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对象:中一班幼儿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过程:
操场上中一班的孩子在进行户外游戏,小钰和小婷两个人玩了一会儿爬山就下来了,她俩同时瞄准了操场上剩下的三个竹梯,都觉得自己应该拿两个竹梯,另外那个人拿一个。两人互不相让,僵持了好一会儿,小婷想了想说:“我们两个人—起来玩吧!”小钰点点头答应了。
第一次挑战:
两人决定一起玩之后,只见一人拿一个竹梯,第三个竹梯被放在了两个人的中间,她们用手抓着。小婷伸出脚来,准备踩在竹梯的第一节,可是因为竹梯不稳没成功。于是她们就商议着让小钰扶稳竹梯,然后小婷先伸出一只脚踩在第一节横杠上,紧接着另一只脚就上去了,终于小婷稳稳地站在了竹梯的第一节,接着小钰再站上去。果然这个办法很不错,两个人都稳稳地站在了竹梯的第一节了,两个人欢呼起来,特别高兴。笑声吸引了小艺和小恒,他们也拿着竹梯准备加入,可是小艺一只脚刚踩上去,小钰和小婷就支撑不住了,于是他们商量着调整了一下,让中间的小钰先上去,两边的人稳住竹梯子,等小钰站稳后小婷再踩上去,接着小艺踩上去,小恒最后一个上,可是小恒怎么也用不上力,踩不上去,在试了好几次之后,他决定先踩住里面的竹梯,将身体的重量靠在了里面竹梯的上面,然后再踩外面的竹梯,终于他也成功了。
第二次挑战:
在经过多次游戏之后,他们决定增加难度,对竹梯的第二节展开挑战,小艺第一个挑战第二节,稳稳地踩上去了,接着小钰和最左边小婷一起上去,结果重心不稳失败了。他们不放弃,继续挑战,这次左边的小婷先踩上了第二节,接着小钰也成功了,中间小艺正准备爬上去,结果梯子的重心歪向了左边,这次挑战又失败了。经过几次尝试失败后,他们商量好了,所有人都先站上第一节竹梯,让中间的小艺先上去,然后是旁边的小钰,接着两边的人再上去,这时小艺发现自己两边梯子的距离太窄,都不好动了,于是旁边的小恒主动调整了竹梯,向自己这边移了一下,于是小艺踩上了第二节竹梯,小钰上去了,小婷上去了,可是小恒有些害怕了不敢尝试,这时琪琪赶来帮忙,他扶住了梯子让小恒踩上去,安慰他不要害怕,可是小恒仍然有些害怕,经过一番尝试,小恒决定自己下来,让琪琪先来试试,琪琪就接过了恒恒的竹梯,鼓足勇气成功站上了第二节竹梯。终于经过多次的失败与尝试之后,他们都成功了,站在竹梯上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小恒很羡慕,于是他也拿起了竹梯在一旁自己慢慢地尝试了起来。
在这个故事中,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1.孩子在玩竹梯的过程中,从刚开始的互不相让,到后来相互妥协决定大家一起玩,这中间他们懂得了以自我为中心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大家一起玩才会都开心。
2.在小钰和小婷达成共识尝试发现不成功之后,她们并没有放弃,终于在两人商量之后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法;后来加入其他小伙伴经过了多次的尝试,虽然中间有很多困难,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小恒他说自己害怕,不敢尝试第二节,可是他看到其他人都成功之后,也愿意自己慢慢在一旁尝试,而不是直接就放弃了,也是值得表扬的。他们在游戏中都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
3.他们学会了合作,刚开始他们一拥而上导致了失败,后来他们商量后决定先从左边上,发现重心偏向左边。经过多次失败后他们总结经验,分工合作,找到了中心点,决定从中间开始上,然后两边上,这些都是他们相互商量分工合作的结果。
4.当小艺觉得梯子之间太窄了,小恒主动调整自己,协助小艺;当小恒觉得害怕时,琪琪赶来帮忙,并安慰他不要害怕,多么富有爱心的孩子们,他们纯洁的心灵让人为之感叹!
5.兩节竹梯是有高度的,可是孩子们并不惧怕,勇于尝试,从第一节慢慢尝试,再到第二节克服内心的恐惧继续挑战,这种勇气在游戏中慢慢被激发和体现了出来,多么勇敢的—群孩子!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1.为了鼓励他们,在游戏后我进行了点评,表扬了小钰、小婷、小艺等孩子相互协商、共同游戏,琪琪热心帮助别人……告诉孩子们遇到争执的时候要想办法合作,如果只是你争我抢,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了,给其他孩子树立榜样,并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与孩子一起探讨当发生矛盾和问题时解决的方法。
2.我将所拍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让小艺他们来介绍他们玩的游戏,他们在介绍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因为是他们自己亲身体验的,所以自然言之有物,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听到他们的介绍之后也愿意在下一次游戏时也尝试这种新玩法,甚至是发起更高的挑战。
3.在介绍之后我又跟孩子们一起讨论除了可以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孩子们说出了很多,有的说可以跟旁边的油桶结合起来搭成群山、可以架在水沟上变成桥、还有的说可以增加一些综合区域里没有的新的游戏材料,比如水桶和木板等,这样玩得也会更有趣。
4.在和孩子们讨论之后,我仔细思考了孩子们的想法,因为油桶和轮胎等之前投放在活动区的材料孩子们已经玩了很多次,不太感兴趣了,所以我将孩子们要求增添的游戏材料和最近班上收集的材料做了整合与筛选,选取了安全卫生的游戏材料,逐步投放在了这个区域内,比如纯净水桶、娃娃、木板等材料,让孩子进一步发挥想象,将材料进行自由组合,玩出乐趣、玩出创意。
5.小恒在害怕的时候我并没有强迫他必须去完成,而是关注到他内心害怕的情绪,在后来游戏结束后,我利用小椅子、平衡木等其他有高度的物体让小恒从矮到高逐步尝试,慢慢让小恒适应这样的高度,锻炼他的勇气,经常鼓励他,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摆脱对高度的恐惧。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过程:
操场上中一班的孩子在进行户外游戏,小钰和小婷两个人玩了一会儿爬山就下来了,她俩同时瞄准了操场上剩下的三个竹梯,都觉得自己应该拿两个竹梯,另外那个人拿一个。两人互不相让,僵持了好一会儿,小婷想了想说:“我们两个人—起来玩吧!”小钰点点头答应了。
第一次挑战:
两人决定一起玩之后,只见一人拿一个竹梯,第三个竹梯被放在了两个人的中间,她们用手抓着。小婷伸出脚来,准备踩在竹梯的第一节,可是因为竹梯不稳没成功。于是她们就商议着让小钰扶稳竹梯,然后小婷先伸出一只脚踩在第一节横杠上,紧接着另一只脚就上去了,终于小婷稳稳地站在了竹梯的第一节,接着小钰再站上去。果然这个办法很不错,两个人都稳稳地站在了竹梯的第一节了,两个人欢呼起来,特别高兴。笑声吸引了小艺和小恒,他们也拿着竹梯准备加入,可是小艺一只脚刚踩上去,小钰和小婷就支撑不住了,于是他们商量着调整了一下,让中间的小钰先上去,两边的人稳住竹梯子,等小钰站稳后小婷再踩上去,接着小艺踩上去,小恒最后一个上,可是小恒怎么也用不上力,踩不上去,在试了好几次之后,他决定先踩住里面的竹梯,将身体的重量靠在了里面竹梯的上面,然后再踩外面的竹梯,终于他也成功了。
第二次挑战:
在经过多次游戏之后,他们决定增加难度,对竹梯的第二节展开挑战,小艺第一个挑战第二节,稳稳地踩上去了,接着小钰和最左边小婷一起上去,结果重心不稳失败了。他们不放弃,继续挑战,这次左边的小婷先踩上了第二节,接着小钰也成功了,中间小艺正准备爬上去,结果梯子的重心歪向了左边,这次挑战又失败了。经过几次尝试失败后,他们商量好了,所有人都先站上第一节竹梯,让中间的小艺先上去,然后是旁边的小钰,接着两边的人再上去,这时小艺发现自己两边梯子的距离太窄,都不好动了,于是旁边的小恒主动调整了竹梯,向自己这边移了一下,于是小艺踩上了第二节竹梯,小钰上去了,小婷上去了,可是小恒有些害怕了不敢尝试,这时琪琪赶来帮忙,他扶住了梯子让小恒踩上去,安慰他不要害怕,可是小恒仍然有些害怕,经过一番尝试,小恒决定自己下来,让琪琪先来试试,琪琪就接过了恒恒的竹梯,鼓足勇气成功站上了第二节竹梯。终于经过多次的失败与尝试之后,他们都成功了,站在竹梯上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小恒很羡慕,于是他也拿起了竹梯在一旁自己慢慢地尝试了起来。
在这个故事中,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1.孩子在玩竹梯的过程中,从刚开始的互不相让,到后来相互妥协决定大家一起玩,这中间他们懂得了以自我为中心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大家一起玩才会都开心。
2.在小钰和小婷达成共识尝试发现不成功之后,她们并没有放弃,终于在两人商量之后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法;后来加入其他小伙伴经过了多次的尝试,虽然中间有很多困难,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小恒他说自己害怕,不敢尝试第二节,可是他看到其他人都成功之后,也愿意自己慢慢在一旁尝试,而不是直接就放弃了,也是值得表扬的。他们在游戏中都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
3.他们学会了合作,刚开始他们一拥而上导致了失败,后来他们商量后决定先从左边上,发现重心偏向左边。经过多次失败后他们总结经验,分工合作,找到了中心点,决定从中间开始上,然后两边上,这些都是他们相互商量分工合作的结果。
4.当小艺觉得梯子之间太窄了,小恒主动调整自己,协助小艺;当小恒觉得害怕时,琪琪赶来帮忙,并安慰他不要害怕,多么富有爱心的孩子们,他们纯洁的心灵让人为之感叹!
5.兩节竹梯是有高度的,可是孩子们并不惧怕,勇于尝试,从第一节慢慢尝试,再到第二节克服内心的恐惧继续挑战,这种勇气在游戏中慢慢被激发和体现了出来,多么勇敢的—群孩子!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1.为了鼓励他们,在游戏后我进行了点评,表扬了小钰、小婷、小艺等孩子相互协商、共同游戏,琪琪热心帮助别人……告诉孩子们遇到争执的时候要想办法合作,如果只是你争我抢,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了,给其他孩子树立榜样,并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与孩子一起探讨当发生矛盾和问题时解决的方法。
2.我将所拍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让小艺他们来介绍他们玩的游戏,他们在介绍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因为是他们自己亲身体验的,所以自然言之有物,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听到他们的介绍之后也愿意在下一次游戏时也尝试这种新玩法,甚至是发起更高的挑战。
3.在介绍之后我又跟孩子们一起讨论除了可以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孩子们说出了很多,有的说可以跟旁边的油桶结合起来搭成群山、可以架在水沟上变成桥、还有的说可以增加一些综合区域里没有的新的游戏材料,比如水桶和木板等,这样玩得也会更有趣。
4.在和孩子们讨论之后,我仔细思考了孩子们的想法,因为油桶和轮胎等之前投放在活动区的材料孩子们已经玩了很多次,不太感兴趣了,所以我将孩子们要求增添的游戏材料和最近班上收集的材料做了整合与筛选,选取了安全卫生的游戏材料,逐步投放在了这个区域内,比如纯净水桶、娃娃、木板等材料,让孩子进一步发挥想象,将材料进行自由组合,玩出乐趣、玩出创意。
5.小恒在害怕的时候我并没有强迫他必须去完成,而是关注到他内心害怕的情绪,在后来游戏结束后,我利用小椅子、平衡木等其他有高度的物体让小恒从矮到高逐步尝试,慢慢让小恒适应这样的高度,锻炼他的勇气,经常鼓励他,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摆脱对高度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