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心理孤儿”现象的家庭成因与学校心理辅导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孤儿”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表现出的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氛围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农村高中生生活在贫瘠的地区之中,在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人际关系及挫折时,更容易感觉到压力、孤独无助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自信心严重不足。在遇到困难、挫折与失败时,就产生退让、回避、甚至轻生等想法,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研究虽已开展了十余年,但至今对农村高中“心理孤儿”的心理辅导转化策略研究甚少,而农村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为农村高中“心理孤儿”现象的研究将为许多农村学校解决心理孤立学生的心理困惑与障碍提供参考,丰富农村高中学生心理辅导这一领域。
  
  农村高中“心理孤儿”现象的家庭成因
  
  1.家庭的教育方式
  农村家庭的家长文化层次一般不高,旧的教育观念、不科学的教育手段与方法还相当普遍,致使家庭教育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很多家长对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也是知之甚少,无法胜任对子女的教育。农村家长本身的知识结构使得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吕英等人的研究认为,父母的积极教育倾向(情感温暖、理解)是保护其子女免受抑郁和焦虑侵扰的有效方法;父母的消极教育倾向,例如对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严厉、偏爱是导致其子女形成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和心理不平衡等不健康心理品质的主要因素。
  2.家庭的结构
  父母因自身婚姻问题导致情感失衡,就难以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父母离异,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导致子女缺乏依靠感和安全感;离异后更多的孩子跟随母亲生活,而母亲的全部期望以及受挫引发的消极情感也更易发泄在孩子身上。因而父母离异学生感受到了更显著的来自母亲的惩罚与严厉。
  在很多农村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和关心也因子女过多而减少,而且子女过多同样会造成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经济上的拮据和困窘也使得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农村学生在家要劳动或照顾弟妹,在学校里也常挂念着家里的一切,他们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他们与同学的交往也少,他们感到没有人来理解他们,于是常处于抑郁苦闷的状态中。
  3.家庭经济状况
  农村高中生的家庭经济环境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有较多家庭贫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收入少,农村高中生因生活困难而产生心理落差和自卑感。一些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的学生,与那些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还存在着不可知的心理空间。他们中一部分人常常表现出自卑、孤僻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
  经济的拮据与自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性使得农村高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一些贫困学生看来,别人已经知道了他(她)们在经济上的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于是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低下,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将子女留给长辈照顾,子女与更高长辈的沟通更加困难,留守儿童可能更容易成为“心理孤儿”。
  4.家庭环境
  张海芳等对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中组织性、亲密度、娱乐性、矛盾性可有效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存在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家庭成员间亲密程度越高,情感表达越充分,相互沟通得越好,这样家庭的孩子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家庭成员之间经常相互指责攻击,则不利于子女心理健康。农村家庭中家长与子女的亲密性、娱乐性等程度较低,女子更多的时候不愿意甚至不屑和父母们交流,因此,“代沟”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更加赤裸裸。
  
  学校心理辅导策略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调整自己行为,增强适应能力,做出明智的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青少年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思想的贯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常雪梅通过总结发现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具有人本化和个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系统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可以成为我国进行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结合以上原则,学校心理辅导的策略有: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规定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方便以后的个别辅导。
  2.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对话交流,对学生产生的正面影响,是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的助人活动,它是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必不可少的辅导方式。这是心理辅导老师用的最多的方式,具体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等。对于“心理孤儿”而言,他们自我封闭、怯于交往,面对面辅导的效果不佳。张万山认为书面心理交流是一种有效方法,即由教师通过与指定学生建立的“交流本”,对学生每日记录的各种情况,给予具体解答、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个别辅导的途径,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团体辅导
  高中的每个年级在学习、心理发展上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高一学生主要是适应新环境,学习方式的转变等;高二主要是人际交往技巧、各种能力的发展;而高三主要是考试心理的各种辅导以及就业指导。所以,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根据年级发展需要的不同,制定合适的团体辅导方案,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其主要作用就是学生的参与面广。同时,可以专门对“心理孤儿”进行辅导,辅导内容可以涉及人际交往、亲子关系以及减压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生转变,辅导活动的多样性也可以丰富高中生活。
  4.教学辅导
  学校要想建立起系统的心理辅导体系,只有心理辅导老师起作用还不够,需要充分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在教学辅导中融入心理辅导。而一般任课教师对心理辅导了解甚少,把心理辅导融入教学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对这些任课老师进行培训,使之掌握一些基本技术的运用,如要熟悉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异常问题,要有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在熟练运用以后,再进行融会贯通。
  5.心理保健知识宣传
  有条件的学校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保健知识宣传。班主任可以选出一个心理委员,负责教室里面的板报栏心理保健知识专栏的更新。同时,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宣传高中生心理发展中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方便学生阅读。有图书馆的学校,还可以购置心理学方面的科普读物,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
  6.家校联系
  高中生以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研究表明这两个因素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最大。因此,对农村高中“心理孤儿”的辅导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座谈会、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家长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某型教练机减摆器是防止前轮摆振和传力的关键构件,减摆器轴断裂失效将严重危机飞行安全,使用中曾多次发生断裂.本文应用飞机疲劳断裂理论对该构件进行了疲劳强度计算和断裂
SiC陶瓷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高硬度、高导热系数、低的热膨胀系数、耐腐蚀、抗氧化等,从而被广泛用作高温结构部件.CVD 工艺灵活,制备的Si
在实验室试制了600MPa级低成本C-Mn系冷轧双相钢,比较了热轧态普通组织和退火后双相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分析了双相组织的强化机理,讨论了热轧卷取温度对最终力学性能的影
主要对挤压态和T6态RS/PM Al-Si合金的耐磨性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耐磨合金ZL109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状态RS/PM Al-Si合金的耐磨性比ZL109合金更为优越;相对于挤压态,经T6
通过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学习状况调查,描述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学习状况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报道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温度和pH对发育于河流沉积物母质的水稻田土黄松泥田土氧化外源甲烷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存在有氧和无氧两个甲烷氧化系统.有氧甲烷氧化系
摘 要: 针对标准FCM算法在算法迭代中忽略像素的空间信息,提出了一种结合像素空间邻域信息改进的FCM图像分割算法(SAFCM)。新算法首先计算出像素的邻域平均值,然后求出邻域平均值和像素的差异,把该差异值作为空间信息的影响权值,利用像素值和空间信息构造新的目标函数,从而实现图像的分割。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能够更好的抑制噪声,降低噪声敏感性,提高图像的分割质量。  关键词: FCM; 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