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红”的汉英对比及翻译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349764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在英汉两语言中被广泛使用,其物理属性对各民族一样,但受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的影响,两民族对颜色词产生的联想、象征、中义大不相同。本文从颜色词“红”着手,探其文化根源,分析它在英汉语言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其他文献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其变化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发展。其中变化最快的是词汇,其次,语音,最后是语法。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就汉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0-0032-01  我认为案例中“茆院长逛贴吧”的做法,是“互联网 ”模式下正确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校长管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值得结合实际予以借鉴。  一、正确认识  “互联网 ”旨在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充分对接,其中的“ ”是指传统的各行各业,
构建外毒素结构域Ⅰ a基因(EPA103)与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HSV-2-gD)嵌合蛋白表达载体(pET-EgD),得到嵌合表达蛋白.利用外毒素结构域Ⅰ a基因表达蛋白的佐剂效应,以pET-Eg
院校长们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和领导者,大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在繁忙工作的同时,有多少院校长能静下心来思考学校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虽然大家都知道是为了学生
本文用粤语后缀“仔”和普通话后缀“儿”进行对比,观察“儿化”的特点和其在构词上的异质表现,分析外来因素对“儿尾”向“儿化”质变过渡的影响。
我国的法学学科深受西方法学传统影响,当下的法学研究往往借助于外文资料尤其是英文资料,法学研究的进行也是伴随着英汉翻译而展开的。但法律英语翻译并非简单的文字处理与转换
人类社会飞速前进至今日,大众信息传播媒介有最初的报刊、后来产生的广播电祝媒体、现在的网络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载体的新闻语言成为一个广受国内学者关注的名词,本文从
模糊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同样也是修辞学的一个研究对象。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解析模糊修辞为语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解析模糊修辞的过程中,本文尤以政治语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概念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言语和行为中。广告作为一种带有明确交际概念和信息目的的交流方式,隐喻性表达已成为一种营销策略。本文用文化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