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03-01
《内经》治疗水肿,以“开鬼门,洁净腑”,“去苑陈痤”。《素心•针解篇》云:“苑陈则除去恶血也。”可见历代医家认为水肿的成因与“血瘀”有关,治疗上也应重视“祛瘀”这一环节,但如何在临床上具体应用,现结合慢性肾炎病例谈谈些自己的体会。
1病案举例
李某,男性42岁,于2006年12月12日旧诊,住院号16590。
患者于2006年2月发热、咽痛后出现全身高度浮肿,24小时尿蛋白定量8克,血浆蛋白浓度明显降低,白、球蛋白之比为1.2∶2.1,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外院用大量强的松、环磷酰胺、肝素等西药治疗近九个月,未能见效,于12月12日收住本院。
患者面色无华,精神萎顿,胸闷腹胀,遍身高度浮肿,按之没指,呼吸不利,腹胀大,叩之声实,阴囊呈高度水肿,伴严重胸水,腹水征。舌质淡,脉沉细而弦。按气虚阳衰,水湿泛滥论治,并加用西药速尿、肝素等治疗,冀脾旺清升,阳运阴消。不料经治2周,水肿毫不减退,旦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白∶球蛋白之比为1.4∶1.4,总胆固醇670毫克/毫升,血液呈高凝状态。此乃气虚无力运行,血滞凝涩成瘀,改用益气活血化瘀法,同时停用西药,观察疗效。处方:黄芪30g,丹参30g,赤勺15g,桃仁20g,红花10g,川牛膝20g,益母草60g。另∶水蛭粉4.5g温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上方服三次后水肿明显减退,一周后阴囊水肿消失,恶心、呕吐亦除,纳食渐增,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为4,45克,病情好转,于6月9日出院,继续门诊治疗。
2临床体会
(1)运用活血化瘀法,必须配合治气∶中医认为∶“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温则血活,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叶选医衡》),“凡内外诸邪,气血相搏,积而不行者,即为瘀血”。益气而有瘀血者,应补其气,气行则血行,加补阳还五汤之重用黄芪。气滞而有瘀血者宜疏理,里理气可以活血化瘀。对于不同脏腑治疗应按脏腑之生理功能与病变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治法。如治上焦者,责之于肺气或心气﹔治中焦者,责之于胃气或脾气﹔治下焦者,责之于肝或肾气以及八脉之气。(《瘟病条辨》)。本文所举病例应用补气药,补气结合活血化瘀之所以能获效,它不仅可以消除瘀血,推动血液运行,更重要的是通过瘀血的清除,进一步改善肾血管的微循环,使机体获得康复。
(2)去苑除错,不可忽视消除瘀血,水肿治法历来着眼于三焦气化,即肺脾肾三脏对体内水液代谢的调节。治疗上以温调脾肾为主,配伍法:如气滞者,在温中健脾方中辅以草果、川朴、槟榔,如实脾饮,肾亏阳衰按“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之义,在温肾利水中辅佐滋阴,如真武汤之用芍药。至于瘀血停积,因为气血运行障碍而致水肿,每多忽视,尤其是肾病型的低蛋白血症的水肿大多重用扶正补虚。然而蛋白尿之所以流失,却是肾脏,瘀积之为害。如“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瘀积而成肿也”。(《巢氏诸病源候论》)治疗方法《内经》指出“开鬼门,洁净腑”,“去苑陈痤”。实际上去苑陈痤,也应包括祛瘀的治疗,否则也不易达到疏涤五脏的要求。本文病例属肾病型高度浮肿,曾用温调脾肾无效而改用益气活血化瘀后水肿消除,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方内除黄芪外,用量较大的水蛭粉、丹参、益母草桃仁等治疗,说明活血化瘀治疗水肿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3)合理选用活血化瘀药物:肾炎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处方配伍,目的在清除肾血管微循环障碍,使肾脏血供好转,去瘀而生新.但选用药物要合理,因为活血化瘀药有破血、活血、逐瘀之分,发挥效应也有强弱之别.如活血药作用于血行迟缓,血瘀尚未凝结之前;破血药则作用于血凝停积,瘀血形成之后。活血化瘀之力弱,破血散瘀之力强。逐瘀就是“下瘀”,需与破血或活血药相伍,发挥较好的下瘀效果。破血药如水蛭、蛰虫;活血药物如桃仁、当归、川芎、丹参、赤勺、红花;下瘀药物如大黄、血竭;又如益母草、牛膝等既可活血通经,又能利水降压.辨证组方时,气虚重用参芪,佐以升麻、柴胡、川芎;气滞选用元胡、香附,配以红花、桃仁;血虚者应用当归、熟地,辅以川芎、白芍.凡此均得按病情所需组方用药,才能相辅相成,合理选用。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03-01
《内经》治疗水肿,以“开鬼门,洁净腑”,“去苑陈痤”。《素心•针解篇》云:“苑陈则除去恶血也。”可见历代医家认为水肿的成因与“血瘀”有关,治疗上也应重视“祛瘀”这一环节,但如何在临床上具体应用,现结合慢性肾炎病例谈谈些自己的体会。
1病案举例
李某,男性42岁,于2006年12月12日旧诊,住院号16590。
患者于2006年2月发热、咽痛后出现全身高度浮肿,24小时尿蛋白定量8克,血浆蛋白浓度明显降低,白、球蛋白之比为1.2∶2.1,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外院用大量强的松、环磷酰胺、肝素等西药治疗近九个月,未能见效,于12月12日收住本院。
患者面色无华,精神萎顿,胸闷腹胀,遍身高度浮肿,按之没指,呼吸不利,腹胀大,叩之声实,阴囊呈高度水肿,伴严重胸水,腹水征。舌质淡,脉沉细而弦。按气虚阳衰,水湿泛滥论治,并加用西药速尿、肝素等治疗,冀脾旺清升,阳运阴消。不料经治2周,水肿毫不减退,旦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白∶球蛋白之比为1.4∶1.4,总胆固醇670毫克/毫升,血液呈高凝状态。此乃气虚无力运行,血滞凝涩成瘀,改用益气活血化瘀法,同时停用西药,观察疗效。处方:黄芪30g,丹参30g,赤勺15g,桃仁20g,红花10g,川牛膝20g,益母草60g。另∶水蛭粉4.5g温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上方服三次后水肿明显减退,一周后阴囊水肿消失,恶心、呕吐亦除,纳食渐增,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为4,45克,病情好转,于6月9日出院,继续门诊治疗。
2临床体会
(1)运用活血化瘀法,必须配合治气∶中医认为∶“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温则血活,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叶选医衡》),“凡内外诸邪,气血相搏,积而不行者,即为瘀血”。益气而有瘀血者,应补其气,气行则血行,加补阳还五汤之重用黄芪。气滞而有瘀血者宜疏理,里理气可以活血化瘀。对于不同脏腑治疗应按脏腑之生理功能与病变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治法。如治上焦者,责之于肺气或心气﹔治中焦者,责之于胃气或脾气﹔治下焦者,责之于肝或肾气以及八脉之气。(《瘟病条辨》)。本文所举病例应用补气药,补气结合活血化瘀之所以能获效,它不仅可以消除瘀血,推动血液运行,更重要的是通过瘀血的清除,进一步改善肾血管的微循环,使机体获得康复。
(2)去苑除错,不可忽视消除瘀血,水肿治法历来着眼于三焦气化,即肺脾肾三脏对体内水液代谢的调节。治疗上以温调脾肾为主,配伍法:如气滞者,在温中健脾方中辅以草果、川朴、槟榔,如实脾饮,肾亏阳衰按“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之义,在温肾利水中辅佐滋阴,如真武汤之用芍药。至于瘀血停积,因为气血运行障碍而致水肿,每多忽视,尤其是肾病型的低蛋白血症的水肿大多重用扶正补虚。然而蛋白尿之所以流失,却是肾脏,瘀积之为害。如“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瘀积而成肿也”。(《巢氏诸病源候论》)治疗方法《内经》指出“开鬼门,洁净腑”,“去苑陈痤”。实际上去苑陈痤,也应包括祛瘀的治疗,否则也不易达到疏涤五脏的要求。本文病例属肾病型高度浮肿,曾用温调脾肾无效而改用益气活血化瘀后水肿消除,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方内除黄芪外,用量较大的水蛭粉、丹参、益母草桃仁等治疗,说明活血化瘀治疗水肿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3)合理选用活血化瘀药物:肾炎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处方配伍,目的在清除肾血管微循环障碍,使肾脏血供好转,去瘀而生新.但选用药物要合理,因为活血化瘀药有破血、活血、逐瘀之分,发挥效应也有强弱之别.如活血药作用于血行迟缓,血瘀尚未凝结之前;破血药则作用于血凝停积,瘀血形成之后。活血化瘀之力弱,破血散瘀之力强。逐瘀就是“下瘀”,需与破血或活血药相伍,发挥较好的下瘀效果。破血药如水蛭、蛰虫;活血药物如桃仁、当归、川芎、丹参、赤勺、红花;下瘀药物如大黄、血竭;又如益母草、牛膝等既可活血通经,又能利水降压.辨证组方时,气虚重用参芪,佐以升麻、柴胡、川芎;气滞选用元胡、香附,配以红花、桃仁;血虚者应用当归、熟地,辅以川芎、白芍.凡此均得按病情所需组方用药,才能相辅相成,合理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