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我个人认为有四种途径:①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思想认识;②寻找契機,在各种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③让学生欣赏民族音乐;④学习著名音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关键词:认识 熏陶 欣赏 精神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因为有这条文化长河的熏陶,我们国家才人才辈出、欣欣向荣。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京剧、对联等。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其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也同样影响着我们。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总共有56个民族。我们国家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各族之间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劲往一处使,才能让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各民族和谐相处,就需要从小抓起。小学生,是刚入校门不久的群体,将民族音乐教育融入小学课堂,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长大后,和其他民族团结互助,更好地为国效力。那么如何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呢?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思想认识
要让小学生与民族音乐产生共鸣,首先要从思想方面来改变,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认识。这些年来,由于受到“欧洲古典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学生偏重学习西洋乐器,对民歌、民族乐器不感兴趣。同时,“摇滚乐”和“流行歌曲”风靡校园,整个校园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情爱的歌曲。
这时候,我们要怎么提高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呢?我们可以通过讲授、观看有关民族音乐的影像资料和分发各种宣传民族音乐的书籍、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举行一些关于民族的各种竞赛,如“民族知识竞赛”“民歌比赛”和“民族舞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渐渐爱上民族音乐。
二、寻找契机,在各种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
我们不仅要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还要在各种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契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得到一次民族音乐的洗礼,从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在上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一课《草原》时,我们在课前准备蒙古歌曲和蒙古舞视频,在讲到“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旳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这一内容时,给学生欣赏蒙古歌曲,观看蒙古舞视频,并让学生学着跳一跳蒙古舞。学完后,分组进行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跳得最好?再评出第一名。因为我校有很多学生是少数民族,如:傣族、哈尼族、瑶族和彝族等,让这些不同民族学生和评出第一名的小组自由搭配,到讲台上,唱民歌跳、民族舞。这样一来,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亲身体验到了民族音乐的美,知道了各民族之间要团结互助,遵循了“美化人生,寓德于乐”的音乐教育宗旨。
三、让学生欣赏民族音乐
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①要提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欣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可以定期开展“欣赏民族音乐”的活动,让学生欣赏动听的民族乐曲,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嘎汤帕的篝火》……这种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歌曲。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踏入了民族音乐的殿堂;相应的再举行“唱民歌比赛”,在活动中,学生既欣赏了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又唤醒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识。
四、学习著名音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古英雄多磨难”,苦难是锤炼坚强的最好学校。我们要让学生学习音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音乐家的故事。如: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在17岁时得了伤寒和天花,这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又接踵而至,26岁他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屡不顺。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谱写了辉煌的生命乐章。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当你面对困难时,千万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成功。学习民族音乐也是如此,要有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还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音乐家的资料,如文字介绍、图片和视频等。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浮士德说过:“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②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习贝多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这样才能拯救和发扬我们民族音乐。
传承民族音乐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才能让民族音乐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让民族音乐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浩瀚无比。
[参考文献]
①《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验》 沈阳出版社 2004年1月第2版 第68页
②《成功学读本》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 第74页
关键词:认识 熏陶 欣赏 精神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因为有这条文化长河的熏陶,我们国家才人才辈出、欣欣向荣。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京剧、对联等。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其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也同样影响着我们。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总共有56个民族。我们国家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各族之间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劲往一处使,才能让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各民族和谐相处,就需要从小抓起。小学生,是刚入校门不久的群体,将民族音乐教育融入小学课堂,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长大后,和其他民族团结互助,更好地为国效力。那么如何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呢?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思想认识
要让小学生与民族音乐产生共鸣,首先要从思想方面来改变,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认识。这些年来,由于受到“欧洲古典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学生偏重学习西洋乐器,对民歌、民族乐器不感兴趣。同时,“摇滚乐”和“流行歌曲”风靡校园,整个校园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情爱的歌曲。
这时候,我们要怎么提高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呢?我们可以通过讲授、观看有关民族音乐的影像资料和分发各种宣传民族音乐的书籍、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举行一些关于民族的各种竞赛,如“民族知识竞赛”“民歌比赛”和“民族舞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渐渐爱上民族音乐。
二、寻找契机,在各种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
我们不仅要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还要在各种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契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得到一次民族音乐的洗礼,从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在上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一课《草原》时,我们在课前准备蒙古歌曲和蒙古舞视频,在讲到“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旳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这一内容时,给学生欣赏蒙古歌曲,观看蒙古舞视频,并让学生学着跳一跳蒙古舞。学完后,分组进行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跳得最好?再评出第一名。因为我校有很多学生是少数民族,如:傣族、哈尼族、瑶族和彝族等,让这些不同民族学生和评出第一名的小组自由搭配,到讲台上,唱民歌跳、民族舞。这样一来,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亲身体验到了民族音乐的美,知道了各民族之间要团结互助,遵循了“美化人生,寓德于乐”的音乐教育宗旨。
三、让学生欣赏民族音乐
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①要提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欣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可以定期开展“欣赏民族音乐”的活动,让学生欣赏动听的民族乐曲,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嘎汤帕的篝火》……这种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歌曲。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踏入了民族音乐的殿堂;相应的再举行“唱民歌比赛”,在活动中,学生既欣赏了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又唤醒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识。
四、学习著名音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古英雄多磨难”,苦难是锤炼坚强的最好学校。我们要让学生学习音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音乐家的故事。如: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在17岁时得了伤寒和天花,这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又接踵而至,26岁他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屡不顺。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谱写了辉煌的生命乐章。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当你面对困难时,千万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成功。学习民族音乐也是如此,要有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还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音乐家的资料,如文字介绍、图片和视频等。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浮士德说过:“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②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习贝多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这样才能拯救和发扬我们民族音乐。
传承民族音乐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让民族音乐与小学生产生共鸣,才能让民族音乐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让民族音乐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浩瀚无比。
[参考文献]
①《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验》 沈阳出版社 2004年1月第2版 第68页
②《成功学读本》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 第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