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为何恋老师?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案例:女孩到底怎么啦?
  一天,我接待了一对来访的祖孙。爷爷说女孩11岁,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乖巧、听话,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
  这不是好事吗?爷爷却发愁:“前两天老师把我请去了,说孩子好像有点问题,让我带孩子来心理咨询。老师说,孩子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一般的师生感情,有事没事总喜欢找老师,到了老师办公室就不想走,又是扫地又是倒水,只要是和老师在一起就离不开了。”女孩说:“这个老师特别好,对我特别关心。每次作文都给我写很好的评语,还在班上念给大家听。我觉得他就像爸爸,比爸爸还关心我。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个老师,爱这个老师。您说,我爱老师不对吗?”
  谁能说学生爱老师不对?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觉得学生有点不对劲,建议来心理咨询呢?
  交流中,我知道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女孩的老师是一位中年男教师;二是女孩的父母都出外打工好长时间了。我脑子里忽然闪出了几个词——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补偿。进一步的沟通证实,女孩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导致了她对中年男教师的依恋,从中得到一种替代性的心理补偿。
  于是,我一面为女孩庆幸,一面为女孩担忧。
  因为一个人幼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很容易导致成年后的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进而可以推论,今天的留守儿童,因其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成人后也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
  这个问题具有潜伏性和滞后性,就是说,这个问题要等留守儿童成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我庆幸女孩对老师的感情还没有性的色彩,还没有出现两性心理的偏差。
  心理解析:心理隐患哪里来?
  早年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为什么会导致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误区?
  从精神分析学说看,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大约在四五岁时,对两性差异开始关注,对不同性别的对象有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性心理发展最初的萌芽阶段,叫作“性蕾期”。这种性心理现象,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不同感觉,表现为从对异性家长的亲近中来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女孩会对父亲亲近撒娇,排斥母亲;男孩会对母亲亲近爱抚,害怕父亲。于是,就出现了“亲子三角关系情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在6-11岁,正好相当于小学阶段,性心理发展进入“同性期”,最鲜明的特征是,只愿意和同性朋友要好,而排斥异性朋友。于是,孩子开始向同性父母学习。男孩会逐渐与母亲疏远,而与父亲亲近,向父亲学习如何长大成为男人;女孩也不再与父亲过分亲密,而和母亲亲近,向母亲学习如何成为女人。所以,大多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化解。
  如果在同性期,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得到及时化解,成人后往往会出现两性关系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其心理根源就在于,同性期时,他们的父母不在身旁,亲子三角关系情结没能及时化解,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心理对策:该怎样未雨绸缪?
  具体到一个留守儿童,成人后是否会出现婚恋心理异常,取决于很多因素。
  首先要看留守的年龄阶段。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如果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就很难化解,很容易形成亲子三角关系障碍。成年后最容易形成两性心理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如果女孩亲情缺失,特别是父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父情结或类似心理;如果男孩亲情缺失,特别是母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母情结或类似心理。
  其次要看是否有补救措施。如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些早年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遗留的消极心理,可能得到化解或弥补。
  怎样避免给留守孩子未来的婚恋留下心理隐患?
  1、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
  孩子的成长不光需要钱,更需要亲情。所以,父母外出打工,可以就近,可以时常回家,甚至可以带着孩子。只要态度问题解决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已经知道,同性期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是孩子向同性家长学习的最佳时期。因此,如果性蕾期出现亲子关系异常,能在同性期恢复常态亲子关系,此前的消极影响也可以得到弥补。所以,孩子上小学时,父母最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抓住时机来弥补和抵消此前的消极影响。
  2、创造条件加强和孩子的联系
  有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的父母,32.9%每天和孩子电话联系一次,39.8%每周一次,21.1%每月一次,4.9%每年才一次,1.3%甚至和孩子没有任何联系。如今通讯如此方便,天涯咫尺。为什么有些父母却不和孩子联系?这也是态度问题。不论把孩子托管给谁,也不要忘了你是孩子的父母,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实在不便回家,就让电话来传递亲情吧。
  回到上文的案例,征得女孩和爷爷的同意,我与女孩父母通了电话。女孩父母表示以后一定会经常和孩子通通电话,找机会尽量多回家看看孩子。最后我特别建议,考虑到女孩还处于同性期,正是亲近母亲和向母亲学习的时机,抓住这个阶段让女孩多和母亲接近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结果是,女孩的母亲决定先回家来和孩子一起生活。这样,女孩的亲情缺失会得到及时的补偿,相信她一定会健康地成长。
  (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心理咨询师。)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一  有个成语叫熟视无睹,即经常看就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相关的词语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若罔闻。事实上,人人都有熟视无睹的现象发生,对所有的东西都能一一关注的人,那是不存在的,因为社会是多元的、复杂的,我们正常的大脑不可能承受那么多的信息。但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东西都表现出熟视无睹,也是不正常的。而且,熟视无睹是写作的天敌,是一切科学发明创造的天敌。  很多人喜欢《窗边的小豆豆》,我也
期刊
“妈妈,我的书法获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三等奖了。”前不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唐谢滢像只欢快的小鸟,把又一个荣誉证书交到家人手上,脸上溢满了自信。这是她继2012年获得首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南京市“十大美德少年标兵”、鼓楼区“读书之星”、“艺术之星”、“环保之星”称号之后得到的又一个奖。  一个12岁的女孩,如何让广泛的兴趣一一闪烁出诱人的光芒呢?  和爸爸一起学  唐爸爸说,孩子的兴
期刊
“你们先自己看一会儿书,我去办公室一下。”一向节约时间,恨不得将一分钟掰成两半用的李老师,今天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莫名其妙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完就转身走了……  教室里死一般寂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副疑惑的表情!几个调皮蛋首先讲起话来,接着整个教室就热闹起来了,什么声音都有:有的在探讨“中国好声音”的比赛结果;有的在模仿吉克隽逸的演唱;同桌汪佳奕跟其他同学玩起了“谁是杀手”“谁是卧底”的游
期刊
小朋友,你们注意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吗?我们平时说话、唱歌、走路、拍手……都会产生声音;春天来了,树林里会响起许多鸟叫声;公路上每天都会响起汽车的喇叭声;做操时会听见学校广播里播放的音乐……为什么会产生声音呢?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找出这个秘密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找一面小鼓,一些小芝麻或小豆粒,一根小木棒。将小芝麻或豆粒放在鼓面上,用小木棒轻
期刊
说起我可爱的家乡,最让我着迷的绝对是美丽的红梅公园,它是我欣赏美景、放飞心灵的乐园。这天清早,伴随着清爽柔和的微风,倾听着清脆悦耳的鸟鸣,我又来到了这方乐土——红梅公园。  红梅公园多美啊!你看,那一撮撮、一簇簇碧绿碧绿的小草覆盖在大片泥土上,一眼望不到边,好像一条绿油油、毛绒绒的地毯,让人忍不住躺上去打几个滚。一朵朵、一丛丛姹紫嫣红的花儿在风中轻摆腰姿,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引来了一群群可爱
期刊
人与人之间交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相安无事,亲子之间也一样。但这个心理距离不像物理空间看得见摸得着,所以一不小心就会侵犯对方的心理界限。  案例:  “你出去,又想进来,你老进我房间干嘛?”“为什么我不能进?我不进去看看,谁知道你有没有在学习?”“你就想监视我!”“我不是监视,我是关心你!”“我消受不起!我不要你这样的关心,别假惺惺的了!”  李女士与女儿园园围着一扇门闹起了冲突。最终,李女
期刊
我拍了儿子一下  我一直相信夸奖更能让孩子进步,很长时间以来,儿子在我的夸奖下也确实乖巧、懂事、聪明、自信。但一味的赏识教育也带来一定的弊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胆小懦弱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一天,我带儿子去买面条,我将两元钱递到他手中,让他去买,他却迟疑地站在原地不动。最近发生几次这样的事了:想玩游乐场里的项目不敢买票;想玩滑梯总是排不上队……每次,我都鼓励他自己的事要自己解决,他却一次次让我
期刊
女孩子做爱心蛋包饭给喜欢的人
期刊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我戴着耳机哼着《最近比较烦》,走进了爷爷奶奶家的大门。  “宝宝唉……”房间里传出亲切的呼唤。唉,又来了。怪不得“最近比较烦”,都这么大了,还整天被人“宝宝、宝宝”地叫来叫去,能不烦吗?  在爷爷奶奶家,我和堂妹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是还没长大的宝宝、贝贝。我已经六年级了,爷爷奶奶依然喊我“宝宝”,把我当小宝宝来照顾,不让我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橱,不让我做家务,甚至
期刊
清朝末年,有个云游四方的道士知识渊博,画得一手好画,尤其酷爱猜谜。  一天,他来到京城,心想:人们都说京都里人才济济,我要亲眼见识见识。于是,他精心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只黑毛狮子狗。那狗画得栩栩如生,尤其那一身油黑发亮的皮毛,更是让人赞不绝口。道士来到闹市,把画悬挂在路旁,顿时招来许多行人看客。有人出钱要买这幅画。道士笑着说道:“我这画不卖,出多少钱也不卖。这幅画内藏有一字,要是有谁猜中,本人分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