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来昔布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影响。

方法

噻唑蓝(MTT)法检测胶质瘤细胞U251、T98G、U87经过0、20、40、60 μmol/L的塞来昔布药物作用24、48、72、96 h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同时检测正常的星型细胞HA经塞来昔布作用后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40 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48 h后的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40 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48 h后的胶质瘤细胞U251迁移。Transwell小室检测40 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16 h后的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B淋巴细胞瘤-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水平。

结果

塞来昔布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对正常的星型细胞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塞来昔布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经40 μmol/L的塞来昔布药物作用后的胶质瘤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3.17±0.16)%比(16.08±1.57)%,t=14.169,P=0.000]。经40 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后的胶质瘤细胞U251的迁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5.26)%比(41.28±5.84)%,t=12.940,P=0.000]。塞来昔布作用后的胶质瘤细胞U251的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229.5±11.36)个比(97.32±7.95)个,t=16.512,P=0.000]。塞来昔布作用后的胶质瘤细胞中COX-2、bcl-2、MMP-9、MMP-2的水平较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塞来昔布作用后的胶质瘤细胞中bax的水平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t1=19.696,P1=0.000;t2=17.774,P2=0.000;t3=12.970,P3=0.000;t4=10.569,P4=0.001)。

结论

塞来昔布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COX-2、bax、bcl-2、MMP-9、MMP-2有关。

其他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发达国家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也高达15%,且呈上升趋势。该病发生机制并不明确,但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补体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参与代谢调节,尤其是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及C3a、C5a、C3a-desArg(ASP)等代谢产物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肝细胞炎症损伤密切相关。本文就补体系统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过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交互作用蛋白1(BACH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新疆维族妇女早发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用直接测序法及Snapshot技术分别对新疆80例维族乳腺癌(年龄≤40岁)和240例维族健康女性(年龄≤40岁)进行BACH1基因外显子检测分析。结果在维族乳腺癌组和对照组,rs4986764、rs4986765和c.587A>G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
目的探讨微小RNA-140(miR-140)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miR-140及HMGB1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在胰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0 mimics或miR-140 inhibitor以实现miR-140过表达或miR-140沉默,并检测了miR-140过表达或沉默时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次构建了在HMGB1的3’端非编码区(3’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磷酸化过程作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方法构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腺病毒介导hSulf-1基因的表达,抑制EGFR的磷酸化,检测其对裸鼠移植瘤治疗的疗效。结果重组腺病毒Ad5-hSulf1介导的hSulf-1表达能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果,治疗开始后第21天,Ad5-hSulf1组肿瘤体积(670.83±65.02) m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对放化疗皆不敏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作为特效药应用于临床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疗效,但随之而来的耐药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相关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新颖的治疗药物也层出不穷。可见,关于胃肠道间质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对于发现治疗新方法至关重要。目前至少有3种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实验,即同源耐药/敏感细胞株模型,肿瘤移植小鼠模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胃癌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小鼠胃癌模型,手术后第12周,治疗组小鼠于开始腹腔注射IL-10干预成瘤,10 000 U/次,2次/周,持续到手术后第20周,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后第20周处死所有小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0、TNF-α、干扰素(IFN)-γ和IL-4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
目的建立高效、成功率高的肥胖小鼠袖状胃切除术(SG)模型。方法选取6周龄健康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C57BL/6J鼠40只,体重为(21.05±1.07) g。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8只,采取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32只,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导肥胖小鼠模型。16周以后将体重38 g以上的肥胖小鼠入组,并随机分为SG组(16只)和假手术组(Sham 8只),其中SG组和假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束熔融(EBM)技术制备的多孔钛合金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EBM技术制备两种孔径规格:小孔径组(EBMS,640 μm)和大孔径组(EBML,1200 μm);对孔径、孔隙率、单位体积比表面积、渗透率、表面形貌以及蛋白吸附水平进行检测;将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多孔钛合金培养,对细胞黏附与形态、细胞增殖活性以及成骨分化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小孔径组EBMS具有较低的渗透率[EB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