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践教育真实发生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烙饼问题是一节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课程设计之前我们必须要思考:什么是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何让实践学习真实、有意义的发生?为了解开心里的疑惑,笔者搜索了大量课例进行观摩研究。徐长青老师的这节课,我反复看了很多遍。是什么吸引了我?我在看些什么呢?我在观察学生的思维变化,揣摩学生的心态变化,品味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的改变。
  【关键词】实践活动  生活经验  有趣  真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4.010
   关于如何让实践教育真实发生,首先我们要面对的是综合实践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理念在教师团体及教育界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价值已经得到充分的认可,但还存在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课程实施能力的问题;在课程的指导过程中存在着学科化、知识化、封闭化等问题,以及资源开发的能力不足、形态不稳定、评价方式虚化等问题。
   通过观摩大量的教学视频,笔者发现大多教师“烙饼问题”的教学倾向于发现规律和建构模型,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确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知道怎样烙饼更节省时间。但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数学味太浓,实践味不够。而徐长青老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以生活所需为基础设置问题情境,以实践应用积累活动经验,联系生活习惯感受数字背后的生活厚度,让学生体会到实践活动课程有用、有趣、有味道。
   接下来笔者就跟读者们分享一两个徐老师教学中令人有感而发的小片段。
   【片段一】
  
   一开始,教师呈现的问题情境很简单。此时,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挑战的兴趣的,孩子们都表现得很轻松,没把问题当作一回事。表现出的是浅层次的思考,模糊、直觉、单方面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烙饼的方法。当有几名学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烙法和所花的时间,课堂的温度开始上升。因为,学生在别人身上找到了不同的“自己”。
   “6分钟真能烙熟吗?”教师追问。“我们用手代表饼,你能试一试吗?”学生用手代饼,每烙一次,配合“滋啦”一声,代表3分钟。史宁中教授指出:“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可能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让学生以手代饼,形象而自然。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了方便可取的“锅”和“饼”,让学生在“滋啦”声中,动手做、动脑思考。趣味盎然的实践操作体验,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活动状态,赋予知识以“生活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
   学生操作演示后,教师适时引导。“两张饼同时烙,用的时间最短。照这样,烙4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生:12分钟)至此学生已经能根据之前的经验推理出4张饼所需的时间。学生演示验证推理之后就产生出了新的经验。由此可以继续推断出烙多张饼所需的时间。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要通过必要的引导和反思,从而获得对原有经验的超越与提升。在学生经历了探索烙2张饼的活动后,徐老师没有让学生按照顺序烙3张饼,而是烙双数张饼,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烙2张饼的经验立即得到运用、验证,进一步强化了2张饼同时烙的经验,使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
   【片段二】
   解决了双数张饼的烙法,那单数张饼呢?
   “烙3张饼至少需要多少时间?”学生答9分钟,也有的答12分钟。请学生分别操作演示,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一种方法通過轮流烙,交替烙,每次锅里都有2张饼。而对比12分钟的烙法会发现锅里出现了空位,因为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导致了时间的浪费。因为这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所以教师再次演示12分钟和9分钟的方法。学生发现,用12分钟的方法烙第3张时锅里只放了一张,而用时9分钟的方法每次锅里都放2张。
   烙3张饼就不能把3张看作是2张加1张,而是要把3张看作是一个整体。整体考虑,就不叫同时烙,而叫交替烙。由此就丰富了之前的经验。通过引导观察,学生意识到新问题再用原有经验已经无法解决,学生的认知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局限,打破了原有的认知和平衡,由此产生了解决烙奇数张饼的强烈需求,学生进入了认知的失衡状态,通过这样沉浸式的学习,学生能探究到学习任务的深度。通过分享反思,建构出有意义的新经验,增强了实践的效能和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基于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经历“入境——沉境——出境”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生活中的经历,还需要学习活动中的经历,但仅仅去“经历”是不够的,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归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和类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该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完成,而不是只解答一道数学题。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基本思想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3:307.
   [2]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主要是针对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环境,利用活动,利用家校的配合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消除小学生的恐惧感。  【关键词】小学生活 一年级新生 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46  儿童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生活,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因为
期刊
【摘 要】阳春三月。鲜花盛开,今天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好日子。今天我们全体大滩小语人齐聚文安小学,共同参与并见证大滩片2019年3月份小学语文联合教研活动,一起观摩了来自不同学校的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一起聆听了三位授课老师的精心说课和三位评委的精彩点评,我受益匪浅。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
期刊
【摘 要】词汇对于英语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当前的课堂英语教学,有几个突出的特点,英语教学质和量的关系难以把控,教学方式也比较枯燥单一,教学效率低,教学局限于课堂,资源利用效率也较低。一元化的教学方式应当被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所替代,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先明确词汇教学方式亟需改革的现状,树立改革心态,然后我们需要调动学生主动权以严把教学质量关;同时,改变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并合理利用科技设备等资源
期刊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景,既符合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特点,又符合学生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景教学 场景设想 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96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育教学,教师应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培养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初中音乐教学被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效率与质量,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堂引进了互动教学方法,形成巧互动,促生动的教学现象。音乐教学从单边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中走出来,形成以双边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质量与价值。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互动 教学探究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想抓好教育,高中教师是关键。生存环境影响教师生存状态,高中教师生存状态影响着高中教育质量。本文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推向社会,以期引起学校、社会、政府对教师群体自身做出行动改善。  【关键词】高中教育 青年教师 生存状态  中图分类号:G4 文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同时也是生活中很实用的一门课程,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计算。小学数学知识相对于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更实用,所以小学数学是每一位学生都要学好的一门课程,它不仅使用于生活中,也是学好初中、高中数学的基础。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小学数学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期刊
【摘 要】在格外强调学生个人意识和自学能力的高中阶段,教师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能力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相较于灌输式的教学,合作学习模式更能为高中生创造发展机会,增强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因此,如何落实合作学习将是每一位高中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合作学习 互动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期刊
【摘 要】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如此,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通过互补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同时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英语知识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学习法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要路径,改变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建构,培养学科素养,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4.001   创新精神是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下的必要教学目标,创新精神的培育需要变革教学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