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比教师提供现成的答案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要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绝非易事。本文着眼于分析如何由原始材料的“因”生成教学目标的“果”,试图总结、提炼出一种适用于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因”、 “果”、生成、历史课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调和减负与增效这一矛盾,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组织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句高屋建瓴的话很有指导性。笔者对这一论点感悟颇多,认为关于历史的所有结论、评价、感悟等等,都应该有出处、依据,甚至得出每一句主观上的话都可以、也应像理科一样,逻辑严谨、丝丝入扣。
既如此,笔者在平常的教学中,充分运用精选的材料,组织学生研习、揣摩、探讨,引导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点、解决疑难点,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为了便于指导教学行为,为了便于改进、提高,也为了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笔者将之总结为“因果生成”法。
所谓“因”与“果”、“生”与“成”,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注重体现历史情境中的因果关系,客观展现史实;二为课堂上教与学、学与得、得与用的关系都是有理有据、步步深入而形成的,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历史课堂上的“因”,本质上讲就是原始材料。其要点在于,这些原始材料必须具备丰富性与针对性的素质。缺乏丰富性,就难解决诸多的知识点,甚至由于无法完成课堂教学而回到传统的“讲授——接受”的模式。缺乏针对性,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对教师的要求则是在备课的环节上既要全面又要精当。
在一贯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采用三种形式的“因”。
一是“材料生成”,这是最常用的。在材料方面,教师最熟悉、最简便也最应该做的是整合课本文字,让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具陈述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更能解读各知识点。与课本直接相关的是学校配发的参考资料,其上的文字、图片、地图、示意图、音像等都是整合材料的重要资源。新课程要求课堂上进行探究,这无疑是最主要的抓手。
二是“故事生成”,这是较简便的。以故事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相关的史实、其中的意趣、蕴藏的内涵、所要表达的思想等诸多方面学生基本都能自我生成。即使有深层次的表达,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即可。至于故事的素材,教师准备比较容易,但布置给学生准备则效果更好。在课堂上,教师始终要保持“警惕性”,时时注意控制故事的简省,因为课堂上的重点是知识而非故事。
三是“情境生成”,这是最符合探究课精神的。关于此类备课,必须有学生的配合。历史课采用的情境大多是历史情景的还原,含有历史定位的把握和细节的流露,需要教师掌舵。课堂上的情境演示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发表对历史场景的描述,也可以让学生预先编写剧本,课堂上再进行角色的扮演。此时,教师既是导演又是导师,在适当的引导下进行归整,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比如有关“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以按事件架构历史情境,把具体知识点安排进主干框架来还原历史场景,来模拟一次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廷议”。这里皇帝、三公、九卿都要发表议论,地方上郡、县等的长官都要有所表现,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体系。
固然,教无定法,文本的不同、学情的差异决定了我们需要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去策划、制定合理的启发、诱导性材料。
历史课堂上的“果”,本质上讲就是达成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因果生成”的历史课堂里,一般性的教学要求可以在每一步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教师的作用着重体现在强调已水落石出的各知识点在本课中的地位和需要掌握的程度,而非给出各种现成的答案。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可以有形成性的举一反三的运用、行为取向的引领等指导性成果等等。
当然,“果”的全面实现是有相当大难度的,教师不仅要预先考虑到各种困难与障碍,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一切都要是可控的。面对偶发状况,如果时间有限,教师切不可附会牵强出某些结果,而应该实事求是,在准确判断形势的情况下选择暂停授课或者采用其它的方式授课。
目标的达成,方向、方式的对路事关大局,具体的操作则是每一次“因果生成”法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首先最重要的,以《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学要求、当年必修与选修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说明》为依据。课堂不管怎么发挥都要以此为准绳,严格按照其要求执行。以此为基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可以适当拓宽与加深。
在目前高考的大背景下,当然要注重“果”,但更要注重“生成”的过程,这正是“因果生成”教学方式的意义所在。“因”——原始材料并不难准备;“果”——主要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现成的。难就难在如何引导学生由“因”生成“果”。知识生成的艰难与教师直接说出答案、甚至把知识点印发给学生的举手之劳相比,贵在坚持。
坚持的过程中,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是很重要的。反思自己,教师只能充当“导演”与“主持人”的角色,至多客串一下“表演者”。教师绝非“主角”,所以不得“夺权”、“越位”、“抢镜”。但一节课目标的达成度关键还是取决于老师,所以教师在“因果生成”的历史课堂上要会取舍,四两拨千斤,充分发挥起作用。什么作用?——正如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师观所认为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2]郑金洲.重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3 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中学)
【关键词】“因”、 “果”、生成、历史课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调和减负与增效这一矛盾,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组织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句高屋建瓴的话很有指导性。笔者对这一论点感悟颇多,认为关于历史的所有结论、评价、感悟等等,都应该有出处、依据,甚至得出每一句主观上的话都可以、也应像理科一样,逻辑严谨、丝丝入扣。
既如此,笔者在平常的教学中,充分运用精选的材料,组织学生研习、揣摩、探讨,引导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点、解决疑难点,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为了便于指导教学行为,为了便于改进、提高,也为了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笔者将之总结为“因果生成”法。
所谓“因”与“果”、“生”与“成”,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注重体现历史情境中的因果关系,客观展现史实;二为课堂上教与学、学与得、得与用的关系都是有理有据、步步深入而形成的,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历史课堂上的“因”,本质上讲就是原始材料。其要点在于,这些原始材料必须具备丰富性与针对性的素质。缺乏丰富性,就难解决诸多的知识点,甚至由于无法完成课堂教学而回到传统的“讲授——接受”的模式。缺乏针对性,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对教师的要求则是在备课的环节上既要全面又要精当。
在一贯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采用三种形式的“因”。
一是“材料生成”,这是最常用的。在材料方面,教师最熟悉、最简便也最应该做的是整合课本文字,让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具陈述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更能解读各知识点。与课本直接相关的是学校配发的参考资料,其上的文字、图片、地图、示意图、音像等都是整合材料的重要资源。新课程要求课堂上进行探究,这无疑是最主要的抓手。
二是“故事生成”,这是较简便的。以故事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相关的史实、其中的意趣、蕴藏的内涵、所要表达的思想等诸多方面学生基本都能自我生成。即使有深层次的表达,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即可。至于故事的素材,教师准备比较容易,但布置给学生准备则效果更好。在课堂上,教师始终要保持“警惕性”,时时注意控制故事的简省,因为课堂上的重点是知识而非故事。
三是“情境生成”,这是最符合探究课精神的。关于此类备课,必须有学生的配合。历史课采用的情境大多是历史情景的还原,含有历史定位的把握和细节的流露,需要教师掌舵。课堂上的情境演示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发表对历史场景的描述,也可以让学生预先编写剧本,课堂上再进行角色的扮演。此时,教师既是导演又是导师,在适当的引导下进行归整,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比如有关“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以按事件架构历史情境,把具体知识点安排进主干框架来还原历史场景,来模拟一次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廷议”。这里皇帝、三公、九卿都要发表议论,地方上郡、县等的长官都要有所表现,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体系。
固然,教无定法,文本的不同、学情的差异决定了我们需要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去策划、制定合理的启发、诱导性材料。
历史课堂上的“果”,本质上讲就是达成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因果生成”的历史课堂里,一般性的教学要求可以在每一步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教师的作用着重体现在强调已水落石出的各知识点在本课中的地位和需要掌握的程度,而非给出各种现成的答案。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可以有形成性的举一反三的运用、行为取向的引领等指导性成果等等。
当然,“果”的全面实现是有相当大难度的,教师不仅要预先考虑到各种困难与障碍,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一切都要是可控的。面对偶发状况,如果时间有限,教师切不可附会牵强出某些结果,而应该实事求是,在准确判断形势的情况下选择暂停授课或者采用其它的方式授课。
目标的达成,方向、方式的对路事关大局,具体的操作则是每一次“因果生成”法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首先最重要的,以《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学要求、当年必修与选修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说明》为依据。课堂不管怎么发挥都要以此为准绳,严格按照其要求执行。以此为基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可以适当拓宽与加深。
在目前高考的大背景下,当然要注重“果”,但更要注重“生成”的过程,这正是“因果生成”教学方式的意义所在。“因”——原始材料并不难准备;“果”——主要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现成的。难就难在如何引导学生由“因”生成“果”。知识生成的艰难与教师直接说出答案、甚至把知识点印发给学生的举手之劳相比,贵在坚持。
坚持的过程中,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是很重要的。反思自己,教师只能充当“导演”与“主持人”的角色,至多客串一下“表演者”。教师绝非“主角”,所以不得“夺权”、“越位”、“抢镜”。但一节课目标的达成度关键还是取决于老师,所以教师在“因果生成”的历史课堂上要会取舍,四两拨千斤,充分发挥起作用。什么作用?——正如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师观所认为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2]郑金洲.重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3 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