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关键时刻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树立利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抓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树立利落实科学观,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树立利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丁作,从加快观念、交通、产业、市场、发展战略上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努力把我市建成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我们实施有效的科学发展观还需要以下几点:
1、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2、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3、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4、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5、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我们科学驾驭和运用这些规律,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与发展相关联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就是要求我们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统筹,善于协调,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关键时刻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树立利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抓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树立利落实科学观,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树立利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丁作,从加快观念、交通、产业、市场、发展战略上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努力把我市建成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我们实施有效的科学发展观还需要以下几点:
1、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2、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3、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4、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5、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我们科学驾驭和运用这些规律,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与发展相关联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就是要求我们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统筹,善于协调,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