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深化高校内部改革、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高校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01-02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实现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实践。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是我国高校所要承载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
  何谓创新人才?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
  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现代人格或者叫创业者人格,表现为强烈的责任心、自信心,独立性、坚韧性和合作性等个性特征。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
  二、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建立与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人才培养走入了“概念化”误区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如有人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而把创新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也有人认为学生开设几门“创新课程”,就能培养创新人才。虽然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实际上仍然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仅把创新的标签贴在原有的培养措施上,走入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的误区,如把创新人才概念化为论文指标。很多高校都规定了博士生、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发表若干篇级别不等的论文,在他们看来,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但是这种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最终导致研究生们为了完成论文要求,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只重发表速度而不重学术研究。甚至有的高校提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如果没有创新性就无法过,相应地,学生就无法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正是因为对创新人才内涵缺乏全面的、深刻的理解,才容易走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
  2. “灌输式”教学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仍普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其特征主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致使教师把传授相关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成了装卸知识的机器。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容易养成思维的惰性,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以课堂为中心,过度依赖课堂教学传递知识的作用,缺乏必要的课外延伸,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实践是创新的土壤,学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单调的、封闭的课堂里,很少有条件和机会去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就无创新可言。以教材为中心,过于强化教材的权威和知识框架,致使教师跟着教材走,学生跟着教师走。在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中,学生对教材形成了高度的认同感、敬畏感和依赖感,习惯接受现成的知识,不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的知识和教师的教学,缺乏探究意识,难以形成创新所需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和严密分析的能力。
  3. 教育功利化不利于大学创新教育的开展
  这些年来,有的大学出现了商业化、功利化的倾向。特别是从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扩招迅速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教育水平,但在短时间内却给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现实的困难。在就业压力下,尤其是在就业率数据面前,不少大学注重加强对学生技能化、职业化的教育,鼓励学生多考证书,并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甚至把有的课堂变为培训班;到大学四年级时,就让学生全部到用人单位实习,或者给学生跑人才市场开绿灯,正常的课可以不上,毕业设计也降低要求。而大学生作为就业压力直接的承受者,为了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更是把种类繁多的证书当作未来就业的砝码,以考证为主线来规划四年大学生活。功利化的教育和学习,虽然保证了较高的就业率,但所培养的学生,却缺乏在未来社会长远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由于受知识本位价值观的影响,现行教学评价存在诸多弊端,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是按照某一标准(如以“精品课”“示范课”为参照)来考察的,造成教师不敢有任何的发挥与创新。作为大学老师,他们背负着“论文、课题、经费”的沉重压力,还有多少精力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下功夫呢?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张试卷定优劣”,重知识记忆,轻实践应用;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试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培养创新人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过于依赖形式单一、内容拘泥的考试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虽然能暂时分出个上下高低、优良中差,可是相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长远教育目标来讲,有可能是背道而驰的。
  三、加快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眼。而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则涉及到政府、高校及社会的系统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 增强高校自治权
  创新人才的孕育来自有个性的高校。高校的个性是指一所高校区别于另一所高校的精神品格。有个性的高校能够激励包括受教育者在内的所有成员致力于创新的精神动力,具有强烈的内聚力和感召力。而高校能否保持个性在于其是否拥有自主权。因此,为给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政府需要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治相结合。政府方面,一是应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高校自治的物质基础,使高校有条件集中精力于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二要给高校以充分的自治权,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其在经费使用、教师聘用、招生考试、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有发挥创造性的空间,这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又一条件。高校方面,有了政府政策指导和资源支持,应自觉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紧紧围绕教学和学术这个活动中心,积极推进各方面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2.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真正做到育人为本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首先是观念的创新。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说:高等学校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是既能服务于中国而又能创新的高级人才。然而,如果把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比作一架天平,将“制器”和“育人”比作天平两端的砝码,人们会发现,天平正在向“制器”一端倾斜。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新理念,实现由强调共性要求向注重个性发展转变,由强调唯书唯上向注重探索创新转变,由强调教师主导向注重学生主体转变,由强调知识传承向注重能力训练转变,由强调专业教育向注重通识教育转变,由强调就业教育向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转变。
  3. 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一是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二是转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互动机制,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三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是理论和现实的桥梁,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极大提高。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积极搭建学生科研平台,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改变过去仅侧重于考核学生记忆知识或继承知识的水平,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4.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体系,营造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营造一个能激发潜能、形成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对于教师来说,宽松、民主的校园氛围能够有利于自身创造精神的发挥,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这种弘扬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由的学术空气,培育追求真理和科学的精神。创新是对现有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正是在宽松、包容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阎玉科,庞风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02).
  [2]赵培举,冯砚.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04-22.
  [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4]熊丙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误区及调整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05).
  [5]张建纲.建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浅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实时监测人体脉搏血氧参数的监护系统,其对突发疾病的预防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测量血氧脉搏参数并将测量结果通过GPRS发送给远程医疗监护中心以及医疗管理中心,同时通过GPRS反馈健康情况信息;该系统还具有GPRS语音及短信呼救与GPS定位功能。
280缸套是280系列柴油机的关键零件,为了提高缸套的加工成品率及生产效率,对280缸套镗孔专用机进行了改造。
回顾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总结了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1所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措施,进而挖掘出些许启示。拔尖
摘 要:通识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主流趋势,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对比美国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并指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
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而言的,一种针对不同贫困区域、贫困户状况对其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有效治贫方式。在研究分析徐州市铜山区精准扶贫实践的基础上,针对
城镇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通过分析苏州市城镇化和居民收入现状,发现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大约分别增加3233元和1694元。但
动力机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问题,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赖以延续的利益格局,打破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