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对一堂公开课的反思,通过分析“任务引领”教学法,展现了当时备课与上课时以及课后的思考,同时也是笔者对这堂课的一种反思。
关键词:任务引领;新课改;实例;课堂点评
一、任务引领思想的转变
笔者踏入教师的行业已有七八个年头,从理论上说应该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一种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习惯。从常理上说,很难去改变和突破。可中职新课改的举措打破了这一切,作为学校的年轻教师,必须适应新形势突破自己,学习新的课改理念和教学思想。通过几年不断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这次公开课的比赛,让我的教学思想有了一次彻底的转变。这次新课改的要求就是: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及以能力为本位。我们可以将现在教学思想理解为:做学一体。转变了教学思想后,就是要将“任务引领”教学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将理论进行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引领的应用
1“任务”与“实例”
通过这堂公开课,我认识了什么是“任务”。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其实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直在应用着实例。比如,当讲解了一个新的操作步骤后,我们自然要找一些相关的实例进行说明和练习,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这种教学方法几乎深得计算机教师的喜爱。在开始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时,我就简单地将任务等同于实例。其实,实例与任务是不同的。首先,实例是一些小的例子。例如:在这堂课中,选择射灯的位置可以是一个例子,灯光如何设置可以是另一个例子。而任务则相对要大一些,直接将以上两个实例结合在一起。其次,实例之间可以有联系也可以相对独立存在。比如:在讲3ds灯光设置时,可以举灯光照在不同物体上的效果作为实例,可以是水果,可以是家具,当然也可以是人,等等。但若是任务,则最好是相关联的一些内容。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区别,实例的安排显得随意,而任务则目标明确,任务的设置应该与某种工作任务相联系,或者是某一种工作项目。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这堂课上使用的就是“为客厅设置灯光效果”这一任务。
2任务的命名
任务选择后,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原本,我的认识也是较为简单的,在这堂课上,我原来选择的名字是:3ds Max中的灯光设置。这个标题就不能说是一个任务,只能是软件中的一种技能或知识点。经过专家老师的指点,我将任务的名字改成了:客厅灯光设置。就这样的转变,让我进一步参透了任务的含义。其实我们平时都忽略了这一方面。虽然我们能够用任务的形式去教学,可是在形式上仍然是一种知识点或技能的描述。所以,当任务选取后,直截了当地显示其名字也是值得注意的细节部分。
3“引领”的应用
任务引领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上面我对任务进行了分析,下面我将说说我对引领的理解。“引领”,我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整堂课用任务的方式引领着完成;二是说明了教师在整堂课中的角色。第一层含义,不用多说,大家都能够比较好地理解;第二层,则需要细细品味、小心实施。因为,作为教师,很容易占据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说得多和做得多是教师无意识的一种通病,然而在新的教学法中,“引领”让我们教师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堂中的时间,我们引导学生做,而不是自己唱独角戏。在这堂课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少说,少做,让学生多说多练。
三、课堂点评的艺术
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思想,体现了学生的做学一体,因此,对于教师的课堂点评的要求就略高于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水平也体现于此。其实,课堂点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化的,有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在点评学生作品时,不仅要对学生的技术给予指导,同时也要对作品在艺术和美观上给出一种好与不好的评判,并要求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所以,作为教师,平日里不但要研究某门课程的知识点,同时更要注重作品的美观程度,做到这点,就需要平时注重颜色、搭配、布局、整体效果等方面的积累,多看、多学、多练,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鲍 洁. 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关键词:任务引领;新课改;实例;课堂点评
一、任务引领思想的转变
笔者踏入教师的行业已有七八个年头,从理论上说应该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一种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习惯。从常理上说,很难去改变和突破。可中职新课改的举措打破了这一切,作为学校的年轻教师,必须适应新形势突破自己,学习新的课改理念和教学思想。通过几年不断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这次公开课的比赛,让我的教学思想有了一次彻底的转变。这次新课改的要求就是: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及以能力为本位。我们可以将现在教学思想理解为:做学一体。转变了教学思想后,就是要将“任务引领”教学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将理论进行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引领的应用
1“任务”与“实例”
通过这堂公开课,我认识了什么是“任务”。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其实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直在应用着实例。比如,当讲解了一个新的操作步骤后,我们自然要找一些相关的实例进行说明和练习,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这种教学方法几乎深得计算机教师的喜爱。在开始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时,我就简单地将任务等同于实例。其实,实例与任务是不同的。首先,实例是一些小的例子。例如:在这堂课中,选择射灯的位置可以是一个例子,灯光如何设置可以是另一个例子。而任务则相对要大一些,直接将以上两个实例结合在一起。其次,实例之间可以有联系也可以相对独立存在。比如:在讲3ds灯光设置时,可以举灯光照在不同物体上的效果作为实例,可以是水果,可以是家具,当然也可以是人,等等。但若是任务,则最好是相关联的一些内容。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区别,实例的安排显得随意,而任务则目标明确,任务的设置应该与某种工作任务相联系,或者是某一种工作项目。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这堂课上使用的就是“为客厅设置灯光效果”这一任务。
2任务的命名
任务选择后,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原本,我的认识也是较为简单的,在这堂课上,我原来选择的名字是:3ds Max中的灯光设置。这个标题就不能说是一个任务,只能是软件中的一种技能或知识点。经过专家老师的指点,我将任务的名字改成了:客厅灯光设置。就这样的转变,让我进一步参透了任务的含义。其实我们平时都忽略了这一方面。虽然我们能够用任务的形式去教学,可是在形式上仍然是一种知识点或技能的描述。所以,当任务选取后,直截了当地显示其名字也是值得注意的细节部分。
3“引领”的应用
任务引领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上面我对任务进行了分析,下面我将说说我对引领的理解。“引领”,我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整堂课用任务的方式引领着完成;二是说明了教师在整堂课中的角色。第一层含义,不用多说,大家都能够比较好地理解;第二层,则需要细细品味、小心实施。因为,作为教师,很容易占据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说得多和做得多是教师无意识的一种通病,然而在新的教学法中,“引领”让我们教师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堂中的时间,我们引导学生做,而不是自己唱独角戏。在这堂课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少说,少做,让学生多说多练。
三、课堂点评的艺术
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思想,体现了学生的做学一体,因此,对于教师的课堂点评的要求就略高于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水平也体现于此。其实,课堂点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化的,有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在点评学生作品时,不仅要对学生的技术给予指导,同时也要对作品在艺术和美观上给出一种好与不好的评判,并要求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所以,作为教师,平日里不但要研究某门课程的知识点,同时更要注重作品的美观程度,做到这点,就需要平时注重颜色、搭配、布局、整体效果等方面的积累,多看、多学、多练,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鲍 洁. 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