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市级农村广播的现状
农村广大听众获悉信息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地市级广播电台。在报纸、电视、网络在偏远地区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地市级广播电台为“三农”宣传服务责无旁贷。虽然地市级广播电台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一些农村广播节目采编播的经验,也开办了一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节目,但不可否认,目前农村广播节目仍然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仍然不能满足“三农”工作和广大农民听众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农村广播专业频率缺乏,有些地市级广播电台虽有几个简单的对农节目,但由于经费、人员等各种因素,办农村广播节目的观念弱化,对农村广播没有整体规划。具体到地市级广播节目中的“三农”报道,普遍存在着“五多五少”问题,即时政新闻多,政策解读少;新闻报道多,新闻评论少;都市新闻多,庄户新闻少;新闻播报多,录音报道少;领导讲话多,农民声音少。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广播在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同时,却忽略了新闻传播功能,无法真正满足当今农民对世界局势、国家政策、农村政策等的求知欲,在贴近性和新闻广度、深度上都有待提高,在服务性上更应加强。
贴近“三农”要以新闻立台,打造农村广播核心价值
当前,农村广播节目没有凸显出自身特色和功能,这是因为,农村广播节目不应是其他频率的简单翻版,不能用办经济频率、交通频率等新闻节目的样式和切入点去办农村频率。要办出广大农民听众百听不厌的节目,就以新闻立台、立频率打造农村广播核心价值。
目前,农村广播新闻节目出现两极分化情况。有的农村频率新闻节目社会关注度很高,有的农村频率要么广播书场一集接一集,要么是“医疗节目”寻医卖药充满耳朵,专业频率形同虚设这一事实使农村广播陷入窘境。一方面,在农村受众市场未充分开发的前提下,不少农村广播在不断减少新闻产品的产出,以大量戏曲书场填充节目时段,致使受众对广播的接触和依赖性不断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民对时政、经济等新闻信息的需求逐日增加。这一现象的背后,深刻揭示了农村广播人对自身功能属性及核心价值的认知发生了偏差。农村广播必须端正思路,从即时新闻、时事舆论的高度确立自己的声音地位。也就是要以新闻立台、立频率来打造农村广播的核心价值。
以新闻立频率,要增加农村广播新闻时段,加强农村新闻策划,做好整套节目规划。就当今农村媒介生态来看,广播的竞争仍然可以和电视、报刊一争高下。携带方便、伴随性强、及时播报、采播成本低、收听不收费等是广播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发展潜质。就节目形式来看,影视剧、综艺节目是电视媒体的强项,在农民靠着电视剧打发农闲时光已经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农村广播应就实避虚,以强档新闻栏目来吸引听众。当前农村广播新闻节目少,时间短,形式单一,广度深度不够,尚有广阔的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
根据农村受众特点及规律,搞好新闻题材匹配与体裁选择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保守性、超稳定状态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农民”角色正在进行着多元的裂变,务工者、乡镇企业者、个体劳动者等,农民角色多元化导致了农村受众群的分化,面对这样的受众特点,农村广播新闻策划选题要在地域性上下工夫,因为农村受众新闻需求有着较强的地域性。无论文化程度高低,农民群众对“本地新闻”都有着普遍的关注,文化程度较高的对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也很感兴趣,因此在新闻节目编排中,应以农村当地新闻为主。那种套用中央台、省级台混合编排新闻的模式不太符合农村受众实际。
有专家指出:“受众的教育程度同他们选择电视上的新闻和政治性内容成正比,同选择娱乐性内容成反比。”对于广播媒体也是如此。目前,农村受众体现出对社会娱乐新闻的热衷,这就要求在广播新闻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包括一些奇闻趣事,引起农民受众兴趣。但选择的社会新闻格调要高,决不能选编那些低级庸俗的东西,传递不和谐的声音。
由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农村受众对揭露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与及时反映百姓呼声的舆论监督节目普遍感兴趣,农村广播新闻同样也要在这类题材上下工夫。但要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基础上,适时、适度、适量进行舆论监督,并绝对要真实,不能以揭露为名造假。
因此,农村广播新闻在新闻题材选择和匹配中,要兼顾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最重要的是本地新闻,贴近于民;重视社会新闻的平民化、导向化解读,引导于民;及时展开舆论监督,取信于民;第一时间传达农村受众急需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信息,服务于民。在新闻播报体裁上,要坚持消息与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的兼顾,从平民化视角出发,用通俗、简练、生动的语言让农村受众真正听得清、听得懂,将时事与农村受众关系讲深、讲透,宣传到位,使之变成一种实际需求。通过关注农村受众,反映农民呼声,可以更多、更牢地吸引受众。
要为“三农”提供更切实际的公共服务
农村广播专题节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农民之友》、濮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澶州方圆》等都曾经深深地吸引着广大农村听众。但随着现代农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往的农村专题节目已不能适应当前“三农”的需要,要进行大胆的创新,要旗帜鲜明地为“三农”提供更多、更切实际的公共服务。
充分发挥喉舌作用,牢记使命,做好对农政策的宣传者。在对农专题节目中,要准确、快捷地传达党和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挥广播特点,邀请农业专家、农村工作者走进直播间和农民听众直接交流,利用热线,为农民做政策解读,释疑解惑,传递政策信息,使广大农民真正弄懂中央、省委、市委的精神,调动生产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做科技信息的传播者。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农民获取农业信息和科技知识的渠道相当少,这给发挥广播优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提供了空间。除了利用“科技知识讲座”等空中课堂这些行之有效的传播方法外,广播专题节目要勇于创新,要利用广播电台社会联系面广、组织能力强等优势,组织农、林、水、机、电等部门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办讲座,直接向农民传授技术,也可把每期广播讲座制作成录音带或光盘由电台直接送到农民手中。
农村广播节目下乡。开拓更广阔的农村听众市场,让农民喜欢农村广播节目,形成更大范围的“播听互动”。广播节目下乡是一种好形式,应该努力实践。要花大力气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节目下乡活动。记者下乡、主持人下乡,将节目直播间阶段性地搬到农村,将最新鲜、最真实的乡音、农事送上电波。邀请农民朋友做客直播间,与专家一起交流对最新涉农政策的理解、对最新农村市场信息的把握等。2006年2月,濮阳人民广播电台开展了记者“除夕之日访农家”活动,20多名采编人员深入沿黄三县农民家中与农民一起共守岁、话家事、谈打算、说希望,整个活动电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农民群众称赞说,这次节目真是办到了农民心坎里。
和相关部门联动,为“三农”提供公共服务。电台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联系交通、教育、水利、通讯等部门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织者进行合作,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全方位专题报道,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项目等信息,给“三农”提供智力服务。濮阳人民广播电台曾开办的“深度关注农村‘村村通’”专题报道,联动有关部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整合资源,构建农村广播网
农村广播节目,要形成与农民的长期良性互动,就要从全局入手,整合各种资源。首先,整合地市电台的资源,形成综合实力。可以向上级申请农村广播专业频率,或者新闻广播、交通广播、文艺广播等频率调整时间段,增加农村广播播出时间,增加节目内容。其次,全面提高节目覆盖率。基于当前地市级电台农村频率覆盖不全的现实,电台在争取新的波段的同时,可与县级电台合作,全程转播市级电台农村广播节目,以提高节目的覆盖率。再次,培育壮大农村通讯员队伍。现在农村通讯员越来越少,光靠记者是远远不够的,要集中时间、财力、新闻专家努力培育壮大一支优秀的农民通讯员队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发现新闻、报道新闻,广撒新闻网。
我们相信,有与农村受众密切相关的新闻源、新闻发布平台和农村广播硬件设备,有扎实贴近“三农”、服务“三农”的措施,有广播人艰苦、扎实、创新的工作,农村广播“节目入农家,农民上广播,农民上新闻”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单位:濮阳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董方晓
农村广大听众获悉信息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地市级广播电台。在报纸、电视、网络在偏远地区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地市级广播电台为“三农”宣传服务责无旁贷。虽然地市级广播电台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一些农村广播节目采编播的经验,也开办了一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节目,但不可否认,目前农村广播节目仍然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仍然不能满足“三农”工作和广大农民听众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农村广播专业频率缺乏,有些地市级广播电台虽有几个简单的对农节目,但由于经费、人员等各种因素,办农村广播节目的观念弱化,对农村广播没有整体规划。具体到地市级广播节目中的“三农”报道,普遍存在着“五多五少”问题,即时政新闻多,政策解读少;新闻报道多,新闻评论少;都市新闻多,庄户新闻少;新闻播报多,录音报道少;领导讲话多,农民声音少。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广播在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同时,却忽略了新闻传播功能,无法真正满足当今农民对世界局势、国家政策、农村政策等的求知欲,在贴近性和新闻广度、深度上都有待提高,在服务性上更应加强。
贴近“三农”要以新闻立台,打造农村广播核心价值
当前,农村广播节目没有凸显出自身特色和功能,这是因为,农村广播节目不应是其他频率的简单翻版,不能用办经济频率、交通频率等新闻节目的样式和切入点去办农村频率。要办出广大农民听众百听不厌的节目,就以新闻立台、立频率打造农村广播核心价值。
目前,农村广播新闻节目出现两极分化情况。有的农村频率新闻节目社会关注度很高,有的农村频率要么广播书场一集接一集,要么是“医疗节目”寻医卖药充满耳朵,专业频率形同虚设这一事实使农村广播陷入窘境。一方面,在农村受众市场未充分开发的前提下,不少农村广播在不断减少新闻产品的产出,以大量戏曲书场填充节目时段,致使受众对广播的接触和依赖性不断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民对时政、经济等新闻信息的需求逐日增加。这一现象的背后,深刻揭示了农村广播人对自身功能属性及核心价值的认知发生了偏差。农村广播必须端正思路,从即时新闻、时事舆论的高度确立自己的声音地位。也就是要以新闻立台、立频率来打造农村广播的核心价值。
以新闻立频率,要增加农村广播新闻时段,加强农村新闻策划,做好整套节目规划。就当今农村媒介生态来看,广播的竞争仍然可以和电视、报刊一争高下。携带方便、伴随性强、及时播报、采播成本低、收听不收费等是广播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发展潜质。就节目形式来看,影视剧、综艺节目是电视媒体的强项,在农民靠着电视剧打发农闲时光已经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农村广播应就实避虚,以强档新闻栏目来吸引听众。当前农村广播新闻节目少,时间短,形式单一,广度深度不够,尚有广阔的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
根据农村受众特点及规律,搞好新闻题材匹配与体裁选择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保守性、超稳定状态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农民”角色正在进行着多元的裂变,务工者、乡镇企业者、个体劳动者等,农民角色多元化导致了农村受众群的分化,面对这样的受众特点,农村广播新闻策划选题要在地域性上下工夫,因为农村受众新闻需求有着较强的地域性。无论文化程度高低,农民群众对“本地新闻”都有着普遍的关注,文化程度较高的对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也很感兴趣,因此在新闻节目编排中,应以农村当地新闻为主。那种套用中央台、省级台混合编排新闻的模式不太符合农村受众实际。
有专家指出:“受众的教育程度同他们选择电视上的新闻和政治性内容成正比,同选择娱乐性内容成反比。”对于广播媒体也是如此。目前,农村受众体现出对社会娱乐新闻的热衷,这就要求在广播新闻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包括一些奇闻趣事,引起农民受众兴趣。但选择的社会新闻格调要高,决不能选编那些低级庸俗的东西,传递不和谐的声音。
由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农村受众对揭露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与及时反映百姓呼声的舆论监督节目普遍感兴趣,农村广播新闻同样也要在这类题材上下工夫。但要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基础上,适时、适度、适量进行舆论监督,并绝对要真实,不能以揭露为名造假。
因此,农村广播新闻在新闻题材选择和匹配中,要兼顾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最重要的是本地新闻,贴近于民;重视社会新闻的平民化、导向化解读,引导于民;及时展开舆论监督,取信于民;第一时间传达农村受众急需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信息,服务于民。在新闻播报体裁上,要坚持消息与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的兼顾,从平民化视角出发,用通俗、简练、生动的语言让农村受众真正听得清、听得懂,将时事与农村受众关系讲深、讲透,宣传到位,使之变成一种实际需求。通过关注农村受众,反映农民呼声,可以更多、更牢地吸引受众。
要为“三农”提供更切实际的公共服务
农村广播专题节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农民之友》、濮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澶州方圆》等都曾经深深地吸引着广大农村听众。但随着现代农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往的农村专题节目已不能适应当前“三农”的需要,要进行大胆的创新,要旗帜鲜明地为“三农”提供更多、更切实际的公共服务。
充分发挥喉舌作用,牢记使命,做好对农政策的宣传者。在对农专题节目中,要准确、快捷地传达党和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挥广播特点,邀请农业专家、农村工作者走进直播间和农民听众直接交流,利用热线,为农民做政策解读,释疑解惑,传递政策信息,使广大农民真正弄懂中央、省委、市委的精神,调动生产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做科技信息的传播者。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农民获取农业信息和科技知识的渠道相当少,这给发挥广播优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提供了空间。除了利用“科技知识讲座”等空中课堂这些行之有效的传播方法外,广播专题节目要勇于创新,要利用广播电台社会联系面广、组织能力强等优势,组织农、林、水、机、电等部门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办讲座,直接向农民传授技术,也可把每期广播讲座制作成录音带或光盘由电台直接送到农民手中。
农村广播节目下乡。开拓更广阔的农村听众市场,让农民喜欢农村广播节目,形成更大范围的“播听互动”。广播节目下乡是一种好形式,应该努力实践。要花大力气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节目下乡活动。记者下乡、主持人下乡,将节目直播间阶段性地搬到农村,将最新鲜、最真实的乡音、农事送上电波。邀请农民朋友做客直播间,与专家一起交流对最新涉农政策的理解、对最新农村市场信息的把握等。2006年2月,濮阳人民广播电台开展了记者“除夕之日访农家”活动,20多名采编人员深入沿黄三县农民家中与农民一起共守岁、话家事、谈打算、说希望,整个活动电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农民群众称赞说,这次节目真是办到了农民心坎里。
和相关部门联动,为“三农”提供公共服务。电台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联系交通、教育、水利、通讯等部门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织者进行合作,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全方位专题报道,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项目等信息,给“三农”提供智力服务。濮阳人民广播电台曾开办的“深度关注农村‘村村通’”专题报道,联动有关部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整合资源,构建农村广播网
农村广播节目,要形成与农民的长期良性互动,就要从全局入手,整合各种资源。首先,整合地市电台的资源,形成综合实力。可以向上级申请农村广播专业频率,或者新闻广播、交通广播、文艺广播等频率调整时间段,增加农村广播播出时间,增加节目内容。其次,全面提高节目覆盖率。基于当前地市级电台农村频率覆盖不全的现实,电台在争取新的波段的同时,可与县级电台合作,全程转播市级电台农村广播节目,以提高节目的覆盖率。再次,培育壮大农村通讯员队伍。现在农村通讯员越来越少,光靠记者是远远不够的,要集中时间、财力、新闻专家努力培育壮大一支优秀的农民通讯员队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发现新闻、报道新闻,广撒新闻网。
我们相信,有与农村受众密切相关的新闻源、新闻发布平台和农村广播硬件设备,有扎实贴近“三农”、服务“三农”的措施,有广播人艰苦、扎实、创新的工作,农村广播“节目入农家,农民上广播,农民上新闻”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单位:濮阳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