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风险的预警机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的环境风险一题,操作过程中我一直很焦虑。写稿前,我焦虑于拿到的信息是否足以支撑命题;写作中和文章发表后,我又焦虑于有没有夸大石墨烯的环境风险。由非专业的记者来报道新产品面临的潜在环境风险,我一开始最担心的是“写错了”,至于报道的影响力,是后来才反应过来的事情。
  这也是我第一次做环境报道。编辑派题给我时的考虑是做一个石墨烯专题,以产业界炒作石墨烯电池作为主稿,石墨烯的环境问题和专访石墨烯发现者作为配稿。我来操作配稿。编辑嘱咐我,这是个好题,另外,但凡有不确定的地方一定问专家。


  可专家在哪里呢?几乎找不到一个专门研究“石墨烯污染”的专家。产业太前沿,环境专家还来不及关注到石墨烯,而石墨烯专家则避谈污染——记得我打第一个电话时毫无技巧地开口就问石墨烯有什么污染,电话那头的教授明显怒了:“工厂还没建几个,你们媒体就开始盯着污染了,产业还要不要发展?”
  吃一堑长一智,当我和操作石墨烯电池稿的搭档拜访一家企业时,采访前面两小时我都没开口问“污染”。等到企业董事长开始攻击同行制造石墨烯的工艺(氧化还原法)消耗太多硫酸,我才接上一句:“那岂不是污染很严重?”
  “当然有污染,严格来说根本通不过环评。”
  对于看了两天资料而毫无头绪的我来说,这句话如同救命稻草。不过,同行相轻,可能存在夸张,下一步必须向用氧化还原法生产石墨烯的企业了解情况。
  说来也巧,当天晚上采访就有了着落。一位专家在常州有工厂,他告诉我,生产全流程非常环保,欢迎我去参观。
  去常州的飞机上,我又开始慌了:我显然不是去监测工厂有没有达标排放,有没有造成实质性污染的。污染还没有真正发生,还只是“风险”。我需要从工厂中得到什么信息,佐证一个虚无缥缈的“风险”呢?
  厂长非常热情,极其坦率。工厂建成不久,我是他接待的第一位记者。参观到废液存储池时,我问他生产石墨烯是否需要消耗很多水和硫酸,他说确实如此,还把生产一吨石墨烯的耗水量、耗酸量以及废弃物处理成本占比都告诉了我。
  厂长表现出担忧,如果以后扩产,废弃物处理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担忧”和“风险”一样虚无缥缈,但恰恰提供了一种佐证:它们都是对未发生之事的合理预期。将二者建立联系的逻辑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企业可能倾向于牺牲环保治理成本。
  从常州回来后,我感觉核心采访完成了,安心一点。后续采访更像牵线搭桥:把到手的数据传递给环境专家,问问这意味着什么;同时也传递给其他一些石墨烯企业,了解一家工厂的数据能否代表行业普遍水平。
  把采到的信息汇报编辑后,编辑提示我:这些都是石墨烯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作为一个新产品,石墨烯本身有没有环境风险呢?这是《寂静的春天》的思路了,必须借助于专家的既有研究。我上知网一搜,相关论文少得可怜,好在不是完全没有。于是采访论文作者,把专家的研究成果翻译出来,这构成了报道的第一部分。
  报道发表后,我感受到的直接反馈来自采访对象。环境专家们认可报道没有失实,但石墨烯行业的采访对象都很生气。
  给了我救命稻草的董事长把我拉黑了,拉黑之前特别告诉我:石墨烯联盟不再欢迎你。
  常州的厂长很伤心,他说自己是典型的工科男思维,不明白为什么媒体这么不宽容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一再解释,《南方周末》作为长期关注环境健康议题的媒体,对于一个发展起来一日千里的新兴产业,有责任提示其环境风险。
  他无意多说,我猜他再也不愿意和记者打交道了。
  最让我过意不去的是一家石墨烯企业的营销负责人。他给我发来邮件,告诉我他因为这篇报道丢了工作。这家企业我着墨不多,只是披露了其生产一吨石墨烯的耗水量。我没有想到,一个纯粹客观的生产数据也会给采访对象带来麻烦。
  很长一段时间,对采访对象的歉疚盖过了报道发表带给我的兴奋。那时我刚入行不足半年,对所谓“新闻的影响力”一知半解,我能肯定的只是它给石墨烯行业惹了不少麻烦。而最终开解我的是定义“新闻”的一句老话:“新闻是某些人不想被人发表的东西。除此之外,都是广告。”
  这篇报道也成为我进入环境新闻领域的敲门砖。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选题本身,这是编辑的功劳——只有长期关注环境议题才会有对环境风险的嗅觉。我则在操作选题的过程中逐渐领悟环境新闻的逻辑:如果我抓到的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能侃侃而谈石墨烯的环境风险,那新闻性无疑大大降低了;如果每一个石墨烯行业中人都能从一开始就认同报道的价值,那环保和发展之间的天然矛盾就不再是难题。
  半年后报道获奖,《中国周刊》约我写一写“记者精神”。我对这个话题深感为难。在《南方周末》报社一年的从业经历中,我领悟到的记者精神是:发现真问题并如实报道。操作《“十三五”开启千亿热潮 石墨烯产业:污染密集型?》一文,我基本做到了后半句,没有辜负一个真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氢能利用逐年增加,而氢低温液化是一个流程复杂、能耗高、效率较低的低温热力学过程,降低氢液化过程的能耗以及提高流程效率是研究的目
【正】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enjoyed a long history and great achievements, and created many architectural miracles such as the Great Wall. In the proces
水库的防汛是目前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抵御洪涝灾害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在管理方面疏忽,水库一旦失事会给下游淹没区造成毁灭性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灾害。
<正>荷兰:库肯霍夫花园库肯霍夫公园位于盛产花田的城市——丽丝,占地32公顷,拥有"欧洲花园"之称。库肯霍夫公园在15世纪时原是一位伯爵夫人的狩猎场,并在后院种植药草香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