗不息。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
在线试读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快,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劣质的学校则是孩子们的“地狱”,他们在这里常悲哀,常恐惧,被动地接受,人格在萎缩。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某些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不发展(即平庸)。教育上真正切实可行、能做到的就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基本素质+特长”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
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们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了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了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