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课堂逐渐摆脱过去以教材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材的教学。新的小学数学教材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知识储备较少等特点,加入了很多吸引学生注意的主题图。主题图是指具有丰富内涵、思想、知识和情感的图画,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色彩鲜明,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发现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段距离的。
一、现状扫描
问题1:可有可无——淡化了主题图从教材走向学材的承载功能
对于那些教学年龄较长的教师,教学经验较为丰富,因此对旧教材的知识点十分熟悉,在运用新教材时习惯用老方法进行教学,而且有些教师并不在意主题图的使用,认为主题图是可有可无的,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一五一十地传授给学生才是目的。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几”一课,旧教材中是没有设置主题图的,一般先进行“9加几”的复习,然后迁移引入。而新教材中配有主题图,内容丰富且信息较多,如果教师引导不当,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就很容易停留在主题图中,思路无法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这就是为什么教师不太倾向于运用主题图进行教学的原因,而直接采用老式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在实验教材中,应用题教学已不再设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经渗透到计算教学之中。也就是说,这里的主题图既具有计算教学的功能,又担负着培养学生从复杂情境中收集、整理有用信息的能力的重任,并且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主题图的存在,更加不能淡化它的特殊功能。
问题2:照本宣科,机械使用——曲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
很多教师把主题图简单定位成为创设情境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例如,一年级上册第74页的主题图——“丰收的果园”,此课的主题图主要分为四个场景:一是果树林场景;二是小鹿到果园参观的场景;三是动物运水果的场景;四是动物摘果子的场景。经过这四个场景的展示,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亲近大自然的感觉,然后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进行提问、解答。但是,有一位教师在讲授这堂课时,把这些主题图和信息都删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静态图,让学生观察图后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没有读懂图意,虽然最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很多问题,但提出的问题思维含量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舍弃这种静态图的使用,因为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努力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在使用主题图时还出现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找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巩固练习”,很少有新的突破。
问题3:舍本求末——忽视主题图的实际教学功能
例如,一年级入学时上的第一节课,教学“数一数”时,选择的是儿童乐园的场景,从儿童喜欢的场景入手,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感到数学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因此,一上课,我就在屏幕上展示主题图,图中的大象滑滑梯、飞机转盘等玩具是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大家都显得非常高兴,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儿童乐园。于是,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谁想和大家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话音刚落,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人人争着发言,探索热情十分高涨。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个问题上,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则会冲淡“数学味”,并影响“双基”的落实。
二、问题诊疗
以上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图使用的效果。那么,如何使主题图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应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数学课堂成了关键的问题所在。要解决这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以教材为指导,进一步分析主题图的内在深层含义;接着,以主题图为蓝本,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处理。经过实际教学,我们得出以下应对策略。
策略1:挖掘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提高主题图的“质”
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这个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静态呈现的。它往往无法同时兼顾儿童情趣、现实意义与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于一体,所以,挖掘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是每位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学习“6、7的认识”这一课时,主题图是一幅形象有趣的画面,提供给学生进行数数的方式十分丰富。如在数人数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数:先数出教室里面的人数,再加上门口即将走进教室的一个人,即从6数到7;也可以先数出6个同学,再加上一个老师,就是7个人。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书桌和椅子等具体的物体来进行教学,从而锻炼学生从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策略2:灵活改编主题图,提高主题图的“趣”
教师不应该是主题图的执行者,而是主题图资源的开发者和运用者。也就是说,教师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要灵活合理地进行改编,使主题图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就地取材,创设“测量自己课桌面长和宽”的真实活动情境。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投入到有趣的测量活动中,有的学生还用铅笔轻轻地在桌面上做个记号。仅3分钟时间,学生就汇报说:“桌面长约6分米,宽约4分米。”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呢?”学生很快回忆起用分数表示的方法,然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桌面的长和宽还可以用0.6米、0.4米来表示。其实,像0.6、0.4这样的数就是小数。”……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中探究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且有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意义,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策略3:选择主题图的呈现时机,突显主题图的“效”
例如,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一课时,可以把主题图放在课尾进行展示。在学生总结和归纳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展现一幅运动会的场景图,并提问:“还记得我们学校上星期举办的运动会吗?现在,你们谁能从图中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就领会到主题图的隐性资源,纷纷跃跃欲试,回答道:“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几人?”教师问:“好,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一共是3 9=12(人)。”教师问:“这里的3和9分别指的是什么?”学生:“3是指跳绳的有3人,9是指踢毽子的有9人。”教师抓住问题的关键,追问:“这个算式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12人。”……通过主题图展示的一个小环节,可以清晰地把主题图运用到实处。同时,教师提问时还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把新知和实际运用紧密联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实验教材的合理使用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理念提供了载体。不可忽视的是,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对主题图的使用也应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眼光。要想真正合理有效地运用主题图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地分析主题图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灵活使用,让主题图高效地“行走”在教材与学材之间,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桥梁,使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责编 杜 华)
一、现状扫描
问题1:可有可无——淡化了主题图从教材走向学材的承载功能
对于那些教学年龄较长的教师,教学经验较为丰富,因此对旧教材的知识点十分熟悉,在运用新教材时习惯用老方法进行教学,而且有些教师并不在意主题图的使用,认为主题图是可有可无的,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一五一十地传授给学生才是目的。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几”一课,旧教材中是没有设置主题图的,一般先进行“9加几”的复习,然后迁移引入。而新教材中配有主题图,内容丰富且信息较多,如果教师引导不当,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就很容易停留在主题图中,思路无法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这就是为什么教师不太倾向于运用主题图进行教学的原因,而直接采用老式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在实验教材中,应用题教学已不再设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经渗透到计算教学之中。也就是说,这里的主题图既具有计算教学的功能,又担负着培养学生从复杂情境中收集、整理有用信息的能力的重任,并且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主题图的存在,更加不能淡化它的特殊功能。
问题2:照本宣科,机械使用——曲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
很多教师把主题图简单定位成为创设情境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例如,一年级上册第74页的主题图——“丰收的果园”,此课的主题图主要分为四个场景:一是果树林场景;二是小鹿到果园参观的场景;三是动物运水果的场景;四是动物摘果子的场景。经过这四个场景的展示,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亲近大自然的感觉,然后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进行提问、解答。但是,有一位教师在讲授这堂课时,把这些主题图和信息都删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静态图,让学生观察图后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没有读懂图意,虽然最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很多问题,但提出的问题思维含量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舍弃这种静态图的使用,因为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努力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在使用主题图时还出现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找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巩固练习”,很少有新的突破。
问题3:舍本求末——忽视主题图的实际教学功能
例如,一年级入学时上的第一节课,教学“数一数”时,选择的是儿童乐园的场景,从儿童喜欢的场景入手,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感到数学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因此,一上课,我就在屏幕上展示主题图,图中的大象滑滑梯、飞机转盘等玩具是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大家都显得非常高兴,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儿童乐园。于是,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谁想和大家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话音刚落,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人人争着发言,探索热情十分高涨。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个问题上,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则会冲淡“数学味”,并影响“双基”的落实。
二、问题诊疗
以上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图使用的效果。那么,如何使主题图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应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数学课堂成了关键的问题所在。要解决这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以教材为指导,进一步分析主题图的内在深层含义;接着,以主题图为蓝本,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处理。经过实际教学,我们得出以下应对策略。
策略1:挖掘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提高主题图的“质”
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这个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静态呈现的。它往往无法同时兼顾儿童情趣、现实意义与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于一体,所以,挖掘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是每位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学习“6、7的认识”这一课时,主题图是一幅形象有趣的画面,提供给学生进行数数的方式十分丰富。如在数人数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数:先数出教室里面的人数,再加上门口即将走进教室的一个人,即从6数到7;也可以先数出6个同学,再加上一个老师,就是7个人。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书桌和椅子等具体的物体来进行教学,从而锻炼学生从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策略2:灵活改编主题图,提高主题图的“趣”
教师不应该是主题图的执行者,而是主题图资源的开发者和运用者。也就是说,教师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要灵活合理地进行改编,使主题图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就地取材,创设“测量自己课桌面长和宽”的真实活动情境。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投入到有趣的测量活动中,有的学生还用铅笔轻轻地在桌面上做个记号。仅3分钟时间,学生就汇报说:“桌面长约6分米,宽约4分米。”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呢?”学生很快回忆起用分数表示的方法,然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桌面的长和宽还可以用0.6米、0.4米来表示。其实,像0.6、0.4这样的数就是小数。”……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中探究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且有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意义,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策略3:选择主题图的呈现时机,突显主题图的“效”
例如,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一课时,可以把主题图放在课尾进行展示。在学生总结和归纳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展现一幅运动会的场景图,并提问:“还记得我们学校上星期举办的运动会吗?现在,你们谁能从图中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就领会到主题图的隐性资源,纷纷跃跃欲试,回答道:“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几人?”教师问:“好,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一共是3 9=12(人)。”教师问:“这里的3和9分别指的是什么?”学生:“3是指跳绳的有3人,9是指踢毽子的有9人。”教师抓住问题的关键,追问:“这个算式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12人。”……通过主题图展示的一个小环节,可以清晰地把主题图运用到实处。同时,教师提问时还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把新知和实际运用紧密联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实验教材的合理使用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理念提供了载体。不可忽视的是,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对主题图的使用也应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眼光。要想真正合理有效地运用主题图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地分析主题图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灵活使用,让主题图高效地“行走”在教材与学材之间,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桥梁,使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