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是一种复杂的视觉心理活动。情绪作为一种相对简单的心理体验,深刻地影响到了绘画者的状态。本文以美术课堂教学为例,探讨情绪对绘画的影响,即学生在不同情绪的控制之下,可能绘画出风格、样式、趣味完全不同的作品,这对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多实践方面的可能。
美术教学表现性心理活动情绪体验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指出:“情绪是意识流中的涌浪,有情绪的人,无法避免直接流露出情绪,而对于外在的目击者来说,情绪因此必然是隐秘的。情绪不是发生在公开的物理世界中的事件,而是一些发生在你的或我的秘密的心理世界中的事件”[1]。虽然情绪是一种不自觉的、非理性的表现形式,但无论是何种情绪,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的活动。某种快乐的情绪,让人发现周围事物更多的美感,使人们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另外一些消极、忧伤的情绪会使人心神不定,使人变得局促不安,其内心世界的色彩一定也是灰暗而阴冷的。
一、情绪与审美
“情绪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心理体验,它没有复杂的认识和思考过程,通常是一种非理性的表现形式。”《简明牛津词典》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将之定义为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上的情感或感情。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与认识活动不同,它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心理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不同感受反映出完全不同的心理色彩。同时,情绪产生的效应不仅表现在生物意义上,如柔和的音乐给人愉悦的放松感,还上升到“审美感”等社会文化范畴。美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作用,所有审美行为都是由个人的复杂情感与情绪来决定的,不同的生理、心理、物理条件刺激下产生的情绪状态不同,每一个人心理的审美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认为人的行为不可能离开个人的感情,美术创作更是如此。当绘画趋向于行动时,就有一个积极的中枢情感过程来帮助其建立综合形象思维或意向思维。不管他的绘画意图如何,总是免不了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不同情绪过程的作用产生不同动机,并影响美术创作的行为。而情绪状态的波动性和突发性是情绪发动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它贯穿于人们一切的现实行为。哲学家休谟指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审美者的心理。美术创作行为,以及艺术审美中的许多表达方式实际上也遵守这一规则。
二、绘画与情绪状态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人会在很多方面投射自己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它不仅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表现在无意识活动的睡梦中,而梦就成为了精神分析理论中了解一个人内心活动的好办法。绘画作为人们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其中不乏超越现实的美好梦想,因此,绘画也同样可以成为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心理活动的手段。而梦通常会伴有难以记忆的特点,画则是更为清醒下的梦。
人类在孩童时期(2—4岁)的绘画大多表现为“涂鸦”。这时,游戏般的反复涂抹产生了形象认知。运动和视觉行为的协调性加强,逐步使得一些“动觉”经验向形象思维过度。涂画中的“形象”虽然还不是眼前的真实物体和事件,但是,孩童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绘画形象与外界存在着关系,它或多或少的成为某种概念和情感的记录。三四岁以后的孩童经常画人,其表现不像“涂鸦”期那样,作画模式相对固定,如头大肢体小。他们作画的情绪状态不完全主观,而是根据对形象重要性的看法来画出形象的相应大小……。进入小学阶段以后,视觉现实主义开始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出现,他们逐渐开始用图形、色彩表现心境和情绪。随着年龄的更进一步的增长,他们喜欢用想象对未来进行规划,开始将兴趣指向未来和非眼前的事物,抽象性品质的出现,审美思考随之产生。因此,教师在辅导作画的同时,必须了解他们个人的情感,肯定他们的情绪观念的“差异性”,鼓励他们更加自由、大胆地用绘画去表达和交流,使他们的绘画作品具有更加纯真、独特而又丰富的艺术趣味。
事实上,人是接受情感的容器:从天地万物,到一闪而过的各种视觉形式。意念可以成为某种“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人、物体、圆圈都是形象,它们或隐或现、或强或弱地对我们产生作用。某些接近我们的感觉,产生了触动我们情感的能力。这些“形象”或“影像”给了我们初步的情绪之后,便渐渐地变得模糊,成了一些“想象”消失掉了。或者更确切地说,转换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不再是某个特定的事件,而是丰富的、饱含生命气息的形式和色彩,或多或少地隐藏到了人们的潜意识之下……。毕加索在《亚威农圣少女》中本来安排了两个男人、五个妓女。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手拿骷髅,一个水手从幕后走出来,女人们则在吃东西。一幅典型的情节性的绘画。预示罪恶生活的报应,同时也警告人们放纵情欲的危险。结果,完成之后它与初稿完全不同。画面中只留下了五个躯干强烈变形,充满非洲原始艺术特质的,具有强烈纪念碑样式的女人体……。毕加索后来这样描述道:“然而画着画着就变了,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形式——独特情绪推动下产生的“立体主义”。其实经验告诉我们,绘画的结果就是如此,它的效果总是难以预测。绘画中存在着一个“变量”,优秀的作品无法完全被安排出来。在作画的过程中产生的画面效果,总是随着一个人的情绪和想法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目的就是要通过视觉媒介传达某种精神,同时赋予它灵魂。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讲,绘画就是把真实的自我完全赋予你的对象。无论是儿童、初习者还是经验丰富的画家,都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中,只是表现手法、风格样式,即大脑整理再加工的经验性和形式感不同。相对而言,初学者在绘画中的概念模式少,个性与差异性强。而技法熟练的画家,虽然考虑全面周详,往往不如孩童和初学者那样更加“纯粹”和“天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经验丰富的画师,很难回到原始点去触及“观看”本质的原因吧!因此,我们应当对学生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主观性、随意性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其更具深刻性。
事实上,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是由其内在力量所决定的,凡源自于心灵的东西便是美的。毕加索在他的画论中强调指出:“艺术不存在‘具象’或‘非具象’。一切都伪装成“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即使在形而上绘画里,意念也可以从象征性形象的方式中表达出来……”“我想达到一个地步,没有人能看得出我画的是什么。那有意义吗?我只不过想由此把情绪释放出来”。
三、情绪体验引入机制与美术教育
将“情绪体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处于一个实验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为美术课中的绘画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即外部施加的人为因素(如音、像等各种媒体资料的介入)可能对绘画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发现“情绪形象”,并最终了解在不同媒介的刺激和引导下学生如何能画出一些作品,以及在不同情绪下又如何能画出完全不同的作品。虽然这些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发性的结果。事实上,每一种媒介都可以激发情绪,不同的情绪可以激发不同的想象力。“情绪”已成为一种绘画的方式。
特别在具有“表现性”意味的图画中,经由情绪的激发和引导,画面形式更容易表达,画面的意趣更容易展开,画面效果也更容易达到。现在人们或许已经很难想象,在没有情绪、感觉的情况下,如何能画出富有“内涵”,又打动人们心灵的美术作品。同样,人们已经意识到,在绘画过程中,由于绘画材料、方法和情绪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绘画的本身可能进一步被推动或限制。教师必须了解美术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注意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况下,做出相应的选择。美术教学是一种具有个性的工作,是由许多内心想法各异的青少年来完成的。因此,在美术课上,尤其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给学生的重要礼物就是责任感和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性愉悦。
在具体的美术课中,当学生作画的情绪状态与画面意境相合,其真实的情感从画面中流露出来时,他的绘画是感人的。最佳的创作状态就是情绪的自然表达。“情绪表达”的愿望产生了绘画表达,记忆中的形象又唤起了情绪,情绪是绘画艺术的生命。绘画过程中情绪的变化可能带来画面的不统一,失去和谐的气韵,破坏作品结构的完整性。因此,调节好适当的心理情绪是搞好创作的前提。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能从现实景象直接获取印象之后,他能在不同的日子里,通过组织自己的感受,在同样的心灵框架中继续自己的工作,并且发展这些感受”[2]。
如何将情绪体验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首先,我们必须引导孩子们进入特定的绘画情境,使他们进入最佳的形象思维态势并产生强烈的绘画欲望。在作画之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引导学生去发掘熟悉和喜爱的题材,并进入相关的视、听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活动之中。其次,可以通过各种影像或图片资料,要求他们将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列举、标明出来,并尝试挖掘画面内在的“情绪”特征,结合他们自己以往的画作,帮助他们审视、了解自身的绘画心理,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使某种画面“情绪”进一步浸透于绘画的过程。最后,起稿投入绘画。通过媒介的视听,交流体验,以及情绪激发为条件,就要求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作画的状态中去。绘画作为视觉创造,是一种主观性审美评价,需要经过“描绘——调整——再描绘”的想象力与视觉画面反复“平衡”的过程。当然,有些同学在作画的一开始就能够将注意力完全专注于他的画,并忘掉其他的事情。但是,他们仍然需要情感和情绪来支配或推动他们的绘画活动。或许,在作画中学生们无法明显地感觉到情感的“涌动”,但这些潜在情感里的东西,一直引领他们进入想象直到绘画完成。因此,人们作画时的相当一部分的创造力,与不可预测的情绪、气质有关。作画的每一步都可能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绘画经验和作画的目的都难以事先安排的。“当绘画的过程纯属于‘非机械性’表达的时候,情绪流露更加畅通,画面很容易产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无法控制的奇妙的力量,也是艺术中不可思议东西的核心”[3]。如果是命题画,我们需要训练学生,在完成草稿之后,便能一气呵成,迅速铺满画面,即使在接下来的“精雕细刻”中,也要保持最初的感觉,使最初的情绪富有质感地进入画面,使形象、色彩和运笔相互统一,画面“气韵”贯通。
在具体的美术课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绘画主题,选择不同种类的音乐来激发情绪。或将乐曲作为绘画的背景音乐来欣赏。这对绘画情绪的培养,学生的作画情绪与绘画的主题相融合,使画面形成一种“贯气”的美感,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在作画的同时,大多喜欢播放高分贝的爵士乐。中国画家丁方从贝多芬交响乐的圣神乐章中获得了与其心灵相碰撞的契合,创造出了雄浑大气的“风景”。而米罗抽象性绘画中的“稚拙”美,则源自于对儿童音乐的感觉……通过音乐来创造特定画面情境,不仅使绘画变得不那么刻板,而且更容易获得作品的一种韵律感。这其中“旋律”与“节奏”虽然出自于对音乐的表达,但同样显现于优秀绘画作品的精神性层面之中,以此来强调绘画与音乐的美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处。
四、结语
情绪与绘画之间确实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异,前者是一种心理现象,后者是一种物质形态。绘画的色彩和造型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绪,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之间是紧密相关联的。情绪既是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构成形象的原动力,赋予形象以生命的活力,使形象成为活生生的意象。最终赋予形象独特的精神个性。事实上,“情绪体验”作为一种手段,对美术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如何能更科学更系统地将“情绪体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制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这确实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只有当我们从理论高度上对其进行认识,并在教学中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情绪感受,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的情绪状态发展成为某种色彩、形象、线条的意识,才能使他们的绘画更具丰富性和独创性。歌德也说:“所有情境生动的情感加上把它表现出来的本领,这就形成了诗人。”离开了人的情感与情绪传达,不管有多么鲜明的形象,多么深刻的思想,都不能构成艺术。视觉艺术更是如此,绘画的本质就是通过利用有序的色彩、形象符号以达到表现自我与释放情绪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86).
[2] 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常宁生,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3] 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马壮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30-31).
【责任编辑任洪钺】
美术教学表现性心理活动情绪体验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指出:“情绪是意识流中的涌浪,有情绪的人,无法避免直接流露出情绪,而对于外在的目击者来说,情绪因此必然是隐秘的。情绪不是发生在公开的物理世界中的事件,而是一些发生在你的或我的秘密的心理世界中的事件”[1]。虽然情绪是一种不自觉的、非理性的表现形式,但无论是何种情绪,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的活动。某种快乐的情绪,让人发现周围事物更多的美感,使人们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另外一些消极、忧伤的情绪会使人心神不定,使人变得局促不安,其内心世界的色彩一定也是灰暗而阴冷的。
一、情绪与审美
“情绪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心理体验,它没有复杂的认识和思考过程,通常是一种非理性的表现形式。”《简明牛津词典》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将之定义为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上的情感或感情。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与认识活动不同,它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心理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不同感受反映出完全不同的心理色彩。同时,情绪产生的效应不仅表现在生物意义上,如柔和的音乐给人愉悦的放松感,还上升到“审美感”等社会文化范畴。美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作用,所有审美行为都是由个人的复杂情感与情绪来决定的,不同的生理、心理、物理条件刺激下产生的情绪状态不同,每一个人心理的审美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认为人的行为不可能离开个人的感情,美术创作更是如此。当绘画趋向于行动时,就有一个积极的中枢情感过程来帮助其建立综合形象思维或意向思维。不管他的绘画意图如何,总是免不了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不同情绪过程的作用产生不同动机,并影响美术创作的行为。而情绪状态的波动性和突发性是情绪发动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它贯穿于人们一切的现实行为。哲学家休谟指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审美者的心理。美术创作行为,以及艺术审美中的许多表达方式实际上也遵守这一规则。
二、绘画与情绪状态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人会在很多方面投射自己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它不仅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表现在无意识活动的睡梦中,而梦就成为了精神分析理论中了解一个人内心活动的好办法。绘画作为人们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其中不乏超越现实的美好梦想,因此,绘画也同样可以成为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心理活动的手段。而梦通常会伴有难以记忆的特点,画则是更为清醒下的梦。
人类在孩童时期(2—4岁)的绘画大多表现为“涂鸦”。这时,游戏般的反复涂抹产生了形象认知。运动和视觉行为的协调性加强,逐步使得一些“动觉”经验向形象思维过度。涂画中的“形象”虽然还不是眼前的真实物体和事件,但是,孩童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绘画形象与外界存在着关系,它或多或少的成为某种概念和情感的记录。三四岁以后的孩童经常画人,其表现不像“涂鸦”期那样,作画模式相对固定,如头大肢体小。他们作画的情绪状态不完全主观,而是根据对形象重要性的看法来画出形象的相应大小……。进入小学阶段以后,视觉现实主义开始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出现,他们逐渐开始用图形、色彩表现心境和情绪。随着年龄的更进一步的增长,他们喜欢用想象对未来进行规划,开始将兴趣指向未来和非眼前的事物,抽象性品质的出现,审美思考随之产生。因此,教师在辅导作画的同时,必须了解他们个人的情感,肯定他们的情绪观念的“差异性”,鼓励他们更加自由、大胆地用绘画去表达和交流,使他们的绘画作品具有更加纯真、独特而又丰富的艺术趣味。
事实上,人是接受情感的容器:从天地万物,到一闪而过的各种视觉形式。意念可以成为某种“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人、物体、圆圈都是形象,它们或隐或现、或强或弱地对我们产生作用。某些接近我们的感觉,产生了触动我们情感的能力。这些“形象”或“影像”给了我们初步的情绪之后,便渐渐地变得模糊,成了一些“想象”消失掉了。或者更确切地说,转换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不再是某个特定的事件,而是丰富的、饱含生命气息的形式和色彩,或多或少地隐藏到了人们的潜意识之下……。毕加索在《亚威农圣少女》中本来安排了两个男人、五个妓女。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手拿骷髅,一个水手从幕后走出来,女人们则在吃东西。一幅典型的情节性的绘画。预示罪恶生活的报应,同时也警告人们放纵情欲的危险。结果,完成之后它与初稿完全不同。画面中只留下了五个躯干强烈变形,充满非洲原始艺术特质的,具有强烈纪念碑样式的女人体……。毕加索后来这样描述道:“然而画着画着就变了,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形式——独特情绪推动下产生的“立体主义”。其实经验告诉我们,绘画的结果就是如此,它的效果总是难以预测。绘画中存在着一个“变量”,优秀的作品无法完全被安排出来。在作画的过程中产生的画面效果,总是随着一个人的情绪和想法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目的就是要通过视觉媒介传达某种精神,同时赋予它灵魂。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讲,绘画就是把真实的自我完全赋予你的对象。无论是儿童、初习者还是经验丰富的画家,都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中,只是表现手法、风格样式,即大脑整理再加工的经验性和形式感不同。相对而言,初学者在绘画中的概念模式少,个性与差异性强。而技法熟练的画家,虽然考虑全面周详,往往不如孩童和初学者那样更加“纯粹”和“天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经验丰富的画师,很难回到原始点去触及“观看”本质的原因吧!因此,我们应当对学生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主观性、随意性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其更具深刻性。
事实上,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是由其内在力量所决定的,凡源自于心灵的东西便是美的。毕加索在他的画论中强调指出:“艺术不存在‘具象’或‘非具象’。一切都伪装成“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即使在形而上绘画里,意念也可以从象征性形象的方式中表达出来……”“我想达到一个地步,没有人能看得出我画的是什么。那有意义吗?我只不过想由此把情绪释放出来”。
三、情绪体验引入机制与美术教育
将“情绪体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处于一个实验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为美术课中的绘画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即外部施加的人为因素(如音、像等各种媒体资料的介入)可能对绘画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发现“情绪形象”,并最终了解在不同媒介的刺激和引导下学生如何能画出一些作品,以及在不同情绪下又如何能画出完全不同的作品。虽然这些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发性的结果。事实上,每一种媒介都可以激发情绪,不同的情绪可以激发不同的想象力。“情绪”已成为一种绘画的方式。
特别在具有“表现性”意味的图画中,经由情绪的激发和引导,画面形式更容易表达,画面的意趣更容易展开,画面效果也更容易达到。现在人们或许已经很难想象,在没有情绪、感觉的情况下,如何能画出富有“内涵”,又打动人们心灵的美术作品。同样,人们已经意识到,在绘画过程中,由于绘画材料、方法和情绪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绘画的本身可能进一步被推动或限制。教师必须了解美术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注意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况下,做出相应的选择。美术教学是一种具有个性的工作,是由许多内心想法各异的青少年来完成的。因此,在美术课上,尤其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给学生的重要礼物就是责任感和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性愉悦。
在具体的美术课中,当学生作画的情绪状态与画面意境相合,其真实的情感从画面中流露出来时,他的绘画是感人的。最佳的创作状态就是情绪的自然表达。“情绪表达”的愿望产生了绘画表达,记忆中的形象又唤起了情绪,情绪是绘画艺术的生命。绘画过程中情绪的变化可能带来画面的不统一,失去和谐的气韵,破坏作品结构的完整性。因此,调节好适当的心理情绪是搞好创作的前提。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能从现实景象直接获取印象之后,他能在不同的日子里,通过组织自己的感受,在同样的心灵框架中继续自己的工作,并且发展这些感受”[2]。
如何将情绪体验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首先,我们必须引导孩子们进入特定的绘画情境,使他们进入最佳的形象思维态势并产生强烈的绘画欲望。在作画之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引导学生去发掘熟悉和喜爱的题材,并进入相关的视、听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活动之中。其次,可以通过各种影像或图片资料,要求他们将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列举、标明出来,并尝试挖掘画面内在的“情绪”特征,结合他们自己以往的画作,帮助他们审视、了解自身的绘画心理,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使某种画面“情绪”进一步浸透于绘画的过程。最后,起稿投入绘画。通过媒介的视听,交流体验,以及情绪激发为条件,就要求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作画的状态中去。绘画作为视觉创造,是一种主观性审美评价,需要经过“描绘——调整——再描绘”的想象力与视觉画面反复“平衡”的过程。当然,有些同学在作画的一开始就能够将注意力完全专注于他的画,并忘掉其他的事情。但是,他们仍然需要情感和情绪来支配或推动他们的绘画活动。或许,在作画中学生们无法明显地感觉到情感的“涌动”,但这些潜在情感里的东西,一直引领他们进入想象直到绘画完成。因此,人们作画时的相当一部分的创造力,与不可预测的情绪、气质有关。作画的每一步都可能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绘画经验和作画的目的都难以事先安排的。“当绘画的过程纯属于‘非机械性’表达的时候,情绪流露更加畅通,画面很容易产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无法控制的奇妙的力量,也是艺术中不可思议东西的核心”[3]。如果是命题画,我们需要训练学生,在完成草稿之后,便能一气呵成,迅速铺满画面,即使在接下来的“精雕细刻”中,也要保持最初的感觉,使最初的情绪富有质感地进入画面,使形象、色彩和运笔相互统一,画面“气韵”贯通。
在具体的美术课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绘画主题,选择不同种类的音乐来激发情绪。或将乐曲作为绘画的背景音乐来欣赏。这对绘画情绪的培养,学生的作画情绪与绘画的主题相融合,使画面形成一种“贯气”的美感,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在作画的同时,大多喜欢播放高分贝的爵士乐。中国画家丁方从贝多芬交响乐的圣神乐章中获得了与其心灵相碰撞的契合,创造出了雄浑大气的“风景”。而米罗抽象性绘画中的“稚拙”美,则源自于对儿童音乐的感觉……通过音乐来创造特定画面情境,不仅使绘画变得不那么刻板,而且更容易获得作品的一种韵律感。这其中“旋律”与“节奏”虽然出自于对音乐的表达,但同样显现于优秀绘画作品的精神性层面之中,以此来强调绘画与音乐的美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处。
四、结语
情绪与绘画之间确实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异,前者是一种心理现象,后者是一种物质形态。绘画的色彩和造型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绪,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之间是紧密相关联的。情绪既是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构成形象的原动力,赋予形象以生命的活力,使形象成为活生生的意象。最终赋予形象独特的精神个性。事实上,“情绪体验”作为一种手段,对美术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如何能更科学更系统地将“情绪体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制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这确实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只有当我们从理论高度上对其进行认识,并在教学中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情绪感受,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的情绪状态发展成为某种色彩、形象、线条的意识,才能使他们的绘画更具丰富性和独创性。歌德也说:“所有情境生动的情感加上把它表现出来的本领,这就形成了诗人。”离开了人的情感与情绪传达,不管有多么鲜明的形象,多么深刻的思想,都不能构成艺术。视觉艺术更是如此,绘画的本质就是通过利用有序的色彩、形象符号以达到表现自我与释放情绪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86).
[2] 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常宁生,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3] 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马壮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30-31).
【责任编辑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