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茨淮新河流域生态河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清淤、护岸、绿化等措施开展生态河道建设,恢复陆域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形态,营造河道安全完整、水清岸绿、和谐自然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 茨淮新河;生态河道建设;清淤;绿化
中图分类号 TV2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03-01
茨淮新河上起颍河左岸的茨河铺,截引黑茨河、西淝河、芡河等原有水系,流经阜阳、亳州、淮南、蚌埠,于怀远县入淮河,全长134.2 km,截引面积6 960 km2,是安徽省在淮北地区新开辟的一条人工河道,具有防洪、排涝、灌溉、航运、城市供水等综合功能。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通过在传统的河道建设和整治中加入生态学原理,并根据河道现状和功能,对工程进行生态设计,构建符合流域及地域生态特征的水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创造适宜河道内水生生物生存、物种丰富的生态环境;以保护河道系统中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造和谐的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考虑生态效果,把河道改造成水系统、土壤系统及生物系统相互涵养的自然状态[1-2]。生态型河道建设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着重恢复陆域和水体生物多样性形态,营造河道安全完整、水清岸绿、和谐自然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1 茨淮新河流域生态河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河道淤积严重
茨淮新河建成已有20多年,由于多次行洪和两岸土地的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泥淤积加速,河床普遍抬高,降低了容蓄水源和防灾减灾能力,造成河道泄洪、滞洪和引水灌溉等功能的减退。
1.2 河岸塌损
由于长期受船行波的冲刷、人为损坏和水土自然流失,两侧河岸坍损普遍,部分河段河岸坍塌严重,导致河道断面缩小,河床抬高,流速、流量降低。
1.3 水质污染
随着沿河地区经济发展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使河网水质受到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的使用等。河道水质污染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导致河道及其两岸生物多样性下降。
1.4 河道笔直,断面规则,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
由于茨淮新河是新开辟的人工河道,所以其河道笔直,断面规则,这样虽然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却忽略了河道自然岸线的合理性。河道过于直线,不利于削减船行波,使自然河道中主流、浅滩和急流相间的格局改变,也不利于水生植物生长[3]。部分河岸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护岸,影响了河道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 茨淮新河流域生态河道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2.1 生态河道建设的目标
茨淮新河是防洪骨干河道,要做到防洪安全与生态建设兼顾,确保在设计标准洪水内的河道安全。通过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的自然通畅、水质改善、岸绿景美的局面,使沿河植被和水中生物得到恢复,实现河道生态化。
2.2 生态河道建设的主要内容
2.2.1 控源截污,循环清淤。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趋势,合理调控河内水位;继续提高调水泄水的管理水平,确保入河水量的水质;落实突发性、多发性灾害情况下的应急管理预案,确保不发生严重污染事件。必须减少淤泥污染物释放量,对淤泥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移[4]。要根据不同河段的淤积情况,安排在一定年限内进行全线的循环清淤。
2.2.2 生态型护岸护坡。有计划地逐步建设生态型护岸,以防止水土流失;采用以植物绿化为主、水生植物为辅的生态护岸方法。保留设计洪水位以下部分硬质护岸,拆除浆砌石护岸的上半部分,改用土料、自然草皮护坡,采用适于动植物生长的特殊结构护岸,如土工隔栅固岸插杞柳等。
2.2.3 绿化美化滩地堤身。对滩地和堤身进行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引进优质树种营造速生生态林,发展林中复式种植。使河流、绿地、树木间形成网络,营造数量多、连续性强、物种丰富的生态环境带,塑造森林的氧吧效应,让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富有生机和可持续性。
3 结论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在生态建设上由人工建设为主转向自然恢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茨淮新河是一条大型人工河道,在茨淮新河流域内进行生态型河道建设对于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建成河道生态环境走廊,实现沿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刘华富.阜阳市颍泉区2009年春旱水利工程减灾作用[J].江淮水利科技,2009(5):26-27.
[2] 杜卫东.阜阳市茨淮新河插花灌区工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6):263-264.
[3] 李勤.茨淮新河工程的管理思路研究[J].治淮,2006(1):111.
[4] 范小东. 对海宁市生态河道建设的思考[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1):51-52.
关键词 茨淮新河;生态河道建设;清淤;绿化
中图分类号 TV2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03-01
茨淮新河上起颍河左岸的茨河铺,截引黑茨河、西淝河、芡河等原有水系,流经阜阳、亳州、淮南、蚌埠,于怀远县入淮河,全长134.2 km,截引面积6 960 km2,是安徽省在淮北地区新开辟的一条人工河道,具有防洪、排涝、灌溉、航运、城市供水等综合功能。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通过在传统的河道建设和整治中加入生态学原理,并根据河道现状和功能,对工程进行生态设计,构建符合流域及地域生态特征的水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创造适宜河道内水生生物生存、物种丰富的生态环境;以保护河道系统中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造和谐的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考虑生态效果,把河道改造成水系统、土壤系统及生物系统相互涵养的自然状态[1-2]。生态型河道建设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着重恢复陆域和水体生物多样性形态,营造河道安全完整、水清岸绿、和谐自然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1 茨淮新河流域生态河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河道淤积严重
茨淮新河建成已有20多年,由于多次行洪和两岸土地的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泥淤积加速,河床普遍抬高,降低了容蓄水源和防灾减灾能力,造成河道泄洪、滞洪和引水灌溉等功能的减退。
1.2 河岸塌损
由于长期受船行波的冲刷、人为损坏和水土自然流失,两侧河岸坍损普遍,部分河段河岸坍塌严重,导致河道断面缩小,河床抬高,流速、流量降低。
1.3 水质污染
随着沿河地区经济发展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使河网水质受到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的使用等。河道水质污染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导致河道及其两岸生物多样性下降。
1.4 河道笔直,断面规则,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
由于茨淮新河是新开辟的人工河道,所以其河道笔直,断面规则,这样虽然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却忽略了河道自然岸线的合理性。河道过于直线,不利于削减船行波,使自然河道中主流、浅滩和急流相间的格局改变,也不利于水生植物生长[3]。部分河岸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护岸,影响了河道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 茨淮新河流域生态河道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2.1 生态河道建设的目标
茨淮新河是防洪骨干河道,要做到防洪安全与生态建设兼顾,确保在设计标准洪水内的河道安全。通过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的自然通畅、水质改善、岸绿景美的局面,使沿河植被和水中生物得到恢复,实现河道生态化。
2.2 生态河道建设的主要内容
2.2.1 控源截污,循环清淤。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趋势,合理调控河内水位;继续提高调水泄水的管理水平,确保入河水量的水质;落实突发性、多发性灾害情况下的应急管理预案,确保不发生严重污染事件。必须减少淤泥污染物释放量,对淤泥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移[4]。要根据不同河段的淤积情况,安排在一定年限内进行全线的循环清淤。
2.2.2 生态型护岸护坡。有计划地逐步建设生态型护岸,以防止水土流失;采用以植物绿化为主、水生植物为辅的生态护岸方法。保留设计洪水位以下部分硬质护岸,拆除浆砌石护岸的上半部分,改用土料、自然草皮护坡,采用适于动植物生长的特殊结构护岸,如土工隔栅固岸插杞柳等。
2.2.3 绿化美化滩地堤身。对滩地和堤身进行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引进优质树种营造速生生态林,发展林中复式种植。使河流、绿地、树木间形成网络,营造数量多、连续性强、物种丰富的生态环境带,塑造森林的氧吧效应,让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富有生机和可持续性。
3 结论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在生态建设上由人工建设为主转向自然恢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茨淮新河是一条大型人工河道,在茨淮新河流域内进行生态型河道建设对于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建成河道生态环境走廊,实现沿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刘华富.阜阳市颍泉区2009年春旱水利工程减灾作用[J].江淮水利科技,2009(5):26-27.
[2] 杜卫东.阜阳市茨淮新河插花灌区工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6):263-264.
[3] 李勤.茨淮新河工程的管理思路研究[J].治淮,2006(1):111.
[4] 范小东. 对海宁市生态河道建设的思考[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