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宋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儒医"一词更是沿用至今.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不论是医学典籍的整理,还是医学理论的阐发总结,以及医学教育、伦理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儒家思想的介人也对医学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苏东坡以"圣散子"治疫获效,遂夸大其效而记述之,后人不加辨析,肓目师法,误人其多.再如受"事亲"、"济众"思想的影响,子女"割股事亲",甚至更甚,士绅之辈不加辨析,盲目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宋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儒医"一词更是沿用至今.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不论是医学典籍的整理,还是医学理论的阐发总结,以及医学教育、伦理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儒家思想的介人也对医学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苏东坡以"圣散子"治疫获效,遂夸大其效而记述之,后人不加辨析,肓目师法,误人其多.再如受"事亲"、"济众"思想的影响,子女"割股事亲",甚至更甚,士绅之辈不加辨析,盲目施药。
其他文献
过度诠释,是指对研究对象所表述含义的过度理解、翻译和解释.中医学术史是研究中医学术发展演变过程的医史学分支学科.在中医学术史研究中,由于史料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作者本义表达的相对性,加之学者解读的偏差,常常导致中医学术史研究中"过度诠释"的存在。
清代末任青海大臣庆云阁公,为清吏之中以医名者.其卸任后曾与张奎彬先生共办"奉天中国医学研究所",因而留名医史,更以所著<医学摘粹>闻名于世。
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县人.明代著名医家,因学问深厚、医效显著,故时人以"此日孙思邈,医功更有神"相赞誉,撰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痘疹心印>2卷,以及<孙氏医案>5卷。
随着西学东渐,由于医政政策、教育体制以及西医在社会各层面的广泛传播,中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面对逆境,中医界顺应时代变革,求变图存,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广泛深厚的民间基础,积极争取中医教育的合法地位,创办了多所中医学校.在兴校办学的过程中,中医界勇于转变观念,授受新知,探索完善学校教育内涵,使民国时期的中医学校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也为新时期中医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
2008年9月16日上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双中北”医史讲座第16次学术报告会在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举行。此次报告会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主讲,题目为“《周易》与中医的关系”。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主办的"人类健康理念国际论坛--第四届国际医史学大会",于2009年8月22-23日在京召开。
(编者按:医学史和医史学的概念、学科划分、研究分野和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对于医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重庆)的主要议题是"医史学科属性及内涵、外延研究".在会议交流的基础上,本刊以"医学史与医史学"为题组织这次"专家笔谈",请大家就某一具体问题、从某个角度发表见解,意见可同可异,不嫌重复,不避分歧,希望通过讨论,引起学界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进而推
纵观脑性瘫痪认识历史,虽有文学艺术作品可能涉及"脑性瘫痪"描绘但这仅仅提示它是一"古老疾病",真正开启脑性瘫痪医学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19世纪中后叶,Little、Osler、Freud三位学者,不断完善的"脑性瘫痪"疾病定名、脑源性概念、病因归类、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导的临床表现多样性特征,为近代脑性瘫痪研究奠定了基本架构。
刘澄中、张永贤合著的<经脉医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于2008年9月由大连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者通过分析古代医学史料,提出中医学由汤液医学与经脉医学构成,其中经脉医学有文字与技术两部分,在两汉时期,经脉医学的实践技术逐渐失传,后世医家将其文字部分与孔穴医学合流重构,从而演变为今日之经脉学说与针灸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