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又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纺织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和改革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又一关口,中国纺织产业该如何在国家提出的“供给侧”下释放出中国纺织产业经济增长的潜力?
好雨知时,即将召开的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就将主题定为“‘十三五’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中纺圆桌论坛作为中国纺织产业2016的“开局首棋”,为中国纺织产业翻开“十三五”改革新篇又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在“十二五”尚未收官之时,国家层面就对过去人们耳熟能详,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进行了调整,确定“十三五”时期经济改革的着力点落在了与“需求侧”对应的“供给侧”上。
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一个方向性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被提出是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表述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随后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再次提及供给侧改革。他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下,中国经济处于一种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趋势非常明显,从宏观层面来讲,“供给侧”是一个“长短结合”的考虑,也就是从过去强调“三驾马车”等对经济的拉动,转向对“供给侧”的聚焦与调整。不过他强调,“供给侧”并不是不关注需求,而是在保证需求扩大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的改革。
“供给侧”:满足、创造新消费
在“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供给侧改革将处在突出位置。过去,消费、投资、出口一直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如今,供给侧改革已上升为最高决策,并将在推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何为“供给侧”?以往,国内很多消费者信奉“外国的月亮更圆”这样一种理念,纷纷到国外扫货,大量消费需求为境外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力量,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供给侧”没跟上。
对于中国的纺织产业来说也是如此。以往,行业注重投资、消费与出口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然而在“十二五”时期,投资环境、外贸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我们曾悉心培养出来的消费力纷纷外流,“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而且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也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孙淮滨说,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同时还涉及房地产、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清晰地勾勒出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及战术要求。
而从长期看,“供给侧”改革是结构性改革,是要提高全要素的生产能力,这其中包括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科技的投入、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互联网+、金融体制的改革等,目的就是达到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匹配,实现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
纺织业“供给侧”该如何走?
当前,制造业已从“供给侧”角度提出了“三品战略”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孙淮滨表示,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纺织业要实现“十三五”和“强国建设”目标,也需要解决和落实眼前与长远的发展问题,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孙淮滨谈到,从目前来看,化纤和棉纺行业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同时纺织行业也普遍存在着如何降成本的问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挡不住的,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这才是保证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长远来说,这是一个调整和改革的问题,包含要素领域的改革,比如加快棉花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素质等。”与此同时,还包含智能型制造、服务型制造、互联网+全产业链等这些业态的调整。
而即将于1月17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的主题为“‘十三五’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的中纺圆桌论坛,将围绕增强行业经济增长效率和企业发展活力,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供给与需求平衡和行业稳定协调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据主办方介绍,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将通过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宏观层面,探讨供给侧改革与调整的理论政策背景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之后是行业角度,由纺织行业专家领导针对纺织行业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与调整的具体途径,作出方向性的指导;此外是产业集群和国内外企业代表将现身说法,从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揭晓及颁奖仪式也将同期举行。
好雨知时,即将召开的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就将主题定为“‘十三五’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中纺圆桌论坛作为中国纺织产业2016的“开局首棋”,为中国纺织产业翻开“十三五”改革新篇又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在“十二五”尚未收官之时,国家层面就对过去人们耳熟能详,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进行了调整,确定“十三五”时期经济改革的着力点落在了与“需求侧”对应的“供给侧”上。
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一个方向性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被提出是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表述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随后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再次提及供给侧改革。他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下,中国经济处于一种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趋势非常明显,从宏观层面来讲,“供给侧”是一个“长短结合”的考虑,也就是从过去强调“三驾马车”等对经济的拉动,转向对“供给侧”的聚焦与调整。不过他强调,“供给侧”并不是不关注需求,而是在保证需求扩大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的改革。
“供给侧”:满足、创造新消费
在“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供给侧改革将处在突出位置。过去,消费、投资、出口一直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如今,供给侧改革已上升为最高决策,并将在推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何为“供给侧”?以往,国内很多消费者信奉“外国的月亮更圆”这样一种理念,纷纷到国外扫货,大量消费需求为境外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力量,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供给侧”没跟上。
对于中国的纺织产业来说也是如此。以往,行业注重投资、消费与出口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然而在“十二五”时期,投资环境、外贸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我们曾悉心培养出来的消费力纷纷外流,“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而且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也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孙淮滨说,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同时还涉及房地产、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清晰地勾勒出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及战术要求。
而从长期看,“供给侧”改革是结构性改革,是要提高全要素的生产能力,这其中包括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科技的投入、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互联网+、金融体制的改革等,目的就是达到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匹配,实现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
纺织业“供给侧”该如何走?
当前,制造业已从“供给侧”角度提出了“三品战略”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孙淮滨表示,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纺织业要实现“十三五”和“强国建设”目标,也需要解决和落实眼前与长远的发展问题,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孙淮滨谈到,从目前来看,化纤和棉纺行业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同时纺织行业也普遍存在着如何降成本的问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挡不住的,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这才是保证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长远来说,这是一个调整和改革的问题,包含要素领域的改革,比如加快棉花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素质等。”与此同时,还包含智能型制造、服务型制造、互联网+全产业链等这些业态的调整。
而即将于1月17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的主题为“‘十三五’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的中纺圆桌论坛,将围绕增强行业经济增长效率和企业发展活力,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供给与需求平衡和行业稳定协调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据主办方介绍,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将通过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宏观层面,探讨供给侧改革与调整的理论政策背景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之后是行业角度,由纺织行业专家领导针对纺织行业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与调整的具体途径,作出方向性的指导;此外是产业集群和国内外企业代表将现身说法,从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揭晓及颁奖仪式也将同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