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整体性原理探讨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体制,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构建管理人员与学生关系,推进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进而升高校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系统论;整体性原理;二级学院;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N9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04-02
一、前言
二级学院作为一所大学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也是支撑学校的坚实骨架,是高校教学管理的要求。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也已成为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迫切任务。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包含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层次性原理、系统开放性原理、系统的目的性原理、系统突变性原理、系统稳定性原理、系统自组织原理、系统相似性原理等。系统整体性原理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概念是指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要素或子系统)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构成系统整体的各部分相互联系与作用,并产生某种系统效应,但是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简单相加的总和。当各部分之问相互合作、协调、同步、互补时,系统整体发挥正效应,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而当各部分之间不协调、相互磨擦、相互抑制、相互冲突时,则系统整体功能受削弱,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其中教学关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联动关系作为系统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推进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机整体,可以应用整体性原理来分析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各因素的作用关系见图1。
图1 教学管理过程中各角色的作用关系
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现状
大部分高校实施二级学院管理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观念难以转变
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一级,二级院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观念相对落后,教学管理目标局限,教学管理体制僵化,只停留在完成日常教学及教学管理事务上,即仅仅注重了对教师备课、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和考试的管理,严重忽视了师生关系、课程体系、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管理人员与学生关系作为一个系统的四个要素对教学管理的影响、促进作用。
(二)职责不明确,存在推诿现象
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导致管理人员对于学生、教师的问题、事情不能积极的去处理,而是推到领导或者是上级部门,既降低了办事效率也为学生、教师造成了麻烦。
(三)二级学院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校级管理转型为二级学院管理,由于各二级学院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使得管理过程较为混乱,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使得管理过程凝滞。
(四)培养方案与人才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
二级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修订,由于各专业特征不一样,人才市场对于人才培养规格不一致,造成目前培养方案与人才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
(五)任课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部分任课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足,仅仅定位自己是授课的角色。从大学教师的功能上看传道授业解惑传承是大学教师主要任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功能,积极为学生的各种需要提供帮助,专业知识方面、生活方面、理想方面等。
(六)各因素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
目前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主要表现在,教师上完课即走,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平时的座谈会、交流会太少,相互之间认识不足。
三、基于系统论整体性原理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
系统论的观点,将教学关系这样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看成教学管理系统的一个要素,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才能对系统成为一正效应。和谐的教学关系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就意味着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协同作用。教师在“教”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表现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课堂沟通民主、平等;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课题;其次教师应加强心理教育,积极、主动地了解和接触学生,多渠道、多方面地与学生沟通和交往,师生能够对话、互信、理解。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积极参与科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当“教”与“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教学关系的和谐稳定。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够遵循民主、平等、合作、对话、互信、理解,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基于系统论整体性原理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系统的一个要素,课程体系的构建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是适应人才需求的关键。二级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通过系统分析自身专业的办学优势、劣势,构建代表二级学院各个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建立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以专业基础课为核心,同时结合相关多学科的基础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连贯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二级学院根据人才需求目标,加强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的高度共享与最优利用。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研究项目,亲身体验科研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研学相长,相得益彰。
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强二级学院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打造重点实验室,使实验科研和教学实验共享。
邀请校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前来进行科研讲座,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塑造真善美的心灵,倡导优良学风文明校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通过系统整体性原理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使各二级学院的各专业在当前专业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推进二级学院教学质量。 五、基于系统论整体性原理构建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
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作为系统的一个要素。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遵循平等和民主的原则。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了解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以教授为核心,依靠学术精湛、治校有方的优秀人才,用按专业和学科性质成立的学科组,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建立学科梯队,减少行政事务,加强教学管理功能。
教学管理人员要关心教师,重视教师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出席教授会议,回答教授们的质疑。
在教学管理和用人机制上确立和落实教师的发展权和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吸引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职工对二级学院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二级学院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营造互相尊重的环境,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进入有效循环,发展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实现二级学院的办学目标。
六、基于系统论整体性原理构建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联动关系
二级学院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执行部门和管理机构,其对学生状况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更是教育者。承担着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应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工作深入班级,对学生情况有直接而具体的了解,从中发现学习问题,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工作管理和德育教育也可以利用专业教师及教学管理者的威信在教学过程、管理过程中给予渗透。让原本空泛的思想教育依附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让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获知学生思想动态。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监督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邀请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各种教学管理事务性会议,允许学生自主发言,真正做到代表学生群体发表意见和建议。选聘教学管理质量学生监督员,实时监督,发现问题立刻上报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对于学生群体提出的意见要及时处理,并通过相关管理人员口头上、学校书面文件或网络平台公开进行信息反馈。
通过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联动,使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七、结论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坚持用系统原理指导教学管理,抓住教师与学生、课程体系、管理人员与教师、管理人员与学生四个环节,使之全部处于最佳状态,进行整体优化,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中去创造整体正效应,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系统论;整体性原理;二级学院;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N9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04-02
一、前言
二级学院作为一所大学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也是支撑学校的坚实骨架,是高校教学管理的要求。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也已成为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迫切任务。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包含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层次性原理、系统开放性原理、系统的目的性原理、系统突变性原理、系统稳定性原理、系统自组织原理、系统相似性原理等。系统整体性原理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概念是指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要素或子系统)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构成系统整体的各部分相互联系与作用,并产生某种系统效应,但是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简单相加的总和。当各部分之问相互合作、协调、同步、互补时,系统整体发挥正效应,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而当各部分之间不协调、相互磨擦、相互抑制、相互冲突时,则系统整体功能受削弱,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其中教学关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联动关系作为系统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推进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机整体,可以应用整体性原理来分析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各因素的作用关系见图1。
图1 教学管理过程中各角色的作用关系
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现状
大部分高校实施二级学院管理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观念难以转变
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一级,二级院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观念相对落后,教学管理目标局限,教学管理体制僵化,只停留在完成日常教学及教学管理事务上,即仅仅注重了对教师备课、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和考试的管理,严重忽视了师生关系、课程体系、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管理人员与学生关系作为一个系统的四个要素对教学管理的影响、促进作用。
(二)职责不明确,存在推诿现象
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导致管理人员对于学生、教师的问题、事情不能积极的去处理,而是推到领导或者是上级部门,既降低了办事效率也为学生、教师造成了麻烦。
(三)二级学院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校级管理转型为二级学院管理,由于各二级学院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使得管理过程较为混乱,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使得管理过程凝滞。
(四)培养方案与人才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
二级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修订,由于各专业特征不一样,人才市场对于人才培养规格不一致,造成目前培养方案与人才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
(五)任课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部分任课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足,仅仅定位自己是授课的角色。从大学教师的功能上看传道授业解惑传承是大学教师主要任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功能,积极为学生的各种需要提供帮助,专业知识方面、生活方面、理想方面等。
(六)各因素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
目前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主要表现在,教师上完课即走,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平时的座谈会、交流会太少,相互之间认识不足。
三、基于系统论整体性原理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
系统论的观点,将教学关系这样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看成教学管理系统的一个要素,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才能对系统成为一正效应。和谐的教学关系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就意味着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协同作用。教师在“教”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表现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课堂沟通民主、平等;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课题;其次教师应加强心理教育,积极、主动地了解和接触学生,多渠道、多方面地与学生沟通和交往,师生能够对话、互信、理解。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积极参与科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当“教”与“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教学关系的和谐稳定。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够遵循民主、平等、合作、对话、互信、理解,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基于系统论整体性原理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系统的一个要素,课程体系的构建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是适应人才需求的关键。二级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通过系统分析自身专业的办学优势、劣势,构建代表二级学院各个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建立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以专业基础课为核心,同时结合相关多学科的基础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连贯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二级学院根据人才需求目标,加强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的高度共享与最优利用。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研究项目,亲身体验科研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研学相长,相得益彰。
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强二级学院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打造重点实验室,使实验科研和教学实验共享。
邀请校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前来进行科研讲座,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塑造真善美的心灵,倡导优良学风文明校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通过系统整体性原理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使各二级学院的各专业在当前专业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推进二级学院教学质量。 五、基于系统论整体性原理构建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
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关系作为系统的一个要素。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遵循平等和民主的原则。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了解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以教授为核心,依靠学术精湛、治校有方的优秀人才,用按专业和学科性质成立的学科组,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建立学科梯队,减少行政事务,加强教学管理功能。
教学管理人员要关心教师,重视教师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出席教授会议,回答教授们的质疑。
在教学管理和用人机制上确立和落实教师的发展权和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吸引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职工对二级学院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二级学院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营造互相尊重的环境,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进入有效循环,发展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实现二级学院的办学目标。
六、基于系统论整体性原理构建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联动关系
二级学院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执行部门和管理机构,其对学生状况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更是教育者。承担着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应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工作深入班级,对学生情况有直接而具体的了解,从中发现学习问题,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工作管理和德育教育也可以利用专业教师及教学管理者的威信在教学过程、管理过程中给予渗透。让原本空泛的思想教育依附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让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获知学生思想动态。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监督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邀请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各种教学管理事务性会议,允许学生自主发言,真正做到代表学生群体发表意见和建议。选聘教学管理质量学生监督员,实时监督,发现问题立刻上报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对于学生群体提出的意见要及时处理,并通过相关管理人员口头上、学校书面文件或网络平台公开进行信息反馈。
通过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联动,使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七、结论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坚持用系统原理指导教学管理,抓住教师与学生、课程体系、管理人员与教师、管理人员与学生四个环节,使之全部处于最佳状态,进行整体优化,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中去创造整体正效应,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