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 激活全局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华精品集团自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后,从渠道到产品再到品牌,陷入了重重困境。危机四伏中,东华精品集团该如何成功突围呢?
  
  金秋十月,王宇辰带领他的团队,为一家家装饰品企业——东华精品集团(以下简称东华)提供咨询服务。
  
  细盘点,问题重重
  
  东华是一家以外贸为主的集团公司,其出口业务一直占据企业总业务量的70%以上。但是,随着出口市场竞争的加剧,东华发现,不但业务量的持续增长遭遇“瓶颈”,即便是保持现在的业务量,也非常吃力。更严重的是:国内企业的无序竞争,使得出口业务的利润率呈不断走低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并立志在国内的高端品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东华精品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
  实际上,东华的年生产规模能达到15亿元以上。按照企业规划,国内市场占有一半,即为7亿~8亿元。事实上,这个行业的市场也就是80亿~100亿元。也就是说,东华将占据10%的市场份额。
  开拓国内市场,路并不平坦。由于品牌知名度、初期定位和宣传不力等问题,产品只能走大批发渠道,利润率极低,渠道忠诚度更无从谈起。东华也进行过渠道拓展、升级的尝试,如开设东华精品专卖店、产品进入各大建材市场和超市等,但其他渠道低价货的竞争,使得东华的努力仅仅成为人们“打烊”的对象,最后的购买还是在场外的小商铺完成。产品的严重滞销,让东华的努力付之东流;专卖店支撑不住而纷纷关门、各大商超市场也把东华的产品“驱逐出境”……
  困窘中,东华请来了王宇辰和他的团队。
  王宇辰在调查中发现:东华产品的品种设计和更新速度极快,因为东华拥有一支超强的设计团队,每天能够设计很多新产品。而上市产品的寿命期往往只有1—2个月,之后就进入“雪藏”状态。由于一些产品的生产批量极小却需要单独开模,厂家还必须负责渠道的换货和退货以及相关的物流费用,因此,产品的生产计划和物流计划难度都极大,库存产品和物流更成为吞噬企业利润的一个大窟窿。
  要占据10%的市场份额,对于渠道的覆盖密度要求很高。如果对现有渠道加大密度,已经存在的相互杀价现象将会越演越烈。东华精品作为一个单独的品牌,在不同的购买环境以不同的价值出现,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和“迷失”。
  况且,立志成为高端品牌的东华,拥有的却是最低端的渠道——批发市场渠道和建材市场的零售渠道。渠道形象远不能满足品牌塑造的需求,甚至面临着逐步沦为大路货的危险。
  显然,东华产品处在市场动力不足、渠道层层下滑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尴尬”境地。
  
  再分析,迷局渐显
  
  王宇辰和他的团队认为:东华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张”,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在现有的市场布局下,东华的产品覆盖密度其实已经接近于饱和。东华要在市场上实现预期效果,必须对市场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整合,并且在整合中寻找、引发全新的变化。
  快速的设计能力和产品上市能力,既是东华的优势。也变成了一个“包袱”。过多的产品种类,没有节制的新产品“生育”,导致产品寿命期过短,还没有形成销售热潮就已经退市,产品成本因此居高不下。极高端产品注重“质”而非“量”,东华要争取每一个产品都能成为经典,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产品的过快更新(更新必然带来产品价格降低,对于已购买客户而言,其实就是产品的贬值)。
  王宇辰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并把消费者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高端消费者。他们注重消费感觉,尤其对于具有明显的“以个人感受来决定产品综合价值”的行业而言,这部分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感受,是第一位的。第二层:中端消费者。他们愿意追逐时尚,但是对于价格有一定的敏感性,更愿意把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第三层:低端消费者。他们对于价格比较敏感,对于产品的时尚、流行不是很在意。但在价格合适的基础上,在消费中容易受到前两种消费者的影响。中间层:在上述三种层次之外,每两个层次之间,还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游离”状态的消费者,他们非常希望能够享受上一个层次的消费感受,但是对于价格又有一定的困惑,特别希望能够“占便宜”或者“买得起”更好的产品。
  不同消费层次的渠道,其实给与消费者的消费价值是不一样的,高端渠道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产品之外的服务感受和增值服务,低端渠道则更多的以便利和便宜作为价值内涵。
  在完成上述分析之后,王宇辰异常激动,因为他知道,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全规划,谋篇布局
  
  很快,王宇辰和他的咨询团队,将一份建议书放在李总的桌上。
  多品牌密集覆盖。即使作为某一类产品的品牌,都容易引起其他类别产品的混乱。东华的单一品牌,已经不能支撑不同渠道以及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建议把东华精品作为背书品牌,重新构建产品品牌系列.分别占据极高端市场、高端市场和中端市场,至于低端市场,主要用中端市场的“换季”产品进行占领,而不再设置低端品牌。这样,通过多品牌战术,可以有效地增加终端覆盖率。同时,也不至于和自身产品产生冲突。
  多产品区分使命。高端市场上的产品要讲究”系列”,用“系列”的推广来代替产品的推广,避免因为产品退市导致的前期宣传推广浪费。中端产品则继续发挥更新换代快、快速追逐市场热点的优势。淘汰的产品则通过促销活动,满足低端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做到多种消费者“一个也不能少”。
  多渠道规划整合。按照品牌和产品的设计,对东华的渠道进行重新规划:面向相对较少且固定客户的高端渠道,如高档商场、精品建材城,并在部分区域设置旗舰店;面向中端消费者的渠道主要进入建材超市。大型建材市场等;面向低端人群的渠道则密集涵盖建材市场,甚至小区周围的建材店,用渠道将产品和目标人群进行有效区隔。
  以变求成。上述模式能够活起来的关键点在于:利用产品升级换代,每一个层级都适度“下延”,通过不断地“变”来求得市场份额的增长。如极高端产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利用原来的设计和模具,在产品细节和材质上进行变化,即可生产用于部分高端人群的“类极高端产品”。特别是中端产品,通过一定阶段的快速淘汰进入低端渠道,以此满足消费者的“打烊”心理,通过撇脂价格获取最大利润。
  李总对于王宇辰的建议大加赞赏,他要求咨询团队尽快形成方案,并尽快加以实施。
  
  遇双节,横空出世
  
  东华的执行力确实厉害,李总的安排迅速转变为市场实践。
  在此期间,王宇辰和同伴长时间泡在一线,对东华的销售人员和市场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纠偏。经过4个月的努力,建立了以“一级市场全覆盖,二、三级市场密集分布”的新渠道网络。
  另外,品牌的重新规划也很快完成:重新设计、注册了“奥睿”、“艾菲尔”、“奥菲尔”等三个产品品牌,并给每一个品牌融入其独有的品牌内涵和不同的视觉设 计,从而既有血缘关系,也能够明显区分。原来的东华精品作为背书品牌与新产品品牌同时出现,东华精品这个品牌在新品牌规划中退居二线,今后视情况决定进或退。
  考虑到新品上市涉及品牌的全新打造,王宇辰配合东华,进行了全方位的广告和传播设计:“奥睿”主要采用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结合旗舰店体验方式进行推广。另外两个品牌,一方面搭乘“奥睿”电视广告的顺风车“露一小脸”,另一方面通过平面媒体和终端宣传品进行推广,并结合终端的形象和统一展示加以凸现。
  经过研讨,产品上市初步定在2006年1月。之前则通过在北京、上海等电视媒体,以及终端拦截式“会员拓展、直邮”等宣传方式,将东华精品的产品升级换代信息迅速告知高端消费者。中档渠道产品“以新换旧”的退换货模式也开始宣传,并筹备到位。
  2006年1月,元旦和春节两大节日相继来到。从元旦开始,“美好家居新体验”活动在10个一级城市全面启动。10个旗舰体验店每天都接待大量手持活动赠券和优惠券的客户,来自欧美和日韩的设计师亲自接待并提供家庭装饰的建议,同时介绍东华最高端品牌“奥睿”系列产品的设计理念和传承来历。在建材超市和卖场,高端品牌“艾菲尔”按照全新的展示方式重新上架,经过培训的导购员游动在产品旁进行介绍,形成有效拦截。与此同时,中档品牌“奥菲尔”进入建材市场,通过统一的形象展示和产品摆放,形成了抢眼的风景线。
  
  巧借道,妙计连环
  
  低端渠道和高端与中端不同,由于其数量巨大,经销商普遍弱势,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如果进行简单的产品品牌换代,以及销售政策改变等活动,肯定会引起极大的反弹甚至风波。如何才能让这些终端按照东华的规划走上期望的道路?
  对此,王宇辰精心设计了一套“借道灭虢”的连环计。
  在高端和中端的渠道宣传、促销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却让低端渠道处于一种“饥渴”状态,除了消化原有的产品,东华并没有给他们新的产品,也没有什么市场支持。随着问货的人越来越多,这些老板们坐不住了,纷纷打电话给东华的业务员要求订货。王宇辰却按兵不动,只是笑着让业务员耐心地“泡”着,可以进行订单意向沟通,就是不收钱,也不发货。到了1月中旬,低端渠道的订货呼声越来越强烈。王宇辰见时机成熟,便吩咐各个区域的业务员,在3个工作日内,统计出本区域低端渠道的订货种类和数量。
  1月20日,低端渠道终于听到一个好消息:可以按照中端渠道进货价的5—7折供应他们所订的“奥菲尔”产品,但条件是现款现货,而且没有退货和换货。由于饥渴已久,加上价格特别优惠,终端销售价格比现在销售的渠道要低很多,大部分经销商接受了这个条件。很快,“奥菲尔”摆满了各个建材市场甚至建材小店。实惠的价格吸引了之前摇摆不定的消费者。
  此时,中档渠道已经换上新产品。原来,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和仿冒产品涌现的现实,王宇辰和李总设计了一套“快速打折,每月换新品,分阶段共用渠道”的运营模式,利用东华的设计能力和快速生产能力,对于中档产品进行每月更新一次,中档渠道在指定换货日期,所有的库存,都可以换为新品。而换下来的产品,则快速以低价杀进低端渠道,形成对潜在消费者的第二波“扫荡”。虽然价格较低,但由于不退货和不换货的供应政策,厂里不再有库存,企业也有利可图。更重要的是,既实现了渠道的全面覆盖,又避免了渠道之间的冲突。
  至此,东华的国内市场推广计划已进入实质性的进展阶段。第一季度结束,王宇辰的服务也告一段落。临行前,李总通报了销售数字:终端数量从原来的约6000家,上升为15000家,销量同比上升了2.7倍,而销售额则上升了4倍多。更为重要的是,产品顺利地实现了品牌多元化和产品升级,之前大量吞噬企业利润的“库存黑洞”,已经从东华彻底地消失了。(本案例涉及的企业、产品和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李大千lidaqian@188.com)
其他文献
夹生饭,会令人消化不良;而夹生市场则令人望而却步。面对这样的烫手山芋,除了三思后行,“温火慢炖”也许比较明智。    “来,李云龙,请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有事给你安排一下!”当老总很客气地亲自召见面谈,李云龙知道又有关于市场开发的艰巨任务将落在自己头上。“好像没有什么新的市场需要开发啊?”李云龙喃喃道。  带着疑问,李云龙走进老总宽敞的办公室。  “现在A市场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因为目前该市场销售情
期刊
众所周知,新品上市失败率高,很多新品会在市场上昙花一现,似乎在“80/20原则”面前无法逃遁。高科技洗涤新品——“麦逊有氧洗”上市伊始也曾经遭遇滑铁卢。它能否摆脱面临的困境再次启航?    中国洗化市场,不仅有宝洁,联合利华等跨国巨头,还有包括纳爱斯、汰渍、奥妙等本土标竿企业。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国内外品牌纷纷卷入价格大战,就连一向蔑视价格战的宝洁也热衷于此。为了脱离这片“红海”,开辟新的“蓝海”
期刊
为什么市场打下来却守不住,“狗熊掰棒子”的情形一次次重演?对掠夺性市场开发这个中小企业市场拓展的陷阱,许多人热视无睹……  X公司是一家新建的中型方便面企业,企业虽然资金雄厚,但缺乏方便面行业运营经验,可又求胜心切,设想在两年之内,使其产品在本省的覆盖率达到90%,成为本省第一品牌。企业投产后就开始对全省市场全面出击,结果市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出半年,由于盲目的市场扩张、粗放的管理、短视行
期刊
图书市场的日渐式微已经成为出版界的共识,尽管中国图书的品种年年见涨,但从印数到码洋再到利润已经成为各个出版社的噩梦。在整个出版系统都靠教材苦苦支撑和传言网络时代是纸质传媒终结者的困局下,先是刘心武在央视点评红楼梦后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书赚得盆满钵满,而后易中天的《品三国》拍出了180万元的天价。同时,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大手笔运作使一向低调的余华包装成文学明星,让其新作《兄弟》在网络的争论中,再次
期刊
我们看惯了男子化的体育营销模式,充溢着阳刚难见几分阴柔,难道“运动真的让女人走开吗”?答案是否定的,耐克凭借自编的舞蹈令无数女子欢欣鼓舞,开辟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文宣布,从2006年8月1日起,减肥、丰胸等电视广告暂停播放。这也许会令天下爱怜自己身体的女子手足无措。不过,耐克早就为她们准备了一个更好的去处。  打开耐克中国女性网,在粉红色的界面上浮现出
期刊
金鼎奖之杰出营销总经理奖  获奖人:张抗洪  获奖理由:他擅长出其不意的营销活动推广。2005年,哈飞汽车销售总公司在国内市场累计销售汽车30余万辆,比上年增涨了近80%。    2006年4月26日的“2006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论坛”上,哈飞的发展成了论坛聚焦的一颗亮星。哈飞的产品自主开发,尤其是“哈飞中意”的传奇成为聚焦的重点。正如媒体传播的那样,这已经不是一个车型的概念了,而是一种思路、一
期刊
国内烟草工业企业高档烟的营销的主流是“广告+公关”模式,但口碑营销的作用也日益被重视。笔者研究了许多高档烟在市场运作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发现100%的企业都有意或无意地引入了口碑营销的概念,但多没有形成系统的口碑营销模式。本文试图从这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中总结出适合高档烟口碑营销的模式。  宝洁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口碑营销公司Tremor公司,筛选25万个青少年志愿从事口碑营销,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参与新
期刊
古代剑客比武,与强敌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也要勇于亮出自己的宝剑,此之谓:“亮剑”精神。  商场如战场,弱势企业与强势企业竞争,如能正确分析敌我态势,合理配置资源,勇于“亮剑”,完全能够以弱胜强、赢得市场。    2005年1月,随着春节的临近,柳州市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商战硝烟。冬季是饮料行业的销售淡季,进入冬季以来各饮料企业的销量纷纷下降,渠道库存压力增大。春节作为新的销售年度的开端
期刊
挑战者掀起价格战怎么办?不予理睬,无疑是对手最希望的:差异化促销,等于给对手机会。贴身克隆对手的促销模式,才能扼制其锋芒……  A公司是西南某市一家知名乳晶企业,这两年通过兼并整合,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在当地成为响当当的领军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不仅拥有完备的网络覆盖和庞大、忠诚的消费群体,并且在区域市场运作上也颇为老道娴熟。  B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的明星企业,近几年开始拓展西南市场。可经过
期刊
正如人的“生老病死”,产品也有自己的生命状态与生命周期。  芸芸众生,或生命灿烂、魅力永存;或郁郁落寞、庸碌一生。产品亦如斯,在生命的轮回中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我们说,产品的生命力包括产品的爆发力与持久力。  产品是营销的基础,这句话如今应该有新的理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销售技术的作用有时会超越产品;但随着大型零售终端的普遍、迅速崛起,随着新的沟通渠道与沟通方式的迅速普及,消费者能够与各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