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龙江省黑河市锦河七连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本次地质工作通过圈定了钼矿体,查明了矿体的品级、厚度、产状及深部变化情况,从而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产生一此新的认识,钼矿化大部分在白垩系闪长岩中,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与白垩系闪长岩闪长玢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通过对该地区的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下一步寻找到同型的钼矿床提供较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锦河七连铜钼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4-0142-01
0.引言
黑龙江省黑河市锦河七连钼矿床,在1:5万区域地质礦产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普查找矿工作,通过工作对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提出了客观的总结,笔者对矿床成因有了些新认识,希望对广大矿业同仁有所启迪。
1.区域地质概况
工作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大兴安岭~内蒙古生代造山带的中部,松嫩地块西北部的沐河隆起带中。区内火山活动,岩浆侵入作用强烈,加之频繁的构造运动,使测区内的断裂、褶皱构造十分发育。工作区所属成矿带为大兴安岭中段铁、钨、银、金、钼、铜成矿带罕达气-洪业家铜、金成矿亚带内,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下统洪湖吐河组(C1hn);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宝力高庙组(C3P1bl);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l);光华组(K1gn) ; 甘河组(K1g);第三系中-上更新统孙吴组(N1-2s);全新统(Q24)。
区域侵入岩主要为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白垩世花岗斑岩。
区域火山岩较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火山活动,尤其以中生代火山活动最为强烈。早期火山活动以晚古生代下石炭统至上二叠统洪湖吐河期和宝力高庙期活动大陆边缘的中酸性钙碱性火山作用为主;中生代隶属于滨太平洋火山活动带小兴安岭火山岩带,喷发较为强烈,以下白垩统龙江期中性、光华期酸性和甘河期基性陆相火山喷发为主。
区域上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众多控矿构造,NE向压性构造及NW向张扭性断裂带控制了金、铜、铁等多金属矿(化)点的分布。近SN、近NW向的低序次羽状张性裂隙控制了铜、铅、铁、铬等多金属矿(化)点的分布,沿这些张性裂隙出露大量含矿石英脉。工作中注意这些方向断裂构造与火山岩浆、侵入岩浆活动的成矿、控矿关系。
3.矿区地质特征
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洪湖吐河组(C1hn)、上石炭-下二叠统宝力高庙组(C3P1bl)。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l);甘河组(K1g);及第三系孙吴组(N1-2s);侵入岩发育晚三叠-早侏罗世花岗岩(T3J1γ)。
晚三叠早侏罗世(T1J3γ)侵入岩岩体,主要岩性为:中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中粒花岗岩为内部相,细粒花岗岩为过渡相,石英闪长岩为边缘相。推测中粒花岗岩与细粒花岗岩二者之间为相变关系,细粒花岗岩与石英闪长岩二者为相变关系。
矿区内围岩蚀变以中-低温蚀变为主,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等。
硅化:石英重结晶彼此镶嵌,集合体呈脉状或团块状堆积交代。
碳酸盐化:碳酸盐交代基质中斜长石或呈团块状、脉状充填,绢云母化:主要在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中广泛散布,斜长石呈自形-半自形柱状,聚片双晶带较宽,模糊显示,表面绢云母化,定向分布。粒径:0.1-0.4mm。
滑石化:无色,干涉色较高,鳞片状、片状或放射状集合体,一组完全解理,平行消光,部分解理弯曲。粒径:0.02-0.6mm。
4.矿体地质特征
4.1矿体特征
矿区内的金属矿化以钼矿化为主,伴生银、锌矿化。钼矿体总体呈脉状产于白垩系闪长岩、闪长玢岩岩中,本次普查工作在大多槽探和钻孔中皆发现了钼矿化,利用化学分析样结果,进行矿体圈定、连接,共圈定了40条钼矿体,矿体最大推长为600米,钼最高品位0.433×10-2。赋矿围岩多为闪长岩、闪长玢岩。矿化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辉钼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主要矿体为Ⅰ-5号、Ⅰ-28号矿体。Ⅰ-5号矿体最大推长为600米,钼最高品位0.433×10-2。赋矿围岩为闪长岩、闪长玢岩。Ⅰ-28号矿体最大推长为260米,钼最高品位0.098×10-2。赋矿围岩为闪长岩。
4.2矿石质量
细粒闪长岩:斑状结构,基质:半自形柱状结构。斑晶成分:斜长石:半自形板柱状、三角形,聚片双晶带较宽,表面弱绢云母化,粒径:0.8-1.8mm,约占2-3%。基质成分:斜长石:半自形长柱状、板柱状,少见不规则宽板状,聚片双晶带较宽,环带发育,中长石,表面弱泥化,粒径:0.08-0.2mm,分布无方向性。其间充填少量团块状褐铁质成分。
辉钼矿:片状,灰白色,强非均质体性,偏光性:灰色-灰黄色,粒径多在0.01-0.08mm,少量较粗达0.25mm,约占2%。
黄铁矿:自形四边形、六边形粒状,亮黄色,显均质性,表面有裂纹,粒径:0.05-0.18mm,含量少于1%。
4.3矿石类型和品级
矿石工业型为钼矿石,矿体最大推长为600米,呈细脉状赋存于石英脉中,可分为工业矿石(M0≥0.06%)和低品位矿石(0.06%>M0≥0.03%)。
4.4矿体围岩和夹石
钼矿体围岩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岩性为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岩性简单,岩石完整。
钼矿体为石英脉型,矿体以细脉为主,局部见侵染状,与矿体呈渐变过渡关系,矿化比较连续,矿体圈定主要靠分析品位,矿体夹石主要岩性有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
5. 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5.1矿床成因
该区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德尔布干构造的东北段。前中生代期间受到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拼接构造体系的控制,其后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和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改造,并在中生代晚期经历了明显的由挤压构造体系向仲展构造体系的转换过程。在该构造演化历史之下,区域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金属成矿作用发育,根据本区岩石特征分析,钼的成矿物资主要来源于燕山早期闪长岩或闪长玢岩组。应属斑岩型钼矿外围的中高温热液型矿床。
5.2主要成矿规律
a、矿区多数钼矿体均受燕山早期闪长岩或闪长玢岩组控制,燕山早期侵入岩是有色金属成矿主要物质来源,侵入岩为本区最重要的控矿因素;
b、钼矿主要赋存围岩为闪长岩或闪长玢岩;
c、与钼矿体有关的矿化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硅化对钼矿作用最为主要,绿泥石化在本区呈大范围面状分布;
d、矿体与激电和土壤异常分布范围一致,从现今勘查结果推测激电和土壤异常异常内、中、外带均可能发现矿体。
5.3找矿标志
a、地质标志
侵入岩:燕山早期闪长岩或闪长玢岩组;
构造:晚三叠至早侏罗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弧状断裂构造;
围岩蚀变: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
b、土壤化学标志
土壤异常以Mo、W元素为主的组合,土壤内、中、外带异常可能是矿体赋存部位。
c、地球物理标志
高电阻率、高激化率。正负高磁异常梯度带附近。
6.结语
锦河七连钼矿属华北板块—蒙古块体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对接后仲展构造环境中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床的形成和时空分布作为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结果,也可以反映矿床形成时的构造环境,是该区成矿背景由挤压构造环境逐渐向仲展环境转换的指示,同时也显示出该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钼矿床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黑河市锦河七连钼多金属矿普查报告[R],黑龙江省第四地质勘察院,2013.
[关键词]锦河七连铜钼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4-0142-01
0.引言
黑龙江省黑河市锦河七连钼矿床,在1:5万区域地质礦产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普查找矿工作,通过工作对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提出了客观的总结,笔者对矿床成因有了些新认识,希望对广大矿业同仁有所启迪。
1.区域地质概况
工作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大兴安岭~内蒙古生代造山带的中部,松嫩地块西北部的沐河隆起带中。区内火山活动,岩浆侵入作用强烈,加之频繁的构造运动,使测区内的断裂、褶皱构造十分发育。工作区所属成矿带为大兴安岭中段铁、钨、银、金、钼、铜成矿带罕达气-洪业家铜、金成矿亚带内,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下统洪湖吐河组(C1hn);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宝力高庙组(C3P1bl);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l);光华组(K1gn) ; 甘河组(K1g);第三系中-上更新统孙吴组(N1-2s);全新统(Q24)。
区域侵入岩主要为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白垩世花岗斑岩。
区域火山岩较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火山活动,尤其以中生代火山活动最为强烈。早期火山活动以晚古生代下石炭统至上二叠统洪湖吐河期和宝力高庙期活动大陆边缘的中酸性钙碱性火山作用为主;中生代隶属于滨太平洋火山活动带小兴安岭火山岩带,喷发较为强烈,以下白垩统龙江期中性、光华期酸性和甘河期基性陆相火山喷发为主。
区域上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众多控矿构造,NE向压性构造及NW向张扭性断裂带控制了金、铜、铁等多金属矿(化)点的分布。近SN、近NW向的低序次羽状张性裂隙控制了铜、铅、铁、铬等多金属矿(化)点的分布,沿这些张性裂隙出露大量含矿石英脉。工作中注意这些方向断裂构造与火山岩浆、侵入岩浆活动的成矿、控矿关系。
3.矿区地质特征
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洪湖吐河组(C1hn)、上石炭-下二叠统宝力高庙组(C3P1bl)。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l);甘河组(K1g);及第三系孙吴组(N1-2s);侵入岩发育晚三叠-早侏罗世花岗岩(T3J1γ)。
晚三叠早侏罗世(T1J3γ)侵入岩岩体,主要岩性为:中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中粒花岗岩为内部相,细粒花岗岩为过渡相,石英闪长岩为边缘相。推测中粒花岗岩与细粒花岗岩二者之间为相变关系,细粒花岗岩与石英闪长岩二者为相变关系。
矿区内围岩蚀变以中-低温蚀变为主,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等。
硅化:石英重结晶彼此镶嵌,集合体呈脉状或团块状堆积交代。
碳酸盐化:碳酸盐交代基质中斜长石或呈团块状、脉状充填,绢云母化:主要在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中广泛散布,斜长石呈自形-半自形柱状,聚片双晶带较宽,模糊显示,表面绢云母化,定向分布。粒径:0.1-0.4mm。
滑石化:无色,干涉色较高,鳞片状、片状或放射状集合体,一组完全解理,平行消光,部分解理弯曲。粒径:0.02-0.6mm。
4.矿体地质特征
4.1矿体特征
矿区内的金属矿化以钼矿化为主,伴生银、锌矿化。钼矿体总体呈脉状产于白垩系闪长岩、闪长玢岩岩中,本次普查工作在大多槽探和钻孔中皆发现了钼矿化,利用化学分析样结果,进行矿体圈定、连接,共圈定了40条钼矿体,矿体最大推长为600米,钼最高品位0.433×10-2。赋矿围岩多为闪长岩、闪长玢岩。矿化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辉钼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主要矿体为Ⅰ-5号、Ⅰ-28号矿体。Ⅰ-5号矿体最大推长为600米,钼最高品位0.433×10-2。赋矿围岩为闪长岩、闪长玢岩。Ⅰ-28号矿体最大推长为260米,钼最高品位0.098×10-2。赋矿围岩为闪长岩。
4.2矿石质量
细粒闪长岩:斑状结构,基质:半自形柱状结构。斑晶成分:斜长石:半自形板柱状、三角形,聚片双晶带较宽,表面弱绢云母化,粒径:0.8-1.8mm,约占2-3%。基质成分:斜长石:半自形长柱状、板柱状,少见不规则宽板状,聚片双晶带较宽,环带发育,中长石,表面弱泥化,粒径:0.08-0.2mm,分布无方向性。其间充填少量团块状褐铁质成分。
辉钼矿:片状,灰白色,强非均质体性,偏光性:灰色-灰黄色,粒径多在0.01-0.08mm,少量较粗达0.25mm,约占2%。
黄铁矿:自形四边形、六边形粒状,亮黄色,显均质性,表面有裂纹,粒径:0.05-0.18mm,含量少于1%。
4.3矿石类型和品级
矿石工业型为钼矿石,矿体最大推长为600米,呈细脉状赋存于石英脉中,可分为工业矿石(M0≥0.06%)和低品位矿石(0.06%>M0≥0.03%)。
4.4矿体围岩和夹石
钼矿体围岩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岩性为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岩性简单,岩石完整。
钼矿体为石英脉型,矿体以细脉为主,局部见侵染状,与矿体呈渐变过渡关系,矿化比较连续,矿体圈定主要靠分析品位,矿体夹石主要岩性有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
5. 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5.1矿床成因
该区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德尔布干构造的东北段。前中生代期间受到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拼接构造体系的控制,其后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和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改造,并在中生代晚期经历了明显的由挤压构造体系向仲展构造体系的转换过程。在该构造演化历史之下,区域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金属成矿作用发育,根据本区岩石特征分析,钼的成矿物资主要来源于燕山早期闪长岩或闪长玢岩组。应属斑岩型钼矿外围的中高温热液型矿床。
5.2主要成矿规律
a、矿区多数钼矿体均受燕山早期闪长岩或闪长玢岩组控制,燕山早期侵入岩是有色金属成矿主要物质来源,侵入岩为本区最重要的控矿因素;
b、钼矿主要赋存围岩为闪长岩或闪长玢岩;
c、与钼矿体有关的矿化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硅化对钼矿作用最为主要,绿泥石化在本区呈大范围面状分布;
d、矿体与激电和土壤异常分布范围一致,从现今勘查结果推测激电和土壤异常异常内、中、外带均可能发现矿体。
5.3找矿标志
a、地质标志
侵入岩:燕山早期闪长岩或闪长玢岩组;
构造:晚三叠至早侏罗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弧状断裂构造;
围岩蚀变: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
b、土壤化学标志
土壤异常以Mo、W元素为主的组合,土壤内、中、外带异常可能是矿体赋存部位。
c、地球物理标志
高电阻率、高激化率。正负高磁异常梯度带附近。
6.结语
锦河七连钼矿属华北板块—蒙古块体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对接后仲展构造环境中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床的形成和时空分布作为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结果,也可以反映矿床形成时的构造环境,是该区成矿背景由挤压构造环境逐渐向仲展环境转换的指示,同时也显示出该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钼矿床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黑河市锦河七连钼多金属矿普查报告[R],黑龙江省第四地质勘察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