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挖掘和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引导,令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不再让孩子们觉得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而是一种很好玩、喜欢玩、想去玩的有趣的游戏!
[关键词]:幼儿、数学、故事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会乐意接受,并且会很好的消化它!”当前对于如何让孩子学习数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幼儿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因此,我们选择了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把数学渗透其中,让孩子在享受故事情节的同时去感受其中的数学概念。下面,我就从案例“成双成对”来谈一谈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探究。
成双成对,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指配成一对,多指夫妻或情侣。在老师设计的活动《成双成对》中,老师以一对双胞胎为导火索,设计了一节综合课,请幼儿探索与发现生活中各种成双成对的东西。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在幼儿时期就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可是,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情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为孩子创造学习数学的快乐氛围
教学的成败在于老师本身的教学质量,如果老师自身对这个活动不感兴趣,没有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学习的氛围,孩子的兴趣从何而来?老师除了为孩子创造物质的环境,最重要的是精神环境,所以老师要充满激情地感染孩子,和他们打成一片,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把孩子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对老师创设的活动蠢蠢欲试。如:老师的体态语言,精神面貌,动作的夸张等都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就《成双成对》这节课,我们的导入部分可以以一段“甲和乙吵架争论自己的成双成对的东西被对方偷了”的视频入手,让幼儿直观地去了解“成双成对”的含义。
第二、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创新”
创新,其实是每一个活动的“闪亮”轴心,这个轴心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良药,从孩子的年龄特征来说,只有新鲜的事物才能吸引和调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新”和“心”里,孩子可以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充分地去想象,充分地去投入整个活动,并在新事物的空间里自由地去体验快乐。其实,简单地来说,在整节课中,教师请幼儿找成双成对的东西的这种形式其实就和幼儿常常接触的 “找相同”差不多,由于幼儿对这种形式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他们的兴趣不是很浓,课堂的气氛也显得很呆板。最主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概念的模糊,对于成双成对的含义,教师的理解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就是成双成对的。其实,它只是理解了“成双”的意思,一双东西肯定是一模一样的,可她没想到 “成对”的意思却能理解为两件不一样的东西。如幼儿也说到的牙刷和牙膏,毛巾和脸盆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把“成双“与“成对”的含义合起来理解,即“它可以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也可以是不一样的一对东西”。理解了成双成对的含义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创新了,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孩子不常接触的抽象画让孩子找一找哪里是成双的、哪里是成对的,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三、数学课程活动组织时的灵活性
数学的模式化很强,许多老师在组织活动中,一味地去注重模式化的教学步骤,按步就班地进行每一次活动,这样的课程只是为了完成活动而活动,没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没有考虑和顾及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不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是否是快乐的,是否自主地参与了活动,是否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地建构知识,那孩子学到的就只是一个机械的知识而已,而不是一种技能。所以,我们老师要关注孩子数学课程活动中的灵活性,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来组织活动,要尽量为孩子提供多方法,多想法,多模式的数学教育过程,让我们的幼儿数学真正有趣起来,把美丽的情趣和学习的快乐带给孩子。如在《成双成对》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各种成双成对的物品,让孩子产生多种想法:(1)什么是成双成对?(2)成双的东西有哪些?(3)成对的东西有哪些?等等,层层递进地带孩子去发现,去学习。
第四、以故事化的教学情景贯穿整节课,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情趣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数学科普作家李佩教授说过:“不爱学习的孩子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一个也找不到,所谓故事就是一个事件,孩子在听故事时,总是把自己想像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或着急、或痛苦、或喜悦,由于幼儿擅长故事记忆,能驾驭、把握故事,因此孩子喜欢听故事,在故事的海洋里他们能充分发挥想像,不断拓展孩子的思维,而且把枯燥的数学有趣化,让孩子觉得数学好玩又有趣,从而产生对数学良好的学习情趣,把故事和数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在数学的思维空间里理解故事中主人公发生的矛盾,从中领悟数学的价值与意义。在《成双成对》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知识,把它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如套用幼儿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场景与情节,来让幼儿轻松地获得知识。
总之,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趣化,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征,用自身的教育热情和情绪去感染带动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产生对数学的情趣,幼儿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能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迁移,终身受益,让孩子一生对数学的情感有极大的影响效应,正如《纲要》中指出那样,“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挖掘和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引导,令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不再让孩子们觉得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而是一种很好玩、喜欢玩、想去玩的有趣的游戏!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关键词]:幼儿、数学、故事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会乐意接受,并且会很好的消化它!”当前对于如何让孩子学习数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幼儿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因此,我们选择了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把数学渗透其中,让孩子在享受故事情节的同时去感受其中的数学概念。下面,我就从案例“成双成对”来谈一谈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探究。
成双成对,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指配成一对,多指夫妻或情侣。在老师设计的活动《成双成对》中,老师以一对双胞胎为导火索,设计了一节综合课,请幼儿探索与发现生活中各种成双成对的东西。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在幼儿时期就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可是,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情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为孩子创造学习数学的快乐氛围
教学的成败在于老师本身的教学质量,如果老师自身对这个活动不感兴趣,没有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学习的氛围,孩子的兴趣从何而来?老师除了为孩子创造物质的环境,最重要的是精神环境,所以老师要充满激情地感染孩子,和他们打成一片,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把孩子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对老师创设的活动蠢蠢欲试。如:老师的体态语言,精神面貌,动作的夸张等都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就《成双成对》这节课,我们的导入部分可以以一段“甲和乙吵架争论自己的成双成对的东西被对方偷了”的视频入手,让幼儿直观地去了解“成双成对”的含义。
第二、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创新”
创新,其实是每一个活动的“闪亮”轴心,这个轴心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良药,从孩子的年龄特征来说,只有新鲜的事物才能吸引和调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新”和“心”里,孩子可以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充分地去想象,充分地去投入整个活动,并在新事物的空间里自由地去体验快乐。其实,简单地来说,在整节课中,教师请幼儿找成双成对的东西的这种形式其实就和幼儿常常接触的 “找相同”差不多,由于幼儿对这种形式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他们的兴趣不是很浓,课堂的气氛也显得很呆板。最主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概念的模糊,对于成双成对的含义,教师的理解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就是成双成对的。其实,它只是理解了“成双”的意思,一双东西肯定是一模一样的,可她没想到 “成对”的意思却能理解为两件不一样的东西。如幼儿也说到的牙刷和牙膏,毛巾和脸盆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把“成双“与“成对”的含义合起来理解,即“它可以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也可以是不一样的一对东西”。理解了成双成对的含义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创新了,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孩子不常接触的抽象画让孩子找一找哪里是成双的、哪里是成对的,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三、数学课程活动组织时的灵活性
数学的模式化很强,许多老师在组织活动中,一味地去注重模式化的教学步骤,按步就班地进行每一次活动,这样的课程只是为了完成活动而活动,没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没有考虑和顾及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不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是否是快乐的,是否自主地参与了活动,是否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地建构知识,那孩子学到的就只是一个机械的知识而已,而不是一种技能。所以,我们老师要关注孩子数学课程活动中的灵活性,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来组织活动,要尽量为孩子提供多方法,多想法,多模式的数学教育过程,让我们的幼儿数学真正有趣起来,把美丽的情趣和学习的快乐带给孩子。如在《成双成对》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各种成双成对的物品,让孩子产生多种想法:(1)什么是成双成对?(2)成双的东西有哪些?(3)成对的东西有哪些?等等,层层递进地带孩子去发现,去学习。
第四、以故事化的教学情景贯穿整节课,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情趣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数学科普作家李佩教授说过:“不爱学习的孩子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一个也找不到,所谓故事就是一个事件,孩子在听故事时,总是把自己想像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或着急、或痛苦、或喜悦,由于幼儿擅长故事记忆,能驾驭、把握故事,因此孩子喜欢听故事,在故事的海洋里他们能充分发挥想像,不断拓展孩子的思维,而且把枯燥的数学有趣化,让孩子觉得数学好玩又有趣,从而产生对数学良好的学习情趣,把故事和数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在数学的思维空间里理解故事中主人公发生的矛盾,从中领悟数学的价值与意义。在《成双成对》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知识,把它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如套用幼儿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场景与情节,来让幼儿轻松地获得知识。
总之,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趣化,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征,用自身的教育热情和情绪去感染带动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产生对数学的情趣,幼儿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能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迁移,终身受益,让孩子一生对数学的情感有极大的影响效应,正如《纲要》中指出那样,“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挖掘和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引导,令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不再让孩子们觉得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而是一种很好玩、喜欢玩、想去玩的有趣的游戏!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