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赞美的时光(组诗)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zjl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 亮
  “云层太厚,月亮失约”
  一个经验主义者见风见雨。
  今晚为什么要看到月亮:
  因为月亮已不只是它自己的月亮。
  多少次了,人类在月亮身上
  倾注了爱,习惯和月亮背后的
  人在今天相见。习惯已成意义。
  云连着云,搬来了千山万水
  风吹着风,正赶走安慰的桂花香
  和虫鸣的绝望
  在我回到屋内的一瞬:月亮在天穹
  打开灰色的封锁
  它掏出内心的黑和担忧,用
  眼泪将脸洗白。
  “我担心会崩溃”
  它想到山,空气,云层,大气层
  这么多不允许相见的理由。事实是
  世事难以预测,有心胜过无意
  相信奇迹比简单顺从命运
  总要好些,软弱者不要急于否定
  见到来之不易的月亮
  应让人对未来存有念想……
  不可不赞美的时光
  下午四时:我说的是太阳。
  没有到残阳如血的悲愤之时;它
  已倾斜,在天空的海中,我们还猜不透
  它有晃动之忧,还是若无其事?
  而植物已有警觉。淡黄色的光
  在表达中开始软弱,它惊醒了茶树
  和栾树如安眠的天真:它们在光中的部分
  尤其透明,在阴影中的部分轻颤不安。
  这样假设:一对不被神看好的年轻
  恋人。他们站在无处不在的光里
  光打在她的秀发上,她只愿背对尘世
  他看着倾斜的幸福,心有惊悸和不舍。
  没有人怀疑光:它为人类创造了爱
  和美。而在光的背后一定还有
  支配者,它赋予多情的光以毁灭的蛮力。
  被光覆盖的我们不得不赞美:远去也
  是一种美。山上成片的葱茏已在分裂
  清澈后退,池塘喜欢上冬季的沉默。
  遭遇一滴雨
  世上有多少疑问:
  比如一粒雨滴
  这我之外的物质,在车窗外
  玻璃上看着我
  我们有心领神会的适畅,久别重逢
  的惊喜?还是陌生的对视
  甚或仇人相见的怒怼?
  车内突然响起的音乐
  让雨滴因内心震动而滑落
  我们不知道看不见模样的音乐
  是久居在声波内,还是在通往
  声波的路上。
  当雨滴和音乐相遇
  它们都有来自不可知的默契?
  还是相互忌妒?
  雨滴从城东跟我到城西
  我和雨滴都来自于水
  我比雨滴走得远
  而它只愿仍是水
  是它看透人世的无常而止步?
  还是懂得水才是世界的永恒?
  闻 香
  深秋时的缕缕清香尤其感人
  像一个深刻的启示打动相遇者
  被河水洗痛的人难以理性
  香的金丝是密集的救赎
  风是媒介,但风时时盲目
  只送香的絮语而迷离眼神
  闻香者撞上旁观的柳树
  它用柳条的鞭子嘲笑迷恋
  在栅栏中的香意图独占
  清雅的香容易为人称颂
  阳光在上午固守东来的线路
  温暖的覆盖者若有所失
  其实我说的香是指桂花
  一夜风雨,金桂尽落记忆
  果子早被爱包围,说:
  香在远处,在去年或明年的诗里
  十一月一日,登南京九华山
  日光为谁而亮?
  植物的表情一半阴暗
  桂花已逝
  梅花的红虬枝深藏
  葱兰举起一千只已枯的小手
  在山中怀疑
  僧人随同光线
  从林中的石阶而下
  我惊喜,而他脸有
  接引時的肃穆
  从一月到十月,我在人间
  哦,仍旧有伤痕在背后追赶
  这最后的两月
  这渐入的生的冬天
  是否沉默如这山顶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陈一新在外闯荡十几年,掘到了第一桶金,毅然回到了家乡。他承包了一座名叫雄鸡山的小山包,这山不大,也不高,也不是原始森林,但有山溪有灌木有野花,风景不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座石壁山峰,很像昂首啼叫的公鸡,故当地百姓习惯叫雄鸡山。  陈一新承包这小山峰,不是为了木材,也不是为了矿产,而是决定养鸡,并且是散养。  作为土生土长的娄州人,陈一新知道唐宋时,当地曾经流行斗鸡,清代时还很兴盛,二十世纪五十
期刊
李云峰正在店里看画。这时,走来一群人。其中一个,一把抓住他的长衫斜襟,当胸一拳。李云峰毫无防备,一时惊愕。  “有话好说,不可打人。”为首的那人斥责道。随即,他转向李云峰,“李老板,你是不是自己想砸自己的招牌?”此人姓尚,是当地有名望的商人。他一个月前曾经来裱一幅字“商道酬信”,这是他向海城著名书法家冯山源求得的。前几日,他拿了装裱好的字,欢欢喜喜地回家。可是,他那喜欢书法的女儿看出了毛病。“爹,
期刊
李云的诗歌像一盘丰盛的珍馐,不但好吃,且有营养。前者是说他的诗贴近人心,能勾起阅读兴致;后者是说他的诗有筋骨、有嚼头,启智开慧,有效有用。李云的这些诗不是在书斋中苦思冥想硬憋出来的,而是他在大地上行走遇见、看见,身体与客体撞击后自动生成的,这就让他的诗有了根,有了即时性和纪实性,有了亲历和鲜活。对读者来说,这些诗就不虚无缥缈,不云山雾罩,甚至因具体的可见可感,很可能这些景与物也游历过而产生共鸣,从
期刊
侉伯虽说长相有点侉,可是在种瓜上,却是远近知道的瓜把式。  种瓜,在我们淮河边不叫种瓜,叫点瓜,在侉伯嘴里叫“功夫活”或“细作活”。瓜子儿还没下田,侉伯就手不离镢头,把个土疙瘩一块不漏地敲个细碎;瓜垄都被整得能上线子量,依然还要横看竖看斜眼看。偶尔有熟人游荡到田头,侉伯会随口训导说:“在你眼里这不过是些瓜垄垄,地沟沟,那垄上如何得风?沟下如何走水?风水,风水二字了得?”  侉伯还把给瓜施肥叫“喂肥
期刊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自己少年时的家境:“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鲁迅少年时周家生活艰难、经济窘迫。那么,少年时期鲁迅他们家的生活状况真的陷入困顿了吗?困顿到了什么程度?我们试做分析。  一、家庭变故:科场舞弊案  鲁迅本名周树人,祖上在过去绍兴的覆盆桥左近购房,修建了颇具规模的“周家老台门”宅院,人们称之为“覆盆桥周家”
期刊
日头爷爬到树梢,春杏抽出麻绳捆树枝,头顶的鸟儿唧唧喳喳地叫。春杏直起腰,挥下手,匆忙下山。  春杏进院,大哥、二哥已坐到炕上吃饭。春杏耸下身,一捆树枝落在杏树下。春杏揉着肩膀。娘走出屋,冷脸说,腿拴秤砣啦,磨蹭到这个时辰才着家。二哥冲春杏扮个鬼脸,大哥的腮帮子鼓鼓的。娘塞给她一块馍,馍里夹着菜。春杏坐到磨盘上,咬了口,她饿了。天刚放亮,娘就把她拽出被窝上山拾柴。  猪拱着豁牙咧齿的圈门嗷嗷叫。娘喊
期刊
一  犹豫很久,我还是迈向了九江的房间。他是我的小舅子,但我推门时很虔诚,就像在推一扇通往上帝居所的门那样虔诚。  那是一间昏暗的房间。淡淡的水汽和长年的灰尘和在一起,让窗玻璃变得朦胧,灰色的窗帘胡乱地在冷风里飘着。靠墙的地方有张一米五的床,除此外,房内再无可以称之为家具的东西。屋里也没有灯光,我借着从窗口斜射进来暮日的光,小心翼翼地摸进去,还没到床沿,脚底下便响起细碎的声音。凭直觉,那是一种黏液
期刊
流花的河  秋分日,刮在田野上空的风已有了兵气。  清晨六点半至浦溪河,见河面水雾凝聚,团团簇簇。节气这东西真是奇妙,一日之隔,自然界的物象就有了明显变化。  半个月没下雨,河水退下不少,河中间的浅滩上,野花汀草茂密,成为潜鸟的隐身地和繁衍后代的乐园。  生在河滩的野花我认得,是蓼草花,早些年在散文里就写过,称之为辣蓼——以为只有我们本地方言这样称呼,后来才知它在《本草纲目》里也是这个名字。  不
期刊
乌云颂  它们是一群生命  巨大而沉重。  我的轻蔑从一开始就是错误。  落日打出赞美的金边  又撤回。它们行走  天空布满巨大的足印。  没有什么可以排遣内心阴郁  这好天气的异类  不待见的隆隆巨响  这受孕了的天空  分娩出雨、雪、冰雹;  而闪电  何嘗不是于人类的警醒抑或指引?  我的恐惧是惯性的恐惧;  骨缝中藏匿却一无所觉的  蚁类的恐惧。  只身躲在一茎草叶的阴影里  我的羞愧无人
期刊
麂 子  戴眼镜的人  需要每天擦拭那两块玻璃  以前是用手  用哈气  后来用棉布  纸巾  再后来有人找来了一块麂子皮  一大块剪成数小块  轮换着用  它们干燥时有些发硬  像是崭新的柳树皮刚刚经过晾晒  每当我用水冲洗上面的污渍  麂子皮  頓时变得柔软滑腻  那时它又成为动物的皮  新生的肌肤  被利器剥下  在水管喷溅的白色水流中  我闻到了肉体或尸体的腥气味  它们仿佛又回到了丛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