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hu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我个人认为有四种途径:①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思想认识;②寻找契機,在各种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③让学生欣赏民族音乐;④学习著名音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关键词:认识 熏陶 欣赏 精神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因为有这条文化长河的熏陶,我们国家才人才辈出、欣欣向荣。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京剧、对联等。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其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也同样影响着我们。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总共有56个民族。我们国家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各族之间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劲往一处使,才能让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各民族和谐相处,就需要从小抓起。小学生,是刚入校门不久的群体,将民族音乐教育融入小学课堂,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长大后,和其他民族团结互助,更好地为国效力。那么如何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呢?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思想认识
  要让小学生与民族音乐产生共鸣,首先要从思想方面来改变,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认识。这些年来,由于受到“欧洲古典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学生偏重学习西洋乐器,对民歌、民族乐器不感兴趣。同时,“摇滚乐”和“流行歌曲”风靡校园,整个校园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情爱的歌曲。
  这时候,我们要怎么提高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呢?我们可以通过讲授、观看有关民族音乐的影像资料和分发各种宣传民族音乐的书籍、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举行一些关于民族的各种竞赛,如“民族知识竞赛”“民歌比赛”和“民族舞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渐渐爱上民族音乐。
  二、寻找契机,在各种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
  我们不仅要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还要在各种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契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得到一次民族音乐的洗礼,从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在上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一课《草原》时,我们在课前准备蒙古歌曲和蒙古舞视频,在讲到“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旳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这一内容时,给学生欣赏蒙古歌曲,观看蒙古舞视频,并让学生学着跳一跳蒙古舞。学完后,分组进行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跳得最好?再评出第一名。因为我校有很多学生是少数民族,如:傣族、哈尼族、瑶族和彝族等,让这些不同民族学生和评出第一名的小组自由搭配,到讲台上,唱民歌跳、民族舞。这样一来,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亲身体验到了民族音乐的美,知道了各民族之间要团结互助,遵循了“美化人生,寓德于乐”的音乐教育宗旨。
  三、让学生欣赏民族音乐
  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①要提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欣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可以定期开展“欣赏民族音乐”的活动,让学生欣赏动听的民族乐曲,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嘎汤帕的篝火》……这种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歌曲。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踏入了民族音乐的殿堂;相应的再举行“唱民歌比赛”,在活动中,学生既欣赏了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又唤醒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识。
  四、学习著名音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古英雄多磨难”,苦难是锤炼坚强的最好学校。我们要让学生学习音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音乐家的故事。如: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在17岁时得了伤寒和天花,这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又接踵而至,26岁他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屡不顺。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谱写了辉煌的生命乐章。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当你面对困难时,千万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成功。学习民族音乐也是如此,要有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还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音乐家的资料,如文字介绍、图片和视频等。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浮士德说过:“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②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习贝多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这样才能拯救和发扬我们民族音乐。
  传承民族音乐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才能让民族音乐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让民族音乐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浩瀚无比。
  [参考文献]
  ①《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验》 沈阳出版社 2004年1月第2版 第68页
  ②《成功学读本》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 第74页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脑科学发展研究证明,影响儿童大脑发育的主要三个因素是营养健康、游戏活动和良性情感支持关系。游戏产生促进大脑可塑性及其与现实连接的作用,儿童游戏、脑的发展和丰富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益的关系。  在跨文化的比对研究中,教师的游戏观各有不同, 如游戏是生命的力量、游戏是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游戏是有趣的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探索自然的机会等。可见,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其重要价值已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学生写作时总是困难重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想尽办法引导学生不认为写作文是一种苦事、难事,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愿望,让学生“乐”写。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同样如此,因而对于教师来说,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这也是提高学生作为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以
期刊
兴趣对学习起着推动的作用,学生有兴趣才有心思去做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下工夫,才会动脑子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在笔者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是美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生美术兴趣的激发,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做了以下的几点:  首先,美术学习氛围的营造。  传统的美术教学,就是老师匆匆走进教室,拿起课本,教师一个人就讲起课来,而学生就在下面就静静的听,使
期刊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双手使大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大脑使双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智慧的工具和镜子。”链接双手和大脑的媒介就是操作材料。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手工活动的物质基础,巧妙的选择操作材料可以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在我班开展的手工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材料就是毛根。毛根是一种新型工艺材料产品。它的骨架是铁丝,又具有多种颜色,因此幼儿可以用它制作出各种
期刊
在班级的益智类玩具中,小小轨道工程师可以说是孩子们炙手可热的玩具。孩子们对它特别感兴趣。这个玩具本身也蕴含了许多游戏价值,孩子们可以在感受小球的滚动过程中观察到多种力学现象。最主要的是,自己搭好轨道,然后让小球在轨道上滚动起来,整个游戏过程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他们可以从游戏中切实的感受到探索带来的乐趣和动手操作的快乐。  故事一 :调整支柱的高低,我能让小球滚更远。  活动区的时间,小树来到了小球
期刊
对中大班幼儿混龄角色游戏的支持,不仅在于游戏过程中的即时支持,也包括在游戏活动后的材料环境的调整、经验的丰富等。  问题1:中大班幼儿对游戏角色的认知差异问题  策略一:丰富中班幼儿角色认知,缩小认知差异  为了丰富中班幼儿对各个角色的认知经验,采用了游戏过程中的“岗前培训”、游戏后的“视频观摩”等方式,能让中班幼儿不断习得新的游戏行为,以缩小认知差异,游戏经验不断丰富。  案例:家逸哭了  中班
期刊
摘要:作品个性清新自由、大胆、夸张、异彩纷呈,充分显示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用简单的颜色变化联系空气的湿度,进而预测晴雨,不仅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化学的兴趣。“科学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给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效,需要我们美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长期地去关注、实
期刊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它由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生必备品格两个方面构成。在新的学科目标要求下,英语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小学英语课程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上, 具有素养发展特质的绘本阅读, 则不可或缺。  英文绘本(English Picture Book),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
期刊
一、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发现与思考  (一)发现  在第一堂课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美术作品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到了美术不仅是他们所知道的绘画,还有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摄影、书法。几乎没有一个班的同学能够想到书法艺术,不知书法也是美术范畴内的。同学们给与我的反应大多是豁然顿悟或是疑惑不解。  (二)思考  导致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原因有很多。首先,电脑的普及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动笔能力,从心里对动笔产生了一种堕性,
期刊
从早上入园后孩子们就开始做计划、自主选择区域,区域活动是孩子们一天之中最喜欢的活动环节之一,而角色游戏区的活动则尤其受大班小朋友的青睐,说到角色游戏它是指孩子们“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结成了两种社会性关系:真实的伙伴关系和想象的角色关系。这对于幼儿的社会互动和观点采择能力、人际问题解决能力、同伴友谊等都会有影响,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