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电影主题的渲染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迷情》是一部由华纳兄弟2007年度出品的音乐剧情片,影片以男主角音乐神童奥古斯特·拉什的神秘身世揭开音乐烘托渲染着的光影帏幕。影片的内涵不仅仅是赞扬奥古斯特·拉什对音乐这一不灭梦想的执着,更是对基于人性化的积极正能量的宣扬。片中的八月迷情(奥古斯特·拉什)一语双关,既以其抽象化能指指代着天赋神童奥古斯特,又以其滚烫的热浪能指着音乐创制与音乐梦想。
  一、 音乐感人力量的纯粹化表达
  (一)肇始根源
  《八月迷情》的男主角是一位音乐神童奥古斯特·拉什(伊文·泰勒),他显然是被音乐选中的人,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音乐灵性;正因其对音乐的极为纯粹的触觉和感知,才使得其成长越来越像一个童话故事,他对音乐有着依恋式的情感寄托,并且愈加坚信其所听、所触、所感、所思到的一切尽皆源于他谜一样的父母,同时,他亦更加坚信透过其对于音乐的追寻能够回归到父母的身边。当奥古斯特·拉什用他那只稚嫩温热的小手,擦润玻璃上的寒霜,面容清晰展露出来的那一刻,观众的心也随之渐渐融化。影片以三线并行的方式,透过奧古斯特的父母路易丝·康纳利与莱拉·诺瓦切克的并奏拉开序幕,在月圆之夜楼顶的邂逅一场戏中,月亮、路易丝与莱拉、街边自娱自乐的演奏者,周遭的氛围等在《月宫舞》的歌乐舞韵下显得是那么地温馨和谐,而这一切却是男主角奥古斯特感人至深的亲情牵绊肇始,这种沉重的命运渊源则是其所无法摆脱的只能寻觅的根源。
  (二)音乐感人力量的纯粹表达
  影片中亲情牵绊着的寻亲叙事感人至深。在每一位寻亲者的内心深处起初都充斥着黑暗与迷茫,而亲情则是其心目中的神圣之光。这束神圣之光能使黑暗消散,能够穿透现实中的一切迷茫。奥古斯特·拉什的那句,“我知道他们就在某个地方……我不能放弃……我知道他们也一定一直在找我……也许只是迷路了”,这一大段的纯粹化情感的内心独白令观众这一大他者黯然泣下,同时,更为这种寻亲牵绊带来了发自内心的渴望、希冀、期待式的肯定表达;而片中此时伴着那条凄清之路,响起由Jonathan Rhys Meyers献唱的This Time,音乐以爱尔兰式的野性与任性的深度融合绽放出了诉诸于音乐的感喟人心的极致力量。作为隐性音乐力量的表现形式,路易丝与莱拉的爱情结晶在旋转木马音乐盒的乐音中,以一种具象化的延续将他们的音乐进行着血浓于水的传承式纯粹表达。
  (三)情感交响
  奥古斯特·拉什在天赋的音乐力量驱使之下,以其极致的音乐敏感而将身边的一切音声都抽象化为一种纯粹了的音乐化表达:风铃声、雨滴声、引擎声,蒸汽声、喇叭声、口哨声,甚至是犬吠声、下水道盖板在车轮下的震动声,以及旋转门的摩擦声和电焊声等全都入耳成音,尽皆成为了其心中的美妙音符。这些美妙音声与街上黑人男孩亚瑟所演奏的音乐一道不断印证着奥古斯特·拉什对音乐的超然之爱,其热爱音乐已达致了超越食物、超越生命的忘我的境界。音乐使得万事万物之间产生了一种灵性化关联,这种灵性化关联像是挣脱了原始欲望的力量,对于奥古斯特·拉什而言,这种纯粹音乐的灵性化表达不仅能够轻松解脱其亲情牵绊与亲情期待中的烦恼,而且更令其纯粹化的心灵得以远离尘嚣,一如那首由Leon Thomas演唱的La Bamba,在纯粹化的心灵中奏响起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情感交响。[1]
  二、 音乐感人力量的心灵化表达
  (一)三重融合
  从音乐抽象化的专业视角观察,《八月迷情》别出心裁地将传统管弦交响与现代电子摇滚乐有机地融为一炉,而路易丝的电子摇滚与莱拉的传统音乐的结晶奥古斯特·拉什,作为一名天赋异秉的音乐神童在灵性继承的冥冥之中展开了漫长而感人的亲情寻觅,影片以此种非凡的音乐融合魅力架构起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从音乐抽象的高度上,影片颇具技巧性地实现了音乐话语与视听话语的完美契合,同时,更极具技巧性地实现了音乐话语、视听话语与情感话语的深度融合,由人类最深沉的永难割舍的血脉亲情作为音乐借以融合的连结,以三分时空法将三位侧重点不同的主要角色在三重时空、三重叙事、三重情感的纠葛之中,进行了透过音乐驱策、介引、连接起来的时空的并行、交错、重合,进而将人类的伟大情感与音乐的崇高灵性完美有机地契合为一体。在情感的深层内涵之中,影片以音乐的灵性渲染,情感的燃情诠释,将人类之爱、人类之情、人类之灵三者进行了付诸于众多音乐形式与复杂情感表达的抽象化升华,并为后现代的艺术化图符实现了极具象征性的心灵化表达。[2]
  (二)心灵相通的乐章
  《八月迷情》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式典型化创制,无论你是否喜欢音乐,都能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片中透过音乐表露出来的震撼心灵的感人力量。影片透过音乐时隐时现若即若离的光影,映衬出了切近生命体验、亲情体察、生活体悟的真实表达,而这亦是该片感人至深的原因所在;而为达成这种真实表达,影片不断地建构着一种基于亲情纽带的亲情寻觅,同时,在音乐的有机介入之下将这种亲情寻觅升华为更具形而上意义的信仰表达。在这种灵性化的信仰表达下,观众可以用心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更深刻地去体会沉浸移情于音乐中的永恒激荡,如同片中父子二人的合奏一样,凭借音乐寻获沟通心灵的力量。《八月迷情》借由音乐所不断释放出的这种力量令观众油然沉醉、感动、燃情于其中,而影片之所以能够达成这种借由音乐所调动起来的感人至深的力量,其根本原因恰恰在于父、母、子三人血脉相通的心灵乐章。
  (三)灵性化表达
  奥古斯特·拉什是幸运的,他没有被送到寄养家庭,也没有遭受到传统孤儿视角下的虐待,故没有在心灵上自我封闭,其反而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自由地成长起来,因此,其身心在绝大多数时刻仍然难得地葆有着初心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状态;同时,在其心灵深处,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流淌着音乐的唯美旋律,都潜藏着对亲情的极度渴望,而这种渴望也正是主导着他乐观地寻觅亲情的精神支柱。当然,在音乐乐趣体验的空当,当看到别的孩子奶声奶气地呼唤着“妈咪”的时候,奥古斯特·拉什也会在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凄凉的感伤,而唯一能够消解一切感伤的则是片中那首由黑人合唱的Raise it up,这是一首瞬间即能够触及灵魂的黑人蓝调励志音乐,乐声中极致坚忍、奋进、积极的心态为影片建构起了以音乐为核心的直指人心的灵性化表达。[3]   三、 爱的主题表达
  (一)爱的主题升华
  影片中的场景音乐、专题音乐、古典音乐、摇滚音乐、转场音乐、象征性音乐等各司其职却又能够有机深度融为一体,为影片提供了音乐介入叙事所凭添的无穷魅力;尤其是其中的象征性音乐,在青青麦浪一场戏和街头行进一场戏中的表现更是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高级意象化的至高境界。而片中诸多乐种的交织、回旋、递进、共鸣等高级创制技法更是为影片深度渲染出了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同时,影片亦并未使用传统理念下的抒情方式,而仅仅只是以一种略带颓意的表达在音乐的强心针般的助力之下,令观众沉浸并移情于其中,在庸懒的惬意光影之中,更深刻地体味锲刻于心灵之中,并迅疾弥漫开来亲情牵绊。[4]亲情的牵绊在奥古斯特·拉什的心中最初只是一种音声之梦,只是流于理想主义式的超现实存在表达,而实际上,在影片的甫一开篇中,主角们置身于一片拂风滴翠的麦浪之中的场景氛围已经以开门见山式的意象化烘托式表达,隐性地将理想主义的超现实存在进行了一番开宗明义式的呈现,进而实现了爱的主题的进一步升华。
  (二)意象化升华
  《八月迷情》中被父母有意无意遗弃的奥古斯特遭际令观众同情,然而,奥古斯特心中始终熊熊燃烧着由音乐所烘托着的信念之火,即便是在其情绪最为低落的时刻,奥古斯特也能信心满满为整个光影时空恢弘起了正能量充盈的心灵力量,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迸现出积极、乐观、主动的基于音乐这一灵魂支撑的信念。观众从影片中两名儿童对坐谈及父母的那段情景可以真切地体验到两名儿童两种截然不同的迥异心境,奥古斯特自信的正能量与另一位儿童低落的负能量之间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心灵对照。最后二人的相对无言更是仿佛为这种意象化表达引申出了由此引领意象无极升华的翅膀,依靠着灵魂的力量,重又飞回父母的身旁;同时,更为父、母、子三颗奔波不安的心灵,建构出了惬意化的暂时栖息,为彼此共鸣心灵的爱的主题,建构起了豁然开朗的意象表达。
  (三)人性化表达
  影片有着独特的音乐回旋曲式的创制模式,由开篇中的男主角置身于风吹青青麦浪的场景回旋至其父母的相遇,再展开其对父母的苦苦寻觅以及最终的大团圆的相聚结局,并最终回旋至开篇场景。纵观全片中有机植入的30余首音乐,囊括了古典、摇滚、流行、场景等众多音乐形式,尤其是奥古斯特的吉他敲击以及教堂管风琴、教堂唱诗班的合唱等,更是为电影音乐形式带来了另类新锐的极致渲染范式,吉他敲击如暴风骤雨一般,音声与节奏达到了情绪烘托主题的极致,而教堂的管风琴则与唱诗班的合唱同样,宛如天籁之音一般令观众获得了极致的音乐艺术审美享受。[5]该片中音乐神童奥古斯特·拉什的身世,通过探求内心深处澎湃音乐基因与激情来源的历史,建构出了感人至深的亲情回归;然而该片的内涵却不仅仅止步于亲情,更为观众赋予了逆境中永远保持乐观的人性表达。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片中奥古斯特·拉什那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观众难以想像一个失去父母的年仅十几岁的孩子竟如此积极、乐观、向上。影片的最后,奥古斯特·拉什与父母的眼神交流共同完成了爱的主题的人性化表达。
  结语
  《八月迷情》一片用非凡的音乐魅力架构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两位天才音乐人相似命运的共情吸引以及生命结晶的回旋共鸣为影片熔铸出了一曲爱的主题的交响。同时,该片亦令观众在短暂的光影时空之中看到了命运的三个极端:其一是爱情的瞬间升华表达;其二是经由爱情一脉相承的,血浓于水的亲情牵系;其三即是亲情的人性化表达;而这才是影片的借由音乐灵性渐进式表达的感人至深的灵魂旨趣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丽.以音乐构建故事的童话电影——浅析电影《八月迷情》独特的音乐设计[J].现代电影技术,2017(2):48-50,59.
  [2]杨军.积极的情感寻根与蓬勃的艺术张力——影片《八月迷情》魅力探究[J].名作欣赏,2011(26):173-174.
  [3]张璐.音乐编织的世界——评《八月迷情》中的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132.
  [4]王洁薇.从《八月迷情》到《黑暗中的舞者》——浅析音响音乐在视觉表现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1(10):55-57,92.
  [5]杨澜.从《绝代妖姬Farinelli》到《八月迷情August rush》感受音樂和爱[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12):78-79.
其他文献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以下简称《我》)和《春天华尔兹》(以下简称《春》)是现在中国与韩国具有代表性的青春偶像剧。在服装设计环节上都体现出本国偶像剧特有模式,都具有创新性,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春》的导演是尹锡湖,讲述穿越时空的唯美爱情故事,主人公相识于小岛,因意外失去联系,15年后在奥地利重逢。《我》剧讲述周蒙和李然、戴妍和葛俊两段相爱却分离的故事。在苏洲小桥、香格里拉寺庙、江南青砖小楼等突显中国
视觉艺术是人类自20世纪初叶电影问世之后,不断获得升华的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美学表现形式。视觉艺术的表达直接作用于人类最为原始的先天性视知觉器官,为人类带来了美学的高级享受与身心双重的娱乐性体验。进入21世纪以来,后现代式的创制为影视艺术带来了更加辉煌绚丽的视听语言表达,尤其是影视艺术作品中场景的唯美视觉,更是令观众极易产生沉浸感、临场感、移情感。针对场景唯美视觉进一步的研究,既有利有揭开场景唯美视觉
[摘要] 《肉》是一部反映尊严、肉体和生活的电影,该影片具有双层含义,它既是故事的核心道具,又代表着人的肉体和灵魂,揭示的是当时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影片中人物的命运只是那个时代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生存,以牺牲尊严为代价,进行肉与肉的交易,是人性对生命的一种敬意。  [关键词] 尊严 肉体 生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8.019    由斯拉夫
一、 问题的提出:景观社会中的视觉迷失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obord)在其新社会批判理论中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其整个的社会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积聚。曾经直接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1]景观(spectacle)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人们因对景观迷入而丧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资本家通过
若论2014年春节档的票房赢家,当属《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以下简称《大闹天宫》)。这部据称耗资5亿人民币,由星皓电影出品、郑保瑞导演的魔幻动作影片,不仅汇聚两岸三地众多巨星,如甄子丹(扮孙悟空)、周润发(扮玉皇大帝)、郭富城(扮牛魔王)等著名演员,还综合运用3D、IMAX-3D等先进的电影拍摄技术。《大闹天宫》在2014年农历春节黄金档一经推出,连续打破一个又一个销售记录,取得令人咂舌的票房战绩。
[摘要] 新媒体动画短片《LSD》是一部风格独特的艺术实验动画短片,以“Log”、“Somebody Passed By”与“Deep Dance”(“私人航海日记”、“有人路过”与“深埋之舞”)三段式的结构,表达了作者一段时间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个人思考。作品流露出欧洲艺术实验动画的鲜明气质,曾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与陕西科技大学创新教育项目“一等奖”。  [关键词] 《LSD》 新媒体动
一、 符号、符号经济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起源于符号,符号是文化的根基。区别于普通“记号”、“信号”的符号,不仅形成了人类种种文化景观,更是人类文化的独有标志。卡西尔曾提醒世人:“符号,就这个词的本来意义而言,是不可能被还原为单纯的信号的。信号和符号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卡西尔著,刘述先译,广
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过去了70余年,这段充满残酷与悲怆的历史,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通过电影不断被记忆。以镜语重述战争,不仅意味着如何讲述过去,更意味着如何书写现在和未来。注重对战争中个体生命情感的呈现,以及战争残酷真相的反思,已成为近年来反法西斯题材影片愈加显性的趋向。这种特征在《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等作品中有着非常清晰的展现。中国影片《何去何从》也是如此,这是一部以个体记忆视角完成的历史想象,包含着
[摘要] 岩井俊二在以残酷青春为题材的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对日本“个人化”时代青少年问题进行求解,父亲形象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弱化是造成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受阻的主要原因,岩井俊二对现代文明包裹下的青少年个体精神成长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个人化 自我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25  2000年岩井俊二创
一个弃婴,一架钢琴,一艘游轮,一片大海。法国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在作品《海上钢琴师》中,以其浪漫荒诞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弗吉尼亚号上一位传奇人物——1900的悲剧人生。电影里的1900拥有天才般的钢琴技艺,一双飞舞在黑白键之间的双手,谱写出一首首看似无章法却又能紧扣人们心弦的优美旋律,其身上永远散发着一股无拘无束恣意洒脱的浪漫气息。然而,正是这样的气质与心境,将他永久地留在了与陆地生活隔离的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