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注重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职责是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在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不能仅仅以语言文字、语文知识、读写练习作为全部的教学目标,而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中国古代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心系黎民百姓的深沉忧患意识,对于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古代作家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修养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效法学习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认清当前的社会现实,勇于承担国家和民族赋予他们的崇高使命,牢固树立爱国爱民的崇高信念。
1.培养爱国思想。许多古典诗词的作者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以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己任的庄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比如可以具体结合陆游《金错刀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岳飞《满江红》等作品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忘怀一己得失,关心国家社会,以古今爱国诗人为榜样牢固树立爱国思想,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情怀。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古典诗词作品中有很多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作家。伟大的诗人屈原面对污浊不堪的社会现实,理想和抱负无法施展,但他决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妥协从俗,宁死也不肯丝毫改变自己的人格,后虽被贬流放,仍坚持“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表现出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对理想信念执着不懈的追求正是屈原光辉峻洁人格魅力的体现。陶渊明也与屈原一样在污浊腐败的社会环境之中保持了自己独立高洁的品格。他的《咏贫士》借古代贤士安贫乐道、持操守节之事,激励自己坚守故辙,不改初衷。应该引导学生效法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节操的精神。还可以通过分析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打叶声)和《前赤壁赋》等作品,并结合苏轼面对坎坷艰难的处境仍然能保持泰然自若、超脱达观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学习苏轼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告诫学生应该注重培养坚强乐观的性格,保持平和恬淡的心境。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展开开放式的思考讨论,留出学生参与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即所谓“填鸭式”教育,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收效甚微。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具体做法有很多,以下几种供参考:
1.创设情景,善做引导。一个成功的教师要能够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善于通过情景的设置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氛围之中,披文以入情,反复体验熏陶,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古典诗词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充满着诗情画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情”字展开,通过巧设导语、播放音乐和多媒体投示来烘托气氛,将学生一步步引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尽可能贴近主人公,获得与主人公相近的情绪体验,自然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挖掘文本背后深刻的蕴涵意义。然后,又通过延伸比较和课堂讨论活跃气氛,启发思维,引导纵深思考,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提高了语文素养。
2.在讲课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启发性的问题可以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结合所学习的篇目,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可以在学生讲后进行评点,指出缺陷和不足,这一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演讲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深受学生欢迎。所谓“诗无达诂”,古典诗词的讲解很难有唯一的答案,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方式,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互动性的统一。
3.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诗词朗诵会、诗词创作竞赛、古典诗词背诵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加强综合素质。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发挥创新精神,突破思维定势。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使学生在享受视觉和听觉的审美陶冶的同时,得到思想启迪,提高文学修养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生动的画面、艳丽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好学乐学。
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真实的再现出作品的情景和氛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意境空灵、画面优美,其中出现了江水、明月、白云、鲜花、原野、楼阁等意象,可以将这些画面在多媒体上演示出来,再配以古筝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的乐曲,真实生动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音乐会在人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单纯的讲解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职责是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在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不能仅仅以语言文字、语文知识、读写练习作为全部的教学目标,而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中国古代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心系黎民百姓的深沉忧患意识,对于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古代作家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修养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效法学习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认清当前的社会现实,勇于承担国家和民族赋予他们的崇高使命,牢固树立爱国爱民的崇高信念。
1.培养爱国思想。许多古典诗词的作者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以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己任的庄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比如可以具体结合陆游《金错刀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岳飞《满江红》等作品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忘怀一己得失,关心国家社会,以古今爱国诗人为榜样牢固树立爱国思想,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情怀。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古典诗词作品中有很多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作家。伟大的诗人屈原面对污浊不堪的社会现实,理想和抱负无法施展,但他决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妥协从俗,宁死也不肯丝毫改变自己的人格,后虽被贬流放,仍坚持“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表现出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对理想信念执着不懈的追求正是屈原光辉峻洁人格魅力的体现。陶渊明也与屈原一样在污浊腐败的社会环境之中保持了自己独立高洁的品格。他的《咏贫士》借古代贤士安贫乐道、持操守节之事,激励自己坚守故辙,不改初衷。应该引导学生效法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节操的精神。还可以通过分析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打叶声)和《前赤壁赋》等作品,并结合苏轼面对坎坷艰难的处境仍然能保持泰然自若、超脱达观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学习苏轼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告诫学生应该注重培养坚强乐观的性格,保持平和恬淡的心境。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展开开放式的思考讨论,留出学生参与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即所谓“填鸭式”教育,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收效甚微。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具体做法有很多,以下几种供参考:
1.创设情景,善做引导。一个成功的教师要能够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善于通过情景的设置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氛围之中,披文以入情,反复体验熏陶,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古典诗词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充满着诗情画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情”字展开,通过巧设导语、播放音乐和多媒体投示来烘托气氛,将学生一步步引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尽可能贴近主人公,获得与主人公相近的情绪体验,自然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挖掘文本背后深刻的蕴涵意义。然后,又通过延伸比较和课堂讨论活跃气氛,启发思维,引导纵深思考,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提高了语文素养。
2.在讲课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启发性的问题可以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结合所学习的篇目,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可以在学生讲后进行评点,指出缺陷和不足,这一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演讲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深受学生欢迎。所谓“诗无达诂”,古典诗词的讲解很难有唯一的答案,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方式,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互动性的统一。
3.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诗词朗诵会、诗词创作竞赛、古典诗词背诵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加强综合素质。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发挥创新精神,突破思维定势。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使学生在享受视觉和听觉的审美陶冶的同时,得到思想启迪,提高文学修养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生动的画面、艳丽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好学乐学。
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真实的再现出作品的情景和氛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意境空灵、画面优美,其中出现了江水、明月、白云、鲜花、原野、楼阁等意象,可以将这些画面在多媒体上演示出来,再配以古筝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的乐曲,真实生动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音乐会在人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单纯的讲解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