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用红色的记忆,擦亮旗帜(二首)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008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旗 帜


  当我摘一片七月的云霞,写下红旗飘飘,
  写下嘉兴,南昌,遵义,以及,
  中国土地上怒放的花朵。所有记忆,
  汇流成河,在一个民族丰茂的胸膛流淌,
  一双双镰月似的手,挥舞成林,
  热血,呼号,信念,和潮湿的破絮,
  交出,一面旗帜的底色和梦想。
  五角星闪烁的锋芒,刺破长黑夜的枷锁,
  惊醒无数沉睡的愚昧和迷茫。
  当我摘一朵七月的流火,写下红旗飘飘,
  写下人民站立的姿势,金秋饱满的稻穗,
  所有富盈的葵花,簇拥在辽阔的村庄。
  山高水长,传来一路脱贫铿锵的足音,
  十万花海,捧出城乡深情的守望。
  此时此刻,阳光灿烂,红旗飘扬。
  一带一路,那蜿蜒曲折的走廊或海岸,
  正徐徐撑开红色版图上,最绵长的目光。

铁 锤


  时光中静坐的铁,
  被一粒火種称出重量。
  然后,在南湖边淬火修炼,
  背靠沉重的大山。
  当铁锤落在地上的时候,
  我听见黑夜不停地颤抖。
  辽阔的田野,被一道光芒
  切割成,金黄的村庄。
  一把铁锤,外表朴拙,
  故事被锤得疼痛,坚强。
  一把铁锤,内心闪烁,
  信念被锤得纯粹,光亮。
其他文献
一件陈旧得发黄的睡衣  仍遗留着太阳的体味  翻开五千年春秋衣柜  这是唯一打了七十三个补丁  辗转了二十轮春梦  渗透着半床书香的睡衣  那些匆匆而过的锦衣华服  都在历史长河中暗淡失色  睡衣中裹着的平民情怀  补丁里缝上的普天大爱  无不使景仰者惊诧  扪心而潸然泪下  倒转时光的镜头  历史的蒙太奇中  老棉袄裹着西柏坡不眠的眼神  旧军装经纬出南泥湾的五线谱  草地上的褴褛  挂着雪山的
期刊
命运之犁已深深耕出了历史的年轮  但依然记得我们的初心与来路  即使烈士的血迹之羽染红大半个天空  即使在历史的深壑间埋下成千上万口棺木  烁烁的烈焰早已开拓出一条黎明的大道  挺直在世界的东方!  高高飘扬的旗帜指明人类的前途  是初抽的新芽,是一帶一路,是和平共处  是互惠双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精准扶贫,全民脱困,鲜花,蔬菜,粮食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人民永远是最红最红的那一颗心!  
期刊
站在七月里的雕像  春天将至,他却一直站在那里  忘记岁月,忘记回家的路  那一次的冲锋中,他倒在了血泊里  原本,他是可以冲过去  却被一道火焰紧紧地封锁  瞬间,他用年轻的生命扑向火焰  铺就前进的道路  鲜血,喷薄而出  他用躯体去拥抱春天  惊心动魄的壮举,虽是短暂一瞬  而那瞬间,凝固成雕像  永恒地站在岁月里  不是他不想回家,而是他要铸就  一条路。这条路  足以让我们一直豪迈地向前
期刊
徒步陕北  那浑厚的黄土高原  我探寻延安 那一座  真理的高峰 那一个  真理的堡垒 那一盏  在窑洞里簌簌燃烧  洞彻华夏 洞彻历史  点亮亿万民心的  思想之灯 精神之灯 理想之灯  抗日之灯 光明之灯 胜利之灯……  何等光焰夺目  暖亮心胸  我寻觅宝塔山,信天游,山丹丹  让清澈的延河水  洗涤 开始蒙尘的  思想 与发霉的灵魂  在《东方红》的乐曲里  倾听黄土的气息  与人民的心声
期刊
小米和南瓜  在食物名录里  名字谈不上响亮  身世说不上辉煌  可当年在井冈山  它最有资格佩戴勋章  那时革命还很瘦弱  是小米南瓜供给营养  让革命一天天成长起来  长得结结实实健健康康  让星星之火燎原起来  叫黑夜透出曙光  吃过小米饭喝过南瓜汤的人  一身骨头铮铮作响  站立是长城泰山  卧下是黄河长江  小米和南瓜喂养了革命  革命的子孙代代不忘  身体有了小米和南瓜的基因  便用自
期刊
一楼一底 朝南  四面 柱廊非常顯眼  ——就是无数次看过的那张图的特点  我想象 在1935年之前  在航舵不稳和身心疲惫融为一体的夜  困苦 多么折磨人  当年,在《如梦令·娄山关》  “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不绝余音中  中共高层在这房屋的第二层  三天开会到深夜  最终在曙光中 决定了掌舵大事  从此 中国革命的版图上  红色航向增加了钢的硬度  最为宝贵的是增加了钢的弹性  虽航程曲折 但航
期刊
出于保密,我会把一叠废弃的字纸  送进碎纸机  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一次  总有人在我的紙上离开办公室  也有人顺着我的文字  走进房间  仿佛我是一个文字的典狱长  是的,我只负责把一个个文字  抓到纸上  再在适当的时候把它们绞碎  令我震颤的是,这些文字的现实  反复在我的纸张上重构  而每次绞碎的,也总是  我的心瓣汉 字  我常常盯住一个汉字发呆  这些镂空了  近似于虚拟的  间架骨  
期刊
少 年  把青春往雪里藏,在火上烤  山崖间的一双赤脚  一棵倔强的松。峭壁上的雨渍正在酝酿山洪  空谷白雾翻腾。一幅无声的画  我不知道你是谁?骑马的少年  纵身从火中取栗,取治愈人间的一味好药  谁在掷危石如安澜  如燎原的赤色席卷少年的中国剑 刺  一把斧头,一把镰刀  旧的秩序在泰山压顶般的重力下分崩离析  此时有风吹送稻香  收割的歌声:是谁播下的光明  我看见的仍然是马匹  并不遥远。
期刊
沿着你的红行走  追随一面旗幟。每走一步  也艰难,也坎坷,也栉风沐雨  前面的人倒伏成奠基石  后面的人踏着坚毅冲上去  奔涌的红色力量,从未中断  从秋收起义,到南昌城头  从井冈山巅,到西柏坡前  渡金沙,涉乌江  过赤水,达延河……  红色的狂潮,始终坚守  一把镰刀砍断封建枷锁的信念  一把铁锤锻打人民江山的信仰  ——“胜利来之不易”  你的红,叠加成镰刀铁锤的背景  此时  我们用攥
期刊
南泥湾  南泥湾嗡嗡的纺车  在我脑海里  响了半个世纪  那些小米加步枪的人影  在南泥湾  早已被后人雕刻成饱满的枪声  大生产运动。搬来搬去的号子  挥舞锄头、镰刀  在上一个世纪的空气里  定格成泛黄的风景  那些排山倒海的冲锋  炮弹、硝烟和战争  还有二万五千里征程  都浓缩在一块块灌满清水的稻田里  倒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如今,我以一个采风诗人的名义  来到南泥湾,低头走来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