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很多的矛盾词句,在语义层次上,它是以平面的形式表达立体的内涵;在语源探究上,它是由于高度省略中间系列环节而形成的,它不仅具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语言效果,而且在叙述的方法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呆板单调。
这类“矛盾”词语的教学,我们要从事实出发,把规范与变异都告诉学生,让学生从矛盾对立中融入想象,进入语境,成为文中人,或把词语还原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感知文字,在大脑中描摹出生动的形象,从而水到渠成地领悟“矛盾”词语背后丰富的内涵。我们只有而且只能通过表面上“矛盾”语言的分析,找到“矛盾”词语背后的原因,才会管中窥豹,发现“矛盾”词语背后潜伏着的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一、“矛盾”背后的精神诉求
作者将两个意义相反的词并列在一起构成词格,用简短的表达实现其他修辞手法不能达到的概括作用,表面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作者精神世界的创作意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孔乙己》一文的结束语。同学们读到这里都很疑惑:“为什么用‘大约’又用‘的确’呢?”“大约”是表或然判断的,“的确”是表实然判断的。一般说,这两类互相矛盾的词语是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的。
鲁迅先生将意义完全相悖或是有巨大反差的词语组合起来,其矛盾的结构所带来的不调和性立马给读者带来疑惑和惊奇。我们如果能从矛盾激疑中去分析课文,就会获得我们尚未可知的东西。
这一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显然,“的确”一词,是承前文而来的,他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获得别的结局:腿被打折,他的生计已很艰难,何况折腿以后,除了穷死,别无生路,“的确”一词是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归结。那为什么用“大约”来表示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猜测呢?因为在咸亨酒店里出入的人谁也没有看见过孔乙己死了的现场,谁也没有听到过孔乙己死了的信息,人们本来就没有关心过他,所以小伙计猜想孔乙己悲惨结局时用了一个“大约”,表示一种推测。鲁迅先生用孔乙己死亡悲剧的必然性控诉了这个社会的冷漠和无情。文末的这个句子,虽然语法和逻辑上有问题,但却是鲁迅先生对这个丑恶社会本质的揭露。
鲁迅先生是善于运用这种“矛盾”手法的,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用“似乎”和“确凿”这个“矛盾”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于带给他快乐、自由的百草园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二、“矛盾”背后的真情流露
文学作品中在表现人物形象时都会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可在严肃的作家那里,往往会运用这些描写之间的“缝隙”,表现语言文学的张力,由人物言行的表层的“矛盾”,表达文字背后的“和谐”,力求突显洞幽烛微、力透纸背的魅力。
泰戈尔《金色花》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如果从语言表达的逻辑角度去考虑,第一句话是妈妈问的,第二句话就是孩子答的,那么后面的陈述应该是“这就是‘我同你’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与“你同我”不是“矛盾”了吗?
泰戈尔这位语言大师,他就是借助于语言描写间的“缝隙”,用一个语言表达的逻辑“错误”,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因为母爱,因此她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會真的跑得很远让她着急,所以孩子“消失”了一整天,当妈妈的居然没有到处去找过他,而是照样工作、沐浴、阅读、照管牛棚,做她本来就安排好了的一桩桩事情。所以当孩子出现的时候,她嗔怪“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同时她也猜到孩子不会告诉她这一整天去了哪里,所以才会学着孩子说:“我不告诉你,妈妈。”
三、“矛盾”背后的主旨诠释
我们平时写文章讲究用词的准确,事理的统一,不能前后矛盾。可在《行道树》中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段“前言不搭后语”的文字: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此段话中有两个“命运”,前者提到“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属于被动的,而后者“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属于主动,这两者之间不是“矛盾”了吗?但细细品读之后,却发现它们言简意赅地诠释了本文的写作主旨。前者的“命运”是指,作为行道树,它的命运就只能是站在双线道的马路边,是不靠它们的主观意识所能改变的,所以是“被”安排定了;而后者的“命运”是指它们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虽然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它们明白:“挺住,意味着一切。”所以它们选择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荫,在早晨迎接光明,在污浊的空气里制造新鲜的空气,这种选择体现出了它们甘愿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书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两个“命运”用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文章和段落的理解。
这类“矛盾”词语的教学,我们要从事实出发,把规范与变异都告诉学生,让学生从矛盾对立中融入想象,进入语境,成为文中人,或把词语还原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感知文字,在大脑中描摹出生动的形象,从而水到渠成地领悟“矛盾”词语背后丰富的内涵。我们只有而且只能通过表面上“矛盾”语言的分析,找到“矛盾”词语背后的原因,才会管中窥豹,发现“矛盾”词语背后潜伏着的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一、“矛盾”背后的精神诉求
作者将两个意义相反的词并列在一起构成词格,用简短的表达实现其他修辞手法不能达到的概括作用,表面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作者精神世界的创作意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孔乙己》一文的结束语。同学们读到这里都很疑惑:“为什么用‘大约’又用‘的确’呢?”“大约”是表或然判断的,“的确”是表实然判断的。一般说,这两类互相矛盾的词语是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的。
鲁迅先生将意义完全相悖或是有巨大反差的词语组合起来,其矛盾的结构所带来的不调和性立马给读者带来疑惑和惊奇。我们如果能从矛盾激疑中去分析课文,就会获得我们尚未可知的东西。
这一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显然,“的确”一词,是承前文而来的,他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获得别的结局:腿被打折,他的生计已很艰难,何况折腿以后,除了穷死,别无生路,“的确”一词是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归结。那为什么用“大约”来表示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猜测呢?因为在咸亨酒店里出入的人谁也没有看见过孔乙己死了的现场,谁也没有听到过孔乙己死了的信息,人们本来就没有关心过他,所以小伙计猜想孔乙己悲惨结局时用了一个“大约”,表示一种推测。鲁迅先生用孔乙己死亡悲剧的必然性控诉了这个社会的冷漠和无情。文末的这个句子,虽然语法和逻辑上有问题,但却是鲁迅先生对这个丑恶社会本质的揭露。
鲁迅先生是善于运用这种“矛盾”手法的,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用“似乎”和“确凿”这个“矛盾”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于带给他快乐、自由的百草园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二、“矛盾”背后的真情流露
文学作品中在表现人物形象时都会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可在严肃的作家那里,往往会运用这些描写之间的“缝隙”,表现语言文学的张力,由人物言行的表层的“矛盾”,表达文字背后的“和谐”,力求突显洞幽烛微、力透纸背的魅力。
泰戈尔《金色花》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如果从语言表达的逻辑角度去考虑,第一句话是妈妈问的,第二句话就是孩子答的,那么后面的陈述应该是“这就是‘我同你’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与“你同我”不是“矛盾”了吗?
泰戈尔这位语言大师,他就是借助于语言描写间的“缝隙”,用一个语言表达的逻辑“错误”,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因为母爱,因此她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會真的跑得很远让她着急,所以孩子“消失”了一整天,当妈妈的居然没有到处去找过他,而是照样工作、沐浴、阅读、照管牛棚,做她本来就安排好了的一桩桩事情。所以当孩子出现的时候,她嗔怪“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同时她也猜到孩子不会告诉她这一整天去了哪里,所以才会学着孩子说:“我不告诉你,妈妈。”
三、“矛盾”背后的主旨诠释
我们平时写文章讲究用词的准确,事理的统一,不能前后矛盾。可在《行道树》中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段“前言不搭后语”的文字: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此段话中有两个“命运”,前者提到“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属于被动的,而后者“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属于主动,这两者之间不是“矛盾”了吗?但细细品读之后,却发现它们言简意赅地诠释了本文的写作主旨。前者的“命运”是指,作为行道树,它的命运就只能是站在双线道的马路边,是不靠它们的主观意识所能改变的,所以是“被”安排定了;而后者的“命运”是指它们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虽然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它们明白:“挺住,意味着一切。”所以它们选择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荫,在早晨迎接光明,在污浊的空气里制造新鲜的空气,这种选择体现出了它们甘愿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书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两个“命运”用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文章和段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