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时期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体育对学生身体的生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使初该时期的体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构建体育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科学的理论构建中小学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体系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个性化课程;科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145
引言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为目的开展的。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设计相应的个性化课程,以满足不同每个学生的需求。
一、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目标建立
针对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体育教学的目标设立,应建立在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不同学段学生区分开来,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标,并通过具体实施,灵活做出调整。
(二)内容建立
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全面涵盖运动知识、健康知识、文化知识,并随学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例如: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应以游戏和简单的活动项目为主;二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跑跳项目,如跳绳、跳远、赛跑等,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健康教育;五六年级的学生,应以基本田径项目为主,同时辅以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并教会学生如何科学的锻炼,以及自身情绪的调节。对于中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在遵循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较为专业的方法,同时增加弘扬体育精神教育,如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等。
现如今,很多学校既有小学部,又有中学部,这为体育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便利。体育老师可以仿照国外学校社团的形式,增设模块式教学体系,如田径部、足球部、篮球部、游泳部、健康部等,并在每个模块中建立理论和实操两个分支,鼓励学生自发组织交流会,将理论体系得到充分的落实。
二、理论体系落实方法
个性化课程设计,需要老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体育教学一般情况下是在室外完成,这与它自身属性有关,但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在室外进行。将教学内容按照室内和室外进行划分,可以突出具体项目的特点,增加教学的新鲜感。下面举例阐述。
(一)室内教学
体育室内教学更方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具体项目技术动作讲解,这与文化课学习形式相贴近,所以更具有直观性,加之体育活动本身所具备的活跃性,使学生的感受更深。
例如立定跳远教学,整个过程可以分解为跳前姿势、空中姿势、落地姿势三个部分,并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每个部分的标准动作。下图是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
必要时,还可以借助视频慢放,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动作要领。理论部分学习完毕后,要求每个学生反复练习,老师用手机把学生跳远的过程拍下来,然后对比标准动作,找出学生跳远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除上述之外,室内体育教学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空间资源的约束,往往能让学生的注意力转向对技术动作的细腻刻画。例如在体育馆进行足球教学,一块标准的足球比赛场地是长方形的,长度90-120米,宽度45-90米,球门高2.44米,宽7.32米;而一般情况下,体育馆的场地大小与篮球场相近,长28米,宽15米。显然,在體育馆内进行足球教学会受到空间限制,但它的另一面表现为,对学生脚法的要求更高。国际上有一种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场地长38-42米,宽18-22米,这种迷你型赛事的观赏性,丝毫不亚于11人制足球赛。
但并不是所有体育教学都适合在室内开展,如百米赛跑。通常,一名百米赛跑运动员,要具备跑200米或400米的能力,若在室外运动场训练,则很容易实现。但在室内,就算勉强挪出100米的空间距离,等学生跑到100后就直接撞墙了,没有减速缓冲的余地。
(二)室外教学
体育教学应遵循健康第一原则,一切课程目标和设计都要体现该原则。因此,适当开发教学资源,可以让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建立落实的更扎实。瑜伽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项目,通常的瑜伽锻炼都是在室内进行的,这有助于练习者集中注意力。但传统的练习方法是在户外进行的,特别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与室内相比,户外的空气流通性更好,学生可以很好地跟随老师调理呼吸,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吸收日月精华。同时还可以进行静心练习,使学生不轻易被外界所干扰;平和心绪的塑造,更利于学生在学习压力下调整心态。
个性化课程还应注意吸收学生的建议,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发活动项目,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体育教学更加灵动。
(三)拓展训练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或者网络上看到关于户外运动的节目,如跑酷、极限运动、野外拉练、荒野求生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思路,组织学生进行爬山训练,或者接力爬楼梯,这些项目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也不受太多的规则限制,简单有效,易于执行。与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相比,拓展训练更侧重于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简单的操作流程屏蔽了一贯的投机心理。通常,低技术含量的项目更能体现自身的硬实力,毕竟,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强健体魄,如果过分的运用头脑去弥补身体素质的不足,那么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构建个性化课堂体系,既是政策指导方针,也是人性化教育的体验。理论与实践的均衡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凯.对十二年制中小学未来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运动,2018(11):116-117.
[2]李建平,张海威.中、小学体育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才智,2015(04):195-196.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个性化课程;科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145
引言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为目的开展的。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设计相应的个性化课程,以满足不同每个学生的需求。
一、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目标建立
针对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体育教学的目标设立,应建立在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不同学段学生区分开来,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标,并通过具体实施,灵活做出调整。
(二)内容建立
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全面涵盖运动知识、健康知识、文化知识,并随学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例如: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应以游戏和简单的活动项目为主;二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跑跳项目,如跳绳、跳远、赛跑等,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健康教育;五六年级的学生,应以基本田径项目为主,同时辅以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并教会学生如何科学的锻炼,以及自身情绪的调节。对于中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在遵循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较为专业的方法,同时增加弘扬体育精神教育,如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等。
现如今,很多学校既有小学部,又有中学部,这为体育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便利。体育老师可以仿照国外学校社团的形式,增设模块式教学体系,如田径部、足球部、篮球部、游泳部、健康部等,并在每个模块中建立理论和实操两个分支,鼓励学生自发组织交流会,将理论体系得到充分的落实。
二、理论体系落实方法
个性化课程设计,需要老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体育教学一般情况下是在室外完成,这与它自身属性有关,但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在室外进行。将教学内容按照室内和室外进行划分,可以突出具体项目的特点,增加教学的新鲜感。下面举例阐述。
(一)室内教学
体育室内教学更方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具体项目技术动作讲解,这与文化课学习形式相贴近,所以更具有直观性,加之体育活动本身所具备的活跃性,使学生的感受更深。
例如立定跳远教学,整个过程可以分解为跳前姿势、空中姿势、落地姿势三个部分,并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每个部分的标准动作。下图是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
必要时,还可以借助视频慢放,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动作要领。理论部分学习完毕后,要求每个学生反复练习,老师用手机把学生跳远的过程拍下来,然后对比标准动作,找出学生跳远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除上述之外,室内体育教学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空间资源的约束,往往能让学生的注意力转向对技术动作的细腻刻画。例如在体育馆进行足球教学,一块标准的足球比赛场地是长方形的,长度90-120米,宽度45-90米,球门高2.44米,宽7.32米;而一般情况下,体育馆的场地大小与篮球场相近,长28米,宽15米。显然,在體育馆内进行足球教学会受到空间限制,但它的另一面表现为,对学生脚法的要求更高。国际上有一种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场地长38-42米,宽18-22米,这种迷你型赛事的观赏性,丝毫不亚于11人制足球赛。
但并不是所有体育教学都适合在室内开展,如百米赛跑。通常,一名百米赛跑运动员,要具备跑200米或400米的能力,若在室外运动场训练,则很容易实现。但在室内,就算勉强挪出100米的空间距离,等学生跑到100后就直接撞墙了,没有减速缓冲的余地。
(二)室外教学
体育教学应遵循健康第一原则,一切课程目标和设计都要体现该原则。因此,适当开发教学资源,可以让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建立落实的更扎实。瑜伽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项目,通常的瑜伽锻炼都是在室内进行的,这有助于练习者集中注意力。但传统的练习方法是在户外进行的,特别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与室内相比,户外的空气流通性更好,学生可以很好地跟随老师调理呼吸,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吸收日月精华。同时还可以进行静心练习,使学生不轻易被外界所干扰;平和心绪的塑造,更利于学生在学习压力下调整心态。
个性化课程还应注意吸收学生的建议,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发活动项目,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体育教学更加灵动。
(三)拓展训练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或者网络上看到关于户外运动的节目,如跑酷、极限运动、野外拉练、荒野求生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思路,组织学生进行爬山训练,或者接力爬楼梯,这些项目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也不受太多的规则限制,简单有效,易于执行。与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相比,拓展训练更侧重于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简单的操作流程屏蔽了一贯的投机心理。通常,低技术含量的项目更能体现自身的硬实力,毕竟,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强健体魄,如果过分的运用头脑去弥补身体素质的不足,那么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构建个性化课堂体系,既是政策指导方针,也是人性化教育的体验。理论与实践的均衡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凯.对十二年制中小学未来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运动,2018(11):116-117.
[2]李建平,张海威.中、小学体育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才智,2015(0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