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画仙”晏济元书画之路的启示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con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晏济元作为当代画坛最具全方位的高寿书画家,一生颠沛离奇却不离绘画。自“师古人”到“师造化”而终成“师心源”的一生,他怀揣着对绘画艺术的执着热情,身处乱世而从容不迫的“发古人之未发”至自成“我法”之态,是如此可爱可敬。回顾其漫长的艺术生命历程,亦留给后辈良多启示。
  关键词:晏济元;绘画;自然
  晏济元(1901—2011),四川内江人,祖籍山东高密。名平,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州散人、世纪老人。擅长山水、花鸟、篆刻、书法,亦精通诗词。曾为中国美协会员,曾任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国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常委等职。与于右任、何香凝、郭沫若、张大千、张善孖等交情深厚,并在当时画坛享有较高的声誉。
  一、“死老虎”的奇迹
  谈起老虎,脑海里首先的反应都是威武勇猛林中之王,而死老虎却是瘫软在地任人宰割之状。晏济元曾以“死老虎”来形容1962年—1970年的自己。在这八年中,晏济元都不曾起过身,出过门,只因为他瘫痪了。据晏先生的儿子晏秉正讲述,1957年,受“五七”风暴影响,晏先生被打成右派。1962年晏在北京火车站被车撞了,这一撞瘫痪了8年,也给了世人晏在“文革”时期逝世的错觉。在这远离纷扰的8年,对晏来说仅仅是身体病了,精神依旧昂扬不屈,艺术之路亦坚守初心。有纸有墨便在纸上作画,没钱买纸买墨就用手在腿上作画,如此随遇而作之风,正如老虎遇草而栖之态,洒脱之,亦淡然。年轻的晏济元在艺术道路上的曲折是必然的。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英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在长江一带不断制造挑衅事件,致使万县惨案的发生。万县惨案极大地刺痛了身处苦难中国的青年晏济元,本打算投考美术学校并立志在绘画上有所作为的晏济元也因此改变了人生的方向。他转学工业,投考机械专业学校。抱着工业救国的思想,在成都机械学校毕业后,1928年,他考入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可对自幼研习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晏济元来说,彻底放弃绘画艺术是极难的,转学工业是为了救国,但绘画却是无法放弃的志趣。1930年,晏济元以一幅仿石涛作品参加了在德国的美术展览;1932年,晏济元在上海宁波同盟会馆举办了个人画展;1933年,与张大千一起举行了联合画展;1963 年,毛泽东70岁生日,晏济元应郭沫若之邀作国画《红日青松图》祝贺,并深受毛主席喜爱;1964 年元旦,晏济元以四十余幅作品在北京政协礼堂展出,朱德观后称赞“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
  转学而至瘫痪,是晏济元终生绘画道路中的两次较大的转折,如若内心稍有动摇,绘画的道路随时可能被终结,但晏凭借着对绘画的执着和喜爱克服了自身的病痛,克服了时代的阻碍,更克服了古人的影响,最后提出“学古要敌古,创新要破新”。
  二、学古敌古,悠游自然
  晏济元自小接受中国传统书画的教育,幼年时专攻古代经典著作,打下扎实的“童子功”。七岁时,晏父教导他书画技艺,反复临摹石涛、八大山人及唐、宋名家名作,同时在书法上下过苦功,由魏晋入手,上溯篆隶,遍临历代名碑法贴,篆、隶、楷、行、草无所不精,尤其是行草,行笔自然,飘逸潇洒。篆刻法宗秦漢,印从书出,章法平中求变。晏济元学习书画虽未上过专业学校,却散发着一股独特韵味,尤其是艺术的民族风格。
  对古代经典的研习,让晏深知只有从“古人那奇绝至妙之处”开始,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绘画的精粹。晏济元与张大千交好,曾一起研究临摹石涛的作品,深受石涛绘画思想的影响。石涛曰:“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又:“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百年后晏济元对曰:“人谓书画之道,不能起群致妙者,多为先匠所囿,法度所拘;法度何能囿人,先匠又何能拘人耶?实则泥于成法,陷于守旧,既无法摆脱樊篱,又不能自辟蹊径,兼之昧于学用之病,所自囿耳。昔云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巧者,善学与不善学耳。善学者能为书画中龙,不善学者终为人仆。善学者必从规矩而入,亦必从规矩而出;人必深而能探奇发奥,出必奇而能化旧创新。故其成也,任遨游而邈云汉,从心所欲,无往不适。”故在观摹和学习古人画卷时,要学习其笔墨、笔意,这是学习绘画的必经之路。“学古人的关键在于‘学’字上,人类得之生存,都以学为基础,‘学’是在生存中求上进,不但必须学习一切所未学的,而且要学习古人之所未学的,发前人所未发,才是正确的道路”“学古要敌古,以古人为敌,不为古人所囿”。
  在绘画技法上晏先生强调“学画必先学书,书成而后学画”,认为书法是国画变化的基础。不论写生或是创作,都需要书法的理论和技巧,书之变化丰富无穷,掌书法之技,方能找出山水、人物、花鸟笔法。晏济元喜爱兰草,每每绘之,数笔而成,形态灵活多变,书画意趣盎然,笔势遒劲沉着,委婉含蓄。《观自在菩萨像》线条流畅自如、工中带写、粗狂圆润但却不失菩萨半分冰清脱尘之姿态。至青绿山水则学元明清各家,集其笔墨用色之大成,运用之,尤感运笔变化无穷,水墨淋漓,色彩灵活而多变。善使用重彩,即中国画颜料中的矿物质颜料。在半生熟纸画工笔重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次创新,重色与植物色混用、套用而呈现出的各种中间色、过渡色变化万千,鲜艳夺目,而又不失典雅、明亮、干净。“重色灵活多变,轻柔处如浅吟低唱,余韵不绝;沉雄处如铜琶铁板,响遏行云”是晏济元留予学生最深的印象。108岁所作《江峡盛夏》可见石绿敷染,花青石青点染之明丽清新;工中有写,写中兼工之超逸豪放;画面勾勒、点缀、渲染、烘托和严谨的布局,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既流露出传统的艺术美,又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时代气息。正如张大千先生早年所言:“济原拟宋人布局为此而运笔清润,如王若水,陈仲仁辈所谓作家士气兼到也。”其中“作家士气兼到”这六个字可以说是对中国画家的最高评价。
  在创作中,晏济元始终追求画面自然的状态,认为作画应吸山水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作品才有生命力。为此晏先生一生奔波各地,游走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摄取养分,“师古人”更师“自然”,创作出具有时代性、传统性的中国画绘画技法。正是对现实主义艺术观的坚持,敦促其远赴云南观虎跳峡,登玉龙雪山,101岁登华山,102岁登泰山,去世前几个月,还前往三圣乡对着荷花写生。他追求写生,追求与自然对话中所被给予的古意、今意,色墨交融,拟古而不为古役,书法笔趣、文人意趣、自然生趣在其作品中徐徐而来,实为后人所学之前人。   三、创新破新,启迪后辈
  晏先生的画经历了三个阶段,各具特色。早期简练,古朴;中期工整,严谨;晚期苍劲,奔放。作品用笔变化无穷,出神入化,笔意墨色浑然一体,别开生面,大大丰富了画作的诗情画意。从“拟古”到“师自然”,是其绘画成熟的重要阶段。在中国的绘画传承体系中,观摹古人画作是绘画入门的必经之路,其中也不乏逊之、元照、石谷等囿于古人的绘画名家,晏先生能“拟古”而不“学古”,将古人之法与自然融合,与时代对话;能处于“乱世”之中,保持“我心”,坚持民族风格,着实难能可贵。面对如此智慧的先辈,学习其艺术精神和艺术品格,做到绘画中的真我,是我辈所不可避不可弃的。
  (一)体传统之境象
  晏济元的艺术之路是从学习传统而不断发展,即“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自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从传统经典入手,学习诗词绘画、篆刻书法,为他而后的艺术之路打下深厚的绘画基础。正如钱钟书先生强调治学贵在“博览群书而匠心独运,融化百花以自成一味,皆有来历而别具面目”,晏济元在绘画艺术中参透了与钱钟书先生相似的治学道理与精神追求,在临古阶段绝无门户之见,书法篆刻从秦、汉、魏、晋入手,绘画追唐、宋、元、明、清名家,不拘一格,广纳博取,极尽所能吸收其养分。临摹初期,主要研习八大、石涛的作品,专攻逸笔,随后汲取院体画中的成分,青绿设色,精谨艳丽,以此奠定了晏济元苍劲古朴、工整清雅的绘画情调。所涉猎的风格之广,作品之多,名家之众,水平之高,体现出晏驾驭绘画语言的超高天赋和不倦耐心,正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古典积累,使得其对“师造化”的体悟高于旁人,也能“学到古人所未学”。
  (二)品造化之情态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是晏济元在百岁之时所发的志愿,可见其对于自然的追崇是如此的坚毅,百年之时仍不放弃。在长久的艺术创作生命中,始终追求自然的状态,走到哪画到哪,甚至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两幅相同的绘画。为何一位拥有高龄艺术生命的画家,一直执着于“师造化”呢?只为“破古”,从“品造化”开始,不断开拓自己的艺术视角,以至于能从自然中寻求笔触、空间,而突破“师古人”。空间布局,色彩运用,线条笔触的狭隘,要从自然的流动中去寻求至高境界。“艺术的创造是‘模仿自然创造的过程’”,故远赴云南、柳州、桂林,登玉龙雪山、华山、泰山、黄山、峨眉山多处,脚步遍及大半个中国。在游历的过程中印证了古人的绘画笔墨,激发了晏济元的创作意识,在晚年绘画中达随心所欲、高深莫测之境界。
  (三)尊自我之心性
  “善学者能为书画中龙,不善学者终为人仆。善学者必从规矩而入,亦必从规矩而出;人必深而能探奇发奥,出必奇而能化旧创新。故其成也,任遨游而邈云汉,从心所欲,无往不适。”这是晏济元教导学生时常挂在嘴边的言语。艺术的创作,中国画的至高境界都必须要有人的存在,一个饱含情感的人的存在,而这样人就要从艺术家自身出发去寻找。“师古人”“师造化”最终都是为了能至“师心源”,故不能被古人所囿,不能为自然所困,要遵从自我心性的发展,“以‘学’为基础,‘学’古人所未学的,发前人所未发的,才是正确的道路”。晏济元以清心寡欲的一生追求艺术的真善美,自辟蹊径,继承传统,并师造化,把不为一切风物所役,不受任何成法所囿并且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和性灵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的艺术家们在进入艺术殿堂的过程中,过快、过多、过于地追求“心源”,而忽视了“古人”“造化”,而最终又无法摆脱“古人”“造化”。艺术的发展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变化的,任何一个时代艺术的发展都无法凭空而来,也无法直接拿来,是一定要對经典有透彻的认识,对自然有深入的体悟,而出入“我心”的发展趋势。故“学古破古,创新破新”之声是对当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警醒,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亓晓庆.张大千绘画艺术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韦晶.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对当代山水画色彩的启示与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的应用与普及,业务自动化意识的不断加强,业务人员对人工观测项目(特别是仪器的日常维护)重视似乎有所淡化,现就谈一谈日常维护项目中最需体力活的一项—
期刊
摘 要:文化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成为衡量一个社会个体或群体的文化情况的评鉴体系。不同的社会群体所占有的文化资本不一样,因为不同的场域,所具有的禀性也各不相同。杜尚的思维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文化资本下的意识形态,但这种意识形态常常被妖魔化。而杜尚的相关问题在国内艺术教育领域内并未得到深挖,因此,通过对他相关的生平进行研究,他的创作思维与其所处阶级和文化资本间的关系更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向全区各族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摘 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境遇下,许多传统媒体都纷纷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新闻传播,这无疑改变了新闻美术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应以时效性、简洁性、新颖性为新闻美術设计的基本原则,利用新媒体资源强化新闻图片设计,加强文字、色彩等细节的美术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闻美术设计,提高新闻报道的视觉传播效果。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美术;多媒体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呈现出多元化、
作者簡介:  陈国乐,湖北武汉市人。先后就读于新疆石河子大学教育学院美术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师从著名油画家全山石、欧洲油画大师米哈依·顾依达。现为上海多胜集团艺术总监、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全国大学生写生基地首席指导。其作品应邀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从而使人们对外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英语教学也需
乌珠穆沁草原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东北部。乌珠穆沁蒙语意为“摘葡萄的人”。历史悠久的游牧生活产生了独特的乌珠穆沁草原文化,如有“白马之乡,蒙古服饰之乡”等美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