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语言平淡无奇,干瘪乏味,而语言对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让文章富有文采,让语言靓丽起来呢?本文从精准用词、妙用修辞和句式、化虚为实、丰沛情感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语言;靓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76-1一、锤炼字词
古人讲究用词,贾岛“两句三年吟,一吟泪双流”,道出了古人炼字的艰辛。一字一词,均能传情达意,使表达准确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有时,一字就能使文章的境界截然不同。
要妙用动词。动词用得好,就能使文章的语言精确、生动,使文章富有文采;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能增强文章的气韵,使文章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荷塘月色》写塘上月色,“泻”“浮”“洗”“笼”等动词用得准确,以动写静,将静态的月光动态化。朦胧的月光下,荷叶荷花有一种动态的朦胧美。淡淡的月色,淡淡的美,淡淡的哀愁。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刻意让学生体味这些词的妙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即把这些词换成其他词,和原词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品味这些词的妙处。
也要善于着色。色彩是事物最鲜明显著、最富于感性、最直观的特征,能给予人极强烈的视觉刺激并迅速引起人的反应。善于运用绮丽的色彩,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读者想象空间,使文章的语言绚烂多彩。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把江南山水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红”、“绿”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
还要活用成语。成语言简意赅,形式简练内涵丰富,极富表现力。例如“乘风破浪”除了表示迎着艰险、一往无前外,还隐含着“具有远大抱负”的意思,这是一般的自由组合的词语所不及的。成语大多言近旨远,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使用成语会让自己的表达透辟精当,含蓄深刻,简洁意远,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妙用辞格
要让记叙文语言靓丽起来,修辞必不可少。比喻能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使语言生动形象,优雅别致。朱自清先生善用比喻,《荷塘月色》中关于荷花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荷花的娇媚姿态,让人如临其境,给人无限遐想。
比喻很多同学都会用,但要用好不容易。运用比喻,要既能体现事物的特点,又要写得很美,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应注重积累加强训练。
排比则利用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用排比描写,细腻生动,层次清楚;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作者运用排比,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吹响了迈向自由的号角,气势雄伟,情感激昂。
比喻、排比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其实在作文中如果把这两种最基本的修辞手法用好,就会让文章语言增色不少。当然还有很多修辞手法,如拟人、引用等我们也要学会运用。
修辞手法到位的同时,巧妙地运用各种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丰富语言节奏,活跃文章形式也很有必要。记叙文应以短句为主,搭配长句,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整句与散句结合,整齐中见变化,语气促中有缓,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三、化虚为实
首先,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比如“高兴、热、美、大”等抽象的词,要写得具体可感,让人能够直接形象地感受到它的存在。李煜写“愁”,并没有一味地说自己的愁多、愁深,而是一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愁如春天江水一样滔滔不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多,愁浓。我们巧用意象化抽象为具体,鲜活的意象有着比抽象的概念更丰富的内涵,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语言的文采也随之而来。
其次,概括叙述细节化。学生写作习惯于把事或物运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叙述,而缺乏必要的描写,一件事三言两语就讲完了,既不生动形象,又缺乏感情,语言干瘪。要使语言生动形象,就要进行必要的描写。
四、丰沛情感
人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情感是文章的血肉和生命。文章要想打动人、感染人,学生就要能够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朴实平淡,却以情动人,感人至深。文中处处流露着一种动人的情感:父子间深厚的情谊,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无限的感激。文章写父亲的背影,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多加形容和修饰,只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叙写出来,用率真来打动读者,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如果学生能在这些方面做好,那么他就有了基本的语言把握能力。只有首先保证记叙文语言的靓丽,然后在文章的意蕴上深挖狠掘,他的文章才有可能使人感悟人生的况味,产生强烈的共鸣。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语言;靓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76-1一、锤炼字词
古人讲究用词,贾岛“两句三年吟,一吟泪双流”,道出了古人炼字的艰辛。一字一词,均能传情达意,使表达准确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有时,一字就能使文章的境界截然不同。
要妙用动词。动词用得好,就能使文章的语言精确、生动,使文章富有文采;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能增强文章的气韵,使文章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荷塘月色》写塘上月色,“泻”“浮”“洗”“笼”等动词用得准确,以动写静,将静态的月光动态化。朦胧的月光下,荷叶荷花有一种动态的朦胧美。淡淡的月色,淡淡的美,淡淡的哀愁。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刻意让学生体味这些词的妙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即把这些词换成其他词,和原词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品味这些词的妙处。
也要善于着色。色彩是事物最鲜明显著、最富于感性、最直观的特征,能给予人极强烈的视觉刺激并迅速引起人的反应。善于运用绮丽的色彩,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读者想象空间,使文章的语言绚烂多彩。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把江南山水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红”、“绿”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
还要活用成语。成语言简意赅,形式简练内涵丰富,极富表现力。例如“乘风破浪”除了表示迎着艰险、一往无前外,还隐含着“具有远大抱负”的意思,这是一般的自由组合的词语所不及的。成语大多言近旨远,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使用成语会让自己的表达透辟精当,含蓄深刻,简洁意远,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妙用辞格
要让记叙文语言靓丽起来,修辞必不可少。比喻能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使语言生动形象,优雅别致。朱自清先生善用比喻,《荷塘月色》中关于荷花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荷花的娇媚姿态,让人如临其境,给人无限遐想。
比喻很多同学都会用,但要用好不容易。运用比喻,要既能体现事物的特点,又要写得很美,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应注重积累加强训练。
排比则利用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用排比描写,细腻生动,层次清楚;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作者运用排比,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吹响了迈向自由的号角,气势雄伟,情感激昂。
比喻、排比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其实在作文中如果把这两种最基本的修辞手法用好,就会让文章语言增色不少。当然还有很多修辞手法,如拟人、引用等我们也要学会运用。
修辞手法到位的同时,巧妙地运用各种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丰富语言节奏,活跃文章形式也很有必要。记叙文应以短句为主,搭配长句,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整句与散句结合,整齐中见变化,语气促中有缓,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三、化虚为实
首先,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比如“高兴、热、美、大”等抽象的词,要写得具体可感,让人能够直接形象地感受到它的存在。李煜写“愁”,并没有一味地说自己的愁多、愁深,而是一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愁如春天江水一样滔滔不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多,愁浓。我们巧用意象化抽象为具体,鲜活的意象有着比抽象的概念更丰富的内涵,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语言的文采也随之而来。
其次,概括叙述细节化。学生写作习惯于把事或物运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叙述,而缺乏必要的描写,一件事三言两语就讲完了,既不生动形象,又缺乏感情,语言干瘪。要使语言生动形象,就要进行必要的描写。
四、丰沛情感
人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情感是文章的血肉和生命。文章要想打动人、感染人,学生就要能够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朴实平淡,却以情动人,感人至深。文中处处流露着一种动人的情感:父子间深厚的情谊,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无限的感激。文章写父亲的背影,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多加形容和修饰,只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叙写出来,用率真来打动读者,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如果学生能在这些方面做好,那么他就有了基本的语言把握能力。只有首先保证记叙文语言的靓丽,然后在文章的意蕴上深挖狠掘,他的文章才有可能使人感悟人生的况味,产生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