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星
身份证号码:330103198412300446
摘要: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游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也是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它们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本文从公园绿地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做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设计理念;生态建设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游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也是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
一、以人为本,文化建园
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地方。庭园造景是包括植物造景、山水建筑、园林小品等在内的结合体,都要按照科学和艺术的原则、采用我国传统造园的手法来组织和构建,使之成为自然和美的景观。公园造景的设计,无论在命名、楹联、摆设等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公园景观的内容。同时设计还需要空间和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调整,并使之协调互补发展,提高庭园总体的造园艺术,也使庭园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一)创造高水平的造园艺术文化
优美和谐的园林景观是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向往。公园是以植物为主体创造的游憩环境,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中自然的一方,其景观应充分体现自然的美、自然的意境。提高景观效果重要的是提高园艺水平。景观中追求的自然不是杂草丛生、树木歪枯,环境无序,而是要以园艺的自然手法创造植物的合理配置,景观的有序协调、建筑的艺术组合,是一种自然、高雅的艺术享受。提高园艺水平就要丰富造园艺术,多方面、多层次丰富景观,形成自然与艺术、自然与意境、自然与环境、自然与建筑完美结合,使人们能在工作之余不出远门即可领略到自然美景。
(二)建设高档次的文娱文化
城市公园在提高景观效果,丰富园林文化、深挖文化内涵的同时,公园的文娱文化建设和发展也是文化建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公园多以综合性功能来满足游客的多种文化需求。因此,现代公园在文娱文化建设上可开展文化品味高、科学含量浓、群众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文娱文化活动。如几年来,厦门湖里公园通过开展一些弘扬中华文化、丰富青少年知识的文化活动如“大型京剧脸谱展”、“世界童话艺术展”吸引广大游客,使其从默默无闻的公园发展成为市民注目的新型城市公园。
功能的多样性,也是新型公园发展的要求。城市公园不仅要为市民提供广阔绿地空间,还要满足人们交往、游憩、运动、娱乐的需求。为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组织和创造一些符合新型公园特点的、有特色的活动内容。如适合青少年活动的游乐场、水上乐园,科普园;适合中老年人活动的垂钓、茶室等等,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兴趣游人的需要。这些活动集文化性、参与性、科技性、娱乐性于一体。
(三)建设高品味的公园文化设施
公园文化设施不单是一组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艺术品,是文化的象征,社会进步的表象。设施建设要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建筑组合成精品。高品位的文化设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们以知识、以教育、以激励。在文化设施的设计上应结合公园的地形地貌,与公园整体的自然环境相交融,同时也应该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统一、相互补充,才能产生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公园景观。
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只有将这四要素有机统一,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园林环境。今后,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具有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的建筑景观相依托,才能创造出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因此,无论公园规划、建筑设计均应突出特色以保持建筑、山、水、植物四位一体的自然、绿色空间形态,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二、生态建设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
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生态建设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要立足自然,着眼生态,结合人文、地理、历史和文化创造精品,运用生态学原理,创建出具有特色和高层次的艺术思维的植物景观,通过营山、理水、治污、植绿、栽红,建设生态
型城市公园。
(一)结合公园特点,进行生态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是城市地区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个人工化的环境,包括人、动植物、微生物的综合体,重点是能量的流动,而非物质交换。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将生态效益放于首位,应在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主、以美取胜的基础上求精、求细、求实,建设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园林,使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相协调发展。
(二)因地制宜,丰富植物的品种,建设特色的生态公园
根据公园特点,合理选择植物,使植物景观和生态群落形成园林地方风格、意境。根据植物特性,有目的地选择,可达到生态平衡。
1.公园绿化树种选择:由于公园面积大,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功能多,所以选择树种不仅要遵循一般规律,还要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选择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的树种,不宜选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为了保证园林植物能适应生态环境,在低洼积水地段应选用耐水湿的植物,惑采用相应排水措施后可生长的植物。在陡坡应有固土和防冲刷措施。上层下有大面积漏水或不透水层时,要分别采取保水或排水措施。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必须经过改良,或客土栽植,必须经机械碾压、人工沉降。植物的配置,必须适应植物的生态习性,有利于树冠和根系的发展,保证高度适宜和适应近远期景观的要求。表园林植物种植土层厚度表园林植物栽植土层土壤学指标。
2.创造舒适、卫生的环境条件:公园四周最好以乔、灌木组成风景林带,与城镇道路等隔离开来。公园地面,除建筑材料铺装的道路、广场和建筑外,必须全部以草坪及其他绿色植物覆盖,游人集中场所及主要园路应形成良好的蔽荫。
3.做到主次分明,四季美观:植物配置要把握基调,注意细部,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一般全园要安排几个基调树种,不同景区要安排不同的主要树种,较大的公园还可以设置一些专类花园和不同景相的花径。以孤植、列植、丛植、群植与林植作为树木配植的基本形式,从平面与垂直方向上组合成丰富多彩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注意植物季相交替构图,全园与重点景区要做到四季美观。主要建筑附近是重点美化地段,除配置理想的乔、灌木外,还可设置花坛、花境等。
4.安排适宜的植物配置比例:在正确地选择树种组织景观的同时,还需考虑不同种植类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以密林占绿地总面积的;疏林、树、树丛占绿地总面积的;草地占绿地总面积的;花卉占绿地总面积的为宜。树种布局首先选用种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常绿树种占,落叶树种占,南方常绿树种应占。在树种搭配方面,混交林可占,单纯林可占,在出口、建筑四周、儿童活动区、园中园的绿化应多变化。生态建设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园建设中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在“营山”“理水”和绿化方面做文章,提高绿化品位和绿化艺术表现力,并通过不同类型、功能的植物群落形成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循环达到生态公园的效果,以实现公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和谐统一
(一)顺应自然逻辑的设计策略
现如今,后工业时代粗狂、机械化、风格怪异的景观都已经被如画的田园风光所替代,呈现出人们对公园的美好期望。并且一直以来,城市公园自身的文化内涵以及给人们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始终是设计师建设的重点,也是公园存在的理由,而多样性、有序循环、物种结构等生态方面的问题是次要的,且经常被忽视;然而,近几年,后者逐渐成为了城市公园建设的首要考量。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对生态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从前认为生态系统是封闭、分等级、稳定性结构,是直线型的发
身份证号码:330103198412300446
摘要: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游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也是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它们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本文从公园绿地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做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设计理念;生态建设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游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也是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
一、以人为本,文化建园
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地方。庭园造景是包括植物造景、山水建筑、园林小品等在内的结合体,都要按照科学和艺术的原则、采用我国传统造园的手法来组织和构建,使之成为自然和美的景观。公园造景的设计,无论在命名、楹联、摆设等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公园景观的内容。同时设计还需要空间和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调整,并使之协调互补发展,提高庭园总体的造园艺术,也使庭园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一)创造高水平的造园艺术文化
优美和谐的园林景观是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向往。公园是以植物为主体创造的游憩环境,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中自然的一方,其景观应充分体现自然的美、自然的意境。提高景观效果重要的是提高园艺水平。景观中追求的自然不是杂草丛生、树木歪枯,环境无序,而是要以园艺的自然手法创造植物的合理配置,景观的有序协调、建筑的艺术组合,是一种自然、高雅的艺术享受。提高园艺水平就要丰富造园艺术,多方面、多层次丰富景观,形成自然与艺术、自然与意境、自然与环境、自然与建筑完美结合,使人们能在工作之余不出远门即可领略到自然美景。
(二)建设高档次的文娱文化
城市公园在提高景观效果,丰富园林文化、深挖文化内涵的同时,公园的文娱文化建设和发展也是文化建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公园多以综合性功能来满足游客的多种文化需求。因此,现代公园在文娱文化建设上可开展文化品味高、科学含量浓、群众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文娱文化活动。如几年来,厦门湖里公园通过开展一些弘扬中华文化、丰富青少年知识的文化活动如“大型京剧脸谱展”、“世界童话艺术展”吸引广大游客,使其从默默无闻的公园发展成为市民注目的新型城市公园。
功能的多样性,也是新型公园发展的要求。城市公园不仅要为市民提供广阔绿地空间,还要满足人们交往、游憩、运动、娱乐的需求。为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组织和创造一些符合新型公园特点的、有特色的活动内容。如适合青少年活动的游乐场、水上乐园,科普园;适合中老年人活动的垂钓、茶室等等,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兴趣游人的需要。这些活动集文化性、参与性、科技性、娱乐性于一体。
(三)建设高品味的公园文化设施
公园文化设施不单是一组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艺术品,是文化的象征,社会进步的表象。设施建设要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建筑组合成精品。高品位的文化设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们以知识、以教育、以激励。在文化设施的设计上应结合公园的地形地貌,与公园整体的自然环境相交融,同时也应该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统一、相互补充,才能产生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公园景观。
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只有将这四要素有机统一,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园林环境。今后,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具有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的建筑景观相依托,才能创造出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因此,无论公园规划、建筑设计均应突出特色以保持建筑、山、水、植物四位一体的自然、绿色空间形态,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二、生态建设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
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生态建设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要立足自然,着眼生态,结合人文、地理、历史和文化创造精品,运用生态学原理,创建出具有特色和高层次的艺术思维的植物景观,通过营山、理水、治污、植绿、栽红,建设生态
型城市公园。
(一)结合公园特点,进行生态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是城市地区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个人工化的环境,包括人、动植物、微生物的综合体,重点是能量的流动,而非物质交换。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将生态效益放于首位,应在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主、以美取胜的基础上求精、求细、求实,建设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园林,使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相协调发展。
(二)因地制宜,丰富植物的品种,建设特色的生态公园
根据公园特点,合理选择植物,使植物景观和生态群落形成园林地方风格、意境。根据植物特性,有目的地选择,可达到生态平衡。
1.公园绿化树种选择:由于公园面积大,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功能多,所以选择树种不仅要遵循一般规律,还要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选择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的树种,不宜选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为了保证园林植物能适应生态环境,在低洼积水地段应选用耐水湿的植物,惑采用相应排水措施后可生长的植物。在陡坡应有固土和防冲刷措施。上层下有大面积漏水或不透水层时,要分别采取保水或排水措施。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必须经过改良,或客土栽植,必须经机械碾压、人工沉降。植物的配置,必须适应植物的生态习性,有利于树冠和根系的发展,保证高度适宜和适应近远期景观的要求。表园林植物种植土层厚度表园林植物栽植土层土壤学指标。
2.创造舒适、卫生的环境条件:公园四周最好以乔、灌木组成风景林带,与城镇道路等隔离开来。公园地面,除建筑材料铺装的道路、广场和建筑外,必须全部以草坪及其他绿色植物覆盖,游人集中场所及主要园路应形成良好的蔽荫。
3.做到主次分明,四季美观:植物配置要把握基调,注意细部,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一般全园要安排几个基调树种,不同景区要安排不同的主要树种,较大的公园还可以设置一些专类花园和不同景相的花径。以孤植、列植、丛植、群植与林植作为树木配植的基本形式,从平面与垂直方向上组合成丰富多彩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注意植物季相交替构图,全园与重点景区要做到四季美观。主要建筑附近是重点美化地段,除配置理想的乔、灌木外,还可设置花坛、花境等。
4.安排适宜的植物配置比例:在正确地选择树种组织景观的同时,还需考虑不同种植类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以密林占绿地总面积的;疏林、树、树丛占绿地总面积的;草地占绿地总面积的;花卉占绿地总面积的为宜。树种布局首先选用种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常绿树种占,落叶树种占,南方常绿树种应占。在树种搭配方面,混交林可占,单纯林可占,在出口、建筑四周、儿童活动区、园中园的绿化应多变化。生态建设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园建设中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在“营山”“理水”和绿化方面做文章,提高绿化品位和绿化艺术表现力,并通过不同类型、功能的植物群落形成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循环达到生态公园的效果,以实现公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和谐统一
(一)顺应自然逻辑的设计策略
现如今,后工业时代粗狂、机械化、风格怪异的景观都已经被如画的田园风光所替代,呈现出人们对公园的美好期望。并且一直以来,城市公园自身的文化内涵以及给人们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始终是设计师建设的重点,也是公园存在的理由,而多样性、有序循环、物种结构等生态方面的问题是次要的,且经常被忽视;然而,近几年,后者逐渐成为了城市公园建设的首要考量。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对生态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从前认为生态系统是封闭、分等级、稳定性结构,是直线型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