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的耳濡目染,
忘我痴迷,
点燃了吴炳坤先生对古筝的热情。
父母的悉心指导,
自身的孜孜不倦,
成就了他在古筝界的高度。
执教古筝数十年,
不仅是资深音乐教育工作者,
亦是香港知名古筝演奏家。
他不拘传统,大胆创新,
使古筝弹奏手法更加丰富。
他寓教於乐,育桃李万千。
根根琴弦,弹奏古筝美妙旋律;
首首筝曲,演绎人生精彩篇章。
倾情古筝 半生痴迷
吴炳坤先生出生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亲擅长二胡,母亲则是古筝好手。两种传统的民族乐器,常常在当时那个清贫的家庭里弹奏出悦耳的声音,为简单的生活亦带来一片详和、温馨的气息。
五岁时,吴炳坤先生就在父母的影响之下,对各种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着那些甚至高过他身高的多种乐器跃跃欲试,父母见他如此有心想学,便让他从琵琶学起,练习基本指法,打下扎实基础。
在接触和练习之後,另一种音色优美、音域宽广的民族乐器——古筝,深深地吸引了吴炳坤先生,随着他对古筝的热情日益浓厚,转而全身心学习古筝,在时而清澈流畅,时而浑厚深沉的筝曲中慢慢积累,稳扎稳打,步步徐行……
“古筝,是我国古老、独特的民族乐器,它演奏技巧丰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於战国时期盛行於‘秦’地,现今的陕西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早期只有五条线的古筝,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一条弦,音律更丰富立体,在全国共有九大流派。”一提及古筝的发展,吴炳坤先生这位业内资深人士,常常是滔滔不绝的,与古筝相随相伴数十年,可以说,古筝已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有学过古筝的人都知道,常用的演奏古筝的手法即: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演奏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调整音高,完善旋律。对於每一名初学者来说,想要做到得心应手,琴抒心声,需要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这一点,吴炳坤先生深有体会,他说,“任何事物的相处,都是由易到难,古筝亦然,只要你以正确的手法弹得越多,就越能掌握古筝这一乐器的特点,更能发挥自如。不得不说,习筝是一件非常需要持之以恒去做的事情。”在音乐上的坚持,他在古筝上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在过去的岁月里,吴炳坤先生在古筝上的造诣节节上升,常应邀出席多个国家的大型音乐会演出,他的琴声陶醉了许多听众,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先後灌录了三张个人古筝唱片,分别是《素筝粤韻》、《春江花月夜》及《筝乐精华》。在操练经典曲目的同时,他不断吸收养份,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筝曲作品,粗略估算,迄今为止,他已创造了八十多首乐曲,比如《峥嵘岁月》、《舐犊情深》、《世纪新希望》、《飞跃龙胜大都会》、《万里童心》、《珍惜好年华》等等,远远领先於香港其它的古筝演奏家,另外他还改编乐曲达数百首……
以教为志 数十年坚持
不懈地追求,早早地成就了吴炳坤先生在古筝上的成绩,十八岁时,他已出师带徒,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正式传授古筝技艺,成为较早在香港推广、拓展古筝培训领域的乐师之一。
不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古筝並不流行,“前来学习的人多为对专业古筝感兴趣的成年女性,利用工餘或课餘的时间投入,小朋友基本上没有。”儘管这样,並未击退吴炳坤先生对艺术献身的高昂斗志,也不妨碍他不错的学生来源。“当时,全香港的专业古筝老师不超过十个。”凭借扎实的功底,在他门下学习古筝的学生数量,让其他老师羡慕。
近二十多年来,学校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倡议,各种乐器考级的热捧,催生了学习古筝的浪潮。“而今,香港的专业古筝老师已超过三百个。”在以往的时光里,他所教授的学生早已成为今日的古筝老师,“连‘徒孙’都出来教古筝了。”他笑着说。
在学习古筝时,有人认为“易学难精”,吴炳坤先生则认为,古筝实则为“难学难精”。“古筝的基本指法颇多,右手需练习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需练习按、滑、揉、颤等,且又规定坐姿,运指等。若认真按老师的指导,一一练习,日日保持,对於现在急功近利的人来说,绝非易事。”观念上的異同,也决定了他在教学生时的着重点:必须掌握牢固、扎实的基本功。“打好根基,才能往上修建房屋。”简单的道理,卻意义深刻。
十年前,吴炳坤先生创办了香港音乐传艺协会,旨在推动音乐活动,传播音乐艺术讯息。“我们协会设立了多元化乐器普及训练,科目有:歌唱、钢琴、小提琴、竖琴、古筝、琵琶、二胡、乐理、合唱团、中乐团、管弦乐团。”多年来不断地发展,该协会的训练科目日益丰富,师资力量更为雄厚,为众多喜欢音乐的孩子们提供了一片上佳的学习天地。
由吴炳坤先生所悉心指导的众多学生考取了古筝十级(演奏级)的优異成绩,亦是他循循善诱、耐心教授的成果。
吴炳坤先生不单只注重良好的硬件设施,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创新的做法,亦是他毫不放鬆的另一点。一般的文化,若无新的东西注入,很快就会枯萎。古筝的创作空间大,音域广,凭借在竖琴及钢琴方面的造诣,吴炳坤先生将这两种乐器的演奏技术融入古筝,使其教学受到了更大突破。“中西文化是可以互相融合的,传统的中乐是单线条,西乐是複调的,随着多方面的发展与交流,各种文化的互相渗透,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忘的莫过於培养一些学生公开表演。”在吴炳坤先生的看法里,考级和比赛都可排在公演的後面,“公演,是具挑战性的活动,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实力。”只有在一阵阵的掌声中,他才最心满意足。
目前,吴炳坤先生每天超过十个小时忙碌於各种培训古筝的活动中,抑或一对一教学,抑或二至六人的小组教学,抑或古筝乐队式教学。但是,他仍然呼籲学生学习古筝不单是为了考证书,而应着重音乐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的作用。
古筝,似良朋好友
“世事纷爭人易老,唯独弹琴好自娱。”——这句话,吴炳坤先生一直谨记心头,他认为,古筝可直抒胸忆,算得上一位知己良朋!
吴炳坤先生坦言,古筝对他有莫大的影响,“弹古筝,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可提高人的修为,培养人自强自律的性格;可使人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特别在商业社会,音乐有利於人的心身健康。”弹一曲古筝,几杯清茶,在喧嚣的闹市中,实为人生快事。“一旦,你迷上了古筝,是不会轻意放下的。”他即是最好的佐证。
为能夠加强对古筝的深入理解,他常常参观各种画展,阅读各种书籍,四处摄影,“只是埋头弹琴,没有书本的养料,是无法弹出更美妙动听的琴声。画画、摄影都是美学,有这些美学元素去滋润你,你所弹出来的音乐会更加富有感情,能更贴切地表达你心中所思所想。”因此,各种与美有关的东西,他都愿意去接触。当然,有关心灵美的善事,他亦不会错过。
2012年5月30日,由张学良基金会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的“关爱留守儿童?支持‘爱心支教’”活动中,吴炳坤先生以资深音乐教育家的身份,登台为众人弹奏了数支经典筝曲,反响热烈。
数十年来,吴炳坤先生与古筝相繫相伴,在追求更精湛的弹奏技巧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教学上博採众长,兼收並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日的他,除去自己在音乐界所赢得的讚誉,所授徒弟更为他带来了阵阵掌声,不亏为“孜孜不倦古筝路,苦心孤诣育音才。一弦一柱谱年华,半生情缘筝曲间。”
吴炳坤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古筝竖琴演奏家
资深音乐教育工作者
香港音乐传艺协会创始人
澄心筝乐团指挥
春晖中乐团音乐总监
香港青少年精英古筝艺术团音乐总监
加拿大乐筵管弦乐团客席指挥
自创筝曲八十多首,其中《珍惜好年华》
荣获首届“国际古筝之星”大赛金奖,灌
录个人古筝唱片有《素筝粤韻》、《春江
花月夜》、《筝乐精华》。
忘我痴迷,
点燃了吴炳坤先生对古筝的热情。
父母的悉心指导,
自身的孜孜不倦,
成就了他在古筝界的高度。
执教古筝数十年,
不仅是资深音乐教育工作者,
亦是香港知名古筝演奏家。
他不拘传统,大胆创新,
使古筝弹奏手法更加丰富。
他寓教於乐,育桃李万千。
根根琴弦,弹奏古筝美妙旋律;
首首筝曲,演绎人生精彩篇章。
倾情古筝 半生痴迷
吴炳坤先生出生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亲擅长二胡,母亲则是古筝好手。两种传统的民族乐器,常常在当时那个清贫的家庭里弹奏出悦耳的声音,为简单的生活亦带来一片详和、温馨的气息。
五岁时,吴炳坤先生就在父母的影响之下,对各种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着那些甚至高过他身高的多种乐器跃跃欲试,父母见他如此有心想学,便让他从琵琶学起,练习基本指法,打下扎实基础。
在接触和练习之後,另一种音色优美、音域宽广的民族乐器——古筝,深深地吸引了吴炳坤先生,随着他对古筝的热情日益浓厚,转而全身心学习古筝,在时而清澈流畅,时而浑厚深沉的筝曲中慢慢积累,稳扎稳打,步步徐行……
“古筝,是我国古老、独特的民族乐器,它演奏技巧丰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於战国时期盛行於‘秦’地,现今的陕西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早期只有五条线的古筝,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一条弦,音律更丰富立体,在全国共有九大流派。”一提及古筝的发展,吴炳坤先生这位业内资深人士,常常是滔滔不绝的,与古筝相随相伴数十年,可以说,古筝已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有学过古筝的人都知道,常用的演奏古筝的手法即: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演奏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调整音高,完善旋律。对於每一名初学者来说,想要做到得心应手,琴抒心声,需要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这一点,吴炳坤先生深有体会,他说,“任何事物的相处,都是由易到难,古筝亦然,只要你以正确的手法弹得越多,就越能掌握古筝这一乐器的特点,更能发挥自如。不得不说,习筝是一件非常需要持之以恒去做的事情。”在音乐上的坚持,他在古筝上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在过去的岁月里,吴炳坤先生在古筝上的造诣节节上升,常应邀出席多个国家的大型音乐会演出,他的琴声陶醉了许多听众,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先後灌录了三张个人古筝唱片,分别是《素筝粤韻》、《春江花月夜》及《筝乐精华》。在操练经典曲目的同时,他不断吸收养份,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筝曲作品,粗略估算,迄今为止,他已创造了八十多首乐曲,比如《峥嵘岁月》、《舐犊情深》、《世纪新希望》、《飞跃龙胜大都会》、《万里童心》、《珍惜好年华》等等,远远领先於香港其它的古筝演奏家,另外他还改编乐曲达数百首……
以教为志 数十年坚持
不懈地追求,早早地成就了吴炳坤先生在古筝上的成绩,十八岁时,他已出师带徒,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正式传授古筝技艺,成为较早在香港推广、拓展古筝培训领域的乐师之一。
不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古筝並不流行,“前来学习的人多为对专业古筝感兴趣的成年女性,利用工餘或课餘的时间投入,小朋友基本上没有。”儘管这样,並未击退吴炳坤先生对艺术献身的高昂斗志,也不妨碍他不错的学生来源。“当时,全香港的专业古筝老师不超过十个。”凭借扎实的功底,在他门下学习古筝的学生数量,让其他老师羡慕。
近二十多年来,学校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倡议,各种乐器考级的热捧,催生了学习古筝的浪潮。“而今,香港的专业古筝老师已超过三百个。”在以往的时光里,他所教授的学生早已成为今日的古筝老师,“连‘徒孙’都出来教古筝了。”他笑着说。
在学习古筝时,有人认为“易学难精”,吴炳坤先生则认为,古筝实则为“难学难精”。“古筝的基本指法颇多,右手需练习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需练习按、滑、揉、颤等,且又规定坐姿,运指等。若认真按老师的指导,一一练习,日日保持,对於现在急功近利的人来说,绝非易事。”观念上的異同,也决定了他在教学生时的着重点:必须掌握牢固、扎实的基本功。“打好根基,才能往上修建房屋。”简单的道理,卻意义深刻。
十年前,吴炳坤先生创办了香港音乐传艺协会,旨在推动音乐活动,传播音乐艺术讯息。“我们协会设立了多元化乐器普及训练,科目有:歌唱、钢琴、小提琴、竖琴、古筝、琵琶、二胡、乐理、合唱团、中乐团、管弦乐团。”多年来不断地发展,该协会的训练科目日益丰富,师资力量更为雄厚,为众多喜欢音乐的孩子们提供了一片上佳的学习天地。
由吴炳坤先生所悉心指导的众多学生考取了古筝十级(演奏级)的优異成绩,亦是他循循善诱、耐心教授的成果。
吴炳坤先生不单只注重良好的硬件设施,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创新的做法,亦是他毫不放鬆的另一点。一般的文化,若无新的东西注入,很快就会枯萎。古筝的创作空间大,音域广,凭借在竖琴及钢琴方面的造诣,吴炳坤先生将这两种乐器的演奏技术融入古筝,使其教学受到了更大突破。“中西文化是可以互相融合的,传统的中乐是单线条,西乐是複调的,随着多方面的发展与交流,各种文化的互相渗透,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忘的莫过於培养一些学生公开表演。”在吴炳坤先生的看法里,考级和比赛都可排在公演的後面,“公演,是具挑战性的活动,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实力。”只有在一阵阵的掌声中,他才最心满意足。
目前,吴炳坤先生每天超过十个小时忙碌於各种培训古筝的活动中,抑或一对一教学,抑或二至六人的小组教学,抑或古筝乐队式教学。但是,他仍然呼籲学生学习古筝不单是为了考证书,而应着重音乐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的作用。
古筝,似良朋好友
“世事纷爭人易老,唯独弹琴好自娱。”——这句话,吴炳坤先生一直谨记心头,他认为,古筝可直抒胸忆,算得上一位知己良朋!
吴炳坤先生坦言,古筝对他有莫大的影响,“弹古筝,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可提高人的修为,培养人自强自律的性格;可使人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特别在商业社会,音乐有利於人的心身健康。”弹一曲古筝,几杯清茶,在喧嚣的闹市中,实为人生快事。“一旦,你迷上了古筝,是不会轻意放下的。”他即是最好的佐证。
为能夠加强对古筝的深入理解,他常常参观各种画展,阅读各种书籍,四处摄影,“只是埋头弹琴,没有书本的养料,是无法弹出更美妙动听的琴声。画画、摄影都是美学,有这些美学元素去滋润你,你所弹出来的音乐会更加富有感情,能更贴切地表达你心中所思所想。”因此,各种与美有关的东西,他都愿意去接触。当然,有关心灵美的善事,他亦不会错过。
2012年5月30日,由张学良基金会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的“关爱留守儿童?支持‘爱心支教’”活动中,吴炳坤先生以资深音乐教育家的身份,登台为众人弹奏了数支经典筝曲,反响热烈。
数十年来,吴炳坤先生与古筝相繫相伴,在追求更精湛的弹奏技巧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教学上博採众长,兼收並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日的他,除去自己在音乐界所赢得的讚誉,所授徒弟更为他带来了阵阵掌声,不亏为“孜孜不倦古筝路,苦心孤诣育音才。一弦一柱谱年华,半生情缘筝曲间。”
吴炳坤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古筝竖琴演奏家
资深音乐教育工作者
香港音乐传艺协会创始人
澄心筝乐团指挥
春晖中乐团音乐总监
香港青少年精英古筝艺术团音乐总监
加拿大乐筵管弦乐团客席指挥
自创筝曲八十多首,其中《珍惜好年华》
荣获首届“国际古筝之星”大赛金奖,灌
录个人古筝唱片有《素筝粤韻》、《春江
花月夜》、《筝乐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