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状况也很不一样,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难把握和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中间部分的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习惯于满足现状,导致不管哪一类学生都很难从学习中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学质量难以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这就迫切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同时,借鉴“成功教育”这一先进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传统的“教学进度划一,教学内容划一,授课方法划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降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1、学生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非常顺利的;相反的,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因此,教师首先要对班中学生情况作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状况、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分成三个层次: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中等水平,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划为B层;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欠佳,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划为C层。这样一来,在大多数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优秀的学生可以向较深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研究;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优秀学生和教师的特别照顾,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从而树立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信心。
2、分层备课
实施分层教学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教师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深思熟虑,把每一学生的具体情况融于教案之中,使教材、大纲即教学内容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层次相对应,只有这样,分层教学才能层层落实,环环相扣,教学气氛才会显得活跃,教学效果才会明显。同时,才会使学生的差异逐步缩小,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凸现,更使缺乏自信的学生看到了生存、发展的希望。
3、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吸收知识。对高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中层学生,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鼓励中层中部分学生向高层移动。对低层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同样鼓励底层中部分学生向中层移动。
4、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课内分层辅导主要针对堂上的分层目标、分层练习进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与练习。课外辅导重点放在培优辅差上。由于分层教学分组较多,作业面广,仅靠教师巡回辅导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委员和小助手的作用,双层结合进行教学,便于他们相互提高。对待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不断提高要求,调动他们的进取欲望。此种双层巧妙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学有所长,练有所得。
5、分层测评
分层目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达标测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质比较强的一门课程,进行传统的考试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分层评价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应有及时的评价,并以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为目的,具有鼓励性,不搞“一刀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优越自我。
总之,分层教学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融入了新课改、新理念的时代内涵,是把对学生差异的剖析、教材难易的化解二者的灵活结合,最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使每一名学生不仅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还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达到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并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培养兴趣的乐园、获取新知识的桥梁、试验才能的基地,从而有助于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同时,借鉴“成功教育”这一先进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传统的“教学进度划一,教学内容划一,授课方法划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降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1、学生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非常顺利的;相反的,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因此,教师首先要对班中学生情况作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状况、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分成三个层次: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中等水平,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划为B层;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欠佳,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划为C层。这样一来,在大多数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优秀的学生可以向较深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研究;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优秀学生和教师的特别照顾,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从而树立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信心。
2、分层备课
实施分层教学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教师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深思熟虑,把每一学生的具体情况融于教案之中,使教材、大纲即教学内容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层次相对应,只有这样,分层教学才能层层落实,环环相扣,教学气氛才会显得活跃,教学效果才会明显。同时,才会使学生的差异逐步缩小,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凸现,更使缺乏自信的学生看到了生存、发展的希望。
3、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吸收知识。对高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中层学生,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鼓励中层中部分学生向高层移动。对低层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同样鼓励底层中部分学生向中层移动。
4、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课内分层辅导主要针对堂上的分层目标、分层练习进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与练习。课外辅导重点放在培优辅差上。由于分层教学分组较多,作业面广,仅靠教师巡回辅导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委员和小助手的作用,双层结合进行教学,便于他们相互提高。对待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不断提高要求,调动他们的进取欲望。此种双层巧妙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学有所长,练有所得。
5、分层测评
分层目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达标测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质比较强的一门课程,进行传统的考试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分层评价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应有及时的评价,并以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为目的,具有鼓励性,不搞“一刀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优越自我。
总之,分层教学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融入了新课改、新理念的时代内涵,是把对学生差异的剖析、教材难易的化解二者的灵活结合,最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使每一名学生不仅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还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达到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并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培养兴趣的乐园、获取新知识的桥梁、试验才能的基地,从而有助于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