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改革和崛起举世瞩目。多元文化的的相互依存和竞争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盛景,文化实力的增强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前进,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文化繁荣的大趋势下不时冒出不和谐的噪音。最近北京某学校辱师事件在网上和媒体的鼓动下闹得沸沸扬扬,网友义愤填膺声讨,且不知实为少见多怪。大到高校盲目扩招,人们惊叹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学术造假丑闻迭出;小到相当数量的孩子只识流行歌星、球星,不知科学家,甚至英文过六级提笔中文写不利索。还有某大学研究生应试者竟把毕加索答为某款汽车,诸如此类的传闻信手拈来,比比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最有文化的教育领域似乎在渐渐褪去本当浓烈的文化底蕴,民族传统文化有越来越边缘化的危机。难道这是新一轮斯文扫地的革命来临了?或者这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反动?
我曾有幸参加某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的工作会,看到经过几轮挑选出来的创作小稿,相当一部分草图的人物都是呆板地架着膀子立在高处冷冰冰地远眺前方,创作者大同小异地犯了创作忌讳的模式化毛病。社会改革连续近30年,创作观念开放,历史研究较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突破禁区,成果丰富,为什么美术创作表现历史会如此苍白无力呢?最应有想象力的艺术怎么就丧失了想象力呢?我们的创造活力究竟被谁吸走了?
当最应有文化的变得有些没文化,最应有想象力的缺乏想象力,潜在的问题是深刻的。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细细究来,似乎我们的转型期社会没有哪个地方不遭遇到文化的困惑和苦恼。连北京的植树种草都经过从盲目引进到研究繁殖本地植物的曲折过程,何况其他呢?我们处在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改革时期,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其实并非始于今日,只是在当前文化发展中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不足,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改革,突现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明朗和尖锐。
记得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报纸经常讨论改革的硬件和软件。那时的大学生读茅盾的《子夜》,不知股票为何物,如今股民举目皆是,擦肩而过,这世界变得好快,快得让人眩目。人,即当年说的软件,当年关于改革会遇到人的文化准备不足的预言已成今天不争的事实。人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人自身不可能脱离社会和时代优先发展。重新品味“摸着石头过河”,让人百感交集。社会进步不可能超越发展阶段,但我国社会的转型实际跳越了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社会前进速度加快,文化的挑战更大,人们承受的压力更重。我们遭遇前所未有的人的现代价值观念建立及其寻求社会认同的文化苦闷和迷失,而这种文化的苦闷和迷失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制约社会前进速度的瓶颈。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位列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根基。我们曾经自豪我们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自上世纪初,民族传统文化命运波折,社会影响力凝聚力逐渐萎缩。“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时,许多志士仁人为推翻封建主义,高呼打倒孔家店,倡导科学与民主。那时的传统文化势力过于强大,守旧排新,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不打倒旧的新的起不来。当年革旧文化命的人多学贯中西,深知传统文化及其弊端。这之后的反民族传统文化似乎渐入极端,违背了文化革命者的初衷。我们做了一连串泼洗澡水泼出孩子的蠢事,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评法批儒,组织的批判者多是没有读过古典作品的年轻人,但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心中播下了盲目排斥传统文化的种子。即使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也只热了一阵,传统戏曲的演出很快由热变冷,由城市退守乡村;那时高校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多气馁无奈,说我们学的专业没有市场。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精神的衰落实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古典名著真正是被人高高搁置了,年轻人中没有几人读得懂原著。在诱惑极多的热闹现实世界里,变得实际的人们有极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谁有闲工夫去读无用的老古董?读了也换不了现钱。伴随古典名著沉寂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曾几何时,师道尊严、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似乎都带有过时老旧的意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出现重大危机。也许,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先导者也没有想到,旧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轰然倒塌,并不意味新的现代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会自然自己建立,这之间会出现文化彷徨的断档时期。中国的改革转型期会出现文化繁荣下的文化尴尬,多元文化里寂寞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还需要在今天又一次疾呼复兴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在当今世界国际研究热点的“软实力”中,文化实力与政治实力关系密切,政治家的意志对文化发展的社会导向产生直接的作用。一个社会统治阶层的思想往往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国现在在岗的基层干部和各地中层干部多为经过上世纪“文革”时期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扛过枪下过乡做过工,有理想激情,但读书不多,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知道了发达国家的一些皮毛,容易盲目照搬国外的发展经验。由于缺乏文化的参照点,工作起来理性思维不足。在急遽变革的时代,虽有强烈的政绩愿望,但缺乏从实际出发的宏观驾驭能力和具体的操作办法,决策难免不出失误。如同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不可跳越一样,人的文化素养也不可能跨越历史的发展阶段去超前培养。这就是所谓的不试试没有深刻印象,吃一堑才长一智!中国最多的是人,最缺的是人才。人才只能应运而生。如果处于要津的他们多一点文化危机意识,有意识地多学点文化,尤其传统文化的精华,那些经过历朝历代为社会发展和全人类认可的恒久的文化价值和伦理道德精华,会对社会良好文化风气的形成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由此而言,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修养,寻找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化的衔接点,是社会转型期建立现代价值观念体系的必需。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与现代文化的对接,直接影响社会价值观念、时尚风气的形成。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在时代的推动下调整和变化,社会对人要求是最直接的动力。最近两年,有一奇特的文化现象耐人寻味,古代历史和古典名著借助影视的优势搭上了时尚的列车,吸引了大量的从未深入接触过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年轻人,这可看作有关文化机构的工作实绩,更应视为来自民间大众的潜在文化精神价值建构的强烈需求。世界越文明,文化越需要。文化实力的开发还要面向未来,从基础性工作开始。《于丹〈论语〉心得》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1月,发行了150万册。了解《论语》从心得开始,于丹普及古典文学功莫大焉。国人不知国宝,文化失忆是民族的悲哀,失而复得又是万幸,当然真正得其真谛,还得读原著,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经过一个世纪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否定之否定,我们开始达成这样的全社会共识:积极促进中华和谐社会的长远发展,凝聚民心国力,还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建立社会现代价值观念体系。
编辑/王文娜
我曾有幸参加某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的工作会,看到经过几轮挑选出来的创作小稿,相当一部分草图的人物都是呆板地架着膀子立在高处冷冰冰地远眺前方,创作者大同小异地犯了创作忌讳的模式化毛病。社会改革连续近30年,创作观念开放,历史研究较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突破禁区,成果丰富,为什么美术创作表现历史会如此苍白无力呢?最应有想象力的艺术怎么就丧失了想象力呢?我们的创造活力究竟被谁吸走了?
当最应有文化的变得有些没文化,最应有想象力的缺乏想象力,潜在的问题是深刻的。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细细究来,似乎我们的转型期社会没有哪个地方不遭遇到文化的困惑和苦恼。连北京的植树种草都经过从盲目引进到研究繁殖本地植物的曲折过程,何况其他呢?我们处在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改革时期,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其实并非始于今日,只是在当前文化发展中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不足,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改革,突现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明朗和尖锐。
记得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报纸经常讨论改革的硬件和软件。那时的大学生读茅盾的《子夜》,不知股票为何物,如今股民举目皆是,擦肩而过,这世界变得好快,快得让人眩目。人,即当年说的软件,当年关于改革会遇到人的文化准备不足的预言已成今天不争的事实。人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人自身不可能脱离社会和时代优先发展。重新品味“摸着石头过河”,让人百感交集。社会进步不可能超越发展阶段,但我国社会的转型实际跳越了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社会前进速度加快,文化的挑战更大,人们承受的压力更重。我们遭遇前所未有的人的现代价值观念建立及其寻求社会认同的文化苦闷和迷失,而这种文化的苦闷和迷失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制约社会前进速度的瓶颈。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位列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根基。我们曾经自豪我们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自上世纪初,民族传统文化命运波折,社会影响力凝聚力逐渐萎缩。“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时,许多志士仁人为推翻封建主义,高呼打倒孔家店,倡导科学与民主。那时的传统文化势力过于强大,守旧排新,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不打倒旧的新的起不来。当年革旧文化命的人多学贯中西,深知传统文化及其弊端。这之后的反民族传统文化似乎渐入极端,违背了文化革命者的初衷。我们做了一连串泼洗澡水泼出孩子的蠢事,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评法批儒,组织的批判者多是没有读过古典作品的年轻人,但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心中播下了盲目排斥传统文化的种子。即使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也只热了一阵,传统戏曲的演出很快由热变冷,由城市退守乡村;那时高校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多气馁无奈,说我们学的专业没有市场。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精神的衰落实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古典名著真正是被人高高搁置了,年轻人中没有几人读得懂原著。在诱惑极多的热闹现实世界里,变得实际的人们有极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谁有闲工夫去读无用的老古董?读了也换不了现钱。伴随古典名著沉寂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曾几何时,师道尊严、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似乎都带有过时老旧的意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出现重大危机。也许,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先导者也没有想到,旧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轰然倒塌,并不意味新的现代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会自然自己建立,这之间会出现文化彷徨的断档时期。中国的改革转型期会出现文化繁荣下的文化尴尬,多元文化里寂寞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还需要在今天又一次疾呼复兴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在当今世界国际研究热点的“软实力”中,文化实力与政治实力关系密切,政治家的意志对文化发展的社会导向产生直接的作用。一个社会统治阶层的思想往往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国现在在岗的基层干部和各地中层干部多为经过上世纪“文革”时期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扛过枪下过乡做过工,有理想激情,但读书不多,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知道了发达国家的一些皮毛,容易盲目照搬国外的发展经验。由于缺乏文化的参照点,工作起来理性思维不足。在急遽变革的时代,虽有强烈的政绩愿望,但缺乏从实际出发的宏观驾驭能力和具体的操作办法,决策难免不出失误。如同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不可跳越一样,人的文化素养也不可能跨越历史的发展阶段去超前培养。这就是所谓的不试试没有深刻印象,吃一堑才长一智!中国最多的是人,最缺的是人才。人才只能应运而生。如果处于要津的他们多一点文化危机意识,有意识地多学点文化,尤其传统文化的精华,那些经过历朝历代为社会发展和全人类认可的恒久的文化价值和伦理道德精华,会对社会良好文化风气的形成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由此而言,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修养,寻找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化的衔接点,是社会转型期建立现代价值观念体系的必需。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与现代文化的对接,直接影响社会价值观念、时尚风气的形成。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在时代的推动下调整和变化,社会对人要求是最直接的动力。最近两年,有一奇特的文化现象耐人寻味,古代历史和古典名著借助影视的优势搭上了时尚的列车,吸引了大量的从未深入接触过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年轻人,这可看作有关文化机构的工作实绩,更应视为来自民间大众的潜在文化精神价值建构的强烈需求。世界越文明,文化越需要。文化实力的开发还要面向未来,从基础性工作开始。《于丹〈论语〉心得》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1月,发行了150万册。了解《论语》从心得开始,于丹普及古典文学功莫大焉。国人不知国宝,文化失忆是民族的悲哀,失而复得又是万幸,当然真正得其真谛,还得读原著,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经过一个世纪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否定之否定,我们开始达成这样的全社会共识:积极促进中华和谐社会的长远发展,凝聚民心国力,还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建立社会现代价值观念体系。
编辑/王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