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改进措施,使得在内容上面向实际应用、方法上实行教学一体化、在考试方式上实行能力测试,最终使教和学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高职院校
目前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我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掌握得如何,将会影响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都加大了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力度。因此,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的问题
长期以来,一直是按知识体系构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过分强调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不是按社会需求去构建知识结构,从而造成了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技能不突出、运用不熟练的尴尬局面。
2、教学方法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在我们学院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和上机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克服了过去的“粉笔+黑板”教学的明显不足。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整个的教学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其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掌握,留给学生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以听讲为主,不利于学生及时掌握与巩固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3、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的问题
学生的知识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不仅会一般的计算机知识,而且也能熟练掌握一些计算机的高级的操作,对于这一部分学生,他们学习计算机基础的积极性几乎为零。但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他们甚至没有实际操作过计算机。所以,让知识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学习相同的知识,这样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评价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一支笔、一份试卷的笔试方式,或者“笔试+上机”的考试方法,不能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及方法无法进行考核。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进措施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可以领悟到计算机基础课内容虽然简单,但要想教好却也不那么容易。要研究学生特点,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课堂讲授要紧扣教学大纲,精讲多练,突出重点难点。提倡教师讲授时只讲解一些难懂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定要克服讲得过细、过全的倾向,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所谓“四两拨千斤”。教师仍然起到主导作用,只是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此外,授课时随时进行知识归类,使学生触类旁通。同时进行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思维。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时地开展一些课堂讨论。
2、采用“案例式教学”教学模式
依据计算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式教学模式。 在进行综合性课题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做到: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和启发性;三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内容。可以设计一些综合运用的例子把相关的各部分内容融合在一起。例如在文字处理一章中,设计一个校园的宣传海报,将文字编辑、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绘制图形等结合在一起,把分栏、图层设计、首字下沉、文本框等各种排版技巧都运用上去。做一个具体的示例把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讲, 比单纯分开讲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掌握。
3、采用“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教师创设与学生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改革考试制度
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创新能力。传统考试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程序设计水平,考试可实行:网络自适应考试+综合项目训练+编程竞赛。自适应考试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应用的掌握,综合项目训练,只求结果,不限方法,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和创新激情,同时通过编程竞赛和课堂答辩体现因材施教并培养创新能力。考试是教学质量的一种评测手段,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常规方法。必须改革现有考试制度,从重点考核知识转向考核能力,推行既考理论知识又考技能,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扼制应试教育给高职考试带来的弊端,把教育工作引向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结语
近年来,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形成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学习目标、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工学结合的能力培养模式等特色,教学成效显著。实践证明:计算机基础教学只要方法灵活多变,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目的明确,注重操作,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参考文献:
〔1〕冉崇善.高职计算机教材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4,7
〔2〕万德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高职院校
目前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我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掌握得如何,将会影响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都加大了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力度。因此,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的问题
长期以来,一直是按知识体系构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过分强调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不是按社会需求去构建知识结构,从而造成了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技能不突出、运用不熟练的尴尬局面。
2、教学方法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在我们学院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和上机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克服了过去的“粉笔+黑板”教学的明显不足。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整个的教学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其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掌握,留给学生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以听讲为主,不利于学生及时掌握与巩固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3、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的问题
学生的知识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不仅会一般的计算机知识,而且也能熟练掌握一些计算机的高级的操作,对于这一部分学生,他们学习计算机基础的积极性几乎为零。但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他们甚至没有实际操作过计算机。所以,让知识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学习相同的知识,这样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评价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一支笔、一份试卷的笔试方式,或者“笔试+上机”的考试方法,不能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及方法无法进行考核。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进措施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可以领悟到计算机基础课内容虽然简单,但要想教好却也不那么容易。要研究学生特点,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课堂讲授要紧扣教学大纲,精讲多练,突出重点难点。提倡教师讲授时只讲解一些难懂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定要克服讲得过细、过全的倾向,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所谓“四两拨千斤”。教师仍然起到主导作用,只是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此外,授课时随时进行知识归类,使学生触类旁通。同时进行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思维。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时地开展一些课堂讨论。
2、采用“案例式教学”教学模式
依据计算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式教学模式。 在进行综合性课题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做到: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和启发性;三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内容。可以设计一些综合运用的例子把相关的各部分内容融合在一起。例如在文字处理一章中,设计一个校园的宣传海报,将文字编辑、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绘制图形等结合在一起,把分栏、图层设计、首字下沉、文本框等各种排版技巧都运用上去。做一个具体的示例把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讲, 比单纯分开讲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掌握。
3、采用“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教师创设与学生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改革考试制度
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创新能力。传统考试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程序设计水平,考试可实行:网络自适应考试+综合项目训练+编程竞赛。自适应考试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应用的掌握,综合项目训练,只求结果,不限方法,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和创新激情,同时通过编程竞赛和课堂答辩体现因材施教并培养创新能力。考试是教学质量的一种评测手段,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常规方法。必须改革现有考试制度,从重点考核知识转向考核能力,推行既考理论知识又考技能,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扼制应试教育给高职考试带来的弊端,把教育工作引向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结语
近年来,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形成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学习目标、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工学结合的能力培养模式等特色,教学成效显著。实践证明:计算机基础教学只要方法灵活多变,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目的明确,注重操作,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参考文献:
〔1〕冉崇善.高职计算机教材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4,7
〔2〕万德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