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肿块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乳腺肿块进行分析,对乳腺肿块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脉冲多普勒阻力指数进行分析,观察肿块声像图特征。结果:发现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边界回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脉冲多普勒阻力指数对鉴别肿块良、恶性具有明显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脉冲多普勒阻力指数多参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临床符合率较高,可以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 阻力指数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48
本文通过分析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情况及脉冲多普勒阻力指数,多参数诊断乳腺良恶性腫瘤,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患者为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乳腺肿块病例,均经过病理证实,乳腺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59岁,平均47岁。共计130个乳腺肿块,其中外上象限62个(47.7%),内上象限37个(28.5%),外下象限19个(14.6%),内下象限12个(9.2%),乳腺肿块范围大小为5~105 mm。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X300,超宽频探头频率3~12 MHz。探测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在乳房各个象限作纵横切扫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包膜、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然后运用CDFI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有无血流、分布情况。根据彩色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参照Adcller的半定量方法,将血流丰富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以下4个等级,0级:肿块内无血流信号;Ⅰ级:为少量血流,可见1~2个点状血流;Ⅱ:为中等血流,出现3~4个点状血流或1~2个长血管;Ⅲ级:为大于4个点状血流或2个长血管。阻力指数(RI)≥0.7为临界值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特异性达81%[1]。
2 结果
本组130例乳腺肿块,良性115例,其中乳腺增生病40例,纤维腺瘤75例。恶性肿块15例,其中单纯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浸润性髓样癌2例。本组良性肿块声像图特点是肿瘤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则,边界光滑,内部呈均匀低回声或等回声,后方无声衰减,常可见到侧方声影。本组115例乳腺良性肿块通过CDFI检测,共有5例肿块有0~Ⅰ级血流信号显示,血流信号检出率低,良性肿块内血管一般为低速低阻型,RI<0.7。恶性肿块声像图特点是绝大多数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缘呈蟹足状浸润,边界不清,可以呈现边缘粗糙回声增强,呈现恶性晕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多有后方回声衰减,无侧方声影。本组病例恶性肿块共15例,其中CDFI血流显示13例,血流信号检出率高,显示肿瘤血管密度高,血供丰富,多显示Ⅱ~Ⅲ级血流,穿行于肿块内部或边缘,RI≥0.7。
3 讨论
从2006年起东营市开展农村妇女乳腺癌普查工作,利用超声对全市农村妇女进行乳腺肿块筛查,积累了一定经验,全市乳腺癌发病率2011年为29.25/10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频探头的应用,使近场成像大大改善,使肿块的细小结构得以显示,亦使各种良恶性肿块的特征性表现能得以发现,辅以彩色血流显示,使良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大大提高。
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对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其中以肿物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良、恶性鉴别的关键[2]。本组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缘呈蟹足状浸润,内部回声不均匀,多有后方回声衰减,无侧方声影。由于恶性乳腺肿块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组织产生新生的毛细血管,从肿块四周嵌入内部,并随肿块的生长不断更新血管分布,增加血管数量,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乳腺肿块提供了病理生理学基础。多数良性肿瘤变现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这与肿块呈膨胀生长,有完整的包膜有关,用探头加压可见肿块与周围组织有逆向运动。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腺病增生的肿块见不到包膜,位置较固定,可随激素变化而变化,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病,临床符合率较高。通过对疑乳腺增生病的患者追踪可以观察病情进展,对可疑病例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以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3]。
通过综合分析,本组良性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低,恶性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高,多显示Ⅱ~Ⅲ级血流。良性肿块内血管一般为低速低阻型,脉冲多普勒RI<0.7,恶性肿块内血管一般脉冲多普勒RI≥0.7,良恶性肿块声像图特征比较明显,因此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阻力指数多参数对与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不要片面强调超声能对于肿块的良恶性定性诊断,毕竟金标准依然是病理,而超声应用提供一种选择手段,或者说通过筛查可以决定是否需进一步检查或如何治疗。
参考文献
[1] 罗福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8-121.
[2] 张缙熙,李建初.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进展[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883,4(3):115.
[3] 颜宪书.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53,62.
(收稿日期:2012-01-12) (本文编辑:李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 阻力指数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48
本文通过分析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情况及脉冲多普勒阻力指数,多参数诊断乳腺良恶性腫瘤,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患者为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乳腺肿块病例,均经过病理证实,乳腺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59岁,平均47岁。共计130个乳腺肿块,其中外上象限62个(47.7%),内上象限37个(28.5%),外下象限19个(14.6%),内下象限12个(9.2%),乳腺肿块范围大小为5~105 mm。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X300,超宽频探头频率3~12 MHz。探测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在乳房各个象限作纵横切扫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包膜、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然后运用CDFI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有无血流、分布情况。根据彩色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参照Adcller的半定量方法,将血流丰富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以下4个等级,0级:肿块内无血流信号;Ⅰ级:为少量血流,可见1~2个点状血流;Ⅱ:为中等血流,出现3~4个点状血流或1~2个长血管;Ⅲ级:为大于4个点状血流或2个长血管。阻力指数(RI)≥0.7为临界值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特异性达81%[1]。
2 结果
本组130例乳腺肿块,良性115例,其中乳腺增生病40例,纤维腺瘤75例。恶性肿块15例,其中单纯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浸润性髓样癌2例。本组良性肿块声像图特点是肿瘤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则,边界光滑,内部呈均匀低回声或等回声,后方无声衰减,常可见到侧方声影。本组115例乳腺良性肿块通过CDFI检测,共有5例肿块有0~Ⅰ级血流信号显示,血流信号检出率低,良性肿块内血管一般为低速低阻型,RI<0.7。恶性肿块声像图特点是绝大多数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缘呈蟹足状浸润,边界不清,可以呈现边缘粗糙回声增强,呈现恶性晕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多有后方回声衰减,无侧方声影。本组病例恶性肿块共15例,其中CDFI血流显示13例,血流信号检出率高,显示肿瘤血管密度高,血供丰富,多显示Ⅱ~Ⅲ级血流,穿行于肿块内部或边缘,RI≥0.7。
3 讨论
从2006年起东营市开展农村妇女乳腺癌普查工作,利用超声对全市农村妇女进行乳腺肿块筛查,积累了一定经验,全市乳腺癌发病率2011年为29.25/10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频探头的应用,使近场成像大大改善,使肿块的细小结构得以显示,亦使各种良恶性肿块的特征性表现能得以发现,辅以彩色血流显示,使良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大大提高。
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对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其中以肿物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良、恶性鉴别的关键[2]。本组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缘呈蟹足状浸润,内部回声不均匀,多有后方回声衰减,无侧方声影。由于恶性乳腺肿块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组织产生新生的毛细血管,从肿块四周嵌入内部,并随肿块的生长不断更新血管分布,增加血管数量,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乳腺肿块提供了病理生理学基础。多数良性肿瘤变现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这与肿块呈膨胀生长,有完整的包膜有关,用探头加压可见肿块与周围组织有逆向运动。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腺病增生的肿块见不到包膜,位置较固定,可随激素变化而变化,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病,临床符合率较高。通过对疑乳腺增生病的患者追踪可以观察病情进展,对可疑病例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以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3]。
通过综合分析,本组良性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低,恶性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高,多显示Ⅱ~Ⅲ级血流。良性肿块内血管一般为低速低阻型,脉冲多普勒RI<0.7,恶性肿块内血管一般脉冲多普勒RI≥0.7,良恶性肿块声像图特征比较明显,因此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阻力指数多参数对与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不要片面强调超声能对于肿块的良恶性定性诊断,毕竟金标准依然是病理,而超声应用提供一种选择手段,或者说通过筛查可以决定是否需进一步检查或如何治疗。
参考文献
[1] 罗福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8-121.
[2] 张缙熙,李建初.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进展[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883,4(3):115.
[3] 颜宪书.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53,62.
(收稿日期:2012-01-12) (本文编辑:李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