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花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中国人民大学刘明华教授认为,花絮是描写消息中的简讯,单细胞的新闻特写。它是从侧面入手,从重大事件活动场面中选取一些小的场景、情节、趣闻轶事进行描述。笔者认为,花絮新闻就是指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一些趣闻轶事,它是用“边角碎料”作的点缀性报道。
如果把花絮新闻的定义要素归类为更加宽泛的要素集合,那么花絮新闻的价值层次可以借鉴语言学上关于符号关系学、语义学及语用学的分类方法。
从语法层次上讲
花絮新闻的报道特征取决于依附性、趣味性、隐喻性这些要素。它们是花絮新闻报道特征“语法”的构成要素。首先,就其依附性,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的花絮写作不是为了花絮而花絮。花絮得以报道的前提为:花絮是正新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是正新闻的副产品;离开了正新闻,花絮报道价值锐减甚至不存。
何谓“正新闻”?“正新闻”即重大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它是具有阶段性、过程性、延续性的重大新闻,它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派生出新闻报道的“副产品”,即我们所说的“花絮”。如常见的会议新闻,它作为新闻事件在报道中出现两大类事实:一是关于会议内容的报道,二是会议相关的衍生事实报道。其次,花絮新闻在写作上,通常选取读者普遍关心的细节、风趣幽默的片段进行报道,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但情节具有一定的戏剧性,简单却不乏味,旨在创造氛围以感染读者。花絮报道写作的要点就在于它的现场性、故事性。它是正新闻意义传达的重要补充方式。其隐喻性即指花絮报道是以正新闻营造出来的新闻场为基础而延展出来的附属品,它通常表现为与之相关的正新闻的隐喻、双关,它从侧面告知人们敏感、微妙和重要的信息,是正新闻报道的有力补充与丰富。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认为,隐喻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它从本质上讲是“联想式”的。花絮报道的这种“隐喻性”和“联想性”以及与主新闻主旨的“相似性”,使其成为与主新闻双关性很强的报道。如今年新华网3月11日关于“两会”的花絮《“大柳树”的巧合》,“大柳树”是宁夏的一个地名,也是一条路的名字,与之相关的则暗指宁夏的“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而建设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是解决宁夏和其他西部沿黄地区发展缺水的重大问题,这则花絮隐喻的是政府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
从语义层次上讲
花絮在选题的角度上,选取新闻事实中的一些细节化角度切入报道,作为主体新闻的补充,可以让读者了解更多有关信息,凸显新闻的完整价值。花絮作为主新闻的副产品,其不直接报道重要的新闻事实,它只是主新闻的“边角料”,因此花絮在叙事和文风写作上摆脱了新闻中标准化的金字塔结构,注重报道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为新闻信息的意义传播营造了良好的阅读和理解的氛围。
“花絮”作为正新闻的派生物,它是伴随新闻主体事实而出现的以侧面角度丰富或完善新闻核心价值的“软文”性报道,它是对新闻主体事实的多维开发,对主要消息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同时基于花絮的隐喻性,其所传达的信息在所隶属的主新闻的传播信息隐含意义之上。花絮报道的隐喻性实质上是潜在的特殊的信息释放功能,主新闻的意识形态和倾向性在花絮报道中以一种轻快和愉悦的方式隐藏在文字中间。如今年中新网3月8日花絮《“半边天”红透大会堂男委员入场遭“冷遇”》,主新闻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此则花絮以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为切入点,通过记者对女委员的追捧,使得花絮对此次会议中女委员提出的“男女就业不平等、女大学生求职中的性别歧视”等主体事实进行了开发,其中隐喻和传递的信息就是国家对女性地位的重视。
从语用层次上讲
花絮新闻报道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报道中出现的“场域”。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主新闻报道与花絮报道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网络,而二者的构型则是以主新闻为中心,花絮新闻处于主新闻的辐射区之内。而花絮报道注重趣味性、隐喻性,它是从总体上帮助受众全面理解主体新闻的价值从而提升新闻接受审美。
花絮新闻报道的价值诉求在于:以边缘逼近中心、以可读拉近距离。主题新闻事实通常在新闻直接叙述的报道中体现主导价值取向,接受起来相对正统、严肃,尤其是时政新闻,容易在传播时被罩上“枯燥乏味”的外衣。花絮新闻的传播意图在于“笔走偏锋”、“另辟蹊径”,从亲民、贴近的角度巧妙开掘相关新闻事实,从而在达成趣味阅读中强化主导价值取向,因此接受时的“悦读”感受实际上是深入挖掘新闻意味着什么即新闻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曲径通幽”,是巧作报道、有效报道的落实。如我国每年召开的“两会”,除程序性的会议报道内容以外,媒体一般要作花絮报道来作补充,使整体报道的内容多样化、立体化、趣味化,它可以丰富新闻报道内容,活跃版面,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障碍,使得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速读、娱乐时代的来临使得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性的花絮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新宠。花絮的篇幅一般在500字左右,它在短时间内以读者乐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传播,以幽默风趣、人情味等心理接受的普适性吸引读者的眼光。用花絮报道的小事件折射主新闻大事件的内涵、事件的意义、以故事化叙事引发读者的接受兴趣,花絮报道以其独特的价值诉求使得新闻传播在读者的“悦读”中致效。
参考文献:
1.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2008年全国两会新华网“两会花絮”,http://www.xinhuanet.com/2008lh/lhhx.htm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
编校:郑 艳
如果把花絮新闻的定义要素归类为更加宽泛的要素集合,那么花絮新闻的价值层次可以借鉴语言学上关于符号关系学、语义学及语用学的分类方法。
从语法层次上讲
花絮新闻的报道特征取决于依附性、趣味性、隐喻性这些要素。它们是花絮新闻报道特征“语法”的构成要素。首先,就其依附性,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的花絮写作不是为了花絮而花絮。花絮得以报道的前提为:花絮是正新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是正新闻的副产品;离开了正新闻,花絮报道价值锐减甚至不存。
何谓“正新闻”?“正新闻”即重大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它是具有阶段性、过程性、延续性的重大新闻,它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派生出新闻报道的“副产品”,即我们所说的“花絮”。如常见的会议新闻,它作为新闻事件在报道中出现两大类事实:一是关于会议内容的报道,二是会议相关的衍生事实报道。其次,花絮新闻在写作上,通常选取读者普遍关心的细节、风趣幽默的片段进行报道,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但情节具有一定的戏剧性,简单却不乏味,旨在创造氛围以感染读者。花絮报道写作的要点就在于它的现场性、故事性。它是正新闻意义传达的重要补充方式。其隐喻性即指花絮报道是以正新闻营造出来的新闻场为基础而延展出来的附属品,它通常表现为与之相关的正新闻的隐喻、双关,它从侧面告知人们敏感、微妙和重要的信息,是正新闻报道的有力补充与丰富。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认为,隐喻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它从本质上讲是“联想式”的。花絮报道的这种“隐喻性”和“联想性”以及与主新闻主旨的“相似性”,使其成为与主新闻双关性很强的报道。如今年新华网3月11日关于“两会”的花絮《“大柳树”的巧合》,“大柳树”是宁夏的一个地名,也是一条路的名字,与之相关的则暗指宁夏的“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而建设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是解决宁夏和其他西部沿黄地区发展缺水的重大问题,这则花絮隐喻的是政府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
从语义层次上讲
花絮在选题的角度上,选取新闻事实中的一些细节化角度切入报道,作为主体新闻的补充,可以让读者了解更多有关信息,凸显新闻的完整价值。花絮作为主新闻的副产品,其不直接报道重要的新闻事实,它只是主新闻的“边角料”,因此花絮在叙事和文风写作上摆脱了新闻中标准化的金字塔结构,注重报道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为新闻信息的意义传播营造了良好的阅读和理解的氛围。
“花絮”作为正新闻的派生物,它是伴随新闻主体事实而出现的以侧面角度丰富或完善新闻核心价值的“软文”性报道,它是对新闻主体事实的多维开发,对主要消息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同时基于花絮的隐喻性,其所传达的信息在所隶属的主新闻的传播信息隐含意义之上。花絮报道的隐喻性实质上是潜在的特殊的信息释放功能,主新闻的意识形态和倾向性在花絮报道中以一种轻快和愉悦的方式隐藏在文字中间。如今年中新网3月8日花絮《“半边天”红透大会堂男委员入场遭“冷遇”》,主新闻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此则花絮以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为切入点,通过记者对女委员的追捧,使得花絮对此次会议中女委员提出的“男女就业不平等、女大学生求职中的性别歧视”等主体事实进行了开发,其中隐喻和传递的信息就是国家对女性地位的重视。
从语用层次上讲
花絮新闻报道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报道中出现的“场域”。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主新闻报道与花絮报道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网络,而二者的构型则是以主新闻为中心,花絮新闻处于主新闻的辐射区之内。而花絮报道注重趣味性、隐喻性,它是从总体上帮助受众全面理解主体新闻的价值从而提升新闻接受审美。
花絮新闻报道的价值诉求在于:以边缘逼近中心、以可读拉近距离。主题新闻事实通常在新闻直接叙述的报道中体现主导价值取向,接受起来相对正统、严肃,尤其是时政新闻,容易在传播时被罩上“枯燥乏味”的外衣。花絮新闻的传播意图在于“笔走偏锋”、“另辟蹊径”,从亲民、贴近的角度巧妙开掘相关新闻事实,从而在达成趣味阅读中强化主导价值取向,因此接受时的“悦读”感受实际上是深入挖掘新闻意味着什么即新闻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曲径通幽”,是巧作报道、有效报道的落实。如我国每年召开的“两会”,除程序性的会议报道内容以外,媒体一般要作花絮报道来作补充,使整体报道的内容多样化、立体化、趣味化,它可以丰富新闻报道内容,活跃版面,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障碍,使得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速读、娱乐时代的来临使得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性的花絮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新宠。花絮的篇幅一般在500字左右,它在短时间内以读者乐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传播,以幽默风趣、人情味等心理接受的普适性吸引读者的眼光。用花絮报道的小事件折射主新闻大事件的内涵、事件的意义、以故事化叙事引发读者的接受兴趣,花絮报道以其独特的价值诉求使得新闻传播在读者的“悦读”中致效。
参考文献:
1.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2008年全国两会新华网“两会花絮”,http://www.xinhuanet.com/2008lh/lhhx.htm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