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字花》与文学的可能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delp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今天总体上愈来愈困难的文学处境与颓败无力的文学生产现状,很容易就会想起希利斯·米勒当年极具震撼性的追问:“文学死了吗?”何况当你环顾周围,发现文学似乎不再那样吸引本应与它保持天然亲近的年轻人,“文学青年”成为带有反讽意味的称呼,与青年文学想象连带着的真诚、美好、激动、崇高、希望,甚至不安、忧郁、痛楚等等情感质素,在彻底商业化的“七零后”、“八零后”文学里几乎难觅踪影,这时,你的失望一定会更加强烈,也怀疑起中国文学的前途来。
  可是,如果你相信文学如梦一样,只要人类还存在,注定要跟我们相伴前行;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纠缠在怀旧:感伤和抱怨之中,而是细心地注意到身边日渐涌现出的那些年轻人的文学团队、刊物和作品;你就会感到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在放逐文学的资本化时代里,新的文学空间、书写形式以及文学言说的可能性,却也在一点点艰难然而坚韧地生长出来。这种尝试和努力,正一步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关注和支持,香港的《字花》正是其中的代表。
  《字花》是由一群在香港关怀着文字和书写的人组织起来的,他们年轻——都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业余——都有各自的工作;无名——都不是什么成名作家,但他们却都真切地关心着:“香港文学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开出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视又难以漠视的花朵。”在一个往往被轻视为“文化沙漠”的地方,他们要为香港作证,他们愿意有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学习和创作文学的乐趣,更期望以追求反叛、省察的文学与发生着激变的社会保持互动,撑开精神空间,来对抗庸俗、虚伪和各种宰制的压抑。 从他们的理念上,也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满意主流的“七零后”或“八零后”文学想象力与创造力上的委顿,而试图开辟出另一片文学土壤,表达一个群体甚或七十年代末以后出生的一代人经验和记忆的全部真相。已经出版的杂志,都显示出他们致力于关注和言说出这一代人的经验。这里面凝聚了这代人文化创造的冲动和表达的迫切。从他们的杂志中,一种久违了的创作的困难与挣扎,还有对创作抱持的神圣感,频频可见。尽管他们现在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但那种可贵的认真、执著和凌厉,让人根本无法漠视。
  《字花》(Fleurs des Lettres)双月刊从2006年横空出世到现在,厚厚的十多期杂志,每期都会设定一个主题,比如,“买”、“恶”、“爽”、“假”、“色”、“乐”、“烂”、“木”、“热”、“咬”,等等,相当别出心裁。而这不仅是征稿主题,更是一个鼓励别人参与的创作过程。对于主题的诠释和铺展,将由广泛的创作上的互动来完成,这显然不同于相对封闭、单向的传统文学生产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对创作的热忱和对自我的要求。无论是“喧嚣与躁动”下的犀利评论,“植字练习”给初写者提供的可以天马行空的舞台,抑或是“漫画奇劫文学”、“文学星座”中对于文学与图像、星座的“后现代式”嫁接,《字花》完全突破了一般文学杂志平板、单调和陈腐的格局,展现出“新”文学杂志的冲击力。对于《字花》而言,设计风格“不是外在末节,而是表达态度的核心”,每期充满创意的美术设计和视觉呈现,总是会让人眼睛一亮,文学杂志原来也可以做得如此缤纷漂亮、有型有品。但《字花》又并不让人觉得花哨,因为它的设计与文字,与杂志精神确实是贴合无间的。也许正是这些特色,让《字花》在短短两年里已经在香港年轻人中赢得上佳口碑,站稳脚跟,拓展到台湾,也受到不少大陆书友们的热烈欢迎。
  我觉得,《字花》的创作、评论和设计,切入了当下年轻人的情感结构,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耐心地读下去,会发现就在那些对于成长痛楚、性别焦虑、边缘生存和情感状态、奇幻幽秘世界的书写背后,包藏着一代人碎片化了的精神史,甚至表征着这个“大时代”的症候图像。而且,他们又是以新的语言技术、视觉冲击来进行这种经验描述和表达的,挑战一般阅读期待视野的同时,也分明体现出他们更新审美理解和“文学观”的诉求。《字花》印刻下这群“文青”们重新定义“文学性”以及创造新的表达形式的卓越探索。这一方面证明香港的文学创作对于华文书写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贡献;另一面,《字花》立足于置身的城市与时代,重建文学与在地历史、文化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的行动,格外凸显了文学的尊严及其所集聚的能量。而这些,正是今天很多以“纯文学”为幌子的写作所缺少的。
  描述自己的经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实际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包括“隔阂”。比如,不是已经有太多这样的批评了吗:他们的成长中哪会有那么多奇怪的灰暗和痛楚,不可思议;写来写去都是迷惘哀伤的个人情调,没有大的抱负那些的文字和图片,根本看不懂;把杂志设计成那样,不过是靠拢时尚读物罢了……可是,在我看来,如果只是躺在庸俗的成功迷梦和僵化的文学观念中,不能正视今天年轻人与前人有着极大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精神关切,不能理解文学在他们的生活世界里新的位置和功能,那么,所有过于轻易地批评,不仅是不及物的,也是毫无生产性的。在这个告别崇高的消费时代,如何去触碰来自于经验的无法承受之“重”,正是有追求的青年文学所不容回避的使命。从《字花》中,我看到了朝着这个方向的探索,以及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既然这样的能量能由他们释放出来,而且已经让更多的人感应到这种能量,那我们对于在青年文学中建立起刺穿或逸出主流意识笼罩的可能,不是应该更有信心一些吗?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新型的媒介交流平台不断产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微博”作为当前最受大学生青睐的一种交流媒介,给大学生的生活
我非常喜欢张炜的《刺猬歌》,它让我们领略了齐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齐文化跟鲁文化很不同,跟整个的中原文化都不一样,它很自由、恣肆,是一种无拘无束、喜欢“胡说八道”的文化。《刺猬歌》出版一年后,我又读到了张炜用散文形式呈现齐国特异风貌的《芳心似火——兼论齐国的恣与累》。张炜是那么爱齐文化,写到齐文化中那些光彩夺目、魅力非凡的方面可真是如数家珍、妙笔生花。然而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文中谈到有人假设当初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有一天,鸣虎打电话给我:最亲爱的,我有一座山了,来看看我的瓦尔登山吧我的家人都知道,我是这个小我五岁的男孩的亲爱的,最亲爱的.
文章从价值链管理理论的角度出发,针对知识型员工管理中出现的人才的风险管理指数增加、工作再设计、价值评价体系的不确定性、新酬设计复杂性、领导界限的模糊性等主要问题
C 语言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编程语言,但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不很大,该文在此分析了传统 C 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
护士离职现象因其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护理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等造成的影响,一直是各大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护士的短缺和流失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截至2012年,我国每千
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全世界目前尚存的几千种语言:大多处于濒危状态,每两周就有一个语种消失。就是说,在二十一世纪结束之前,全世界的语言将有一半会消亡,二百年之内,百分之八十的语种将不复存在;一千年以后,全世界可能只剩下几个主要语种,甚至世界大同,全人类只用一种共同语。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语言的大规模兼并是必然趋势,小语种的迅速消亡则是其难逃的劫数,不必做徒劳的抢救,也不必过于惋惜。人类的语言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出口已经成为新时期下新型的贸易模式,并且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是我国电商行业的新经济增长点。但是在监管、物流以及通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展望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电商产业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
有个人一天晚上碰到一位天使,这位天使告诉他说,有大事要发生在他身上了,他将有机会得到巨大的财富,同时,在社会上获得很高的地位,并且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奇迹的出现,可是却什么事也没发生。这个人穷困潦倒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最后孤独地老死了。  当他上了天堂,他又见到了那个天使,他对天使说:“你说过要给我财富、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漂亮的妻子,我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  天使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