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教育中感悟自然与生命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kwokh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力量。北京市史家实验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展开劳动教育,借助家务比赛、食育课堂等进行劳动教育渗透。
  借助园艺活动开发劳动教育课程
  史家实验学校地处北京二环边,老师和学生大都是城市里长大的一代,平时从事的劳动大多仅限于家务,教育形式相对单一,为此,学校不断探索将劳动教育扩展到更多领域,通过更丰富的劳动方式进行劳动教育。2012年,学校建立了无土栽培教室,每年开设丰富的种植培育活动,现在已成为颇具规模的绿色生态园。根据劳动教育相关文件要求,学校以“和谐+生态”理念为指导,在植物栽培、园艺心理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尝试具有城市特色的小学劳动教育方式——借助园艺活动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确定了园艺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感受自己劳动收获带来的成就感;在直接参与中体会劳动艰辛,养成劳动习惯,从而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借助培育和养护中发现的植物栽培问题,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抗挫折能力;在小组与班级种植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借助自然物的创作,更多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并将园艺活动纳入学校“和谐+生态”全课程体系。课程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身体发展水平,结合北京气候环境以及校园既有植物资源,确定了学生比较容易开展的三种园艺活动:自然观察、植物栽培和自然物创作。自然观察是通过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来认识大自然,了解身边的植物。植物栽培主要是种植不同的植物,一类是蔬菜的种植,一类是观赏类植物的种植培育。自然物创作则是利用自然界的一些材料,如果实、果壳、葉片等展开创作,由此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独特。根据小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的特点,将课程分低中高三段活动和课程主题。在课程主题设计上,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注意力水平以及认知、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特点,低年级更多的是短时间、具体化、操作简单的园艺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中年级种植增加了难度,观察增加了时间,自然物创作增加了自主性,不仅体会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在园艺劳动中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高年级则进一步增加其自主性,让其在园艺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伟大和光荣。
  从最初创建绿色校园,让城市中的孩子更多地接触绿色,感受自然,此后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园艺心理教育的探索,每一次新尝试都给学校的园艺活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园艺活动中体验感受劳动的乐趣
  学校园艺活动劳动课程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为指导,在园艺活动中完成劳动教育目标。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主,指导学生在园艺活动中体验感受劳动的乐趣,体会劳动艰辛,学会更多的劳动知识,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活动类课程以班级种植活动和小组培育为主,以一米菜园种植活动为例,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了不同的蔬菜种子和种植箱,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各个班级开展自己的蔬菜种植。蔬菜的培育、日常维护和收获都由班级学生自主完成。根据北京气候特点和学校课程设置,分为春季课程和秋季课程两大部分。春天植物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学生比较容易感受到植物的变化,能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所以春季课程(3月-6月)以自然观察和植物栽培为主。植物栽培类课程,由老师带领学生了解植物栽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后,一起实际操作,体验劳动过程,在劳作中进行学习和体验。而秋季课程则以自然物创作为主,辅之以种植知识讲解。因为北京进入冬季之后,种植相对受到限制,因此主要以植物果实、果壳、叶片等为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材料最初由老师指导学生准备,后期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准备相关的材料。
  由于专业劳动师资缺乏,我们将园艺课程与园艺心理学结合起来,由科学老师、心理老师和部分班主任老师组织实施。低年级的课程,由班主任老师和部分园艺心理项目组老师,利用班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成;中高年级的课程,除了班会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加入了自主选修课程和“330课程”,心理老师、科学老师和园艺心理项目老师在自己现有的课程中加入了劳动教育。
  在园艺劳动活动中种植梦想,收获快乐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校园艺活动劳动课程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学生不仅切实体验到了自己劳动收获的喜悦,老师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
  一是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生活常识,逐步告别了五谷不分的状态。在园艺劳动课程之前,虽然学校有园艺活动,但是种植更多的是以观赏类为主的植物,而园艺劳动课程更多地引入了蔬菜、水果甚至农作物的种植,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际培育中认识了冬小麦,知道了花生是生长在土地下的,看到了花生花儿的样子,了解了辣椒是有很多品种的,也看到了茄子叶子的真面目。二是学生在园艺劳动中掌握了种植的基本条件,学会了浇水、施肥、松土,能够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具体操作,根据具体植物制定操作计划,同时在实际培育中真切体会到了劳动收获的喜悦。三是提升了抗挫折能力,学会了自己面对问题。在蒜苗培育、樱桃萝卜种植和草莓种植中,很多学生遇到了问题,比如樱桃萝卜长的小、辣、皮开裂等,比如草莓种死了等,面对这样的结果,尤其是种植死亡的情况,学生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更好地面对问题。四是园艺劳动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了合作分享。在园艺劳动课程中经常涉及植物种植,低中段学生在体力和知识上的局限性,也给园艺活动的从事带来了困难,因此经常看到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提升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五是园艺劳动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新的表达机会。外向的孩子更愿意向身边的同学介绍各种各样的植物知识,内向的学生则在观察记录中更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情绪体验。
  我校的园艺系列课程,充分挖掘了园艺活动的课程价值,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园艺活动,克服了师资场地等方面的困难,探索出了城区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借助园艺活动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建模、人际交互、移动机器人、医学、逆向工程等行业得到了蓬勃进步,他们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点云数据曲面重建是其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的研
变化检测是指对同一地区不同时相影像的地表变化信息进行监测,可以定性或定量地分析地表的变化特征和过程。检测出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之间变化的区域是一项挑战性的技术,传统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是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广义跨文化交际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同一主流文
还原性无机硫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及营养盐的地球化学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评价水体沉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国内未开展的形态硫的分级人手,从沉积物的保存、测定等
<正>‘昌云’是在枣疯病发生严重的枣园中发现的抗枣疯病新品种,2015年6月通过山东省枣庄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树姿开张,树冠自然圆形。平均单果重13
年度大事件  “强制收回民办幼儿园”  3570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被选出  “黑外教”案宣判  两会话留守儿童  河南周口民办园遭“征税风暴”  早教机构疑似“跑路”  51名孩子被喷腐蚀液体  1.5亿元打造一所公办园  3岁童模被母踢踹  ▲ 徐州丰县“强制收回民办幼儿园”  2月,“江苏徐州现强制收回民办幼儿园,小区配套园新政惹争议”信息引发关注。2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发布调查结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和劳动教育在促进中小学生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人类其他活动无法取代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劳动教育时所说的,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劳动是渗透一切、贯穿一切的东西。 劳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
介绍了隐伏矿床勘查研究现状,阐述了隐伏矿床与地表易识别矿床的差异,深部矿床主要受地球动力学、热力学控制,指出像牛顿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光子运动一样,地表易识别矿床理论也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