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回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潮流的引领下,都有相应的文化,表达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价值也有独特的手法和方式。不同的内涵和表现手法自然而然产生不同的效应。往往正能量的事物是最具有震撼思绪的影响力和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其中衍生的红色美术文化,就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创作,给人从视觉上带去思想文化和精神素养的浸染,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每一件事物所给予的文化内涵,直观感受其精神力量和弘扬红色精神。
为提高时代精神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弘扬,艺术家们以红色美术为主,用不同的艺术符号呈现作品,弘扬用艺术语言传达的红色精神。在党的发展历程中,那些影响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历史命运的任务,无疑是红色经典中最具气魄和重要的部分。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呈现很多艺术家们红色经典作品,如:周令钊1951年创作的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布面油画《五四运动》、詹建俊以1941年狼牙山五壮士誓死抗争事件为主题创作的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沈尧伊创作于1975至1976年的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现代画家石鲁所创作中国画《石鲁转战陕北》、赵彤2018年创作的中国画《共享时代》和吴强年的黑白木刻《雷锋》等,每一件作品都含概党的发展历史、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和建设全面小康。用不同的艺术语言符号呈现不同的事件,经典的红色美术作品的呈现,不仅是再现历史,更是历史的本身,都蕴涵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国家百年重大历史、中华文明历史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美术创作工程,展现了一批批红色美术杰作,也带来了许多精神财富。而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快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社会中,迎来了新的挑战。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和没有硝烟的战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涌现出的国家壮举和人民群众的感人事迹,让疫情防控措施深入人心!艺术家们的创作着重立足现实体裁,兼顾历史体裁的背景下,运用绘画、海报、摄影、音乐、视频等艺术形式,纷纷对抗战于前线,病重的人们给予鼓励和加油。宣传战疫精神,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向广大一线勇士们表达诚挚的敬意。普及科学防疫常识,致敬时代英雄,艺术家们也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引导社会万众一心,为全面打赢“战疫”,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寄去美的祝愿和助力。
在疫情突如其来,展开救援的日子里,专家们深入一线,不断接受采访,介绍疫情情况,普及相关知识。其中钟南山在采访中呼吁民众不要前往疫情区,而自己却立刻踏上了去往疫区的路上,毅然决然地开始未知的战斗。医者仁心,铁汉柔情的他,在2002年参加非典救援时那个喊出“把病重的人送到我这里来救援”的院长专家,再次鼓舞全国人民。艺术家们纷纷绘制巍峨壮丽的钟南山画像。
中国女画家协会展开以“全民抗疫”为主题作品征集,画作以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认真投入工作,群体防控疫情的场景画面展开美术作品创作,作品中渲染了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和坚守在各个岗位的普通人,也表达出浓浓的希望和战胜病魔的决心,展开了当下撼动人心的红色美术作品。
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疫·逆行者》,作品中呈现出一群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在无边恐惧阴霾里,用他们的身躯铸造一道坚实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墙,为全国人民负重前行。胡宁娜的中国画《抗争图》用书写的墨与色,使画面凝结成最坚固的信念。
王艳楠《最美中国人》刻画女护士认真专注的工作,善良而坚定的眼神,细致入微的工作,严谨恪守在第一线,为疫情抗战而竭尽全力,充分展现了感人和护士的专注和深情。
徐明磊《伤痕下的美丽》画面里呈现一张带伤痕的面孔,而伤痕正是护士在高强度的救治工作中,被口罩在脸上勒出条条血痕,而这样的奉献和坚持,不是用单纯的语言所能表达。在艺术家的笔下,用美术语言呈现画面,深深从视觉上感染千万人的心,鼓舞千万民众的信念。而疫情和伤痕会随着时间的流失、岁月的美好,逐渐褪去。在这样坚强的女医务工作者光芒的照射下,世界将会恢复所有的美好。
红色精神是每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红色经典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篇章,“红色美术”则是两者中的重要元素。这些描绘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奋勇向前、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的红色精神风貌,承担着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历史的证明、民族的强胜、时代的特征、文化的繁荣,为胜利展开画面,为鼓舞民族精神做出贡献。
一个民族的强大离不开深厚文化的滋养、丰富物质的供给,更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在文化不断多元化繁荣的时代里,红色美术所带来的红色精神财富是与之俱增的。红色美术是反映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精品之作,鼓舞力量表现在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中,展现国家面貌,讴歌党、人民、祖国和英雄,鼓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品。
參考文献:
[1]《红色美术的国家意识与时代精神》卢昉 西安美术学院 2016年.
[2]《红色美术的时代精神与艺术特征》 肖莫林.
[3]《红色艺术特征衍变探析》 徐文军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2019年.
[4]《中国美术报》宫常 女画家笔下的抗疫作品 2020年3月.
为提高时代精神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弘扬,艺术家们以红色美术为主,用不同的艺术符号呈现作品,弘扬用艺术语言传达的红色精神。在党的发展历程中,那些影响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历史命运的任务,无疑是红色经典中最具气魄和重要的部分。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呈现很多艺术家们红色经典作品,如:周令钊1951年创作的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布面油画《五四运动》、詹建俊以1941年狼牙山五壮士誓死抗争事件为主题创作的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沈尧伊创作于1975至1976年的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现代画家石鲁所创作中国画《石鲁转战陕北》、赵彤2018年创作的中国画《共享时代》和吴强年的黑白木刻《雷锋》等,每一件作品都含概党的发展历史、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和建设全面小康。用不同的艺术语言符号呈现不同的事件,经典的红色美术作品的呈现,不仅是再现历史,更是历史的本身,都蕴涵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国家百年重大历史、中华文明历史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美术创作工程,展现了一批批红色美术杰作,也带来了许多精神财富。而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快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社会中,迎来了新的挑战。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和没有硝烟的战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涌现出的国家壮举和人民群众的感人事迹,让疫情防控措施深入人心!艺术家们的创作着重立足现实体裁,兼顾历史体裁的背景下,运用绘画、海报、摄影、音乐、视频等艺术形式,纷纷对抗战于前线,病重的人们给予鼓励和加油。宣传战疫精神,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向广大一线勇士们表达诚挚的敬意。普及科学防疫常识,致敬时代英雄,艺术家们也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引导社会万众一心,为全面打赢“战疫”,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寄去美的祝愿和助力。
在疫情突如其来,展开救援的日子里,专家们深入一线,不断接受采访,介绍疫情情况,普及相关知识。其中钟南山在采访中呼吁民众不要前往疫情区,而自己却立刻踏上了去往疫区的路上,毅然决然地开始未知的战斗。医者仁心,铁汉柔情的他,在2002年参加非典救援时那个喊出“把病重的人送到我这里来救援”的院长专家,再次鼓舞全国人民。艺术家们纷纷绘制巍峨壮丽的钟南山画像。
中国女画家协会展开以“全民抗疫”为主题作品征集,画作以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认真投入工作,群体防控疫情的场景画面展开美术作品创作,作品中渲染了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和坚守在各个岗位的普通人,也表达出浓浓的希望和战胜病魔的决心,展开了当下撼动人心的红色美术作品。
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疫·逆行者》,作品中呈现出一群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在无边恐惧阴霾里,用他们的身躯铸造一道坚实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墙,为全国人民负重前行。胡宁娜的中国画《抗争图》用书写的墨与色,使画面凝结成最坚固的信念。
王艳楠《最美中国人》刻画女护士认真专注的工作,善良而坚定的眼神,细致入微的工作,严谨恪守在第一线,为疫情抗战而竭尽全力,充分展现了感人和护士的专注和深情。
徐明磊《伤痕下的美丽》画面里呈现一张带伤痕的面孔,而伤痕正是护士在高强度的救治工作中,被口罩在脸上勒出条条血痕,而这样的奉献和坚持,不是用单纯的语言所能表达。在艺术家的笔下,用美术语言呈现画面,深深从视觉上感染千万人的心,鼓舞千万民众的信念。而疫情和伤痕会随着时间的流失、岁月的美好,逐渐褪去。在这样坚强的女医务工作者光芒的照射下,世界将会恢复所有的美好。
红色精神是每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红色经典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篇章,“红色美术”则是两者中的重要元素。这些描绘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奋勇向前、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的红色精神风貌,承担着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历史的证明、民族的强胜、时代的特征、文化的繁荣,为胜利展开画面,为鼓舞民族精神做出贡献。
一个民族的强大离不开深厚文化的滋养、丰富物质的供给,更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在文化不断多元化繁荣的时代里,红色美术所带来的红色精神财富是与之俱增的。红色美术是反映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精品之作,鼓舞力量表现在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中,展现国家面貌,讴歌党、人民、祖国和英雄,鼓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品。
參考文献:
[1]《红色美术的国家意识与时代精神》卢昉 西安美术学院 2016年.
[2]《红色美术的时代精神与艺术特征》 肖莫林.
[3]《红色艺术特征衍变探析》 徐文军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2019年.
[4]《中国美术报》宫常 女画家笔下的抗疫作品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