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源于无法承受孤独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林飞(1993-),男,汉族,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爱伦·坡研究专家Irwin Porges曾言,《人群中的人》深刻剖析人性,细致观察现实生活,是坡最非比寻常的作品之一。作为爱伦·坡最富有现代意识的作品,也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为出色的艺术品。小说描绘都市人群中孤独虚无的意象,是对转型期社会城市化游荡者空虚、孤寂的真实写照。(王爱军,2016:30)
  创作手法上,爱伦·坡承袭哥特文学风格,融入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创作内容上,爱伦·坡渲染恐怖幽深的情景,揭发宗教道德的阴暗面。导致其作品被边缘化,难以取得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认同。二十世纪下半叶,评论界逐渐聚焦坡的艺术创作多维性,重新定义爱伦·坡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小说题记源于拉布吕耶尔的名言“不幸起因于不能承受孤独”。叙述者以他者身份审视并揣摩人群中的人于举手投足间透露的微妙信息以期探索生命的意义。叙述者受好奇心驱使追逐人群中的人,几经反复意识到追逐本身并无意义,无非是为了逃离城市的喧嚣与骚动躲避孤独与寂寞,似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释放内心深处的压抑与恐惧,而这恰恰是现代人类的悲哀之处。老人夜以继日无休止地自我放逐过后依然前途未卜难料吉凶祸福,由此陷入绝望而无尽的黑洞,而在意识到自身的罪恶无人可倾诉无处可救赎,索性离群索居于人群之外,即身在人群之中而心在人群之外。
  小说前半部分侧重描绘都市人群意象:世袭贵族与社会中坚力量心满意足的神态,附庸风雅的职员油头粉面自命不凡,衣着鲜丽的扒手反而被误以为是“绅士”,面庞黝黑的赌徒永远一副双眼浑浊嘴唇干瘪的模样,目光敏锐的犹太商贩,身强力壮的职业乞丐,卖弄风骚的妓女。夜幕降临,黑夜中的人群别具神秘感。异化的城市生活场景扭曲人性。人们的生活随着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发生了巨大变迁。城市化转型期人际关系逐渐淡漠,社会阶级矛盾突出,社会责任丧失等形形色色的冲突与矛盾。城市化反映了人们内心世界的阴暗长期被忽视,冲击了人类贪婪且无止境的欲望。沉溺于物质世界而导致精神世界的普遍缺失,以至于陷入虚无缥缈、孤寂绝望的状况。
  小说中,爱伦·坡创造“游荡者”这一崭新的文学形象,即城市闲逛者形象。译介爱伦·坡的作品过程中波德莱尔与小说中的叙述者实现高度情感认同与身份认同。本雅明把“人群中的人”译作“Flaneur”,并指出爱伦坡、波德莱尔作品中的人物在某种程度上是现代都市的游荡者,在现代都市的人群中捕捉“光晕”(陈永国,2010:149)。老人漫无目的穿梭于城市的街头巷尾,捕捉着光鲜艳丽的城市背影下每一份暗流涌动的罪恶。老人属于人群中的孤独者,但无法自我定位,难以获得归属感,正是自我身份的缺失导致归属感与认同感的虚无。对周遭事物既冷静而好奇,热闹属于世界,孤独属于老人。这份孤独与恐惧“是一种介于希望与绝望漫无止境的可怕彷徨”,唯有酒精麻醉方可使其“承受那份煎熬”(坡,2011:477-478)。老人映射人的孤独,拒绝孤独并奢望在追逐人群的过程中摆脱孤独与寂寞,这是组成人群的个体的孤独,也是现实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周遭事物或熙攘人群,喧哗与骚动的背后隐匿着深层次的孤独与虚无。这种深层次的孤独与虚无也是源于归属感认同感的缺失而触发的困惑迷茫与焦躁不安。
  年迈的老人神情中饱含绝望,于迟暮之年融合各种人生经历为一体,衣衫褴褛下瘦弱的身躯衬托出往昔岁月洗礼下的斑驳灵魂,怀中揣着的钻石与匕首暗示其试图永久保留财富和权力。正是如此这般日渐脆弱的魔鬼深刻吸引目击者的注意力,使目击者情不自禁点燃跟踪的渴望,探究隐匿的秘密。
  年迈的老者不断绕圈而行穿越人声鼎沸的广场,以一种近乎强硬的姿态挤开迎面走来的路人,对一切未知的现世怀揣的那股敌意与生俱来,处于人群之中老人显现出恐惧与担忧。在老人看来,自己的行为是自我保护,在外人看来,其所作所为更多时候被视为一种古怪而无谓的举动,而这一举动无法为其带来缺失的慰藉。临近午夜的钟声迫使老人陷入更深层次的惶恐不安,举手无措情况下只好试图重新进入人群,穿梭于剧院涌出的人流之中找寻慰藉找寻安定以消除内心的恐惧。而在真正的恐惧降临时,穷其一生所追逐的财富权力仍然难以抹除内心的不安定感,曾经视为危险而竭力避开的人群反而成了温暖的他乡,短暂或片刻成为其抵抗孤独的力量。
  爱伦·坡虽没有明确阐述老人究竟恐惧为何,但从字里行间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颗曾经罪恶的灵魂正试图摆脱孤独。绝非是悄然潜伏在人群中与自己相似的恶魔令其躁动不安,而是自己不属于人群中的任何一个群体,或许是不为其他群体所接纳,或许是打心底里深信自己无法融入人群成为人群中的人。他依然渴望并试图融入人群中,这一最后的希望破灭时,他别无选择,唯有疯狂地穿梭或逃离人群,如此循环反复,若行尸走肉般存活于这现世,渐渐麻木成为孤独与绝望的承受者,难以抵抗孤独的力量使他注定无法融入人群中,只会是人群中的人。要摆脱孤独,理应做到可以被阅读,能够被理解。
  参考文献:
  [1]爱伦·坡. 2011. 爱伦·坡作品精选[M]. 曹明伦, 译. 武汉: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长江文艺出版社.
  [2]陈永国. 2010. 本雅明译波德莱尔译坡:思想在文学翻译中的旅行[J]. 外国文学研究(1): 141-151.
  [3]王爱军. 2016. 从《人群中的人》的城市书写解读爱伦·坡的荒诞意识[J]. 外国语文(1): 30-35.
其他文献
1991年,带着青春的梦想,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孩子们的童话王国--幼儿园。在这里孩子们纯真的笑颜,老师们真挚的友爱,殷殷的关怀始终簇拥在我身边,一晃二十个春秋过去了,我从一位普通老师成长为幼儿园园长。仰起头,面对那红彤彤、金灿灿,正在冉冉升起的旭日,幸福感油然而生,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到由衷的自豪!  记得初当老师时:许多家长告诉我,说孩子都很喜欢我,觉得我最漂亮。我听了特别高兴
摘 要:巴金《寒夜》中作为中国式“娜拉”的曾树生,无疑是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娜拉走后怎样,鲁迅给出了“恐怕也只有堕落和回来两条路”的解答。曾树生出走后的归来,更加凸显了其作为“圆形”人物的立体感,“爱”与“不爱”、沉陷与逃离、放弃与追求的矛盾在夜的寒冷侵蚀下无限放大。曾树生的归来仍是处在矛盾、痛苦、挣扎的境地,归来困境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也似乎不再那么激情无谓。女性与传统文化、其精神诉求与平庸现实
摘 要:孙立春等人的《日本近现代作家访华游记研究》将研究触角伸向日本近现代作家的访华游记,采用实证研究、形象学研究的研究方法,对日本近现代作家的访华游记进行了深层次剖析。其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学术空白,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日本近现代作家访华游记研究》;学术价值;中国旅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
摘 要:陈谦新作《无穷镜》延续了其描写硅谷女性的“困境”的传统,但小说关于“自我”的探寻已经深入哲学层面。本文以拉康的镜像哲学为基础,探讨主人公珊映不断建构真实“自我”,而现实自我却不断被证伪的悲剧以及“无穷镜”的深层哲学意义。  关键词:镜像;珊映;拉康;建构;证伪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1  在拉康的镜像哲学
摘 要:堀辰雄是日本昭和时期新心理主义的代表作家,被誉为“追求浪漫的诗人作家”。作为芥川龙之介的得意弟子,堀辰雄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处女作《笨拙天使》、《圣家族》、、《起风了》、《蜻蜓日记》、《菜穗子》、《捧花女》等短篇和长篇小说。《起风了》是堀辰雄1936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以男主公病榻疗养中的未婚妻作为题材,描绘了二人对“生之愉悦”的向往,又不得不面对生命的尽头的无奈,整个故事充满了悲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1  晏殊被推崇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因其地位荣耀和物质丰富,他得以从稻粱之谋中解脱出来体味生命本身。他天资聪颖敏锐多情,又有哲人的理想操守,其创作不只看花饮酒、听歌观舞的消闲,更有词人的内心反省和审美情感的人性之作。其《珠玉词》仿佛河流一般从从容容潺潺缓缓,经过理性沉淀,充分展现出小令词的
摘 要:本文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视角出发,揭示了主人公“客人”所处的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诞性与异化性。“客人”梦境中乌有乡的建构又进一步凸显了荒诞与异化的主题。在经历了现实的焦虑与绝望之后,“客人”最终通过自由选择,决定像乌有乡民众那样践行一种高度自由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了其自身从自在之在到自为之在的转变,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内涵。  关键词:乌有乡;荒诞;异化;自由选择  [中图分类号]:I1
摘 要:《鬼恋》是典型的传奇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故事性与哲理性相融的名篇。尤其是小说的象征艺术,使小说在表面奇幻爱情故事下暗含深刻的哲理意味。本文将从语言色彩的象征性,女性人物形象的象征性,“夜”、“月”、“烟”等具体意象的象征性等不同角度分析。以此试说明《鬼恋》外俗内雅的艺术特色,展示小说哀婉的感伤情调,由此折射出都市中人的孤独,对形而上哲学层面生存意义的探寻。  关键
作为一个“厂矿子弟”,我开始关注“厂矿电影”。不过,我惊讶发现,除了王小帅,好像并没有其他导演对厂矿题材感兴趣。  一  我生长在贵州的一家化工厂里。这个厂最早在吉林,1960年代“支援三线建设”,千里迢迢搬进了西南腹地。厂子里的职工,来自全国各地,我家的隔壁邻居,就是一户上海人。从我记事起,他们家一直念叨“回上海”:哪怕两口子回不去了,也要想办法把孩子送走。  这家的孩子,是我童年最亲密的伙伴,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积淀,文明与道德发展到了一种更加完善的阶段。在人类生活中,文明与道德发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慢慢呈现出束缚人性发展的一种状态。现以电影《英国病人》和《纯真年代》为例,分别探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文明与道德对于人性的束缚,以及这两段禁忌之恋所表达出的不同思想。  关键词:文明;道德;禁忌;爱情悲剧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