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植物在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境内,仍有3千多种植物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绝灭的境地。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开始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探索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发利用、全民参与保护等保护途径。
[关键词] 濒危珍惜植物 见血封喉 保护
一、概述
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即它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加以贮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它生物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生存。植物在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所属保护监测中心估计,全世界有50000~60000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威胁,即约每5种植物中就有1种植物的生存遭受威胁。在我国,约3000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多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绝灭的境地。
植物研究学家认为,所有的植物在生物链中都是不可缺失的一环,珍稀物种的灭绝,对整个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会构成严重的威胁。由于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往往导致链上10~30个与之相关的物种消亡。因此,要增加对濒危珍惜植物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濒危植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有关组织的高度重视。
二、濒危珍惜植物的定义
所谓珍稀濒危植物,是指那些已经处于灭绝危险状态的植物种类,或者其生存正受到严重危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可能走向灭绝的植物种类,以及特有的单型科或寡种属的代表种类[1]。
珍稀濒危植物共有的特点首先是生存环境严重破碎化,即在其分布上呈东一点西一点的分散状态,没有大片成规模的生存环境,自身无法进行大规模繁殖。其次是种群规模小、数量少,比如猪血木,目前已发现野生的只有5株,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个物种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理分布相当局限,仅存在于某些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很多珍稀濒危植物对生存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往往不能适应环境变化,一旦环境稍有改变,它们脆弱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2]
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之所以落到今天这般地步,如果仅仅归结于人类活动的破坏,似乎过于绝对。客观地说,这些植物之所以会面临灭绝的危机,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比如历史上的历次大冰川期,现在还在继续着的火山、地震等,都是导致一些植物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原因。
像银杉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就是历经冰川的考验而残留下来的。以前只在德国、西伯利亚发现过它的化石,1955年,我国植物学家在广西龙盘发现了这种植物,引起了国际植物学界的轰动。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严重的人为因素,包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对资源植物“竭泽而渔”地采挖利用,以及办厂、开矿、采石、修路对自然植被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是威胁植物生存、致使植物稀有、濒危的主要原因。人类无计划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植物资源,致使许多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处于濒临绝灭的状况。
三、我国的濒危珍惜植物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地质,历史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现存高等植物约30000种,占世界总数的10,在亚洲国家中名列第一。即便如此,在我国境内,仍有3千多种植物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绝灭的境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多见于植物,如见血分喉,望天树,跳舞草,桫椤树等。中国于1984年首次将388种珍稀濒危植物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的如桫椤、银杉等;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如水青树、大树杜鹃等;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如翠柏、厚朴等。[3]并积极开展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如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进行就地保护,在植物园、树木园进行迁地保护。国家公布的388种珍稀濒危植物的80%已在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等地得到了保护。
四、挽救濒危珍惜植物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热潮,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开始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探索出了几种不同的保护途径:
1.“就地保护”
通过相关政府部门在植物的原产地进行就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才算得上是真正保护一个物种。为了确保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自然生境恢复工作的开展,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制定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1900余种植物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从2000~2010年,中国政府投资近千亿元人民币,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及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天然林进行保护,使中国有限的天然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同时也将为天然林中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此外,要加强对森林公园的建设、完善植物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保护和扩大濒危野生植物生存地,实现重要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与典型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维护和丰富植物多样性。
2.“迁地保护”
所谓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扥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4]“迁地保护”,是切实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一种办法。研究证明,许多物种之所以濒危,恰恰就是它们现有的生存环境造成的,如果它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或者把他们引种到另一个较适宜的环境,这种植物就可以摆脱濒危的处境,像鹅掌楸、水杉、银杏、杜仲等许多著名物种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该法也成为近年来来植物保护的一种新趋势。
“迁地保护”有建立植物园和种子库两种方式。种子库是“迁地保护”的一种辅助方法,是通过低温状态对种子进行储藏。而植物园正在成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主要基地。事实上,植物的迁地保护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植物园需要科研的支撑,而对植物的深入研究又必须以植物的保护为前提。
3.开发利用
许多濒危植物都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有的甚至是因为“全身都是宝”,才“引火烧身”,走到今天濒危的处境,虽然有的物种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物种一旦灭绝就不能再生,人类就要永远失去利用它的机会。许多植物目前还无法认识到它们的宝贵价值,保护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利用,合理利用才是最大的保护
4.全民参与保护
面对大量日益濒危的植物种类,要在全社会加强保护濒危珍惜植物的意识和力度。要制定专项的植物保护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中国的植物保护宣传提供行动指南;继续发挥植物园在植物保护教育和宣传中的主导地位,加大植物园对外开放力度,使民众在休闲旅游过程中提高植物保护的意识;充分发挥民间团体和各相关专业协会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广泛普及野生植物和野生植物保护的科学知识。■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李一樵,李士汤.森林植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4]何平.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M].南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 濒危珍惜植物 见血封喉 保护
一、概述
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即它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加以贮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它生物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生存。植物在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所属保护监测中心估计,全世界有50000~60000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威胁,即约每5种植物中就有1种植物的生存遭受威胁。在我国,约3000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多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绝灭的境地。
植物研究学家认为,所有的植物在生物链中都是不可缺失的一环,珍稀物种的灭绝,对整个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会构成严重的威胁。由于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往往导致链上10~30个与之相关的物种消亡。因此,要增加对濒危珍惜植物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濒危植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有关组织的高度重视。
二、濒危珍惜植物的定义
所谓珍稀濒危植物,是指那些已经处于灭绝危险状态的植物种类,或者其生存正受到严重危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可能走向灭绝的植物种类,以及特有的单型科或寡种属的代表种类[1]。
珍稀濒危植物共有的特点首先是生存环境严重破碎化,即在其分布上呈东一点西一点的分散状态,没有大片成规模的生存环境,自身无法进行大规模繁殖。其次是种群规模小、数量少,比如猪血木,目前已发现野生的只有5株,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个物种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理分布相当局限,仅存在于某些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很多珍稀濒危植物对生存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往往不能适应环境变化,一旦环境稍有改变,它们脆弱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2]
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之所以落到今天这般地步,如果仅仅归结于人类活动的破坏,似乎过于绝对。客观地说,这些植物之所以会面临灭绝的危机,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比如历史上的历次大冰川期,现在还在继续着的火山、地震等,都是导致一些植物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原因。
像银杉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就是历经冰川的考验而残留下来的。以前只在德国、西伯利亚发现过它的化石,1955年,我国植物学家在广西龙盘发现了这种植物,引起了国际植物学界的轰动。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严重的人为因素,包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对资源植物“竭泽而渔”地采挖利用,以及办厂、开矿、采石、修路对自然植被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是威胁植物生存、致使植物稀有、濒危的主要原因。人类无计划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植物资源,致使许多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处于濒临绝灭的状况。
三、我国的濒危珍惜植物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地质,历史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现存高等植物约30000种,占世界总数的10,在亚洲国家中名列第一。即便如此,在我国境内,仍有3千多种植物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绝灭的境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多见于植物,如见血分喉,望天树,跳舞草,桫椤树等。中国于1984年首次将388种珍稀濒危植物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的如桫椤、银杉等;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如水青树、大树杜鹃等;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如翠柏、厚朴等。[3]并积极开展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如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进行就地保护,在植物园、树木园进行迁地保护。国家公布的388种珍稀濒危植物的80%已在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等地得到了保护。
四、挽救濒危珍惜植物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热潮,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开始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探索出了几种不同的保护途径:
1.“就地保护”
通过相关政府部门在植物的原产地进行就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才算得上是真正保护一个物种。为了确保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自然生境恢复工作的开展,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制定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1900余种植物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从2000~2010年,中国政府投资近千亿元人民币,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及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天然林进行保护,使中国有限的天然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同时也将为天然林中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此外,要加强对森林公园的建设、完善植物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保护和扩大濒危野生植物生存地,实现重要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与典型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维护和丰富植物多样性。
2.“迁地保护”
所谓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扥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4]“迁地保护”,是切实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一种办法。研究证明,许多物种之所以濒危,恰恰就是它们现有的生存环境造成的,如果它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或者把他们引种到另一个较适宜的环境,这种植物就可以摆脱濒危的处境,像鹅掌楸、水杉、银杏、杜仲等许多著名物种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该法也成为近年来来植物保护的一种新趋势。
“迁地保护”有建立植物园和种子库两种方式。种子库是“迁地保护”的一种辅助方法,是通过低温状态对种子进行储藏。而植物园正在成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主要基地。事实上,植物的迁地保护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植物园需要科研的支撑,而对植物的深入研究又必须以植物的保护为前提。
3.开发利用
许多濒危植物都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有的甚至是因为“全身都是宝”,才“引火烧身”,走到今天濒危的处境,虽然有的物种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物种一旦灭绝就不能再生,人类就要永远失去利用它的机会。许多植物目前还无法认识到它们的宝贵价值,保护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利用,合理利用才是最大的保护
4.全民参与保护
面对大量日益濒危的植物种类,要在全社会加强保护濒危珍惜植物的意识和力度。要制定专项的植物保护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中国的植物保护宣传提供行动指南;继续发挥植物园在植物保护教育和宣传中的主导地位,加大植物园对外开放力度,使民众在休闲旅游过程中提高植物保护的意识;充分发挥民间团体和各相关专业协会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广泛普及野生植物和野生植物保护的科学知识。■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李一樵,李士汤.森林植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4]何平.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M].南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