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中的积累非常重要,我这里说的积累,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做人方面的引导和人文素养的熏陶。具体点说就是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积累,注重思想情感、道德价值观的熏陶与养成,心理品质的培养,等等。我觉得这些积累或者说熏陶的工作做好了,那么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在做人、生活等方面都将受益无穷。
一、阅读是积累生活,生活是阅读、写作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教育学生学会读书阅世,涵养人品,积累生活,并能顺畅地与人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字表达。因此,语文老师应有大语文观。“传道授业解惑”应当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因为学生只有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才能会阅读,喜欢读文、史、哲等,并在阅读中积累生活知识经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的分内事,读得怎么样?还要到现实中去检验、去验证,读书还包括读生活这部“大书”。活的语文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么宽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么宽广,甚至比生活还宽深。善于学习语文的人一定会留心生活,用心感悟生活。因为心里有生活,学习起来理解就深,感悟也多。记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选自林海英的《城南旧事》,主要反映的是小英子的成长。学习这篇文章时,绝大多数同学仅仅把它当做一个故事学,很难站在主人公小英子的角度理解所谓“成长”的意义,这也难怪,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在充分享受爸爸的爱,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失去爸爸会怎样,家庭会怎样,自己又会怎样?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的精彩回答惊动四座,原来这个学生在小学还未毕业时他的爸爸因为一次车祸永远地离开了他们,从此,他就和妈妈相依为命,也自觉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帮妈妈干家务,假期打工挣钱和妈妈一起维持这个家,他的经历使他非常能理解主人公的心情,也能比别人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这就是心里有生活。亲身感受胜过一切的教学。在教《黄河颂》这篇文章时,那些见过黄河的同学就能想象出黄河的气势和壮阔,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就强,那些从未见过黄河的同学只能借助多媒体提供的图片和老师形象的语言描绘去理解了。当然不可能所有孩子都见过黄河,但是,热爱自然、对山川河流有过亲敬、感悟的人,对《黄河颂》这样的文章怎么会没有理解感染呢?有一次我去农村中学听课,恰逢老师讲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都很积极,对文中精彩片段理解深入,看得出他们比城里孩子多了一些生活经验,文中反映的是农村孩子的生活,他们非常熟悉,有过类似《社戏》的看草台班子演戏的经历,或者说文章描写的与他们经历过的似曾相识,就是他们的生活。有了这些生活积累和沉淀的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就更全面,更深入。在作文阅读中我发现,有生活积累和沉淀的学生也是如此。但凡作文写得好的,叙事真实,有真情实感的大多都是描写自己的生活,反之则干巴巴,缺少生活的内容。古人把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叫“游学”,所以,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味生活,对生活要敏感,尤其是家庭的活动、节日的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要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到田间,到工厂,到医院,到社区多看多了解百姓的生活,懂得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阅读、作文。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是成长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课本每学期课文30篇,三年六个学期共180篇,这180篇美文佳作都有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这些目标,并对学生恰当地进行引导,那么,三年时间,学生所积累的这些无疑是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铺路石。文学作品的情感价值若能内化成学生精神的营养剂,那么他们必然会以积极美好的心态迎接未来。
莫怀戚的《散步》写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侧面,表现那种对人类社会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一个幸福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情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则不知不觉中学生会向往幸福的家庭,追求这些美德。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作者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催人泪下的伟大母爱故事,学生需要通过领悟平凡而伟大的母爱,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激发这种感恩的情怀,《羚羊木雕》则表现出了友情的可贵、情义的无价。学生在阅读体会中构筑起思想道德观念,逐步认识并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文学作品和大众文化(影视、歌曲、杂志等)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遐想,甚至有些学生还初涉“爱河”。但“什么是爱情”,是需要人生的经历和“智慧”的积累,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答案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就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文章中“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等含义深刻的语句,是值得学生一辈子玩味的。
美好的亲情、友情、爱情是每个人成长中都需要的,这些情感会伴随人的一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能接触到渗透这些情感的美文,能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并能不断积累,内化成一笔笔精神财富,必然对他们的人生大有裨益。
三、心理品质的积累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生活。
康德说: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这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是要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有质量。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对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觉察力、接纳力、共情力、尊重与欣赏的能力、赞美的能力、倾听与表达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等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在课堂上都能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语文老师在这一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好好利用每一个课堂。 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在遭受歧视、打击、排挤时不气馁,能接纳自己,对美的事物不嫉妒,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这些优秀的品质使它完成了心理的蜕变,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的局限,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品美文,让学生认识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面对被贬的遭遇,不同的心理态度,尤其感受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济世抱负;学习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时,引导学生以后在社会上遇到不如意之事时,不应该悲观沉沦,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学习《傅雷家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正确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学会遇事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学习《孤独之旅》,教会学生如何战胜孤独,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通过长期阅读、体味、感悟,熏陶实践,学生就可能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健康美好的心态。
除了从课文中积累一些心理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品质以外,还要引导学生不断落实到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再次进行挖掘思考,通过让学生写自己,写生活中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写自己的烦恼,等等。做好语文教师,光有满腹经纶还不够,还要像思想观察家一样了解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他们成长的环境及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然后通过座谈、个别谈心、学生自我形象互评等方式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接纳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培养学生做人的良知,培养学生真诚地对待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除此之外,我非常注重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学生具有了尊重与欣赏的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消除顾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正确表达,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适时地赞美和鼓掌使学生学会赞美他人,并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篇篇课文,一篇篇作文,一节节课堂,一次次交流,学生学习知识,积累品质,沉淀思想,丰富情感。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他们会在这个良性的熏陶或积累过程中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成为“完善的人”,没有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学习积累和熏陶是不行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语文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更要靠不断熏陶才可形成,才可坚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生活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一、阅读是积累生活,生活是阅读、写作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教育学生学会读书阅世,涵养人品,积累生活,并能顺畅地与人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字表达。因此,语文老师应有大语文观。“传道授业解惑”应当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因为学生只有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才能会阅读,喜欢读文、史、哲等,并在阅读中积累生活知识经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的分内事,读得怎么样?还要到现实中去检验、去验证,读书还包括读生活这部“大书”。活的语文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么宽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么宽广,甚至比生活还宽深。善于学习语文的人一定会留心生活,用心感悟生活。因为心里有生活,学习起来理解就深,感悟也多。记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选自林海英的《城南旧事》,主要反映的是小英子的成长。学习这篇文章时,绝大多数同学仅仅把它当做一个故事学,很难站在主人公小英子的角度理解所谓“成长”的意义,这也难怪,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在充分享受爸爸的爱,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失去爸爸会怎样,家庭会怎样,自己又会怎样?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的精彩回答惊动四座,原来这个学生在小学还未毕业时他的爸爸因为一次车祸永远地离开了他们,从此,他就和妈妈相依为命,也自觉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帮妈妈干家务,假期打工挣钱和妈妈一起维持这个家,他的经历使他非常能理解主人公的心情,也能比别人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这就是心里有生活。亲身感受胜过一切的教学。在教《黄河颂》这篇文章时,那些见过黄河的同学就能想象出黄河的气势和壮阔,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就强,那些从未见过黄河的同学只能借助多媒体提供的图片和老师形象的语言描绘去理解了。当然不可能所有孩子都见过黄河,但是,热爱自然、对山川河流有过亲敬、感悟的人,对《黄河颂》这样的文章怎么会没有理解感染呢?有一次我去农村中学听课,恰逢老师讲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都很积极,对文中精彩片段理解深入,看得出他们比城里孩子多了一些生活经验,文中反映的是农村孩子的生活,他们非常熟悉,有过类似《社戏》的看草台班子演戏的经历,或者说文章描写的与他们经历过的似曾相识,就是他们的生活。有了这些生活积累和沉淀的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就更全面,更深入。在作文阅读中我发现,有生活积累和沉淀的学生也是如此。但凡作文写得好的,叙事真实,有真情实感的大多都是描写自己的生活,反之则干巴巴,缺少生活的内容。古人把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叫“游学”,所以,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味生活,对生活要敏感,尤其是家庭的活动、节日的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要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到田间,到工厂,到医院,到社区多看多了解百姓的生活,懂得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阅读、作文。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是成长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课本每学期课文30篇,三年六个学期共180篇,这180篇美文佳作都有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这些目标,并对学生恰当地进行引导,那么,三年时间,学生所积累的这些无疑是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铺路石。文学作品的情感价值若能内化成学生精神的营养剂,那么他们必然会以积极美好的心态迎接未来。
莫怀戚的《散步》写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侧面,表现那种对人类社会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一个幸福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情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则不知不觉中学生会向往幸福的家庭,追求这些美德。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作者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催人泪下的伟大母爱故事,学生需要通过领悟平凡而伟大的母爱,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激发这种感恩的情怀,《羚羊木雕》则表现出了友情的可贵、情义的无价。学生在阅读体会中构筑起思想道德观念,逐步认识并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文学作品和大众文化(影视、歌曲、杂志等)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遐想,甚至有些学生还初涉“爱河”。但“什么是爱情”,是需要人生的经历和“智慧”的积累,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答案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就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文章中“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等含义深刻的语句,是值得学生一辈子玩味的。
美好的亲情、友情、爱情是每个人成长中都需要的,这些情感会伴随人的一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能接触到渗透这些情感的美文,能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并能不断积累,内化成一笔笔精神财富,必然对他们的人生大有裨益。
三、心理品质的积累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生活。
康德说: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这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是要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有质量。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对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觉察力、接纳力、共情力、尊重与欣赏的能力、赞美的能力、倾听与表达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等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在课堂上都能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语文老师在这一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好好利用每一个课堂。 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在遭受歧视、打击、排挤时不气馁,能接纳自己,对美的事物不嫉妒,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这些优秀的品质使它完成了心理的蜕变,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的局限,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品美文,让学生认识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面对被贬的遭遇,不同的心理态度,尤其感受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济世抱负;学习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时,引导学生以后在社会上遇到不如意之事时,不应该悲观沉沦,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学习《傅雷家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正确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学会遇事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学习《孤独之旅》,教会学生如何战胜孤独,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通过长期阅读、体味、感悟,熏陶实践,学生就可能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健康美好的心态。
除了从课文中积累一些心理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品质以外,还要引导学生不断落实到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再次进行挖掘思考,通过让学生写自己,写生活中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写自己的烦恼,等等。做好语文教师,光有满腹经纶还不够,还要像思想观察家一样了解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他们成长的环境及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然后通过座谈、个别谈心、学生自我形象互评等方式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接纳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培养学生做人的良知,培养学生真诚地对待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除此之外,我非常注重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学生具有了尊重与欣赏的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消除顾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正确表达,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适时地赞美和鼓掌使学生学会赞美他人,并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篇篇课文,一篇篇作文,一节节课堂,一次次交流,学生学习知识,积累品质,沉淀思想,丰富情感。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他们会在这个良性的熏陶或积累过程中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成为“完善的人”,没有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学习积累和熏陶是不行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语文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更要靠不断熏陶才可形成,才可坚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生活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