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买买买的时候,不一定就是一个不好的状态,但是如果过度买买买或总是买买买,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一下我们买的到底是什么?
1.我买的是“我很聪明”。
我没有错过属于我的利益,平时我要花100块钱买100块钱的东西,现在我只需要花60块钱就能买100块钱的东西,这让我感觉自己没有错过属于我的经济利益,说明我很聪明。
2.我买的是“我要跟其他人一样”。
人们内在都有一种害怕与他人有太多差异的感受。如果大家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大家都处于一种相似的状态,而只有我跟别人有很大的差异,那这个时候,要么就说明我是天才,要不然就说明可能我出了什么问题。
无论是天才还是出了问题,人们通常不太愿意把自己搁在大众主流群体之外,这会使人的内心产生一些不安全感。所以当人们都在做某一件事情,我也跟大家是相同的,保持了一种与主流的一致性。
3.我买的是“我的归属感”。
这一点跟第二点有点像,但差别是我要跟大家保持一致性,那是属于一种趋同性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害怕孤独的感觉,那是一个让自己孤零零的状态,所以我在行为上、穿著上、谈吐上跟周围的人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我内心就会有一种归属感,而不是一种孤独的状态。
4.我买的是“我要跟别人有的聊”。
每一个人因为内心都渴望跟他人建立关系,所以总会去找一些共同的话题,不管是“甄嬛传”还是“陈情令”,不管是“双11”还是被隔离,我们总是会用我们共同经历的事情来迅速拉近和陌生关系之间的距离,或者来维系已经熟悉的一些情感关系。
5.我买的是“我的心安理得”。
平时我们对自己总是会有很多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所以有一些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如果它不是必需品,我们也都不太允许自己轻易地购买。
但是这种促销活动会让我们有一种被允许的、不得不的、必要的合理购买理由,因为已经这么便宜了,所以这样的消费买的就是一种内心的心安理得。
1.我买的是“我很聪明”。
我没有错过属于我的利益,平时我要花100块钱买100块钱的东西,现在我只需要花60块钱就能买100块钱的东西,这让我感觉自己没有错过属于我的经济利益,说明我很聪明。
2.我买的是“我要跟其他人一样”。
人们内在都有一种害怕与他人有太多差异的感受。如果大家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大家都处于一种相似的状态,而只有我跟别人有很大的差异,那这个时候,要么就说明我是天才,要不然就说明可能我出了什么问题。
无论是天才还是出了问题,人们通常不太愿意把自己搁在大众主流群体之外,这会使人的内心产生一些不安全感。所以当人们都在做某一件事情,我也跟大家是相同的,保持了一种与主流的一致性。
3.我买的是“我的归属感”。
这一点跟第二点有点像,但差别是我要跟大家保持一致性,那是属于一种趋同性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害怕孤独的感觉,那是一个让自己孤零零的状态,所以我在行为上、穿著上、谈吐上跟周围的人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我内心就会有一种归属感,而不是一种孤独的状态。
4.我买的是“我要跟别人有的聊”。
每一个人因为内心都渴望跟他人建立关系,所以总会去找一些共同的话题,不管是“甄嬛传”还是“陈情令”,不管是“双11”还是被隔离,我们总是会用我们共同经历的事情来迅速拉近和陌生关系之间的距离,或者来维系已经熟悉的一些情感关系。
5.我买的是“我的心安理得”。
平时我们对自己总是会有很多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所以有一些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如果它不是必需品,我们也都不太允许自己轻易地购买。
但是这种促销活动会让我们有一种被允许的、不得不的、必要的合理购买理由,因为已经这么便宜了,所以这样的消费买的就是一种内心的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