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渗透在日常的文本解读教学中。笔者通过品析传神字词、辨析词语细微区别、总结语言规律等语言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语言实践活动
随着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真正的核心。课程标准中就有这样的表述: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有这样的表述:“本任务群重在过程的典型性,不论是积累、梳理还是探究,都注重发展语感,增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由此看出,侧重语言体验,引领学生反思语言运用的规律,既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帮助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路径与方法。如何展开各类语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通过语言体验反思语言运用规律?笔者的做法是将此类语言实践活动渗透在日常的文本解读教学中。
一、品析传神字词
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只有借助语言文字,反复揣摩关键性字词,才能形象地体会文字所传达的神韵。叶圣陶先生也曾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说的就是对关键字词的品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传神之处,从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可以反复品析仔细揣摩的关键性字词,比如《沁园春·长沙》中“层林尽染”的“染”字富有动态美,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鹰击长空”的“击”,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突出雄鹰的矫健;“鱼翔浅底”的“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比拟出了游鱼的轻快自由,皆若空游无所依。又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点活了月光,又托出了一个在月光照耀下的水气朦胧的境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
只有深入并充分发掘语言的宝藏,细细品味关键字词的传神之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训练对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二、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
理性思考词语的运用,从词性、语体、感情色彩、表意轻重、词义大小等方面入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词习惯,建构起自己的用词体系,打牢语言建构的基础。比如,“面”与“脸”,“目”与“眼”尽管意义相同,但是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语。书面语表意庄重,使用场合也较为正式。又如“沐”与“浴”,“氯化钠”和“盐”等等。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阐释:“用词要用得正确、贴切,就要比较一些词的细微区别。这是很要紧的……用词也是基本功,无论阅读或是写作都要注意。”日常教学中可通过词语辨析来帮助学生理性地思考。
如《拿来主义》引导学生理解“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表达效果,要求列举“蹩”的同义词、近义词,学生通过比较辨析,自然体会到原文的表达效果——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高兴地慢慢地走进屋子欣赏大宅子,躺在卧室的床上高高兴兴地享受着。精心设计的词语辨析能不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思维的严密性。
除此之外,成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望文生义、褒贬失当、适用对象错误、语义重复或矛盾、近义成语辨析不明等现象,这些问题也是建构语言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成语使用好了就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三、总结语言规律
“母语的语感,表现为不需要刻意组织就可以表达思想、不需要刻意分析就能够分辨和判断言语真误的敏锐性。”语感看似是一种直觉,其实是学生随着言语经验的丰富而增长的学习和积累的结果。到了高中阶段,母语的初步语感已经形成,要想改变语感的品质,就要求我们对语言现象有理性的认识,总结语言现象的规律。
例如,凭借语感,有些词和句在口语中,说起来感到别扭;而有些词和句子,在严肃的书面语里读起来也很别扭。有了这样的总结,我们就能理解《祝福》中祥林嫂反反复复讲了无数遍的 “我真傻,真的”不能换成“我真是愚蠢至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不能换成“你走了”。
对语言规律的总结对语感有解释作用,也形成了语言运用的自觉性。这类总结在语文教学里应当是学生自己的概括,而不是教师的硬性灌输。所以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语言现象,进而总结语言规律。这既是学生语言运动经验的积累,又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語言的积累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和个体言语活动经验,即在运用中习得语言。无论是积累与建构、表达与交流,还是梳理和整合,都应该是在交际语境中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背诵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仅是语文课堂上这些语言体验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建构还需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方能形成。
语文素养虽然分解为四个方面,但是对于母语教育来说,不是一个一个单独进行,更不是一个一个分别实现的。对这一观点,于漪先生有全面透彻的论述:“四者并非同一平面叠加,‘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的基础,其他三方面不属于语文独有,但它们在语言建构中必不可少。摆脱思维、丢弃审美、无视文化将无法建构语言,故此三者伴随着用语言建构而发展,结合在运用中发挥作用,渗透融合,难舍难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宁.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语文学习,2018(1).
[3]于漪.有点新思考新作为[J].语文学习,2018(1).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语言实践活动
随着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真正的核心。课程标准中就有这样的表述: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有这样的表述:“本任务群重在过程的典型性,不论是积累、梳理还是探究,都注重发展语感,增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由此看出,侧重语言体验,引领学生反思语言运用的规律,既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帮助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路径与方法。如何展开各类语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通过语言体验反思语言运用规律?笔者的做法是将此类语言实践活动渗透在日常的文本解读教学中。
一、品析传神字词
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只有借助语言文字,反复揣摩关键性字词,才能形象地体会文字所传达的神韵。叶圣陶先生也曾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说的就是对关键字词的品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传神之处,从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可以反复品析仔细揣摩的关键性字词,比如《沁园春·长沙》中“层林尽染”的“染”字富有动态美,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鹰击长空”的“击”,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突出雄鹰的矫健;“鱼翔浅底”的“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比拟出了游鱼的轻快自由,皆若空游无所依。又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点活了月光,又托出了一个在月光照耀下的水气朦胧的境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
只有深入并充分发掘语言的宝藏,细细品味关键字词的传神之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训练对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二、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
理性思考词语的运用,从词性、语体、感情色彩、表意轻重、词义大小等方面入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词习惯,建构起自己的用词体系,打牢语言建构的基础。比如,“面”与“脸”,“目”与“眼”尽管意义相同,但是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语。书面语表意庄重,使用场合也较为正式。又如“沐”与“浴”,“氯化钠”和“盐”等等。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阐释:“用词要用得正确、贴切,就要比较一些词的细微区别。这是很要紧的……用词也是基本功,无论阅读或是写作都要注意。”日常教学中可通过词语辨析来帮助学生理性地思考。
如《拿来主义》引导学生理解“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表达效果,要求列举“蹩”的同义词、近义词,学生通过比较辨析,自然体会到原文的表达效果——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高兴地慢慢地走进屋子欣赏大宅子,躺在卧室的床上高高兴兴地享受着。精心设计的词语辨析能不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思维的严密性。
除此之外,成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望文生义、褒贬失当、适用对象错误、语义重复或矛盾、近义成语辨析不明等现象,这些问题也是建构语言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成语使用好了就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三、总结语言规律
“母语的语感,表现为不需要刻意组织就可以表达思想、不需要刻意分析就能够分辨和判断言语真误的敏锐性。”语感看似是一种直觉,其实是学生随着言语经验的丰富而增长的学习和积累的结果。到了高中阶段,母语的初步语感已经形成,要想改变语感的品质,就要求我们对语言现象有理性的认识,总结语言现象的规律。
例如,凭借语感,有些词和句在口语中,说起来感到别扭;而有些词和句子,在严肃的书面语里读起来也很别扭。有了这样的总结,我们就能理解《祝福》中祥林嫂反反复复讲了无数遍的 “我真傻,真的”不能换成“我真是愚蠢至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不能换成“你走了”。
对语言规律的总结对语感有解释作用,也形成了语言运用的自觉性。这类总结在语文教学里应当是学生自己的概括,而不是教师的硬性灌输。所以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语言现象,进而总结语言规律。这既是学生语言运动经验的积累,又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語言的积累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和个体言语活动经验,即在运用中习得语言。无论是积累与建构、表达与交流,还是梳理和整合,都应该是在交际语境中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背诵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仅是语文课堂上这些语言体验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建构还需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方能形成。
语文素养虽然分解为四个方面,但是对于母语教育来说,不是一个一个单独进行,更不是一个一个分别实现的。对这一观点,于漪先生有全面透彻的论述:“四者并非同一平面叠加,‘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的基础,其他三方面不属于语文独有,但它们在语言建构中必不可少。摆脱思维、丢弃审美、无视文化将无法建构语言,故此三者伴随着用语言建构而发展,结合在运用中发挥作用,渗透融合,难舍难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宁.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语文学习,2018(1).
[3]于漪.有点新思考新作为[J].语文学习,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