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基地概述、基地背景、基地目标及时间安排、基地规模与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组织管理、效益评价等七个方面来分析勐永镇200亩塑料大棚“菜篮子”生产基地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塑料大棚 菜篮子 生产基地 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27-01
“菜蓝子”工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社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人们对“菜篮子”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切实做好“菜篮子”工程,中央已出台一系列促进“菜篮子”工程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地概述
耿马县勐永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海拔2312米,最低海拔611米,羊耿二级公路贯穿全镇,充裕的阳光资源,温湿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丰富的资源环境。2012年仅特色瓜果蔬菜总收入184万元,最高亩产值达8000元,平均亩产值4000元,并且通过市场引导、技术培训、规范生产、新技术、新品种以种植大户作示范带动,产品以蔬菜合作社为龙头销售,以品牌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再生产投入积极性不断提高。为此,勐永镇党委、政府拟定在羊耿二级公路贯穿的三个坝子,投入资金1000万元,新建200亩塑料大棚“菜篮子”生产基地,辐射带动5000亩露天蔬菜生产,把勐永镇建成临沧市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
二、基地背景
1.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2012年人均有粮34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732元,近年来抓住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机遇,建成了沟渠配套的“田园化”,农田基础设施较好。
2.自然资源状况
2.1气候
基地位于亚热带低热河谷地,海拔970米―1100米,气候淡热、夏温冬晴、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9.5℃,最冷月平均气温12.5℃,极端低温-2.1℃,最热月平均气温23.2―24.1℃,极端高温38.1℃,>10℃的有效积温6787.9―7294.1℃,初霜日12月30日,终霜日2月3日,有霜日数12.2天,无霜期长达329天,全年日照时数2222.2小时,日照百分率51%,热量资源丰富。
2.2土壤条件
基地土质为冲积性河沙泥田,耕层0~19cm,PH5.2~5.7,有机质1.3~5.9%,速效氮31.1ppm速效磷2ppm,速效甲54.9ppm,,土壤含氮丰富,中性偏酸,一级土壤。
2.3水资源
项目区年降雨量1015.7mm,历年雨季5-10月份,降雨量为913.8mm,占全年雨量的90.6%,其中7、8月份为雨季盛期,历年平均值为351.8mm,占全年的34.88%,灌溉条件较好,能灌能排,水质无污染源,作为科技大棚灌溉用水。水质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用水标准。
2.4基础设施
羊耿二级公路横穿基地,基地内有两个集贸市场,分别为:勐永镇集贸市场和河底岗集贸市场。距离临沧市区89公里,耿马县城75公里,云县城80公里,机耕路通田,田成块,路成网,能灌能排,户户通硬板路,为农产品运输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
2.5技术条件
项目区有省、市、县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指导,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有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3人,有能力承担基地的技术指导工作。
三、项目的目标及时间按排
1.基地目标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名、特、优、新、无公害瓜果蔬菜,以试验、示范、培训为中心,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二是让农民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转变。由分散型向规模型生产化发展和提高科技含量的经济效益,以此增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把耿马县勐永镇建成临沧市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投入使用后,项目区亩产值预计达1.5万元。
2.时间安排
基地施工即日起一年内,开始出售成熟的瓜果、蔬菜,同时对收获后空出的地块进行第二季种植。
四、基地规模及投资估算
基地总投资金额1000万元,标准为简易钢架大棚,规格为跨度7.5~8米,长度为0.8米的倍数,高度为3~3.3米。拟定建设200亩,513个大棚(133400平方米),平均每个大棚面积260平方米。
1.主体工程
棚体投资为每平方米60元(包括钢架、棚膜、防虫网、压膜线、压膜槽、蔗阴网,卷膜器)。200亩(133400平方米),合计投资800.4万元。埋设PV管道、喷头、总管、叉管、接头、沉淀池等投资41.3万元。
2.附设工程
在原有机耕路面上铺设砂石,路面长2000米,宽8米,共16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投资38元,合计投资60.8万元。
3.排灌溉建设
沟长3000米,支砌30公分x50公分三面光沟,每立方米投资60元,共计3500立方米,投资21万元。
4.土地平整费
200亩投资50万元。
5.标志牌建设3个,每个投资0.5万元,共计1.5万元。
6.科技培训5000人次,投资25万元。
全部工程累计投资1000万元。
五、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以争取云南省农业厅、临沧市农业局的扶持和农户自筹相结合进行筹措。项目总投资金额1000万元,争取云南省农业厅、临沧市农业局扶持500万元,农户自筹500万元。
六、基地的组织管理
基地由云南省农业厅、临沧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勐永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分户实施,基地成立领导机构具体抓好落实。
七、基地的效益评价
1.基地建设可行性
基地的指导思想明确,项目建成后集生产、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为一体,是典型的现代高科技农业,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提高生产力,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2.经济效益分析
基地当年建成,当年投入生产,当年产生经济效益,能充分发挥设施农业效应。进行反季节生产,通过增加复种指数,打农产品时间差价,季节差价,市场差价,亩产值可达1.5万元,2年可全部收回投入成本。并且所建钢体大棚,棚膜使用寿命4年,钢体使用寿命15-20年,同时,所建成的配套基础设施一劳永逸,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3.社会效益分析
基地建成后,一是能大幅度提高受益农户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农民的科技运用能力;三是为城乡人民提供无公害“菜篮子“产品,把耿马县勐永镇建设成为临沧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基地建成后,将生产名、特、优、新、无公害瓜果蔬菜,以试验、示范、培训为中心,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让农民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转变,由分散型向规模型产业化发展和提高科技含量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项目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将为耿马县勐永镇建成临沧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耿马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勐永镇简介.
[2]勐永镇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关键词] 塑料大棚 菜篮子 生产基地 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27-01
“菜蓝子”工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社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人们对“菜篮子”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切实做好“菜篮子”工程,中央已出台一系列促进“菜篮子”工程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地概述
耿马县勐永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海拔2312米,最低海拔611米,羊耿二级公路贯穿全镇,充裕的阳光资源,温湿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丰富的资源环境。2012年仅特色瓜果蔬菜总收入184万元,最高亩产值达8000元,平均亩产值4000元,并且通过市场引导、技术培训、规范生产、新技术、新品种以种植大户作示范带动,产品以蔬菜合作社为龙头销售,以品牌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再生产投入积极性不断提高。为此,勐永镇党委、政府拟定在羊耿二级公路贯穿的三个坝子,投入资金1000万元,新建200亩塑料大棚“菜篮子”生产基地,辐射带动5000亩露天蔬菜生产,把勐永镇建成临沧市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
二、基地背景
1.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2012年人均有粮34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732元,近年来抓住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机遇,建成了沟渠配套的“田园化”,农田基础设施较好。
2.自然资源状况
2.1气候
基地位于亚热带低热河谷地,海拔970米―1100米,气候淡热、夏温冬晴、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9.5℃,最冷月平均气温12.5℃,极端低温-2.1℃,最热月平均气温23.2―24.1℃,极端高温38.1℃,>10℃的有效积温6787.9―7294.1℃,初霜日12月30日,终霜日2月3日,有霜日数12.2天,无霜期长达329天,全年日照时数2222.2小时,日照百分率51%,热量资源丰富。
2.2土壤条件
基地土质为冲积性河沙泥田,耕层0~19cm,PH5.2~5.7,有机质1.3~5.9%,速效氮31.1ppm速效磷2ppm,速效甲54.9ppm,,土壤含氮丰富,中性偏酸,一级土壤。
2.3水资源
项目区年降雨量1015.7mm,历年雨季5-10月份,降雨量为913.8mm,占全年雨量的90.6%,其中7、8月份为雨季盛期,历年平均值为351.8mm,占全年的34.88%,灌溉条件较好,能灌能排,水质无污染源,作为科技大棚灌溉用水。水质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用水标准。
2.4基础设施
羊耿二级公路横穿基地,基地内有两个集贸市场,分别为:勐永镇集贸市场和河底岗集贸市场。距离临沧市区89公里,耿马县城75公里,云县城80公里,机耕路通田,田成块,路成网,能灌能排,户户通硬板路,为农产品运输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
2.5技术条件
项目区有省、市、县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指导,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有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3人,有能力承担基地的技术指导工作。
三、项目的目标及时间按排
1.基地目标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名、特、优、新、无公害瓜果蔬菜,以试验、示范、培训为中心,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二是让农民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转变。由分散型向规模型生产化发展和提高科技含量的经济效益,以此增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把耿马县勐永镇建成临沧市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投入使用后,项目区亩产值预计达1.5万元。
2.时间安排
基地施工即日起一年内,开始出售成熟的瓜果、蔬菜,同时对收获后空出的地块进行第二季种植。
四、基地规模及投资估算
基地总投资金额1000万元,标准为简易钢架大棚,规格为跨度7.5~8米,长度为0.8米的倍数,高度为3~3.3米。拟定建设200亩,513个大棚(133400平方米),平均每个大棚面积260平方米。
1.主体工程
棚体投资为每平方米60元(包括钢架、棚膜、防虫网、压膜线、压膜槽、蔗阴网,卷膜器)。200亩(133400平方米),合计投资800.4万元。埋设PV管道、喷头、总管、叉管、接头、沉淀池等投资41.3万元。
2.附设工程
在原有机耕路面上铺设砂石,路面长2000米,宽8米,共16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投资38元,合计投资60.8万元。
3.排灌溉建设
沟长3000米,支砌30公分x50公分三面光沟,每立方米投资60元,共计3500立方米,投资21万元。
4.土地平整费
200亩投资50万元。
5.标志牌建设3个,每个投资0.5万元,共计1.5万元。
6.科技培训5000人次,投资25万元。
全部工程累计投资1000万元。
五、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以争取云南省农业厅、临沧市农业局的扶持和农户自筹相结合进行筹措。项目总投资金额1000万元,争取云南省农业厅、临沧市农业局扶持500万元,农户自筹500万元。
六、基地的组织管理
基地由云南省农业厅、临沧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勐永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分户实施,基地成立领导机构具体抓好落实。
七、基地的效益评价
1.基地建设可行性
基地的指导思想明确,项目建成后集生产、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为一体,是典型的现代高科技农业,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提高生产力,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2.经济效益分析
基地当年建成,当年投入生产,当年产生经济效益,能充分发挥设施农业效应。进行反季节生产,通过增加复种指数,打农产品时间差价,季节差价,市场差价,亩产值可达1.5万元,2年可全部收回投入成本。并且所建钢体大棚,棚膜使用寿命4年,钢体使用寿命15-20年,同时,所建成的配套基础设施一劳永逸,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3.社会效益分析
基地建成后,一是能大幅度提高受益农户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农民的科技运用能力;三是为城乡人民提供无公害“菜篮子“产品,把耿马县勐永镇建设成为临沧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基地建成后,将生产名、特、优、新、无公害瓜果蔬菜,以试验、示范、培训为中心,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让农民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转变,由分散型向规模型产业化发展和提高科技含量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项目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将为耿马县勐永镇建成临沧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耿马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勐永镇简介.
[2]勐永镇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