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以前由人口红利带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职能也应作出相应改变,应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政府职能 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转型和政府职能概念的界定
对经济转型的表述及研究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中文文献往往以“改革、转型、渐进和转化”来描述,但当今我国经济学界乃至政界往往以经济“改革、转变或升级”等表示与“经济转型”相同或相近的含义。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谓政府职能即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推进社会发展而负有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反映了公共行政管理的实质内容,规定着公共行政活动基本方向。它是国家行政机构设置的依据,其内容由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体现了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原理,即“权变原理”。政府职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职能规定了国家行政活动的基本方向。
二、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第一,尽管在经济起飞初期,我国的大国优势将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这一大国优势将转化为“大国的压力”和“大国的责任”。
第二,过去3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投资的高涨:投资增长率远高于GDP增长率。然而,投资创造生产能力。因此,当投资增长率持续不短地超过GDP增长率时,产能过剩将越来越严重。
最后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问题。这个约束作用将不断强化。中国过去30年高增长的一个特征之一就是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投入。那么现在再用这种模式,成本、风险都会越来越大。
三、经济转型的方向
1、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乐观地看,未来五年左右,中国消费率提高10 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提高15 个百分点,应当说是有可能的。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体制改革进程。
2、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未来5 ~ 10 年,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体制与政策到位,城市化率从现在的45.68%提高到55%~ 60%左右,可能性很大。现在无论是城市群、大城市发展还是省直管县,都涉及行政体制如何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而做出重大调整的问题。
3、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中国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到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这个变化是形成后十年、二十年中国消费主导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四、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政府职能的转变决定经济转型。我国政府是“强政府、强社会”的模式,这最主要取决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也就是按照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来配置各种经济资源,直接规定社会分工,并对社会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量进行直接计算;社会生产、积累、消费均按照计划进行。这些也就决定了我国迄今为止的资源配置的权力还是掌握在政府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经济转型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反作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需求结构进入战略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的升级,从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升级,从追求物的发展到追求人的自身发展的升级。这些都决定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它能推动着我国经济向一个新的方向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动力源。如果经济转型顺利的话,这对未来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将起到反作用。
五、政策及建议
1、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在现行分税制财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不够清晰合理,地方收入与支出的不对称增加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以获取更多财政收入的动机。同时,中央与地方税种划分也不够合理,尤其是重复征税现象严重,地方政府不断通过扩大投资、重化产业来获取更多财政收入。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它的覆盖面来说,还谈不上广泛。从其内容上来说,还不具备全面性。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对于政府应该提高我们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最低保障水平和医疗保险保障的全面性。
3、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配置的范围,弱化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随着经济发展的水平逐渐提高,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能够推进要素市场的配置和减弱政府的干预能力,放宽对市场的种种限制,发挥市场的配置能力。□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邦左等.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龚刚.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路径探究.人民论坛,2010(36)
[3]廖涵.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财经政法资讯,2001(03)
[4]沈倩妮 对当前我国经济转型问题的思考,财经界,2011(03)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政府职能 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转型和政府职能概念的界定
对经济转型的表述及研究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中文文献往往以“改革、转型、渐进和转化”来描述,但当今我国经济学界乃至政界往往以经济“改革、转变或升级”等表示与“经济转型”相同或相近的含义。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谓政府职能即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推进社会发展而负有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反映了公共行政管理的实质内容,规定着公共行政活动基本方向。它是国家行政机构设置的依据,其内容由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体现了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原理,即“权变原理”。政府职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职能规定了国家行政活动的基本方向。
二、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第一,尽管在经济起飞初期,我国的大国优势将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这一大国优势将转化为“大国的压力”和“大国的责任”。
第二,过去3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投资的高涨:投资增长率远高于GDP增长率。然而,投资创造生产能力。因此,当投资增长率持续不短地超过GDP增长率时,产能过剩将越来越严重。
最后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问题。这个约束作用将不断强化。中国过去30年高增长的一个特征之一就是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投入。那么现在再用这种模式,成本、风险都会越来越大。
三、经济转型的方向
1、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乐观地看,未来五年左右,中国消费率提高10 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提高15 个百分点,应当说是有可能的。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体制改革进程。
2、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未来5 ~ 10 年,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体制与政策到位,城市化率从现在的45.68%提高到55%~ 60%左右,可能性很大。现在无论是城市群、大城市发展还是省直管县,都涉及行政体制如何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而做出重大调整的问题。
3、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中国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到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这个变化是形成后十年、二十年中国消费主导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四、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政府职能的转变决定经济转型。我国政府是“强政府、强社会”的模式,这最主要取决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也就是按照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来配置各种经济资源,直接规定社会分工,并对社会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量进行直接计算;社会生产、积累、消费均按照计划进行。这些也就决定了我国迄今为止的资源配置的权力还是掌握在政府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经济转型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反作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需求结构进入战略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的升级,从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升级,从追求物的发展到追求人的自身发展的升级。这些都决定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它能推动着我国经济向一个新的方向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动力源。如果经济转型顺利的话,这对未来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将起到反作用。
五、政策及建议
1、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在现行分税制财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不够清晰合理,地方收入与支出的不对称增加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以获取更多财政收入的动机。同时,中央与地方税种划分也不够合理,尤其是重复征税现象严重,地方政府不断通过扩大投资、重化产业来获取更多财政收入。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它的覆盖面来说,还谈不上广泛。从其内容上来说,还不具备全面性。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对于政府应该提高我们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最低保障水平和医疗保险保障的全面性。
3、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配置的范围,弱化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随着经济发展的水平逐渐提高,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能够推进要素市场的配置和减弱政府的干预能力,放宽对市场的种种限制,发挥市场的配置能力。□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邦左等.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龚刚.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路径探究.人民论坛,2010(36)
[3]廖涵.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财经政法资讯,2001(03)
[4]沈倩妮 对当前我国经济转型问题的思考,财经界,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